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家电最新资讯  > 正文

突破 Mini LED!三星 Micro RGB 引航显示进入 Micro 时代

2025-09-22 18:0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9月12日,“AI 的呵护” 三星家电线下体验展于北京京东 MALL(双井店)盛大启幕,电视、显示器、生活家电及手机组成的全生态产品矩阵铺满展区,却依然挡不住全球首款 Micro RGB 电视的光芒 —— 这款在 CES 展亮相原型机、8月12日正式发布、又在 IFA2025斩获 “杰出创新奖” 的超高端旗舰,以115英寸的巨幕身姿完成国内首秀,成为全场无可争议的焦点。

二十多年间,老马见过不少旗舰新品,但当亲眼见到这台实现100% BT.2020色域覆盖的 “巨无霸” 时,屏幕上流转的细腻画面以及无与伦比的色彩感,仍让人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 这或许就是下一代显示技术该有的模样。

技术破界:Micro RGB 何以重塑显示逻辑

谈论三星 Micro RGB 技术前,有必要回溯高端显示的演进脉络。2025年之前,QD-Mini LED 电视一直占据超高端市场主流,其画质提升路径清晰可循:依靠量子点材料优化色彩纯度,通过提升 Mini LED 芯片发光效率增强亮度,再以增加背光分区数量改善控光精度。直到今年,RGB Mini LED 技术的出现才打破这一惯性,将单一蓝光背光升级为红绿蓝三色组合,让色彩表现迈出关键一步。

但三星的 Micro RGB 技术显然走得更远。其核心突破在于将红、绿、蓝三色 LED 灯珠压缩至100微米以下,并以精密阵列排布成背光系统,这一尺寸已达到 Micro LED 水准,也是目前 RGB LED 背光方案中最小的发光芯片。这种技术命名并非噱头 —— 三星早已实现 Micro LED 直显产品的量产,如今不过是将成熟的微米级 LED 控制技术平移至背光领域,技术衔接自然流畅,不存在实质性壁垒。

与行业同类 RGB Mini LED 技术相比,Micro RGB 的优势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其一,微米级灯珠带来更窄的半波宽,这意味着单色光纯度更高,色彩还原的精准度随之跃升;其二,灯珠间距的优化大幅减少了串色与光晕现象,让明暗过渡更自然,尤其在播放明暗对比强烈的电影画面时,暗部细节不会被光晕吞噬;其三,在保持高亮度的同时,其能耗比传统背光技术降低30%,解决了超高端电视 “亮得刺眼、费电惊人” 的痛点。

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业务研发团队负责人、执行副总裁 Taeyong Son 的评价切中要害:“Micro RGB 前所未有地在消费级市场实现了对微米级 RGB LED 的极致掌控,把色彩准确度与对比度推向新高度。” 在老马看来,这番话背后是清晰的技术战略 ——Micro LED 直显虽好,但高昂成本使其短期内难以落地民用市场,而 Micro RGB 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当前打造超高端民用电视的最优解。

旗舰解码:115MR95F 的音画巅峰之道

技术最终要靠产品说话,三星这款型号为115MR95F 的 Micro RGB 电视,无疑是技术实力的最佳载体。单从核心参数看,它就足以让影音发烧友心动:3×5184个控色背光分区构建起细密的控光网络,4000nit 峰值亮度轻松应对明亮环境,而基于27bit 单色彩深实现的81bit 整体色彩处理,更是让色彩渐变达到 “肉眼难辨断层” 的水准。

实际观感中,三星现场播放的高饱和度演示片更让这种升级变得直观可触。正红色的热烈、祖母绿的深邃、钴蓝色的透亮、明黄色的鲜活,每一种纯色都带着毫不压抑的视觉张力,而切换到全彩色画面时,色彩层次的丰富度更令人过目不忘 —— 不同色调的过渡自然得如同调色盘晕染—— 这得益于81bit 色彩映射技术带来的近乎无限的色彩数量,能捕捉到图像中最细微的色彩差异。

这种表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是 Micro RGB AI 芯片的强力支撑,这款芯片的 NPU 性能提升两倍,正是这种算力优势,才实现了对万级灯珠的精准控制与实时优化。

画质之外,三星在音效与功能性上同样没有妥协。115MR95F 搭载4.2.2声道系统,70W 大功率输出配合杜比全景声,能营造出环绕式声场。在体验展现场,播放杜比Atmos片源时,远处的雷声从后方传来,近处的雨滴仿佛落在耳边,这种沉浸感甚至媲美专业家庭影院。更难得的是,它还支持360Audio、Object Tracking Sound + 等音效技术,配合Q交响乐功能,能与三星条形音响(如Q990F)实现无缝联动,进一步拓展声场维度。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144Hz 原生刷新率与四个 HDMI2.1接口的配置堪称诚意满满,配合 HDR10+ 游戏模式,能精准还原游戏场景的光影细节。而防眩光技术的加入,则让电视在展区明亮的环境下依旧保持清晰画质,长时间观看也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这一点在大尺寸电视上尤为重要。

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其工业设计与智能体验的平衡。35.7mm 的整体超薄厚度,让这款115英寸的巨幕电视不显笨重,挂墙安装时更像一幅灵动的画布;内置的 Vision AI 能实时逐帧分析画面内容,自动优化色彩与音效,无需用户手动调节;生成式 AI 驱动的 Bixby 语音助手则实现了更自然的交互,询问剧情细节、切换播放模式都能精准响应,且无需离开当前画面。更贴心的是,三星为其配备了 Knox 安全解决方案与7年免费 Tizen OS 升级计划,既守护数据安全,又能让产品长期保持新鲜度。

生态卡位:三星的超高端统治力密码

115MR95F 的亮相,绝非孤立的产品发布,而是三星超高端显示战略的关键落子。随着 Micro RGB 技术的加入,三星正式构建起 “Micro RGB+QD-OLED+Micro LED 直显” 的三大次时代技术矩阵,这种布局几乎覆盖了超高端显示市场的所有需求场景。

QD-OLED 凭借自发光优势在中小尺寸高端市场站稳脚跟,Micro LED 直显则锚定商用与顶级民用的未来方向,而 Micro RGB 恰好填补了 “大尺寸超高端民用” 这一此前的市场空白。对于那些追求100英寸以上巨幕、又对色彩精度有极致要求的用户来说,OLED 技术受限于大尺寸成本与寿命问题,传统 QD-Mini LED 难以突破色彩瓶颈,Micro RGB 的出现无疑是精准的需求解决方案。

这份精准背后,是三星对显示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显示的核心终究是 “色彩真实”,115MR95F 获得的彩通(PANTONE)与 VDE “Micro RGB 精准色彩” 双重认证,正是对其色彩表现的权威背书。100% BT.2020色域覆盖前无古人,这不仅是一串数字,而是能让用户在客厅里看到与肉眼几乎一致的色彩,这种 “所见即真实” 的体验,正是高端用户的核心诉求。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市场策略。据老马了解,115MR95F 国内定价199999元,这一价格远低于美国和韩国市场。这种定价并非简单的 “价格让利”,而是三星对中国超高端市场的重视 ——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国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与购买力均处于前列,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投放旗舰产品,无疑将巩固三星在超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从行业视角看,Micro RGB 技术的落地具有风向标意义。它证明了显示技术的升级不必依赖激进的技术冒险,通过对现有成熟技术的优化整合,同样能实现突破性体验。这种 “稳扎稳打” 的创新路径,既降低了技术落地风险,又能快速形成市场影响力。而三星通过构建多元技术矩阵,不仅避免了单一技术路线的风险,更形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合围,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显示领域的霸主地位。

三星用这款巅峰之作证明,显示技术的竞争早已超越单一路线的比拼,进入 “技术储备 + 产品落地 + 生态构建” 的综合实力较量阶段。Micro RGB的上市,更是对下一代显示技术标准的定义,对超高端市场格局的重塑。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曾经遥不可及的 “真实色彩体验” 正加速走进家庭;对于行业而言,刚刚开始的RGB背光革命,已经被三星拉入了Micro时代!

来源:科技有马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三星Micro RGB色彩技术亮相进博,智绘AI家电新视界

    三星在第八届进博会上紧扣AI浪潮,展示了显示技术、智能家电、半导体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前沿成果。重点推出全球首款Micro RGB电视,融合微米级LED创新显示与AI功能,实现精准控光、更高亮度和真实色彩;同时展出144英寸Micro LED及纤薄折叠手机,体现从超大屏到移动显示的技术实力。全线产品集成Vision AI,通过影像增强、自适应音效等技术优化视听体验,并借助Galaxy AI提供个性化服务,强化在移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 进博会“全勤生”再发力:三星首款Micro RGB电视推动显示行业迈向微米级时代

    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三星作为连续参展的“全勤生”,携115英寸Micro RGB产品亮相,首次将自研Micro RGB技术应用于超大尺寸屏幕,通过微米级RGB LED独立背光方案,在色彩准确度、对比度与沉浸感方面实现突破,重新定义超高端电视技术标准。该产品融合AI芯片引擎,驱动音画协同升级,并搭载防眩光技术与超纤薄金属机身,结合杜比全景声等优化,打造高端影音体验,体现三星对显示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与持续创新能力。

  • 抄作业!今年双11买电视,盯住“RGB”就赢了

    双11选购电视,别再被复杂参数困扰。今年认准“RGB+MiniLED”技术,它比传统旗舰电视画质更优,色彩更纯、控光更精。选购三步走:锁定RGB+MiniLED品类,避免被“量子点MiniLED”等名词混淆;选择技术开创者海信,品质有保障;根据客厅尺寸选大屏,百寸巨幕体验更佳。海信还配备自研AI画质芯片,智能优化片源。双11是升级家庭影院的好时机,选对技术,一步到位享受顶级画质。

  • 今年双11,为什么买百吋电视更推荐RGB-Mini LED?

    今年双11,百吋电视因用户消费升级与居住改善需求增长显著。京东数据显示其销量同比增长200%,反映用户不再满足“够用”尺寸,而是追求影院级沉浸体验。百吋电视受追捧源于超高清内容普及与技术门槛降低,但需注意大屏对显示技术要求更高。RGB-Mini LED技术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独立背光实现精准控光,解决传统电视色彩与亮度矛盾,如海信UX等产品以高色域、分区控光提升画质。选购时需关注画质芯片与屏幕抗反射能力,确保色彩真实与观看舒适。尺寸是基础,画质才是灵魂。

  • 三星BESPOKE AI系列家电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全场景呈现有温度的家居生活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三星家电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带来AI神 冰箱、AI神 黑钻热泵洗烘旗舰、AI神 黑钻衣物护理机在内的全系冰洗护产品,沉浸式呈现Bespoke AI技术带来的从饮食到洗护的全场景智慧家居生活。依托SmartThings平台,三星将冰箱、洗衣机等设备无缝连接,真正用AI守护生活,减轻家务负担,引领用户开启智慧便捷�

  • 中国顶级画质+法国顶奢音效!海信RGB-Mini LED电视UX在巴黎歌剧院秀出影音王炸组合

    近日,海信与法国高端音响品牌帝瓦雷在巴黎歌剧院联合举办跨界盛典,推出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116UX,搭载双方定制的“双剧场级音响”系统,内置6.2.2声道HiFi音响与20个发声单元,实现360°环绕声场。通过精准声学调校,还原交响乐与人声细节,营造“余音绕梁”的沉浸体验。双方还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帝瓦雷专利算法首次应用于电视。多款旗舰产品同步搭载合作音频系统,为家庭用户带来殿堂级影音享受。

  • 进博会有哪些“AI好物”?三星展台藏着许多黑科技

    三星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从参展商转型为深度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投资伙伴。本届展会重点展示AI技术创新成果:AI Home智能家居方案实现全场景互联;Bespoke系列家电搭载AI节能技术;Galaxy AI手机及智能戒指推动移动终端智能化。同时,三星通过Micro LED等尖端显示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并向中国供应链开放核心能力。八年来,三星在华累计投资近550亿美元,带动3000家本土供应商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中国高质量增长。

  • 进博会三星八度赴约 消费电子引领AI时代新体验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聚焦“新时代,共享未来”。AI成为展会亮点,三星展示多款AI赋能产品:全球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实现高画质与节能;搭载AI芯片的Neo QLED 8K电视提升影像质量;AI冰箱通过摄像头智能管理食材;AI洗衣机优化洗涤流程。三星推出AI Home解决方案,整合家电、移动设备与健康管理,构建智能生态。未来,三星将持续深化本土合作,推动创新技术融入中国市场。

  • 进博会“全勤生”三星的AI全景图:AI Home中国首秀

    三星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AI+Home智能家庭解决方案,通过Bespoke AI、Vision AI和Galaxy AI三大模块,实现全场景智慧生活。AI正从"会语言"向"会行动"演进,软硬件协同成为核心竞争力。三星凭借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打破端侧AI的性能、算力与存储"不可能三角",构建起覆盖手机、电视、家电的生态闭环。未来,AI将全面接管生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 AI浪潮下的产业变革与三星实践

    2025年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从实验室技术发展为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引擎。我国生成式AI用户达5.15亿,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搜索、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三星等科技企业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构建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AI在智能家居等场景落地。行业同时面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挑战。随着第八届进博会临近,更多AI创新成果将推动技术向更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