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音乐节最新资讯  > 正文

音乐节迎来消失潮,微博竟敢强势入局?

2025-11-18 14:47 · 稿源: 新熵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熵,作者:山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2023年的报复性狂欢犹在眼前,2025年音乐节市场却迎来“消失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全国共有40场音乐节延期或取消,数量甚至超过了延期频发的2024年。更残酷的是,其中仅有2场音乐节最终复办,绝大多数所谓的“延期”,实则是无限期搁置的体面说辞。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微博举办首届大眼音乐节,是跟风盲目入局?还是有绝招另辟蹊径?答案有待探讨。

行业困局:音乐节陷入消失潮

“又延期了?”“一觉醒来天塌了”网上乐迷们的抱怨随处可见。这年头,还有什么比一场“说没就没”的音乐节更让人心碎?

对无数乐迷而言,最破防的瞬间莫过于:所有行程规划、酒店预定已安排妥当,却被一张音乐会延期通知打得措手不及,备受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

而行至年中,今年音乐节的“延期取消潮”不仅未见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主办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条捷径:押注流量艺人。从薛之谦、陈楚生等“劳模”,到当红新生代,相似的面孔频繁出现在各音乐节阵容中。有主办方坦言:“一位粉丝粘性高的非头部流量演员,能保底一半票房,号召力不亚于半个薛之谦。”

然而,当整个行业都把流量当成救命稻草,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为争取“带票保障”,主办方不断抬高艺人预算,制作预算被大幅挤压。阵容同质化、舞台设计趋同、现场体验降级,音乐节变得越来越缺乏新意。即便票价持续走低,滞销仍成为常态。不少项目开演前售票率不足50%,最终只能以“不可抗力”为由草草收场。

于是,音乐节市场洗牌加速,行业两极分化日益严峻。一边是草莓音乐节等头部IP,依然能吸引数万人参与,实现数千万营收;另一边是大量中小音乐节,规模不足千人,营收仅几百万,在亏损中暗淡收场。

这种分化预示着:音乐节行业资源和势能,越来越往头部聚拢,缺乏特色和运营能力的中小玩家,正被快速清退出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音乐节主办方也面临更高的消费者要求,需要在创意策划、艺人资源、执行落地和危机公关等方面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平台破局:星粉生态点燃线下

都说票房和流量是音乐节的命脉,这两点却正好踩在微博的平台优势上。

背靠国内第一宣发平台,首届大眼音乐节就邀请到了王嘉尔、华晨宇、刘雨昕、梓渝、黄子弘凡等多位当红艺人参与。从顶流明星到新生代偶像,从顶尖Rapper到实力唱将,几乎覆盖了各个粉丝群体,实现流量聚合效应。其中,王嘉尔时隔四年再度亮相国内音乐节,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当天还创下南京音乐节单日人数纪录。

当其他音乐节还在为“半个薛之谦”的档期争破头时,大眼音乐节通过“限定舞台”等差异化设计提升内容稀缺性。例如,王嘉尔携“MAGICMAN2国内舞台”重磅登场,华晨宇则以“火星乐园番外篇”主题舞台惊艳亮相,梓渝在音乐节上首唱新歌《下一页》。

这种基于平台资源整合能力的稀缺内容,有效避免了当前音乐节市场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从市场反馈来看,这种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麦平台数据显示,截至演出前大眼音乐节“想看”热度值超过94%的同类演出,活动期间还打破了南京音乐节单日人数纪录,展现出强劲号召力。

这也印证了在音乐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不能只光押注流量明星,稀缺内容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现场体验上,大眼音乐节还将平台独有的“星粉生态”转移到线下,通过“大眼音乐节星动图鉴”共创活动,把粉丝可以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通过设计高参与感、强定制化的互动内容,强化星粉间的情感联结。比如,华晨宇现场收到热门造型定制玩偶,刘雨昕通过“桃里提问墙”回应粉丝,颜安参与“情绪比心挑战”,梓渝完成“拼歌词挑战”解锁专属镜头签,“拿云音乐人”闫桉、姚晓棠、R.E.D等也分别通过表情包复刻、盲盒任务等游戏设计,跟现场粉丝欢乐互动、拉近距离。

在主舞台之外,微博大眼音乐节还打造了沉浸式“乐迷星动游园会”,艺人专属打卡点、主题花墙与限定展台成为粉丝互动焦点。这种粉丝全程深度参与,创造和偶像之间独一无二的情感记忆,正是传统音乐节所缺失的心动体验。

除了用明星号召力、限定舞台、星粉文化为音乐节票房托底,平台的流量优势也非常明显:凭借微博成熟的宣发经验,音乐节从预热到收官,从热搜预定到话题引导,实现了全周期的热度管理,这种“主场作战”的便利,更是那些为音乐节买流量、造话题而绞尽脑汁的主办方无法企及的。

竞争加剧:多家平台强势入局

而当下音乐节市场中,逆势入场的互联网玩家可不止微博一家。

抖音推出汽水音乐节,致力扶持音乐创作人;小红书推出慢人音乐节,迎合年轻人反内卷、慢生活文化;B站推出干杯音乐节,聚焦电子、潮流音乐;微博推出大眼音乐节,把星粉生态移到线下。互联网平台推出音乐节品牌,几乎都融合了各自的受众文化、平台基因和资源优势,当其他音乐节还在卷阵容、卷体验、卷宣发,平台入场可谓带资进组,都是buff叠满。

经历了三年的野蛮生长,如今的音乐节市场其实已经进入冷静期,商业化难度加大,但为何各平台仍要抢着来分一杯羹?

其实平台入局,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微博为例,打造音乐节IP的深层逻辑,一方面当然是想要拓宽线下业务新的增长点,但实际第一目标并非短期盈利,而是生态反哺: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拥有最懂娱乐的用户、最活跃的星粉生态、最即时的传播渠道,通过音乐节将线上优势系统性运用到线下场景,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微博作为最懂年轻人的社交平台,能深刻洞察到年轻人“想看什么”与“想要什么”,通过大眼音乐节这一线下触点,不仅能将线上期待转化为线下爆点,提升星粉活跃度,还能收集更丰富的用户数据,反哺线上用户粘性和内容运营,形成双向赋能。与传统音乐节依赖单次门票收入不同,大眼音乐节更注重用户终身价值的挖掘。

但随着音乐节市场从粗放增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平台即使有流量和资源优势,与传统头部厂牌的护城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以摩登天空为例,其通过草莓音乐节覆盖大众市场,MDSK深耕说唱垂类,五百里音乐节融合在地文化,形成了多层次、差异化的IP矩阵。这种基于多年经验积累的运营体系和精细化运作能力,是平台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而且,线下音乐节运营,非常考验资源整合、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像今年最曲折多舛的干杯音乐节,因为原定压轴的电子音乐祖师爷发电站临时缺席,就招惹了不小的舆论风暴。加上音乐节多在户外举行,像线下的场地选择、现场布置和交通配置等,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主办方的活动筹备能力以及危机公关能力。

尽管如此,微博进军音乐节仍为行业带来了新思路。

以星粉文化带来深度互动,打破传统音乐节“你演我看”的单向模式,给粉丝深度参与感,以及线上线下联动的运营模式,为音乐节行业提供了创新样本。

当前音乐节市场虽已进入深度洗牌期,但市场的拐点,或许正是行业重生的起点。

通过稀缺内容和深度互动,打造好口碑、可持续的音乐节IP,或许正是行业走出同质化困境的关键。而微博带来的新玩法、新思路,也将推动音乐节从资源竞争向用户体验升级。

举报

  • 相关推荐
  • 智元×火花机器人攻克复杂环境集群控制,机器狗方阵演绎精准协同闪耀广州灯光节

    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上,智元机器狗D1+EDU方阵完成行业首次大型文旅活动机器狗集群协同展演。通过精准步态控制实现方阵变换、同步舞蹈等高难度动作,智能灯带与光影实时联动形成"光河""星空"等视觉效果。该方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多机协同控制技术瓶颈,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机器狗在开业典礼、主题展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路径,有效破解集群协同难、环境适应性差等行业痛点。

  • 张艺兴×全红婵集体打call!最嗨音乐班凭啥让明星排队合拍?

    ​最近,抖音上一个“音乐班”的视频突然爆火,原因无他——张艺兴和全红婵竟然同框打call了! 一个是国民级偶像,一个是奥运跳水冠军,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和同一个短视频合拍,为这段节奏感炸裂的音乐班表演疯狂喊麦。

  • 腾讯音乐Q3财报:反脆弱进化与全球生长力

    2025年,音乐行业站在了一个高速变化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技术浪潮席卷,AI降低了创作与传播门槛,推动内容生产与分发进入“超速时代”;另一方面,流量红利消退、用户增长趋缓,传统商业模式面临重构,平台的竞争焦点,正从用户规模的“量”转向用户价值的“质”。 在这个混沌的格局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Q3财报依然交出了一份稳健答卷:总收入与调整后净利

  • 共同见证 | 鼎植口腔第四届VIIV专利种牙节盛大启幕

    2025年11月,鼎植口腔第四届VIIV专利种牙节在上海、宁波、深圳三城同步启动,标志着这场持续四年的口腔健康盛会迈入新阶段。自2022年起,该活动不仅见证了VIIV穿颧穿翼种植技术的突破,更体现了鼎植对普惠前沿技术的坚守。四年来,技术不断优化,已为近两万名骨缺损患者重启咀嚼幸福。本届种牙节通过三城联动、专家资源整合及公益计划升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共享。未来,鼎植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化科普教育,强化人才培养,践行“让天下没有种不了的牙”的使命,引领行业前行。

  • 你听歌用哪个App!腾讯音乐发财报:净利润大增超27% 付费用户越来越多

    腾讯音乐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和净利润又大增。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为84.6亿元,同比增长20.6%,调整后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增长27.7%。 其中,在线音乐业务持续驱动腾讯音乐增长,第三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2%至69.7亿元,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0.8元增长至11.9元。 取得如此成绩,腾讯音乐表示,�

  • 泡泡玛特Hirono小野邂逅乌镇戏剧节,打造情绪IP新场景

    泡泡玛特旗下IP Hirono小野在乌镇戏剧节推出“似水年华”主题快闪活动,首次与戏剧节深度合作,将潮流IP与人文艺术结合。活动以电视剧《似水年华》为灵感,通过木质空间与江南水乡背景相融,吸引游客打卡。Hirono小野以忧郁形象重现剧中角色,传递情绪疗愈理念。作为泡泡玛特首个情绪IP,Hirono小野通过全球快闪和艺术项目持续探索表达边界,上半年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97%。此次合作展现了IP与戏剧节人文内核的契合,引导观众在游览中完成自我对话与疗愈。

  • 银川爱康国宾重阳节插花活动,为医师们送上温馨关怀

    银川爱康国宾在重阳节为坚守岗位的医生举办插花活动,让白衣天使在花香中感受节日温馨。花材寓意对应医者品质:秋菊象征老医生数十年坚守,桔梗体现青年医生耐心,绿植暗含团队传承。插花过程展现医生对精准与平衡的职业追求,作品凝聚他们对健康的守护。活动定格美好瞬间,传递对医者专业与奉献的珍视。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25Q3业绩稳中有进:总收入84.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4.8亿元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总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20.6%;调整后净利润24.8亿元,增长27.7%。在线音乐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27.2%至69.7亿元,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10.8元升至11.9元。增长得益于“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深化,包括强化全球音乐合作、扩展演出IP矩阵及创新产品功能。未来将继续把握新兴机遇,拓宽服务范围,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00后音乐老师喊麦式课堂走红 希望学生能快乐的感受音乐魅力

    ​近日,长沙市宁乡清水湖实验小学的一位00后音乐教师尹碧文,凭借其独特的“喊麦式”节奏教学方式,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这位年仅24岁的年轻教师,本学期刚入职便负责了8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以其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喜爱。 尹老师的课堂上,传统的音乐教学被赋予了全新的形式。他通过击打节拍,引导学生进行高频互动,口中不断发出�

  • AI日报:Sora正式登陆Android;网易云音乐推AI调音大师;谷歌将推Nano Banana2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OpenAI视频应用Sora登陆安卓平台并引入付费角色功能;网易云音乐推出AI调音大师实现智能音效适配;字节跳动高薪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谷歌Gemini平台将升级图像生成技术;llama.cpp实现多模态革命;特斯拉秘密实验室通过行为数据训练机器人;上海首例AI著作权案宣判保护原创;微软推出自研图像生成器MAI-Image-1,在创意效率与质量间取得平衡。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