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站长之家合作伙伴自媒体作者“搜狐数码”授权发布于站长之家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由于内容发布时间超过平台更新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全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查看原文,获取内容详情。
(举报)
华为于9月24日正式发布WATCH GT6系列智能手表,起售价1488元。该系列提供41mm和46mm两种尺寸,搭载OLED屏幕,续航最长可达21天,支持5ATM防水和IP69防尘。GT6 Pro新增跌倒检测、ECG心电图分析及专业运动模式,并配备蓝宝石玻璃表镜。全系采用高硅叠片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37%,支持无线快充。此外,首次应用骑行模拟功率功能,并搭载TruSense技术,精准监测心率、血氧等健康指标。GT6 Pro起售价2488元,进一步满足专业用户需求。
国庆中秋假期开启,华为鸿蒙智行销量火爆。假期首日全系车型大定超8000台,较去年同期的5200台增长53%。预计8天假期后累计大定有望突破5万台创新高。9月鸿蒙智行交付新车5.3万台,累计交付超95万台,成交均价稳居新势力榜首。问界M9/M8/M7系列在30-60万级市场表现强势,尊界S800累计大定超1.5万台打破德系垄断,享界S9T上市13天大定1.5万台。
本文针对4000-6000元价位段手机摄影需求,通过对比四款热门机型,提供选购建议。vivo X300Pro(5299元起)凭借APO长焦和双芯算力成为旅拍首选;vivo X300(4299元起)以2亿主摄兼顾性价比;华为Mate60(4999元起)适合需要可变光圈的用户;小米14(3999元起)主打徕卡色彩风格。建议根据具体拍摄场景和预算选择,追求极致画质选X300Pro,注重性价比选X300。
华为9月26日推出首款100W旗舰级移动电源,售价399元。单口最高输出100W,搭载智慧动态功率分配技术,可同时为两台设备快充。新增鸿蒙智慧充电显示,支持手机实时查看电量。兼容多品牌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支持华为SuperCharge超级快充及PD、PPS、QC等协议,适配HarmonyOS/iOS/Android系统。内置12000mAh高品质电芯,具备四重NTC温度监测、13重安全防护,通过3C、CE等认证,可携带登机。出差旅行便捷,睡前连接即可实现双设备满电。
在今天的年度演讲中,雷军提到了在今年小米15周年之际,在汽车、芯片领域连续重大突破,让很多人刮目相看,而这些改变都来自于5年前那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反思。 雷军直言,2020年小米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那个时候小米上市已经两年时间,年收入也突破了两千亿,成功地跻身了世界500强。 在很多人眼里,小米已经非常非常成功了。但是,在我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焦
9月18日,广州钜动科技与华为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基础设施、AI大模型、智能营销解决方案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增长的AI数字化转型。此次合作将填补出海营销AI大模型空白,打造用户级广告决策引擎,助力品牌实现从传统人力策划向智能化营销的跃迁。
数码博主爆料华为10月将推两款新机,代号SuperMan和Taylor。其中SuperMan预计为Mate70优享版,定价3000元+,可能搭载降频版麒麟芯片。性能方面,Mate70 Pro对比前代提升40%,优享版提升35%,但日常使用差异不明显。屏幕、影像、快充等配置与标准版一致,出厂预装鸿蒙5系统,将进一步推动该系统装机量。
三星预计将在即将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展示其首款三折叠智能手机。 该峰会定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三星预计将在峰会场馆的展览空间展示这款新机,并且预计会在11月正式发布。 自从华为去年推出Mate XT后,至今市面上还没有任何可量产的竞品,这次三星将成为其唯一的对手。 根据此前爆料的消息,三星首款三折叠屏可能会命名为Galaxy G Fold,采用
在AI热潮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华为云Flexus对象存储(OBS)凭借高效、稳定、安全、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企业构建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体系的关键。它支持弹性扩展与按需付费,避免资源浪费,并通过多副本、纠删码等机制保障数据持久性。Flexus OBS还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适配AI训练、音视频平台等场景,与华为云其他服务深度协同,实现“即存即用”。目前,华为云828 B2B企业节正推出优惠活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举办AI城市峰会,聚焦智慧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与产业升级。华为发布“AI CITY 1234MNX”参考架构,通过智能云底座、安全保障体系及统一平台,推动城市全域智能化转型。会议分享了深圳、广州等地的实践案例,展示AI在政务、城市管理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成效,并呼吁各方共建AI城市生态,加速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