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远景科技张雷提出"物理人工智能"概念:预测未来能源系统将以智能资产为核心

2025-10-20 15:39 · 来源: AIbase基地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 10 月 19 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未来能源系统"闭门科技会上,提出了"物理人工智能"的概念框架,阐述了AI在能源系统中从工具向决策主体转变的趋势,并预测未来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将从物理资产规模转向智能资产规模。

张雷认为,AI技术与以往技术革命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工具,而是具备自我感知和决策能力的主体。这标志着AI从"自动化"向"自主化"的跨越。他将AI比作需要培养的"孩子",强调人机协同将创造新的可能性。

针对当前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张雷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种复杂性虽然给传统管理模式带来压力,但为AI应用提供了理想场景。AI的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实时处理海量数据,识别隐藏规律并优化决策,从而应对复杂能源系统和电力市场的挑战。

"物理人工智能"概念的核心是将AI推理能力与物理定律、系统边界深度结合,使其能在真实物理环境中可靠运行。这区别于纯数据驱动的AI模型,强调了物理约束和因果关系在模型中的重要性。张雷表示,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具备全球领先的潜力。

从技术落地来看,远景科技已在气象和能源建模方面取得进展。"天机"气象大模型提升了中长期气象预测准确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撑。"天枢"能源大模型能够实时控制电力系统,优化电力交易效率,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这些模型的应用体现了"物理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价值。

张雷对未来能源行业的竞争格局提出了新判断。他认为,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传统的发电装机容量、输配电网络规模等物理资产,转向智能模型的能力和数量这类"人工智能资产"。这种转变意味着能源行业的价值创造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演进。

从行业影响来看,这一观点对能源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参考意义。如果AI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在数据积累、算法开发、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长期投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能源系统的物理基础设施仍然不可或缺,"智能资产"更可能是对物理资产的赋能和增值,而非完全替代。

从技术实现角度看,"物理人工智能"概念强调了领域知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能源系统涉及电磁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物理学科,以及复杂的工程约束和安全边界。如何将这些硬约束有效嵌入AI模型,确保其输出既优化又可靠,是技术挑战所在。远景科技的气象和能源模型实践提供了初步验证,但大规模应用仍需要解决模型泛化性、实时性和可解释性等问题。

从产业发展来看,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确实为AI应用创造了需求。风光发电的不确定性需要更智能的预测、调度和交易策略。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在增加系统复杂度,传统的调度方式难以应对海量设备的实时优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AI技术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操作系统"。

不过,能源系统的特殊性也对AI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互联网应用不同,能源系统关系到基础设施安全和社会稳定,AI决策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物理人工智能"不仅需要高准确率,还需要满足可靠性、可解释性和安全性等工程标准。如何建立AI在能源领域的监管框架和责任机制,也是行业需要探讨的问题。


  • 相关推荐
  • 十方融海小智AI:以科技温度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近日,小女孩“小十三”与十方融海研发的小智AI机器人深情告别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1分17秒的对话不仅让无数网友泪目,更展现了AI技术的情感温度。十方融海团队迅速响应,跨越600公里为女孩送上定制版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并推出儿童心理陪伴计划。该事件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彰显科技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成为“技术向善”的生动实践。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开发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助力可靠人工智能系统技术

    微算科技开发了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技术,通过创新队列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优化CNN推理过程,结合分布式计算与隐私保护机制,在降低边缘设备计算延迟的同时强化数据隐私。该技术将推理任务智能分配到不同节点,减少数据传输范围,实现高效推理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为智能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 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特赞升级五大内容+AI解决方案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 信也科技升级智能广告投放“操盘手“系统,助力精准营销

    信也科技升级智能广告投放"操盘手"系统,通过精准识别高价值用户、自动匹配主流媒体平台,实现数据回传和效果追踪全流程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流程和标准化技术,使广告回传配置更灵活高效,投放成本降低18%,高价值用户占比提升超20%。未来将引入AI预测用户价值并动态调整策略,实现从投放到运营的全流程闭环优化。

  • 从智能戒指到智能眼镜,DR H演绎全新科技美学

    智能穿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面临选择困难。香港品牌DR+++H日月健以设计美学与科技融合为核心理念,避开参数与价格战,将产品从设备升级为智慧生活方式。通过智能戒指、眼镜等新兴品类精准卡位,结合东方太极哲学设计,配套APP提供健康监测与增值服务生态,形成从硬件到服务的立体竞争力。该品牌以独特定位在细分市场迅速崛起,展现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新路径。

  • vivo AI战略再升级 原系统6与蓝河操作系统3全面智能化

    10月10日,vivo 2025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开幕。大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集中发布了蓝心智能战略升级、原系统6(OriginOS 6)、蓝河操作系统3(BlueOS 3)及生态合作、安全、人文等领域最新成果。vivo强调“More Local, More Global”理念,致力于成为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中国科技与全球市场的桥梁。蓝心大模型矩阵实现语言、语音、图像全面突破,并推出更轻量、能力更全的3B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原系统6通过“OS舒适工程”带来感知、行为、情感三层面提升,搭载自研“蓝河流畅引擎”实现丝滑体验。蓝河操作系统3专为AI原生设备设计,全栈采用Rust语言,提升安全性与流畅度。vivo还展示了在无障碍技术、隐私保护及人文关怀方面的创新,推动科技平等赋能。

  •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

    10月13日,中国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这是该公司年内第三次融资,累计融资规模持续扩大。资金将用于丰富AI办公硬件产品线、加速海外品牌viaim推广、加大对AI Agent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公司聚焦办公垂直场景,以“AI+耳机”为核心,产品功能从录音转写逐步升级至实时翻译、内容摘要及主动交互。其viaim品牌在海外市场增长显著,北美销量增长7.2倍。未来智能致力于构建“一脑多终端”的AI办公生态,推动从智能硬件到智能助理的演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