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新晋 AI 穿戴设备 Omi:用脑机接口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2025-01-09 12:00 · 来源: AIbase基地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 Based Hardware 宣布推出其最新的 AI 穿戴设备 Omi,旨在通过创新的 “脑机接口” 技术来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这款设备可佩戴在颈部,用户只需说 “嘿,Omi” 便可激活其 AI 助手。更有趣的是,Omi 还可以用医用胶带固定在用户的头部侧面,通过脑机接口来判断用户是否在与其交谈。

Omi 的创始人尼克・舍甫琴科(Nik Shevchenko)最初在 Kickstarter 上以 “Friend” 命名此款设备,但在另一家旧金山硬件公司推出同名产品并以18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域名后,决定重新命名为 Omi。近年来,许多 AI 设备纷纷问世,如 Rabbit 和 Humane 等,但这些设备似乎都未能达到最初的市场期待。舍甫琴科此次希望 Omi 能作为手机的补充设备,从而提升用户的生产力。

image.png

Omi 的外观设计小巧,呈圆形,价格为89美元,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发货。同时,开发者版本的 Omi 则以约70美元的价格即刻发货。Based Hardware 表示,Omi 能够回答问题、总结对话、创建待办事项以及协助安排会议。该设备会不断监听用户的声音,并使用 GPT-4o 进行处理,同时还能根据每位用户的背景信息提供个性化建议。

为了应对用户对隐私的顾虑,舍甫琴科表示,Omi 基于开源平台开发,用户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数据去向,或选择将数据保存在本地。此外,该开源平台也允许开发者自行构建应用或使用他们选择的 AI 模型。目前,已有超过250款应用在 Omi 的应用商店上线。

image.png

舍甫琴科透露,Based Hardware 已筹集到约70万美元,其中15万美元用于制作 Omi 的宣传视频,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寻找更多投资。他认为,用户基础是产品成功的核心驱动力,越多的人了解 Omi,产品就会越好。

虽然 Omi 的 “脑机接口” 技术是否真能实现仍然存疑,但舍甫琴科在演示中闭上眼睛、专注地与 Omi 交流,并成功获取了有关 TechCrunch 的摘要信息。虽然 Omi 与 “Friend” 产品不同,但舍甫琴科承认 Omi 的应用商店中确实有一款应用与 Friend 功能相同。

  • 相关推荐
  • 脑机接口赛道,AI喜临门抢跑了

    脑机接口(BCI)技术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医疗康复是主要应用领域,但面临落地挑战。非侵入式BCI因安全性和易用性更受关注,尤其在睡眠优化等日常场景中潜力巨大。喜临门与强脑科技合作推出全球首款AI床垫,结合脑电技术实现睡眠监测与干预,标志BCI技术向消费级应用迈进。未来BCI将朝更精准、舒适、个性化方向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需求。

  • 前瞻布局、政策开闸,AI喜临门站上脑机接口风口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重点布局非侵入式设备。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了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等应用,凸显非侵入式方案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的优势。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目标,支持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强脑科技等领军企业已实现0.1毫米级操作精度,并与喜临门合作推出全球首款AI床垫,将技术延伸至睡眠优化领域。行业预计2025年将迎来规模化应用元年,从健康管理到医疗康复展现巨大潜力,但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等挑战仍需突破。

  • 第二届脑机接口(技术)开发者大会在成都举办!

    第二届脑机接口开发者大会于2025年8月16日在成都锦江举办,由姬动机科技集团发起,成都锦江科技局支持。大会聚焦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技术,邀请麻省理工、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专家分享前沿进展,涵盖侵入式芯片设计、神经健康监测、康复应用等主题。会议发布了《脑机接口技术手册》及产业协同框架,推动技术标准化与跨领域合作,吸引近千人参与,展示脑机接口在医疗和科研领域的突破与应用前景。

  • 机遇与风险并存 睡眠科技企业勇闯脑机接口赛道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脑机接口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医疗康复、智能交互等核心场景加速落地。目前技术发展面临信号解码精度和多模态信息融合两大瓶颈,需多学科协同攻关。虽然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4000亿美元,但实际营收规模仍较小,产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最终目标是将技术转化为安全可靠的产品,真正服务于人类需求。

  • 2024年提升工作效率的必备AI工具精选清单(附终极挑选攻略)

    在AI工具泛滥的当下,许多人陷入效率困境:安装大量应用却效率不降反升。关键在于选择真正适合的工具,而非数量。好工具需匹配需求、成本预算及易用性。AIbase.cn作为导航平台,通过场景化分类、智能筛选和对比功能,帮助用户高效定制专属工具清单,从“喂鱼”变为“教钓鱼”,提供持续适用的方法论。

  • 苹果首秀脑机技术解锁意念操控,微美全息(WIMI.US)追赶推动脑机接口驶入快车道

    苹果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操作系统原生输入方式,与Synchron公司合作开发Stentrode设备,通过植入大脑血管的微型金属支架捕捉神经信号。iOS26/iPadOS26系统将支持脑控功能,标志着该技术从医疗领域向消费电子拓展。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2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35%。中国市场规模达28亿元,占全球15%。微美全息(WIMI.US)等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布局脑电信号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该技术融合神经科学、AI、材料学等多学科成果,未来将推动人机交互革命,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 如何快速筛选实用AI工具?这个导航站用精选+直达提升效率

    AI工具推荐平台AIBase.cn致力于解决用户在海量AI应用中高效筛选的痛点。通过人工精选、分类清晰、信息透明三大核心优势,提供经过验证的主流工具,覆盖ChatGPT、Midjourney等成熟产品。平台突出核心功能对比、收费情况、语言支持等关键信息,实现一键直达官网,帮助用户快速匹配需求,告别无效搜索,提升生产力。

  • BeauEver革新护肤流程,水油双相方案提升养护效率

    新西兰高端护肤品牌BeauEver推出两款双相油敷水,以92:8精准水油配比实现保湿与修护合一。产品通过摇匀即可快速融合水油相,5-10分钟完成高效护理,突破传统繁琐步骤。引力塑颜款侧重紧致亮肤,安肤愈颜款专注舒缓修护,针对不同肌肤需求提供分区护理可能。该系列从实际使用场景出发,解决现代人对高效多效合一的护肤诉求,为追求理性护肤的消费者提供新选择。

  • 中大型企业用工新方案:可覆盖核心业务岗位,尘锋AI员工助力工作效率10倍提升!引领企业业务增长新范式!

    文章介绍了尘锋AI员工如何帮助200人以上规模企业解决用工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该AI系统融合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能力,结合30+行业经验,可覆盖售前接待、销售报价等核心岗位,实现1个AI员工替代10个人工,提升线索利用率70%、售后人效50%。通过多Agent体系控制模型确保业务准确性,采用大模型+小模型动态选择机制平衡成本与效能。目前已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未来将推动"人+AI"用工模式,赋能企业营销-销售-服务全流程,提升获客效率和服务质量。

  • 陈天桥抢先押注,脑机接口公司成功首秀苹果

    美国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首次公开演示其血管介入技术,渐冻症患者仅凭意念即可操控苹果设备。该公司采用血管微创植入方式,比Neuralink开颅手术更安全,早在2021年就获得FDA临床批文。中国企业家陈天桥早在2021年就投资Synchron,比马斯克和比尔·盖茨更早布局脑机接口领域。陈天桥通过10亿美元资助全球脑科学研究,并孵化出中国脑机接口头部企业脑虎科技。Synchron的技术突破标志着脑信号识别可能成为继触摸、键盘和语音后的新型人机交互方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