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尽管豆瓣在当下看来有点没落,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它依然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甚至乃至世界一流的社区产品。数小时前,豆瓣 App 更新到了 4.0 版本,在 3.0 版本之后又花了 8 个月的时间,豆瓣 App“擦掉”了之前力推的新功能“小事”,而在网页版再熟悉不过的“首页内容、广播和小组”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换句话说——在经历了 4 个版本之后,豆瓣 App 却愈发的跟网页版相似。有的人甚至用“退回原点”来形容它。但为什么豆瓣最终会这
近日豌豆荚被阿里巴巴收购、豆瓣商业化不断遇到险阻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些犯了情怀拖延病的企业从感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尊重的。毕竟情怀一般都等同于梦想,能够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那么对情怀的坚持……
这几天,社交媒体热议如何评价豆瓣“貌似11年来第一支”品牌广告;现在,让我们暂且放下“看懂没看懂”的纠结,也不去讨论“我是否喜欢”的主观态度,仅从营销角度来分析一下豆瓣这支广告背后的策略——豆瓣希望用它做什么?它有可能做到什么? 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尽管面临移动端的蹉跎、功能和商业模式之间的缺失以及 UGC 自身发展等不少困境,但这家让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步奏。但,残酷的是,世界留给豆瓣的时间并没有它想象得那么多了。
豆瓣产品本身不仅没有过分的功利性,就连现在大家都在讲究的功能护城河豆瓣都没有较多的去涉及,这让人不由得开始怀疑,慢慢腾腾的豆瓣能够经得住市场的诱惑吗?
豆瓣并不常常见诸于主流媒体,除了知道这是一家自然生长的“慢公司”,显然我们想要知道的还有更多。
Goodreads号称已经收录了3.6亿册图书,每月新增2200万册。钱德勒透露,该网站的月页面浏览量约为1.4亿,月独立用户访问量约为2200万,因此可以为广告主提供巨大的受众和数据。
针对国内多数社交网站大众化的发展,笔者对豆瓣的小众化发展还是情有独钟的。无论是关乎西方“时间之箭”的哲学理念,还是东方轮回学说的玄学思维,在现有的一定阶段,社会一定是朝着分众化的方向而发展的,而豆瓣也正是做出了回应,因此,只要豆瓣有所坚持的走下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