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opKlout克劳锐,作者:小羊,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一份卡通煎饼竟然卖到65元?
更离谱的是要排队4-5个小时才能买到,还是限量的。
海绵宝宝、玲娜贝儿、Labubu等可爱的卡通煎饼出现在成都抚琴的夜市上,这个普通的煎饼摊前被年轻人围得水泄不通,成了“网红打卡地”。
当煎饼到手后,许多年轻人却舍不得吃,像捧着珍宝一样的小心翼翼拍照。
社交平台上,卡通煎饼从传统的街头小吃爆火变身成“顶流”,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图片源自抖音
年轻人为什么甘愿为这样的煎饼买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新消费逻辑?跟随「克劳锐」的视角,一起来看看。
卡通煎饼如何拿捏年轻人
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口平底锅,却创造出比肩“网红餐厅”的排队盛况。
这样的火爆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在小红书上,网友主动分享排队攻略、定制体验和精美成品。

图片源自小红书
卡通煎饼也不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变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社交货币”,甚至成了年轻人们的某种精神寄托。
一份煎饼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首先,就是它给年轻人带来的参与感,还有它的个性化。
不同于简单制作的传统煎饼,卡通煎饼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定制。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特定的动漫、游戏IP形象进行制作。

图片源自小红书
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还是《原神》里的钟离,只要是年轻人心中的“本命”,都可以被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煎饼上。
其次,更让年轻人着迷的是煎饼的制作过程。
一个做好的卡通煎饼,制作过程需要15-20分钟。用巧克力勾线,牛奶蛋液填充,根据图案形状,一层层铺上去。
在制作过程中,先被看到的是丑丑的反面,但翻面后,一个精美的卡通形象跃然眼前,这种反差带来的惊喜和视觉冲击,让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
第三,更重要的是,卡通煎饼带给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当消费行为不再仅仅是满足个人需求,更是年轻人们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卡通煎饼就成了一个完美的晒图利器。

图片源自抖音
一份独一无二的卡通煎饼,在被年轻人们分享展示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点赞评论和认可,同时分享也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购买。
而煎饼上的IP图案也是年轻人对二次元文化、特定角色的情感寄托。这和之前被小学生疯抢的“军火”烧饼有一拼。都是靠创意打破了同质化,让“吃”变成了一件能带来情绪价值的事。
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让年轻人愿意付出高价和时间。
最后是限量供应,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和排队热情。每天限号60份,甚至还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排队攻略”以及微信群叫号,将消费过程转化成了一种社交活动。

图片源自小红书
对于年轻人而言,排队本身就成为一种体验,一种为了“爱”而付出的证明。当他们最终拿到那份来之不易的煎饼时,这种仪式感让这份消费更有意义,更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高价+排长队形成反差,让买到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价值和仪式感。
煎饼果子也能变成“谷子”
卡通煎饼的爆火,其实是谷子经济在餐饮领域的一个缩影。
“谷子”一词源于日语“グッズ”(goods)的音译,原指动漫、游戏等二次元作品的周边产品。随着泛二次元文化的普及,这一概念逐渐泛化,指代一切与个人兴趣、情感寄托相关的周边产品。
根据《2025微博泛二次元内容生态研究报告》数据,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一个庞大的、拥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年轻群体正在崛起,他们更倾向于为“爱”买单,为兴趣付费。
卡通煎饼正是传统食物“谷子化”的成功体验。它通过IP联名和定制,成了一种可吃、可玩、可收藏的“谷子”。年轻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煎饼,更是对喜爱IP的支持,对特定文化的认同,以及一份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
在过去,消费者追求性价比,而现在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已经悄然转向心价比。他们更看重产品所能带来的情感满足、文化认同、自我表达以及精神愉悦。
65元的煎饼,从食用价值来看,性价比并不高。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购买的是一份与喜爱IP的联结,一份独一无二的定制体验,一份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谈资”。

图片源自小红书
而花了那多时间和精力到手的煎饼却不舍得吃更能说明卡通煎饼的收藏价值远大于食用价值,是典型的心价比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谷子经济”的崛起,也为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的餐饮模式,仅仅提供美味的食物已不足以完全吸引这届年轻人。
许多品牌早已开始尝试联名。一些品牌与热门动漫IP进行联名,推出限定套餐、周边产品。例如木木来电等主题餐厅,将餐饮与潮流艺术、二次元文化结合,营造沉浸式体验。这些尝试也说明了IP与餐饮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商业潜力。

图片源自小红书
卡通煎饼的爆火,反映出当下年轻人消费逻辑的转变:从单纯追求性价比,到更注重心价比。他们愿意为情感、为兴趣、为文化认同、为自我表达而付出金钱和时间。
未来的餐饮竞争,可不仅仅是口味和价格的竞争,更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连接的竞争。餐饮品牌应该准备好去“懂年轻人”,用圈层文化建立情感连接,提供情绪价值和文化体验或许可以成为新的尝试。
写在最后
过去,二次元代表小众、宅文化,如今的二次元群体逐渐泛化,年轻人的消费逻辑早已发生了转变。
品牌也该考虑如何创新,真正的去懂年轻人,与他们建立深层的情感共鸣才是关键。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