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再次取得了显著进展。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来自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研发的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近日成功地运行了全球首个十亿参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微调任务。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量子计算首次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大规模的 AI 模型处理。
本源悟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配备有72位自制超导量子芯片 “悟空芯”。其设计理念受到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孙悟空的启发,象征着强大的技术变革能力。自2024年1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本源悟空” 已实现了超过2000万次的全球访问量,刷新了我国量子计算服务规模的记录。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副研究员陈昭昀表示,此次成功的微调任务表明现有的量子计算硬件已经能够支撑大规模 AI 模型的实际应用,这为未来的量子计算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AI 模型微调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其需求日益增长。通过量子计算,这一过程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并降低能耗。
此外,本源悟空的成功运行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科技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基于量子计算的 AI 应用涌现,这将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全球范围内,量子计算仍处于起步阶段,而 “本源悟空” 的成功运行无疑将引发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关注,推动国际间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我们期待未来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上能实现更大的突破,为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