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小米最新资讯  > 正文

小米想革新广告业,能成功吗?

2018-09-05 13:5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小米刚刚发布的最新二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9.58亿元,同比大涨63.6%。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6%,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4.1%。

一线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广告营销模式,可小米与BAT们有所不同,它主要通过硬件获客,别人获客需要花钱,它却还能赚钱,而且能把握最底层系统级入口。劣势是天花板明显,硬件本身不具备马太效应,难以实现裂变,用户增长无法像“纯”互联网公司一样迅猛。

它的机会在于,物联网时代,流量正从“沟渠模式”变为“天雨模式”。过去流量横向流动,百川汇海再分发到支流,主渠道掌握绝对话语权,平台得以不断抬高流量价格,丰满自己的报表。进入天雨模式,主渠道虽依然强大却不再是铁板一块,入口更加碎片化,新流量红利如同雨水,通过不同用户触点撒落而下,小米正是建立了一架流量的天雨收集器。

从小米最新的财报来看,小米天雨模式的流量越来越大。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IoT物联网连接设备1.15亿台,环比增长15%;拥有5台小米IoT设备的用户近170万名,环比增长19%。此外,人工智能小爱同学成为新的流量来源,截至7月底,月活跃用户超3000万名,累计唤醒次数达50亿次。

按照克莱·舍基在《小米之道》中的表述,从移动互联网入口到新物种生态链,小米构建起了流量调控中心,手机掌握着巨大线上流量,加上足够丰富的生态链产品作为支撑,雷军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新零售体系。

“小米营销”就是观察这个流量调控中心的切片,它要打造的是所谓“智能生态营销”体系,包括手机内18个月活过五千万的小米应用,覆盖家庭客厅场景的小米OTT,以及小米手环、VR等智能硬件,全场景融入用户一天的生活。

这个团队中多位高管都与我熟识,近日通过与他们交流,我将小米营销的特点归纳为二十四个字:深度场景、触点为王,数据驱动、利他利己,以终为始、相互赋能。

这二十四个字环环相扣,是它与传统广告公司,或者其他互联网广告平台的最大不同。作为小米体系内的广告平台,所需要解决的冲突是如何协调米粉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做到与小米的主体价值观一致,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也在这24个字中。

小米公司MIUI副总裁金玲认为,自进入数字化时代,广告业备受冲击,但发展到今天,广告行业从追逐新技术,出现了一个回归,一个进化。回归到真实场景讲故事讲创意,进化到重新建立广告主、平台与用户的关系,让用户在传播中获得主权。小米所代表的,正是互联网广告从搜索广告、信息流广告到深度场景广告的尝试。

深度场景 触点为王

如果你是小米重度用户,早晨戴着着小米手环跑步,随身携带小米手机,到了办公室打开小米空气净化器,中午休息时间用小米VR眼镜看会电影,请小米AI音箱帮你记下日程,晚上回家使用米家IH电饭煲蒸好米饭,打开小米电视,睡前让米兔智能故事机给孩子讲一段童话,那小米就嵌入了你的运动场景、工作场景、环境场景、生活场景、娱乐场景、亲子场景等线下主要场景,这还不包括论坛、社区、日历、应用商店、天气等线上场景。

这等于全时全媒介连接用户,帮助广告主精准锁客,高效触达。挑战在于不能让用户接受轰炸,将碎片化的注意力切的更碎,而是要深度植入场景,尽量不干扰用户行为轨迹。

一个例子是2017年小米与天猫双11的合作,共持续11天,小米调动12款原生APP的资源,包括工具类、娱乐类、社交类等,使用超过17种媒体创新形式,43个曝光展示及入口全面出击,实现广告信息的原生性与互动性,既实现天猫双11品牌的打造,也实现天猫双11作为一个电商促销活动实际效果的转化。

触点不仅体现在有屏环境,还在于能够让无屏环境和工具型软件也有与用户Touch的功能,例如小米日历、天气、输入法、个性主题等。所谓深度场景,不但指融入用户生活场景,还要能根据所处不同场景匹配不同素材,从而取得与用户进一步沟通的机会,例如特定用户电视开屏的家庭场景,出现的就是厨具、食品、母婴等特定品类。

深度场景与触点为王是一体两面,触点含义不仅包括全天候、全场景触达,而且要所见即所购,缩短成交流程,提升转化,品效合一。

在小米生态体系内,天猫双11的曝光达到近百亿量级。此次合作中,小米采用传送门、负一屏、OTT电商频道等方式,缩短用户购买流程,提升购买转化,让用户从看到信息、入口进入,到频道页、体验品牌、商品采买,形成闭环。

触点足够多,用户才能方便的体验,场景穿透深,用户才能减少被扰感,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更利于品效合一。

小米公司MIUI广告销售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认为,要在多元化移动场景中与用户行为匹配,并激发消费行为,才能最终实现购买转化。

作为品牌方,多一个可以与用户接触的点位,就多一个增加销售的机会,这是对传统流量规则的颠覆。郑子拓认为,小米讲的并不是一个海量流量的故事,而是要潜移默化提升小米MIUI 2.07亿月活用户的生活品质。

他理解未来场景化有两个方向,一条路是硬件继续迭代发展,新媒介属性更加明显,就像手机会成为巨大流量平台。小米作为科技公司在此方面最有机会,应该先占住这个坑;另一条路是物联网发展,所有产品都联网,不管有屏没屏,是否具备媒介属性,只需要找到表达方式就能承载营销功能。

触点越多,打通线上线下,未来串联在一起价值才会越大。他假设一个场景:未来将有很多人同时使用小米电饭煲和小米电视。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小米电饭煲能够智能采集到青海人吃最硬的米,海南人吃最软的米,这样的用户口感数据,同时因为数据的智能串联性,当用户打开小米电视,对这个家庭推送的广告就应该聚焦到用户喜爱的米品类,用户对此就不反感。

电饭煲虽然没有扮演广告媒介,但它扮演了媒介之前的关键部分。“所以如果小米未来生态物联网的量铺的足够大,可能会产生更高效的营销”。

要做到“深度场景,触点为王”,小米营销在底层必须“时时可变化,层层可串联”,从用户行动诱因开始思考创意,才能做到由体验细节出发带来的感官冲击力。但是,平台利益与用户利益往往会产生冲突,特别当以硬件为主要流量入口时,用户需要的是产品服务而不是一个被打扰的环境。

小米一向倡导以用户导向,以米粉为核心,小米营销底层逻辑也不能与此相背离。这就需要另外八个字配合:“数据驱动,利他利己”。

数据驱动 利他利己

小米公司MIUI商业产品部负责人顾大伟认为,小米所代表的移动广告是展示广告的形式,计算广告的本质。

通过对小米生态体系内广告点位资源开采过程,开发了二十多个媒体,三百多个广告位,分为七大类,包括应用分发类、横幅、信息流、贴片、OTT等,将用户产品转化成商业产品。这些具体的广告形式和交互方式,有一半以上都是小米自己独创的。

独创某种意义上代表“非标准”,也对投放平台要求比较高,如日历或天气等的广告内容展现需要定制和平台支持,但这种方式的优势也很明显,因为原生性高,对用户体验伤害最小,本地化,能融入到用户体验。

像小米手环等无屏或小屏环境,依然可以开发为非标广告位。小米手环曾与迪斯尼合作,将手环变成一个打卡设备,用户佩戴小米手环至迪士尼商店打卡,即可点亮线上的勋章,获得优惠与礼品。手环能打卡,用户也觉得很酷。

“小米虽然硬件资源至上,但广告类型、售卖方式非常复杂,外面看到的移动端广告形式我们都有,看不到的也有”,顾告诉我,虽然很多广告平台都号称能做到“千人千面”,但小米在原生状态下更具备独特优势。

例如在用户许可情况下,早晨起床,部分用户系统闹钟上会出现肯德基的早餐提醒,或者雅诗兰黛某新品在特殊日期发布,也可能出现在特定用户日历上。所谓的“部分”与“特定”,都是在用户许可情况下,通过小米生态体系内用户产生的数据,将用户行为标签化后,再把广告主气质与用户需求匹配。终极目标是与场景深度融合,在合适时间通过合适媒介向合适的人传递合适的信息。

小米营销数据驱动基础在于建立了“闭眼可买”的生态系统。最近我邀请已加入顺为资本的周航先生来做过一次分享,他谈到,小米放弃了传统零售上与用户进行价格博弈的做法,即不通过非常复杂的品类组合,来谋求总体利益。不管是在线上买还是线下买,不管是买实物还是买服务,它做到了:需要就拎着走,需要就买,不考虑价格,因为价格肯定是低的,如果和同类相比,不低一定有不低的道理。

麻省理工学院新媒体行动实验室主任王瑾教授认为,小米生态圈不同于亚马逊、阿里、腾讯等建立的闭环,而是建立了多个伙伴共同形成的、开放的、无边际的生态圈,是枢纽型的生态系统。生态链中的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合同制定正式规则,比如,提供数据、访问数据和共享数据的路径;付款模式;支出和收入的分配等等。消费者不用离开这个生态圈,就能够毫秒之间,享受端到端的综合服务体验。

王瑾进一步提出,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小米与合作伙伴关系不是子公司,而是兄弟公司,这其中的价值观、产品观、方法论,才是整个生态系统繁衍下去的根本,这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逻辑,就是“利他即利已”。

“利他即利已”,不仅指协同生态圈内的公司,也包含了对米粉的态度。

按照顾大伟的理解,小米营销自己拆解每一个案例,都争取要做到用户、广告主、小米“三赢”,三赢并非同等重要,米粉要首先赢。

知易行难,“三赢”看似漂亮,多数公司最终都会搞成噱头,要成为有温度的科技公司,数据在底层冷冰冰的,但在应用层会更加人性化。小米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

以终为始 相互赋能

以终为始,“终”就是“米粉”,锁定以用户体验为终点,在起点就不会进入错误跑道。

2014年年中,小米开始加速探索流量商业变现。顾大伟记得,自己开始着手搭建小米广告平台,最初就是快速“开采”广告位,寻找商业化的点。他很快感受到了纠结,要考虑各方面的平衡。

他回忆,2014年还好,需要协同的核心业务部门也了解此事的长期价值,但2015年初进入深水区就遇到了阻力,大家有一些抵制情绪,认为这样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内部开了几次动员会。

有一次开会雷军也在,雷问商业化为什么进展如此慢?顾也没多说什么,但以雷军的聪明,马上意识到这个部门拿不到广告位,拿不到流量。他说了四个字:矫枉过正。

之后又召集了一个会议,高层开始讨论商业化对互联网公司的意义,对包括Facebook、谷歌、亚马逊、阿里、百度、腾讯等这样的全球巨头而言,商业广告在收入中都有巨大比重,各部门也逐渐接受。

顾大伟对这种最初的分歧完全理解,这是成长中的烦恼,这恰恰表明以“用户为中心”在小米不是墙上的风景画,而是深入骨髓的价值观。“每个部门看自己的产品都像看孩子一样,如果你非要给孩子加个什么东西,人家肯定不愿意。把这件事说清楚之后,就意识到商业化也是小米整体商业模式的重要一环”。

商业化体系早期要以资源驱动,快速把规模与流量拉起来,2015年下半年开始放量,非常顺利,但又遇到了第二阶段新问题。

由于广告增加,外部出现了一些骂小米的声音,认为小米背离了自己的初心。2016年上半年批评最密集时,他们天天要监控舆情,内部也扛不住压力,有各种反思:小米还是不是为发烧友而生,还是否坚持用户体验至上?

雷军再次用了“矫枉过正”这个词,这次是让他们“收一收”。顾记得曾问雷军,我们可以放弃多少额度的广告。雷军说给你四个亿,没问题,这笔钱不用赚了。

同期,小米手机出货量恰好遭遇下滑,但当用户体验与商业化发生明显冲突,雷军依然会坚持不赚快钱。

熬过2016年,2017年小米商业化体系从技术到人员基本进入成熟期,智能营销生态体系搭建完成,不但拥有系统级别、软硬件兼顾的被动数据,还能通过线上数据分析与线下调研反馈,进一步挖掘用户主动心智数据。用户行为和心理数据被转换成了亿万量级特征工程,通过算法相互关联,形成了全场景关系链。

用户体验永远是天条,小米营销团队要每天汇总用户最细微的反馈,以数据来做决策依据,如某弹窗上有个“×号”,一点就可以关掉,关掉比例有多少,什么场景下关掉,都是重点。内部还有一个机制,所有广告推出前都要判断是否符合价值观,是否达到底线。

2017年底,小米营销团队再次面临新门槛,即为保护用户体验,需要克制开采更多的广告点位,从规模增长向效率增长转化,对用户进行更深层次触达。

深层次触达方向之一,是将米粉与广告主直接连接,不需要中间介质。

就在2018年6月,小米营销与广汽本田开展了一次跨界合作。本田2018款CITY锋范主打年轻消费群体,与米粉高度重合,它与小米联合采用智能交互方式开了一场线上发布会。

发布会以手机H5为载体,小米AI音箱做主持,没有固定场合,没有固定时间,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充分互动。如用户通过点亮屏幕内锋范的LED大灯,可以照亮掉落的小米产品,点亮越多得分越高。或者操控小米无人机追逐飞驰中的锋范,无人机跟随锋范时间越长则得分越多,这潜移默化中突出了锋范的亮度优势和敏捷优势。

此前,CITY锋范还联合小米营销“极客实验室”,请米粉对新车型进行外观型格改造和内饰科技升级,打造出运动感十足的概念车。接下来广汽本田还将启动众测活动,扎根小米社区平台,以米粉最熟悉的“招募、体验、测评、扩散”形式,来调动参与感。

此案例中,米粉与广告主已直接互动,他们在参与“养成”一个品牌,而不仅是被动接受信息。

顾大伟认为,若营销有足够深度与高颗粒精度,广告将从单纯的2B模式,转向+C2B的模式,这将是商业模式的重要变化。这里+C不是从C端收费,而是让C端参与进来并获益。这好比“和羊一起,让羊毛出在猪身上”。+C2B甚至不需要有特别多的用户,例如很多游戏靠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的用户,就能贡献70%收益。运营好这些用户,就可以延长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让B端持续收益,小米也获得更多转化收入,而不仅仅收取广告点位费用。

营销+C2B模式也让用户也成为商业体系中的一部分,获得实际收益,而不是在传统广告闭环之外。从拼多多与趣头条等公司的崛起已可以看到一点影子:用户与平台方共享自己的资源、圈子,得到及时反馈与正向激励。

更高目标是用户与平台之间相互赋能,彼此关系从博弈进化到共同创造新价值。如果米粉与广告主直连,社群打通互动,广告主、平台、用户之间不仅交换信息,而且能交换价值,互相赋能。顾隐隐觉得这可能代表未来的营销模式。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让用户深度参与到小米营销商业模型中来,或许会让之前一个不可企及的想法变为可能。

“从小米整体看,我们要打造以米粉价值为中心的商业体系,而之前任何商业化体系都很难真正做到用户价值为中心,实际都是以平台利益为中心。假设能有对用户“相对透明”的商业模式、更好反馈机制,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的话语权更强大,黏度更高,这种以米粉价值为中心的营销体系不就达成了吗?”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米澎湃 OS3 发布会上热搜 宣布支持“小米超级岛”功能

    ​今日,小米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澎湃OS3系统,小米产品总监、MIUI/HyperOS体验总负责人金凡宣布,该系统成为全球最后一家完成“登岛”的厂商,其独创的“小米超级岛”功能引发行业关注。据介绍,这一设计旨在解决用户多任务场景下的信息碎片化痛点,通过三岛并行架构实现高效信息管理。 “小米超级岛是系统级的信息中枢。”金凡在发布会上演示称,用户无需

  • 曝小米16黑边仅1mm:小米史上最窄

    博主i冰宇宙爆料,小米16面板黑边是1mm,小米16 Pro面板黑边是1.1mm,如果算上BM区和缝隙,上述数据还要再加上0.2mm。 对比小米15的1.38mm数据,小米16再度刷新纪录,这是小米史上边框最窄的数字系列旗舰。

  • 小米公布最新8折换电池手机:79.2元起、支持小米13等32款机型

    今日,小米服务公布9月服务周8折换电池机型,活动时间从即日开始至9月7日24:00结束。 据了解,9月折扣换电池服务支持32款手机,价格79.2元起,具体支持机型如下: REDMI手机 REDMI Note 11 4G、REDMI Note 11 Pro、REDMI Note 11 Pro 、REDMI Note 11E、REDMI Note 11T Pro、REDMI Note 11T Pro 、REDMI Note 11 SE、REDMI K40、REDMI K40 Pro、REDMIK40 Pro 、REDMIK40游戏增强版、REDMI K40S、REDMI K50、REDMI K50 Pro、REDMI K50电竞�

  • 雷军凌晨3点就奔赴阅兵观礼台 佩戴小米AI眼镜前往

    今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举行,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受邀前往现场观礼。清晨时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雷军便已踏上前往阅兵现场的征程,他透露自己是在凌晨三点多便动身出发的。 在观礼现场,雷军以一身得体装扮亮相,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佩戴着小米今年推出的重磅新产品——小米AI眼镜。面对镜头,雷军面带微笑,显得自信而从容。

  • 米粉向卢伟冰咨询小米16 Pro Max 卢伟冰:听不懂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已经换上了小米16系列,该系列将在本月底正式亮相。 在评论区有米粉问:卢总,小米16 Pro Max好用吗?对此卢伟冰回复:听不懂”。 根据之前爆料的信息,小米16 Pro系列新增Max版本,如此一来,即将发布的小米16系列包含3款,分别是标准版、Pro版和Pro Max版,尺寸分别是6.3英寸、6.3英寸和6.8英寸。

  • 99%以上 小米YU7是如何隔绝紫外线的 雷军晒出一张图

    在追求舒适出行的当下,车辆隔绝紫外线的能力愈发受关注,小米YU7在这方面表现亮眼。 今天下午,雷军晒出一张图,科普了小米YU7的紫外线隔绝为何这么强。 从具体数据看,小米YU7前风挡紫外线隔绝率达99.5%,前门窗、后门窗、普通天幕、EC智能天幕的隔绝率更是高达99.9%,后角窗也有99%的优异表现。 雷军表示,小米YU7防晒表现非常出色,双层镀银天幕和、三层镀银前风�

  • 卢伟冰预热小米16:有大惊喜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发布视频,澎湃OS 3 Beta版发布后首批用户反馈还不错,他请软件部的同事吃顿东来顺。在视频中卢伟冰表示,小米下一代旗舰将搭载澎湃OS 3正式版,有大惊喜。 据悉,小米下一代旗舰名为小米16系列,该系列已经获得3C认证,这次小米将同时推出3款产品,型号分别是25098PN5AC、2509FPN0BC、25113PN0EC,全系标配100W有线闪充。 核心配置上,小米16全系首发骁龙8 El

  • 小米14无缘澎湃OS 3首批Beta版:张国全解释原因

    小米软件部张国全发文表示,澎湃OS 3 Beta版第二版今天已经外发,欢迎大家升级体验,如果没有重大问题,8款机型第二批Beta版明天逐步外发。 值得注意的是,12306行程助手明天开始外发(澎湃OS 2/OS 3同时外发),NFC上岛/秒表上岛,第一版开始外发,大家升级试用后有问题随时反馈。 张国全还提到了小米14系列Beta版计划,称去年在规划澎湃OS 3 Beta版的时候,怕大家觉得不公�

  • 小米澎湃OS 3首批Beta版更新“3.0.0.24”发布

    今日,小米正式向旗下8款机型推送了澎湃OS3的首批Beta版升级,涵盖小米15、小米15Pro、小米15S Pro、小米15Ultra、REDMI K80Pro、REDMI K80至尊版、小米平板7Pro以及小米平板7S Pro12.5。此次更新不仅修复了用户反馈的多项系统问题,还新增了实用功能,并对相机稳定性进行了优化。 在系统层面,小米澎湃OS3解决了部分场景下多应用音量调节异常、应用双开时无法切换输入法、点击消息�

  • 卢伟冰9月很忙 小米16蓄势待发:有大惊喜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9月会是紧张和忙碌的一个月。 据爆料,9月份小米将推出年度旗舰小米16系列,该系列已经获得3C认证,共有3款机型,分别是小米16、小米16 Pro和小米16 Pro Max,尺寸分别是6.3、6.3和6.8英寸。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