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关键词  > 共享单车在东南亚最新资讯  > 正文

共享单车在东南亚 半年依旧不温不火

2017-06-30 10:34 · 稿源: 亿邦动力网

随着上半年的共享单车热潮后,中国又迎来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是共享奢侈品包包等新物种,而东南亚的共享单车之战似乎还在萌芽中。

目前,国内ofo小黄车以及摩拜单车(Mobike)都选择先落地新加坡试水东南亚市场,而本土打算分共享单车这块蛋糕的创业公司也并不多见,目前只有oBike,当然也有另辟蹊径做起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的,不过也都是刚刚起步。

最早在东南亚做共享单车的oBike

oBike是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平台,自今年1月便开始在当地试运行并于4月正式推出。它的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新加坡本地,团队还包括投资银行、BCG咨询、Uber、Grab等背景。

据悉,oBike在硬件和操作方面与国内的摩拜单车相似,配备电子锁和GPS等追踪功能。有公开资料显示,存入初始押金为49新加坡元(约合35美元),使用价格为每30分钟1新加坡元(约合0.7美元)。不过据官网介绍,骑行价格则根据信用数高地而有不同,信用较低的用户价格会更高。有数据显示,oBike已在新加坡部署数万量单车。

oBike信用规则

不过,距oBike在新加坡正式上线已数月,公司并未披露具体运营情况。

随着中国共享单车ofo与Mobike加入,不久后oBike也开启了出海之路。首站选在马来西亚,而后又扩张至泰国、澳洲及台湾地区。其中,据公开资料显示oBike在马来西亚、泰国两地的平均月投放效率已分别达到10万辆/月和9万辆/月。另外,该公司方面还表示,今年将拓展美国和俄罗斯等市场。

相较于ofo和Mobike,土生土长的oBike做起本地化服务时或许要容易许多。

紧跟oBike步伐的ofo和Mobike

据crunchbase资料显示,中国共享单车ofo小黄车(以下简称ofo)成立于2014年4月,期间获3轮共计5.8亿美元投资,分别来自滴滴出行与中信资本在2016年领投的1.3亿美元、DST Global于2017年领投的4.5亿美元,以及蚂蚁金服在今年4月的一轮投资(资金未公开)。

ofo出海东南亚的首站选在新加坡,在今年2月登陆该国。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ofo小黄车在新加坡的累计注册用户已达10万,日订单量达2万。

据了解,ofo平台单车数量共计100万辆左右,注册用户数达2000万,进入了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四个国家的近40个城市,为用户出行累计提供服务3亿次左右。

而Mobike(摩拜单车)出海东南亚市场的首站也选在了新加坡。尽管在去年10月就宣称将进入新加坡,但还是被oBike和ofo抢先几个月,Mobike在今年3月宣布进入该市场。收费方面,Mobike每半小时收取0.35新币(约合0.25美元)。

据crunchbase数据了解到,Mobike(摩拜单车)成立于2015年12月,期间获6轮9.25亿美元投资,领投方包括熊猫资本、华平投资&高瓴资本、腾讯(两次)、富士康、淡马锡。有公开资料显示,Mobike目前已遍及中国33个城市,投放车辆超过100万台,平台已劣累计完成4亿人次骑行。

最近,Mobike还接连登陆英国和日本两大市场。

这些共享单车共同的竞争对手——Neuron Mobility

就是提供电动滑板车共享服务的Neuron Mobility(以下简称Neuron)。

据了解,Neuron的电动滑板车的押金为35.5美元,骑行15分钟的价格为0.35美元,最快速度约为每小时15公里。有资料显示,Neuron还提供常规的共享自行车服务。

另外,Neuron的车辆系统都安装了GPS和物联网传感器,同时这些传感器还能检测到振动,如果有人想要强行拖走一辆车,团队会收到通知;其次,可提供充电服务的停车位也配备了GPS,这可以帮助Neuron团队实时追踪每一个停车位,当一个停车点多数车位是空的时就可以及时派遣新的电动滑板车过去。

截至今年12月13日,Neuron计划在新加坡的六个区域推出50辆电动滑板车和20辆自行车。

尽管电动滑板车可能相对单车更新鲜,但它依旧存在一些单车不存在的弊端,比如需要找到特定的停车位、担心电量问题、暴晒或下雨等问题,并且在交规方面可能也未涉及电动滑板车,所以相对与单车或许会存在更多公共安全隐患。

举报

  • 相关推荐
  • InfoComm Asia 2025 | 利亚德解锁东南亚视听新蓝图

    7月23-25日,利雅德及旗下Planar携多款创新显示产品亮相曼谷InfoComm Asia 2025展会。重点展品包括:新一代MG冷屏前后维护系列、AT超薄节能LED屏、高端透明屏及裸眼3D屏等,其中MG系列采用RGB全倒装Micro芯片和COB封装技术,实现低温高效运行;AT系列通过CNC工艺实现超薄设计;透明屏运用COG封装技术打破传统边界;裸眼3D屏支持多视角观看和实时互动。公司还展示了VDS、CDI等经典产品线,满足东南亚市场多样化需求。利雅德实施双品牌战略,以Planar拓展高端市场,Leyard主攻中端和经济型市场,2024年海外营收达27.88亿元。未来将持续加强亚太布局,推动视听技术创新。(140字)

  • 三维天地LabAsia 2025参展纪实:数智化解决方案赋能东南亚实验室升级

    2025年7月14-16日,第九届亚洲实验室设备展LabAsia 2025在马来西亚举行。北京三维天地携新一代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SW-LIMS和SunwayLink智能平台亮相展会,展示其"实验室管理+数据生态"双引擎解决方案。展会期间,三维天地重点演示了AI与LIMS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以及基于多样化大模型的AI赋能实践,吸引了来自54个国家的300多家参展商和7000多名专业观众。该公司成熟的LIMS系统已覆盖科研、生产、CDMO等全行业场景,支持多实验室集中管控,获得制药巨头、CRO/CMO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青睐。展会通过技术交流会深化了行业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认知,三维天地表示将持续深耕全球市场,推动实验室行业高质量发展。

  • 白领兼职骑单车送外卖 8天瘦2斤 网友:一举多得

    近日,一位来自河北廊坊的外贸从业者王女士的兼职经历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王女士利用业余时间,通过骑自行车送外卖的方式,在短短八天内不仅赚取了104元的额外收入,还成功减重两斤,这一经历让她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少粉丝。 据王女士介绍,她选择骑自行车送外卖作为兼职,主要是出于减肥和增加收入的双重目的。在八天的时间里,她骑行近百公里,完成了数十

  • 开源赋能·智领未来 青山工业与深蓝汽车技术开源共享生态建设

    深蓝汽车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解决电动车低温续航短、充电慢、动力弱等痛点,加热速率提升200%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通过电池内部产生脉冲电流实现自加热,无需额外硬件,已获中国专利金奖。2024年5月,深蓝宣布将相关专利群开源,与青山工业等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实测显示,-30℃环境下电池温升超4℃/min,动力性能提升55%,充电时间

  • 林氏木业海外扩张提速 新加坡门店打造东南亚新标杆

    2024年全球家具市场规模预计达7662亿美元背景下,林氏木业海外品牌LINSY在新加坡开设首家线下门店,这是该品牌在东南亚布局的第5家门店,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门店选址核心商圈,融合当地文化元素,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沉浸式购物体验。产品方面主打"全风格、全场景、全品类"优势,满足多样化需求。林氏木业依托270多家优质供应商构建的供应链网络,实现每月上新超200SKU的快速响应能力。品牌坚持"住进每一种偏爱"理念,推出包包椅等创新产品精准把握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目前LINSY已进驻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未来三年将以东南亚为中心,同步拓展拉美、中东市场。

  • 《三国杀OL》全新排位巅峰赛上线:将实装武将共享 专属荣誉系统

    《三国杀OL》将于7月12日开启"夏日盛典"活动,推出全新"魔"系列武将【魔吕布】和【魔貂蝉】,首次以CP形式登场。活动包含三大亮点:1)全新"排位巅峰赛"系统,新增武将共享、专属荣誉等玩法;2)PVE玩法"山河图"推出新剧本,结合肉鸽玩法带来多重结局体验;3)每周轮换的"限免武将"机制,降低新手门槛。此外还有残局闯关、许愿池等�

  • 融合数据中台与动态调度:林剑峰在共享出行智能算法开发中的技术探索

    本文讲述了林剑峰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十年深耕历程。作为系统工程师,他主导构建了融合数据、算法与规则引擎的智能调度体系,通过动态聚类和路径规划模型显著提升了共享单车调度效率。其创新包括分级围栏模型、嵌入式调度判断模块等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区域精准调度和系统自主运行能力。数据显示,他推动的系统使车辆调度效率提升37.38%,异常识别准确率显著提高。林剑峰的工作体现了"技术+业务"的系统设计理念,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范式。

  • 共享单车当废铁卖 ofo小黄车15元/辆价格回收

    ​5 月 8 日,有网友爆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学府二段的一处拆迁厂内,堆积如山的小黄车被碾压成废铁,等待废品厂以 15 元/辆价格回收运走。

  • 共享单车已成昨日黄花,“共享经济”将走向何方

    ​自2014年ofo开始在北大校园孵化,在经过了7年多的时间后,继此前小鸣单车相关商标再次以不到十万的价格拍卖,以及ofo因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等陆续登上微博热搜榜的情况下,近日有消息显示,在北京通州市场化运营不到一年的小绿单车,也已正式宣告停运。但其在本不属于共享单车行业“寒冬”的盛夏“倒下”,也使得共享单车这个话题再度回到大家视野时,多少也带着些许的寂寥。

  • 电商多平台大商家电商erp价格多少钱

    文章探讨了电商多平台大商家ERP系统的价格差异问题。作者公司在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运营,日单量2万,人工表格管理已无法满足需求。调研发现同类ERP报价从3000到30万不等,最终选择了快麦ERP。该系统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库存同步延迟从10分钟降至5秒,超卖损失减少80%;拣货效率提升50%,临时工减少1/3;财务对账时间从3天缩短至半小时。综合节省的人工、赔付和加班费用,远超系统本身价格。作者建议企业选择ERP时要全面核算隐性成本,而非仅比较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