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分答最新资讯  > 正文

由耳入心:在「分答」讲讲医学科普

2016-07-28 17:1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分答刚在微信里推出时,我便在科学松鼠会的朋友圈里注意到了它。彼时,姬十三老师还请大家提建议,大家试用“吐槽”,也正儿八经地反馈心得。其中的很多建议,也在目前版本的分答里体现了出来。分答的玩法,也变得多样起来。你可以限时免费听,朋友圈分享听,还有机会录制长音频呢。

按照分答目前的形态,这就是一分钟的知识脱口秀。听众倒不需要看你颜值,你也无需凝视着他们。只有声音——不管你是唱歌,还是万峰老师式的嘶吼,填满一分钟的空荡,既满足自己说的欲望,又让听众听得很爽。

1

演说,是我的心头好!

我使用分答的动机,却有着别的隐情——我一直对演说抱有强烈的兴趣。

我曾努力地练习自己的学术演讲能力。但凡有学术论文比赛、青年医师演讲或辩论比赛,我就会主动凑上去,想要锻炼一下。更直白地说,是锻炼自己丢脸的样子。我的想法倒也简单,趁着年轻多丢丑,才能看见自己多匮乏!就在那些或好或差,或欣喜或败北的论文或辩论赛里,我发觉演说是一种呈现自身的独特方式。

这几年,罗辑思维、晓说等一种脱口秀节目,让我倏然发现演说这种形式,好玩的不得了。更重要的是,我还能坐得住去仔细听完。于是,我就悄悄地玩了起来。2014年,我在芝加哥一所医学院留学。在无数个晚上,当我从实验室回到住处后,我就设置好三脚架,将相机镜头对准自己,按下REC键开始自顾自地说话。

起初,我只能坚持两分钟,说话磕绊,左顾右盼,表情不算自然。后来,我能慢慢说到7至10分钟,中间绝不打岔,一口气录制完毕,语速匀称。每天这样一篇视频日记的形式,好玩极了。

说话,太简单了。可当你需要脱稿、面向公众或限时演讲时,说话就变难了。分答的出炉,让我找到了一种说话的乐趣。即便,分答还是允许你不断的重录,直到你满意为止!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知识,在一分钟的限定时间里,组织好自己想说的话。随后,平心静气,语速匀缓,将一分钟填空完毕。

2

说出科普,由口入心

分答里满是有趣的人,各式各样的标签塑造了万千职业形态,俗话叫做“知识网红”。我是一名麻醉医生,但业余一直从事医学健康科普的工作。想来想去,如果在分答上能有自己的声音,势必围绕着自身的专业展开。总之,以医学问题为核心,兼顾健康流言的破解。

我在分答介绍里写到,“天天出入手术室。医疗的事当然可以问我咯!”

我梳理了我的分答收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类。其一,与麻醉和手术有关。其二,与健康流言或谣言破解有关。

在我收到的问题里,有六成是与手术室或麻醉有关的。比如说,麻醉会不是使人变笨呢?哺乳期的妈妈因为智齿需要拔牙,要使用局部麻醉药,这对母乳喂养会有什么影响?剖宫产后腰疼是不是个正常现象?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手术的镇痛对宝宝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困扰普罗大众的麻醉科普问题,在我工作中也时常需要回答。

在分答的一分钟内,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你既需要准确,避免听众误解,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当语言呈现的模式转化时,必须要抓住最核心的点。因此,我在回答里经常会使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提示词,以明确区分答案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让听众及时转换注意力。

第二种,则是日常健康科普谣言的破解。比如说,男人刮胡子或女人刮体毛后,是否越长越多?每晚8小时睡眠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在电脑旁放一盆仙人掌能吸收辐射吗?医院出售的“三伏贴”到底有没有效果?话句话说,这相当于将我当年科普作品《健康流言终结者》做成一份语音问答版。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你将写出来的内容说出来时,你的观点更加凝练,更直击要害。毕竟,你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听众把这个知识get掉,还要让对方信服。

我曾撰写了几十万字的的医学科普文章。但是,一篇科普文章无法拥有色香味俱全。从传播效果来看,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可能会更好。当从写的文字变成可以诉说,能被对方听到的声音时,人们的关注点将发生极大的转变。需要视觉转换的文字,变成耳朵里的声音时,对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3

在零碎的时间里,享受助人之乐

作为一个关闭微信朋友圈快一年的人,分答倒是成为填满零打碎敲时间的一种新玩法。他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却能让你的知识帮助到别人。当然,还有一点儿零碎的收入之喜。

作为分答上的一枚小小的知识青年,的确与网红级的“知识明星”有显著区别。虽不自带光环,却注重实用干货分享,没有故意为之的抖机灵,只求答疑解惑,帮到别人。

大概,知识经济当道的时代已经来了。知识可以变现,让知识的价值用迅疾的手段变现,将是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我想,作为一个孜孜以求的知识者,必须唤起他人对价值的需求,并且向对方展示自身的价值,在提供价值的过程里,享受其中的乐趣。

就像克莱•舍基《认知盈余》一书所言,人们的自由时间除了仅仅用于内容消费,还应更多用于内容分享和创造。分享和创造这件事情,远比单纯的消费重要的多。在分答里,我就是“认知盈余”的践行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RingConn智能戒指解码健康数据,亮相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

    9月27日,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与转化创新专委会成立,并举办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会议聚焦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级数据价值,以RingConn智能戒指为例,展示其在持续监测心率、血氧、睡眠呼吸暂停(OSA)筛查等方面的突破。该产品凭借高佩戴率(超80%)和精准数据,正推动健康管理从医院向家庭延伸、从治疗向预防前移。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构建协同生态,实现数据互补与价值共生。

  • 广州白云机场掀起充电宝焕新潮!倍思携手京东闪现科普充电安全知识

    7月暑运以来,全国多地机场客流激增,旅客对充电宝换新需求持续上升。倍思与京东合作,于9月21日至25日在广州白云机场推出“充电宝免费换新站”快闪活动,通过“以旧换新+互动科普”模式,为旅客提供符合民航新规的合规充电宝,并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活动结合产品展示、互动游戏等环节,强调倍思超能充产品在安全认证、技术防护及便携设计上的优势,助力旅客规避使用风险,推动行业安全标准提升。

  • 聚焦健康热点!燕教授「有“医”有“据”」创新科普受热捧

    《燕教授——“有‘医’有‘据’”公益健康科普空间2》是一档由广东燕教授与广东文体广播联合打造的健康科普节目。节目汇聚医学、营养、运动三大领域权威专家,通过跨学科视角,聚焦免疫力提升与科学减压两大核心议题。首期与第二期分别展示中医飞针疗法、科学饮食搭配及运动减压技巧,打破传统单一专家讲解模式,以创新场景设置和通俗易懂的内容,为观众提供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节目在多个平台同步更新,收获广泛好评,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 AI科普新星崛起:陈天桥用AIGC技术重塑知识传播

    大圆镜科普通过AIGC技术打造电影级科普视频,以严谨科学内容和震撼视听体验成为知识传播领域标杆。依托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资源,团队将电影制作标准引入AI创作,实现科学性与故事性完美融合。视频在B站、抖音等平台获得超1.8亿播放量,多次登上热榜并获专业奖项认可。从技术展示到价值创造,大圆镜科普展现了AIGC在科普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观众关注点从"是否AI制作"转向内容价值本身。

  • 锐舞电动牙刷新品亮相2025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新品获牙医力荐

    锐舞气泡电动牙刷凭借革命性口腔护理科技,在2025年世界口腔医学大会上亮相,成为展会焦点。其超能气泡技术通过非接触式清洁,有效规避传统电动牙刷对牙釉质的物理磨损,实现高效清洁与护龈兼顾。产品获专业牙医高度认可,代表行业从“清洁参数竞争”向“呵护口腔健康结果导向”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电动牙刷正式进入“喷气时代”。

  • 网友在湘西发现“黄金虫”引200万人围观热议!专家科普:金色可能与其鳞片反射特性有关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金色虫子的照片,因其通体为金色外观,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超过200万网友围观。 不少网友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网友调侃称,这个虫子是不是纯金的? 据拍摄者介绍,该照片拍摄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对此,有媒体走访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某副教授。 该教授表示,它不是网友说的黄金蚊子”,而是一种蛾

  • 在「分答」,我是为别人“开门”的医学科普作者

    网络内容付费已经俨然成为潮流之际,分答别出心裁,采取音频问答与偷听的付费方式,一问世便大受欢迎,更引发了一股东施效颦的热潮,仅我看到的相似的产品就有三个。

  • 马化腾寄语腾讯医学ME大会:以权威医学科普减少病痛之苦

    为了搭建先锋医学与大众健康的桥梁,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将于11月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NEJM医学前沿》(全球顶级全科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集团旗下期刊)共同打造,汇集全球顶尖医学科学家,以“生命之问”为主题,展现肿瘤、艾滋病等前沿医学的最新进展,推动大众认知。11月1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寄语ME大会,希望通过ME大会,“引导更多人关注生命、认识自我,通过权威医学

  • 企鹅医典打造可信医学科普,赵平:好科普让老百姓受益

    8 月 2 日,腾讯与国际领先的权威医学健康信息平台WebMD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达成独家战略合作。通过WebMD独家授权的专业医学资讯、健康科普内容,腾讯医学资讯产品“企鹅医典”将汇聚国内外权威力量,为中国用户提供专业、易懂、好用和可信赖的医学科普内容。同时,腾讯还宣布联合WebMD、各学科名医名家、权威行业协会、基金会等机构,共建腾讯智慧医学资讯平台,并启动“医学企明星”计划。 会上,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教授

  • 刚扛起医学科普大旗的屠呦呦又获国际大奖 实至名归!

    屠呦呦再传捷报!继 2015 年凭借“发现医治疟疾的新疗法”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近期屠呦呦又因为在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研究获得 2019 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她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 20 世纪 80 年代治愈了很多中国病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全球一线抗疟治疗方案,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 5 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