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 (2013)
字体由白粉组成,看得出仓皇看得出雷厉风行,虽然我们从字型上来看还有诸多问题,但有的时候一个好的创意,如果遇上一个水平一般的执行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九四二 (2012)
多难兴邦的我们,似乎一直不敢正视某些历史问题,所以电影成了让我们的后人了解历史的唯一选择,画面中的纪实风格的字体,一直在提示这是真实的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
抛开电影前期海报的抄袭风波,致青春的确赚足了眼球,字体的处理虽略显简单,但视觉效果还可以,不算太牵强。
不知从何时起,「站酷味」这样的说法在设计圈子普及起来,倒也不是说字体设计的不美,只是造字手法过于流程,缺乏情感,这样的电影海报也是乏善可陈,不胜枚举,这个我们权当反面教材,给大家提醒而已。
畫皮 (2008)
电影海报的设计师估计来自县城,字体处理的毫无节奏,可以说是太过水了。
一步之遥 (2014)
能看出海报的确很用心的在设计了,不过这样的用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配上烂大街的某正字体,这电影估计也是要烂大街了。
疯狂72小时 (2014)
电影就不说了,海报字体基于字库也很常见,问题是设计师真的认为这是一部儿童片么?一大波笨观众来袭吧。
白日焰火 (2014)
电影可以获奖,但那毫不沾边的字体硬生生的摆在那里就是设计师的不对了,设计字体的人如果连电影讲的什么都不知道的话,这不就是文不对题乱弹琴么。
催眠大师 (2014)
电影的评价很高,期初字体也是给小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的,不够字体的硬伤足以说明用心程度还是不够,结构结构还是结构,残缺的风格如果不能延续,就是不协调了。
前任攻略 (2014)
上世纪70、80年代港片的手法,大到没边的字体与人物组合在一起,看似活泼,实际上很村,杀马特,主体风格已经飞得很远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