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关键词  > 烧了上亿后,有赞白鸦得到了两条创业感最新资讯  > 正文

烧了上亿后,有赞白鸦得到了两条创业感

2017-07-02 10:44 · 稿源: 亿邦动力网

【编者按】白鸦,有赞创始人。在做有赞之前,有过一次十个月的创业失败经历,更早之前在百度和支付宝工作。

亿邦动力网编辑六七年前认识白鸦时,他还在支付宝做首席产品体验设计师,问及他为什么花名叫白鸦时,他是这样答的: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我就是那只白鸦。

人如其名,认识他的人,说他傲气、个性、有才。媒体说采访他时,一般只会从他嘴里得到两个字:没空。他也极少参加公开活动,被亿邦动力网总编气质打动,偶来一次演讲,在千人会场说累了干脆坐地上继续说。全场不给有赞打一句广告,当场就圈粉无数,从未听过白鸦名字的人,心里也会被这种气场惊到,觉得这人牛逼呀。

不过白鸦说,在创业之前,牛逼的赞许或许自己会照单全收,但创业之后,他觉得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强大的都是平台和团队。

且来看,别人眼中特别个性的白鸦,在感悟创业前后自己的变化时,说的一段话是多么地普通和耳熟:

你觉得自己特别牛,然后一创业之后,就会发现根本就不是你牛,是那个平台牛。在阿里我觉得我自己特别牛,特别强大,出来才知道那是阿里特别强大,所以我觉得永远是一个团队的力量,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

所以,如今的白鸦,你可能还会觉得他个性,但傲气的成分会少许多。在做有赞的四年过程中,洗练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脾气,还有他对经营企业的判断。

比如,他说做企业服务,就不应该烧钱,就应该用老祖宗的方法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别扯有的没的。

还比如,哄着团队去做那种假象繁荣,还不如早点暴露问题,留下来的团队才是革命的火种可以燎原。

不过,这些教训,他说是烧了上亿才得到的。

经过一些起伏后,现在白鸦敢挺直腰杆说,有赞是一款全中国最牛逼的网上开店软件,一秒钟能处理五万笔订单。

并且,他说有赞未来也只做这件事:为自带流量的商家网上开店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绝对不会做平台,这件事他已经缩手不干了,虽然这能让公司年入千万。

作为一名实践新零售的创业者,白鸦依然在修行中。男人创业,犹如女人生娃,生了养了育了,方知到了自己头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而有觉悟、又肯袒露的创业者复盘,能让创业中的人多一份鼓励、少一份犹豫。

因此,亿邦动力网整理了白鸦对这四年多的创业回顾。为保持原汁原味,下文采用了白鸦自述的方式来呈现。

图:白鸦与朋友聊创业(左一)

创业之初只是想干件小事

第一次创业,我们想得太多了,做了三五年的规划,最后十个月把那公司搞挂了。搞挂了之后,我就觉得踏踏实实地把这个事(有赞)干了。

做这家公司(有赞),一开始是觉得这帮商家(电商卖家)好可怜,他们每年广告费从10%到20%,再到30%的猛增长,毛利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难搞。为什么呢?是因为消费者(网购)不认他,只认那几个入口平台。

我们在想,他得有一些自己的顾客,他得把自己的顾客留住,让老顾客复购,让老顾客带来新顾客,这生意就能做得好。虽然这活儿很慢,但是值得每个商家去做。

所以,我们最早的一个想法特别简单,我说第一件事搞挂了,现在我们来搞个小事,给商家做一个小软件,帮他把顾客变成粉丝,再帮他做一些粉丝营销的工具,让顾客复购,让老顾客带新顾客,就这么两件事。

图:在其他软件服务商忙于PC电商这件事的时候,有赞提供了基于移动社交的网上开店工具,这是白鸦抓住的创业机会。

创业第一年,我们就干了这两件事。当时,我还跟我的合伙人说,我说咱们公司也不要超过20个人,按照咱们对于卖家的熟悉程度,搞个万把商家不是啥问题。然后一个商家一年收个千把块钱收入,多好的事。只要公司开始赚钱了,我就把公司交给你,我搞别的去,我还想搞PPT的那个事。

你知道,我是从百度阿里出来的,心还是很大的。

有赞是2012年11月27号注册的公司,到2013年双11之前我们就商量好了,说双11后就开始收费。结果双11太爆了,太火了,服务器没抗住,双11当晚宕机了十几次。我们就不好意思收费,那等一下吧,把服务搞好,双12之后再收。

那时候,我们有2000个商家,我们就想,先试探性一个商家收六七百块钱一年,回头第二批我们就再涨,平均一个商家收个一千五一千六的,当时是这么想的。

小事变大事的机会来了

2013年的11月17号,我还在北京出差,淘宝就把微信给封了。也就是说,用户在微信里打不开淘宝任何链接了,淘宝断了商家在微信运营粉丝去淘宝购买的路。当天,我们的商家群就炸锅了,商家说微信端有几十万粉丝,五六万粉丝都是到淘宝店买过东西的人,每一次上新都在微信里给粉丝通知,一发淘宝地址他们就买了。

其实在这之前,2013年6月份,我在广州和微信的人聊天,大家讨论了一个话题:很多的电商卖家跑到微信上去做粉丝的管理和营销,淘宝会怎么看?我当时提了个观点是,淘宝会封微信。逻辑特别简单,当年淘宝怎么封百度,今天也会怎么封微信。

因为做电商平台,两件事最重要,第一件事就是培养用户的行为路径,只要让用户养成一个行为路径:买什么就上京东,买什么就上万能的淘宝,这件事你就可以长期做。第二件事就是流量分配,当然是把流量分配给愿意给钱的商家,让每个商家觉得平台帮他赚很多钱,而不是流量平均分配。所以,淘宝当初是怎么不许流量入口被百度卡住,现在同样也不许微信这么做。

图:有赞70%的商家是在微信端开店。因此,外界曾误以为有赞是一家微商平台,实际上有赞只是为这些商家在微信开店提供技术服务而已。比如微信公众号“全能爸爸”用有赞软件开店,但在其微信端店铺用户是看不到有赞的影子。

聊天嘛,说完了就完了,没想到淘宝的动作这么快。到了11月淘宝宣布封微信时,大家很愁,我说我好象机会来了。

但坦白说,这机会是啥,我当时没想清楚,也没想那么多。我就想我原来只是卖软件的,现在可以帮他们做交易了。我原来是支付宝的首席产品体验设计师,我们CTO原来在淘宝做搜索的,我们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原来在麦包包做运营的。我们仨,一个知道交易和支付怎么做,一个知道商品和定单怎么搞,一个知道商家怎么做运营。所以,当我们一看淘宝屏蔽微信了,突然间觉得最核心的商品、交易、定单、资金、运营这事我们能碰了,是商家喊着要的,哭着喊着必须得要,不然没法在微信端做交易了。

注解:白鸦此处提到的碰商品、交易、订单、资金与运营,不是说有赞在做交易平台,而是说淘宝封了微信之后,商家不再千方百计把流量导入淘宝,而会更注重在淘宝之外经营自家生意,于是产生了淘宝外的生态,有赞作为服务商起到的作用会更大。

11月17号当天晚上,我就到了北京一“军师”家中,我们从10点聊到凌晨五点半。聊完我就回杭州 ,一边安排上线交易系统,一边开始找融资。

第二天就拿到经纬的投资

淘宝封微信第三天,我就打电话融资,经纬第二天就来了,当场我们就定了,后面很快我们就把融资的事情做好了。

但是,我也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做,因为当时我也没想到后面这么多。后来我问经纬,我也没说明白业务要干啥,你们为什么投了?他说我们投逻辑很简单:你们这几个创始人,第一有车有房,第二手头也很宽裕,大公司都呆过的,你们就缺做成一件事,我们就赌一把,万一这事你搞挂了,下一个你不好意思不让我们投了,你总能这几年搞成一件事吧。

经纬进来之后,我们才开始想,说白了那时也想不明白。所以整个2014年,基本上就是客户推着我们走。虽然之前我们仨有经验,但也花了十几个月的时间把商品、定单、交易、资金等环节处理好、流程跑顺。尤其是资金,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回头看2014年,我们没干别的,就全部精力放在做交易系统上,也没想这么多,就是因为客户逼着我们必须做。

到现在为止,说到交易系统上这件事,我们在全中国的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中,我们至少应该排到前五到前六:一秒钟能处理五万笔定单。这啥概念?淘宝是第一的,后面就是京东、唯品会、美团、饿了么等几个也有交易高峰,剩下的没有太大的高峰,没有高峰秒级处理能力就不需要那么强。我们是因为这帮商家有大量的粉丝,一群发粉丝就都来了。

图:白鸦公布有赞商家的构成,其中72%是门店,20%是电商,自媒体占了2%。其中2%的自媒体占了其近30%的交易量。这与创业之初反差很大,起初白鸦瞄准的是电商。

过去一年,大量的门店喊着线上线下不通,让我们给他们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和传统软件合作、打通,第二项事是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未来三四年,这也是有赞的工作重心。

拿投资后做了最错的事情

我最大的失误,是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说实话,毕竟自己是做To C习惯的人,思维方式当时并没有拧过来,一看势头那么好,说干吧,抢出活跃商家再说吧,做了大规模的市场投放,大规模的烧钱,结果我们的注册店铺数直线涨,但是活跃商家是慢慢涨的,所有的花钱买的全没用。

图:2015年10月份,有赞发布了一项商户交易补贴计划,对商户在有赞上完成交易产生的各项手续费进行约2%左右的补贴。现在有赞叫停了这一补贴,而有些服务商依然在提供补贴。

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在To B(或者叫企业服务)的这个领域里,所有烧钱的都是傻逼,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个教训。

第二,在To B领域,最简单的商业模式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我给你说,你用我的软件你给我钱,咱别扯那有的没的,说你用我的软件我免费,回头我再给你收点广告费,或者回头我给你供点货,我再收点你供应链服务的费用。别扯那些,没用,咱踏踏实实的,你用我软件,我收费,我把我的软件做好,服务做好,你就愿意交费,愿意给同行介绍我。

这很可怕,2400万优质商家(这个数据的依据是使用了POS机的商家),哪怕我们走运拿到10%也200万,一个商家不要多了,你在他身上挣个3000块钱,你算下来有多少钱?这是个极好的事。这是我做的最错的决定后,想明白的一件事。

这个错误的成本有多高?经纬在我们这儿放了2000万人民币后,高瓴在我们这儿放了1000万美金,唯品会在我们这儿也放了1000万美金,后面2000万美金基本上都是干这个事了(大面积市场推广)。

及时止血后做了最对的决定

准确来说,我们这2000万美金,差不多有1亿是炒在那个事情上,这1亿给我们极大的教训,公司剩下来的钱也就只能发6个多月的工资。

别人会觉得6个月没什么,我就觉得6个月很紧张,然后我们内部又融了一轮,我自己也凑了100万美金,每一个投资人再放一些钱,大概凑了2000万美金。

这轮融资做完后,我就彻底明白了To B不应该烧钱,To B应该慢慢地往前走,并且一开始就可以商业化,走正经的更直接的商业模式。

可是这个时候,大部分股东劝我们说,白鸦你不能这么说,因为你过去几年增长太快了,如果你现在突然间收费了,业务增长就没那么快;同时你开始省钱、不做市场,只做口碑,你团队士气会受伤害的。

我差不多想了两三个星期,后来我觉得不对,这个企业还早,如果今天就抗不了这点压,哄着团队去做那种假象繁荣,不能选择正确的路,我觉得还不如今天就暴露了算了。

所以2015年10月份左右,我们开了一次战略会,我在战略会上特别恐吓地说,兄弟们,我们没钱了,我们快挂了,我们必须商业化。而且我们也看明白了,为商家服务这件事不应该烧钱,他就应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慢慢往前走。

并且,我还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是全公司做服务,给每个人发一台手机,每个商家都有我们公司的一个好友,他任何时候在微信上可以找到我们。第二个决定,全面商业化,选择最正确的商业模式。

图:2014年3月份,白鸦的个人微信公号截图。最初有赞和口袋购物针对的目标用户就不同,有赞大规模市场推广、免费使用的策略,带来的多半是非目标用户,占用有赞的资源但却没价值。从收费、停止市场推广后,有赞的核心用户才真正得以明确。

做完这两个决定,核心团队不是完全没有离开的,有两三个人走了,剩下的人都在。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最牛逼的就是我们有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团队。从那件事之后,我们所有的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有任何吵架,都不会怀疑对方的动机了——我都说快挂了,他们还留下来一起干,怎么可能怀疑彼此的动机呢?我觉得这是我们目前为止做得最正确的事。

图:2016年底白鸦参加亿邦动力网未来零售大会时照片,那时他说“你注定无法做到三四年内就成为一个牛逼的公司,可能需要十年,你着什么急?”

只为核心优势添砖加瓦

到现在为止,有赞的核心业务就是卖软件,为自带流量的卖家提供网上开店工具。这次召开MENLO发布会,除了发布新产品、新功能之外,还为有赞云成立独立公司,把有赞的底层技术开放出来,供所有行业想开发软件的人用。

为啥要做有赞云?说白了,有赞暂时只为几个行业开发了软件,但还想渗透到更多行业,一个人吃不完怎么办?总不能把自己拆成100个部门,让他们做完了KTV又做酒吧,做完酒吧又做健身房,让每个部门都分拆出去与人打仗吧。今天我不想这么做,被所有人当做竞争对手,而是把底层技术向外界开放,把同行变成合作伙伴,相当于给他们卖兵器,仗由他们去打,最后大家一起赢。

图:2016年卖家通过有赞完成的交易量大概有130多亿。MENLO发布会上,有赞说除了自己做软件卖软件外,还把底层技术开放出来,并且给合作伙伴提供资金支持、运营经验,还帮他们卖软件。

在确定有赞是家软件公司之前,我也做过别的事情,比如有赞买家版APP。不过买家版已经停了,上面没有商品卖,放的全是有赞的各种软件。

图:2016年1月份有赞推出的买家版

为什么要做买家版?我们自己人要买,我们有这么多商家,原来都是到自己的后台搜一下买一下,我说就搞个APP吧,我们自己要别人也要。

还挺受欢迎的。这个APP到现在为止,每天还有几百万的定单。既然停了,为什么还会有几百万定单呢?是因为那些人还没更新,老的APP是有导购的。我算了一下,如果我还做这个东西,我一年至少在从这上边能拿到1000万的利润。但是我不能做,我做了这个又变成了所有人认为的平台,我就是个做软件的。

现在有赞的注册商家有300多万,个人注册用户早就超千万了,但是在我们这儿个人用户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已经完全不对外说了。在这300多万注册商户中,有100多万有过店铺装修、上架商品,有交易的有50多万家(多笔100元以上交易),活跃商家有20万,这是真实的数据。

有人问我只卖软件,不做电商平台,会不会把自己的格局做小?

我第一次出来创业的时候也这么想,那时设置了很远的场景,做了很宏伟的计划,后面做挂了。所以我这次就想脚踏实地做,而且做着做着,我觉得这件事并不会小,而且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新零售来了,主角就是线下实体店,当我们沉下去为他们做新零售服务的时候,有赞的机会就大了。

有些人看不上卖软件的,这些人可以去看看美国的软件公司salesforce,他的市值就有五六百亿美金,我相信三到五年中国一定也会出一家如此市值的软件公司。

文末彩蛋:白鸦说很享受创业受虐的状态,他和朋友一起为创业者写了一首歌《刺激》,先来感受下这首歌的RAP部分的歌词。

他们写这首歌初衷,不是唱创业者有多了不起,而是说创业者的家人很了不起,为创业者背负了太多辛苦。喜欢的话,可以试听一下。

举报

  • 相关推荐
  • 高决策行业,找到了最后一片种草蓝海

    35岁的互联网公司中层苏越最近萌生了换车的想法。工作间歇之余,他打开今日头条,认真翻阅起了自己关注的汽车博主@韩路聊车 发布的内容。在一条条图文、视频的专业测评和各项核心数据的细致讲解,以及评论区中车主的真实反馈和热情互动中,他的思路逐渐清晰,并最终做出决策,完成了这桩30万+的购车事宜。

  • 空调连夜工作突然起火 凌晨2点把房间烧了

    夏日炎炎,空调成了许多人续命”的神器,但它也有脾气”,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危险。 近日,江西萍乡就发生了一起因空调短路导致的火灾,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萍乡消防消息,事发当天凌晨2时许,当地一民房的二楼卧室突然燃起大火。熊熊烈火让整个房间被烧得通红,浓烟不断从窗户缝隙中涌出,情况十分危急。 消防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立即架起水枪展�

  • 一键解决无障碍出行,华人创立的Transreport拿到了英国“国王企业奖”

    伦敦无障碍出行服务公司Transreport荣获2025年度英国"国王企业奖"创新类奖项。该公司由华人创业者沈星杰2015年创立,通过移动App和后台系统为残障人士提供一键预约高铁、机场等场所的照护服务。其创新技术已支持超700万次援助请求,拥有全球100万用户。目前正拓展日本、中东市场,与阪急集团合作将于2025年在日本推出服务。该奖项由英国国王亲自颁发,表彰其在推动交通系统现代化和无障碍出行领域的突出贡献。

  • 东莞“炒粉姐”返回武汉创业:相信脚踏实地、勤劳能致富

    7 月 7 日傍晚,在武汉市汉阳区桥机路夜市上,一位印着“唐应炒粉姐”字样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灶火高旺,热闹非凡。这位摊主正是因“精致炒粉”在网络上走红,拥有 300 多万粉丝的唐应,她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炒粉姐”。 唐应此前在东莞打拼了 24 年,积累了丰富的炒粉手艺和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由于一直未能购房,且放心不下家中的孩子,她决定放下�

  • 斜杠·造浪者:一品威客网平台托举万千创业者

    文章讲述了多位创业者借助一品威客网平台实现事业突破的故事。厦门麦格科技创始人诸宏霖从技术爱好者起步,通过平台资源对接优质项目实现业务突破;承南工造创始人苏春生入驻平台后获得稳定订单资源,建立客户信任;四牧科技创始人林连强借助平台任务资源精准对接全国客户。平台15年来累计服务超874万雇主和1692万服务商,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县,为创业者提供技术赋能、资源对接等支持,帮助他们在商业浪潮中借势前行,实现创业梦想。

  • 李想:理想汽车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目标是成为机器人企业

    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网络社交平台谈到,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 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他表示,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 男子新买的手机充电器没拔 回家发现卧室烧了

    近日,瑞昌市某小区内突发火情,一户居民家中浓烟滚滚,周边居民发现后迅速拨打119报警求助。 消防救援人员抵达小区后,立即进入楼栋逐层排查,最终锁定13楼一户人家为起火点。 消防员第一时间通过物业联系户主,经确认,事发时屋内并无人员被困。从户主获取门锁密码后,消防员冲进屋内。

  • 2025H1家电业两极分化:强者更强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海尔、美的等头部品牌线上线下增幅均超行业水平,其中线上增长36%、线下12%。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冰箱市场线上增长22%,海尔、美的、容声占据前三;洗衣机线上增长显著,海尔、小天鹅、美的领跑;空调市场受高温天气推动,线上增幅达50%,海尔、美的增速均超60%。厨电市场呈现"高端化与大众化并行"趋势,整体增长强劲。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品牌优势持续领跑,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面临更大压力。这一分化趋势或将重塑行业格局,推动中国家电产业向创新强国跨越。

  • 山东女孩5万起家创业,年销2000万,中国猫窝攻占美国客厅

    2018年,车允文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毕业两年内,她要买一辆自己的车,毕业五年内,她要买一套自己的房。 她不是富二代,家里也提供不了经济支持——父亲在她14岁时离世,她和妈妈、姐姐相依为命,靠着助学金、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打零工、做家教,才完成了学业。 或许是一出生就处在低谷,她比很多人都刻苦、争气。从211大学毕业后,车允文进了银行,每个月拿着

  • 一个月13条广告,“油王”田一名靠抽象致富

    重回“油腻”舒适区的@田一名爱唱歌,杀进了抽象广告届。 继今年3月底和甲亢哥合拍“热爱105°的你”后,田一名以“上古真神”之姿再次走入大众视野——2021年由徐勤根掀起的“高质量男性”模仿狂潮中,田一名是最出圈的一个,直到今日,他的评论区还在被“没用的,我晒干了沉默”占领。 但与先前“不圈钱,不带货,纯靠油腻折磨观众”的人设不同,回归后的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