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算力需求最新资讯  > 正文

狂飙的算力,炽热的难题:戴尔如何冷静破局

2025-08-21 15: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算力狂飙,能耗飙升

智算中心的“绿色革命”已经打响

当算力引擎全速运转

数据中心的能耗正步步攀升

在性能与能效的赛跑中

戴尔科技用软硬协同与智能冷却

给出了一份面向未来的答卷

当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压倒性态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这场变革在加速各行业数智化转型进程的同时,直接催生了算力需求的快速攀升,尤其是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先进计算暨算力发展指数蓝皮书(2024)》显示,过去几年,我国通用数据中心与智算中心持续加快部署:

2023年,国内基础设施算力规模高达23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突破80万标准机架,全国累计建设的智算中心数量达60个;预计未来3年,我国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达45%,算力需求强劲增长势头有望长期延续。

这也意味着,数据中心行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将长期面临高能耗、高碳排放以及基础设施成本持续攀升的多重挑战。

IDC的相关报告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未来18个月内,本地/托管型智算中心及远程边缘位置的智算服务器与存储硬件投资,将占数据中心总投资规模的29%

尤为关键的是,相较于传统CPU架构,支撑智算工作负载的GPU平均能耗达到CPU的1015倍;预计到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5%,并以22.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1.png

面对这一趋势,数据中心既要打造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设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又要实现算力资源的智能调度与绿色低碳发展,唯有如此方能构筑支撑万亿级数字经济体量的算力底座,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戴尔科技也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呼应当前数据中心加速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

不仅通过服务器组件优化与平台架构创新实现能效比最大化,更推出覆盖多场景的智能冷却解决方案,在帮助行业客户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更为构建未来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探索出一条创新实践之路,其价值可谓“不止于眼下,更关乎未来”。

智算时代,数据中心

节能减排面临全新挑战

过去十余年,通算中心(传统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制造业、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应用需求,由此智算中心(AIDC)应运而生,同时其规模和处理能力也出现了指数级的增长,通算中心走向智算中心已成为未来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与此同时,智算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具体来看:

一是,从芯片与机柜的能效跃迁看,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中,CPU热设计功率(TDP)长期维持平稳演进,当前顶级CPU单颗功耗约500W量级,但进入智算时代后,为支撑千亿参数级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密度需求,行业加速构建超大规模GPU集群,单颗GPU芯片功耗已突破1400W,较传统CPU实现显著提升。

2.jpg

而在机柜层面,传统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普遍处于5-10kW区间,依托风冷技术即可实现有效热管理,但以NVIDIA GB200NVL72为代表的超密计算系统,其单机柜峰值功耗已达136kW,远超风冷技术热密度临界点(约40kW/rack),这对数据中心能耗管理与热管理方案带来根本性挑战。

二是,从散热与架构设计的革新看,随着智算中心功耗特性的转变,也正驱动新型散热方案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例如,在PCIe GPU领域,风冷散热功率边界持续拓展,推动服务器架构向4U形态升级,而当GPU热设计功率突破超高性能阈值时,直接液冷(DLC)技术也将成为必要选择。

与此同时,SXM/OAM模块功耗同样也已逼近纯风冷物理极限,亟需引入芯片级的液冷技术,这也会将促使传统8卡并行配置向多节点纵向扩展架构转型。

此外,基于ORv3标准的新一代机架设计在此趋势下也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其通过资源池化与热管理优化,可实现更高密度的算力部署与更优能效比,能够为下一代智能训练集群提供了更具扩展性的基础设施方案。

3.jpg

三是,从用电成本与政策约束的压力看,随着单机柜功耗的高密度化趋势,智算中心的工作负载与电力需求规模也将远超传统数据中心,这也导致能源消耗进一步攀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700亿kWh,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3%;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000亿+kWh,而电费成本占比也将高达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70%

更为关键的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对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要求也持续加码。如《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需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PUE不得高于1.2

也正因此,推动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走向绿色低碳转型已不仅仅是大势所趋,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挑战。

软硬协同,构建数据中心

全方位能效管理体系

也正是洞察到这种变化趋势,戴尔科技采用“软硬协同”的创新策略,通过硬件设计革新与智能软件系统的深度整合,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器领域构建了一套系统化、多层次的全方位能效管理体系。

该体系覆盖从组件到整体设施的能耗管理与节能,具体来看:

首先,在服务器的组件与平台层面,戴尔科技提供高效的服务器系统气流与部件冷却优化设计方案。

以电源优化和气流平衡技术领域为例,其通过重新布局将电源置于机箱两侧,构建更均衡的热空气通道,有效稳定整体机箱温度;同时采用变速风扇技术,依据不同部件配置动态调节风扇转速。

在部件优化设计上,针对GPU服务器采用高速网卡前置设计以避免网卡过热,并通过多矢量散热技术为不同部件精准匹配风量与散热方案,此外还引入冷板和浸没式高级冷却技术,这些优化设计共同为服务器平台实现了最大化的能效比。

4.png

其次,在软件层面,戴尔科技以OpenManage和Dell AIOps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能效管理框架。

OpenManage系统管理解决方案为例,其集成iDRAC远程管理模块与OME控制台构成基础架构层,而作为OME智能插件的电源管理器则通过四大核心功能实现精细化能源管控:

• 实时追踪服务器热健康状态与功率消耗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基于策略的电力调控系统可在电价波动时自动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最大化利用现有机架电力基础设施容量,实现跨服务器组的动态负载均衡,该软件已实现对主流第三方服务器的兼容支持。

5.png

而Dell AIOps作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平台,则将能效管理提升至更高维度,这一SaaS应用通过三个维度助力数据中心客户构建可持续决策体系:

1.基于IEA国家排放因子与定制化PUE模型,提供精确到系统级别的碳排放可视化;

2.整合设备健康度、安全态势、容量规划等多维数据,生成最优工作负载整合方案;

3.此外,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能源使用基准模型,实现季节性异常检测与长期趋势预测

最后,在基础架构的设计与应用层面,戴尔科技同样通过创新技术优化能耗管理。

例如,戴尔科技采用数据缩减技术,在企业级存储产品PowerStore上实现5:1的数据压缩比,PowerProtect Data Domain上则是更达到惊人的65:1重复删除压缩比,都可以大幅减少磁盘空间的占用,从而减少电力和减少碳排放。

6.png

而在数据架构技术方面,戴尔科技也可以将之前的存算一体的架构,转换为存算分离的架构。

比如,广泛使用的Hadoop之前采用服务器内置硬盘来实现存储,而通过采用戴尔PowerScale将存储分离出来,使得Hadoop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从之前的30%,提升到80%,大幅度地提升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存储磁盘的数量,提升了能效比。

7.png

不难看出,这种“软硬协同”的创新模式使戴尔科技在数据中心能效优化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闭环。

从硬件底层的散热设计优化,到存储层的数据缩减技术创新,再到软件层的智能预测与自动化控制,最终通过AIOps实现战略层面的可持续性决策支持。

这一多层次、全栈式的能效管理方案,不但提升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效比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更为企业构建绿色数据中心提供了可参考和可借鉴的落地途径。

智能冷却,推动下一代

智算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

同样,在当前数据中心迈向液冷时代的转折点上,戴尔科技也“与时俱进”的打造了一套智能冷却解决方案,由此不仅为智算中心带来了更加高效和丰富的智能冷却产品线,更为中国用户的数据中心绿色升级提供了“最优”。

据了解,戴尔科技智能冷却解决方案为下一代智算数据中心提供了三种差异化冷却方案,涵盖风冷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三大技术路径,能够全方位满足不同场景的散热需求。

8.png

其中,在风冷技术领域,戴尔科技持续突破技术边界,通过多矢量散热技术与AI算法深度融合,实现对服务器内部组件发热状况的智能识别与动态分析。该技术可针对不同区域及部件精准调节风量,确保最佳冷却效果,尤其在戴尔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中更成功实现对高TDP新一代CPU的高效散热。

与此同时,针对高功耗服务器,戴尔科技还研发了高性能转速的新型风扇,进一步强化散热能力,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现有风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改造需求,充分保护客户既有投资

而在液冷技术领域,戴尔科技更是拥有超过15年的技术沉淀与商业化经验。可以看到,自2010年率先实现单相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的商业化部署以来,戴尔科技就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在戴尔PowerEdge 第14代服务器时代,其C6400系列服务器大规模应用DLC冷板式液冷方案,全球部署规模突破万台;

•戴尔PowerEdge15代服务器则将支持冷板式液冷的型号增至7个;

•戴尔PowerEdge16代服务器进一步扩展至12个型号;

•而在最新的戴尔PowerEdge 第17代服务器则延续技术传承,持续完善冷板式液冷产品矩阵。

9.png

在这背后,也正是戴尔科技在多元化热量捕获技术体系的持续创新的体现,基于冷板冷却(DLC)、列间空调、水冷背门(RDHx)及冷热风道隔离技术,可灵活匹配不同机架热密度与能效需求。

例如,列间空调与机架密封结合实现100%热量捕获;而水冷背门(RDHx)在捕获全部热量的同时调节空间空气,支持最高32°C进水温度,较传统方案提升冷水机组能效;冷板冷却技术通过降低服务器风扇功耗进一步提升系统能效。

10.png

不仅如此,在今年2025戴尔科技全球峰会(DTW)上,戴尔更是全球独家首发封闭式后门热交换器(eRDHx)系统及集成机架控制器(IRC),重新定义高密度散热标准,该系统可100%捕获服务器热量,支持单机柜80kW温水冷却,相较标准后门热交换器节能达60%,使AI/HPC机架密度提升16%且无需增加功耗。

同时,其独立气流系统兼容32-36度温水,热插拔风扇设计确保维护便捷性,集成机架控制器与OpenManage Enterprise深度整合,可提供全机架级实时热监控、泄漏检测及统一组件控制,最大化提升数据中心可靠性与可持续性。

11.png

而在场景化解决方案适配方面,戴尔智能冷却解决方案也一直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提供场景化定制服务,比如高算力场景(如智算、超算),针对高TDP计算芯片,戴尔科技通过灵活组合风冷与液冷技术,可保障极端负载下的稳定散热。

在绿色节能场景,戴尔科技则通过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技术,有效降低PUE,助力客户达成ESG目标及政策合规要求;而在一些特殊环境场景(如分支办公室),戴尔科技的浸没式和冷板液冷方案都可有效降低噪音,完美适配对噪音敏感的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戴尔科技除了可以提供成熟可靠的场景化液体冷却解决方,以及一体化工厂预装的整机柜交付的冷板服务器组合,减少现场工程的复杂度之外,同样也可以结合戴尔科技的合作伙伴为客户定制化交付不同的液冷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客户诉求的液冷解决方案。

12.png

总的来说,相较于业界,戴尔科技的智能冷却解决方案主要有三大优势:

• 一是技术前瞻性,其风冷技术持续演进,无缝适配最新计算芯片,无需改造现有基础设施;

其二,全场景覆盖,融合风冷、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及创新热量捕获技术,精准匹配智算中心高密度、高功耗发展趋势,助力PUE优化与绿色节能;

其三,生态与服务保障,依托戴尔科技全球供应链与服务体系,可提供从一体化整机柜交付到定制化液冷方案的全周期支持,确保客户无忧部署。

也正因此,自2023年以来,戴尔科技已联手合作伙伴GRC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大规模商用部署浸没液冷方案;而在中国, 戴尔科技通过联合合作伙伴绿色云图,也在国内多所大学成功部署了较大规模的浸没液冷和冷板液冷的典型案例。

结 语

面向未来,戴尔科技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助力行业客户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下一代数据中心,为不断暴增的智算中心需求提供更为坚实支撑,持续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能效革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万达生活方式酒店引领旅宿业绿色革命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旗下三大品牌入选《ESG投资价值TOP100榜单》,并荣获"产品责任奖"。该荣誉是对其在产品安全、健康环保、客户福祉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引领作用的高度认可。三大品牌从创立之初就系统性践行绿色创新,构建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完整绿色链条:餐饮推行有机健康食材,客房服务实施"减塑去塑"行动,采用大瓶共享装洗浴用品和可再生材料。酒店还通过节能设计、本地化采购等策略降低碳足迹,86家单体酒店已获绿色建筑认证。万达将ESG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会员体系创新融入公益元素,推出"环保积分"计划引导绿色消费。这些实践不仅为消费者创造更绿色安全的住宿体验,也为中国酒店业探索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责任的发展路径提供了示范。

  • 为应对AI能耗问题 微软耗资17亿美元买“粪便”埋地

    近日,科技圈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微软花了17亿美元去买粪便”。 这不是什么隐晦的比喻,就是字面意义的屎”粪便”,包括人和动物拉的那种 据悉,微软的AI业务,包括Copilot、必应AI搜索和OpenAI的ChatGPT等,能耗巨大。 GPT-4训练一次需消耗五六千万度电,排放1.2万到1.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3000多辆油车一年的排放量。 2024财年,微软的碳排放比2020年增加了23.4%,

  • 独家消息:天玑9500 AI算力翻倍,大模型响应速度更快了

    联发科天玑9500完成NPU架构升级,首次引入全新IP硬件。采用“存算一体”高效设计,AI策略从拼性能转向追求均衡能效比。终端AI落地能力增强,旗舰芯片算力提升让手机可运行更聪明的大模型,响应更迅速。日常AI功能如图像处理、视频生成、文本创作等响应更快效果更好。“存算一体”技术通过就地计算降低功耗,减少数据传输更节能。手机AI技术正从“实验室性能”向“用户体验”过渡,算力提升带来更广泛AI应用场景,能效优化保障日常使用稳定性,整体提升手机AI实用价值。

  • 湾区最强大脑!itc保伦股份携手5A级智算中心打造智慧办公天花板

    中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韶关)数据中心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要节点,一期总投资11.45亿元,占地98亩,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规划4.8万个标准机柜,总能耗规模达120MW,具备十万卡超大规模集群承载能力和万亿级AI大模型训练能力。该中心是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获5A级智算中心服务能力认证的数据中心,采用"5+4+31+X"全国多级算力资源布局架构,是广东省承接"东数西算"战略的重要节点。ITC为其打造了集无纸化会议系统、LED显示屏、数字会议系统等于一体的智慧会议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

  • 从回收到再生:中国家电巨头的绿色闭环实践图谱

    中国家电行业积极构建废旧家电回收闭环体系。全国每年产生1-1.2亿台报废家电,但回收市场混乱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海尔智家创新"五网融合"回收模式,通过自建物流、门店回收和"海鲸绿色回收"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美的推出"美云收"平台,建立可视化回收系统,全国布局40个集散中心;格力打造"明珠绿回收"系统,建成覆盖全国95%的逆向物流网络。头部企业通过"互联网+回收"、以旧换新等多渠道,构建起覆盖"收、运、拆、用"全环节的绿色管理体系,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为"双碳"目标实现探索新路径。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通过蚁群算法求解资源分配的全局最优解,实现低能耗的区块链资源分配

    文章探讨了区块链网络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分配效率问题,指出传统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缺陷。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应用蚁群算法优化节点间资源分配,通过模拟蚂蚁觅食行为实现全局最优解。该算法具有动态调整、智能迁移等特点,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研究还展示了蚁群算法在区块链激励设计、物联网结合等场景的应用潜力,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结合AI技术,算法将更智能化,适应不同区块链环境需求。

  • 沙漠风电遇上 “中国心脏” ,海辰储能以绿色技术激活中东风能

    厦门海辰储能在中东沙漠部署"沙漠之鹰"储能系统,与风电项目一体化运行,可在50℃高温下稳定工作,将间歇性风电转化为持续供电。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的企业,海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零碳工厂,能源利用效率提升30%。其"HIMPACT203"战略规划到2037年研发长效储能技术、推动产业链碳中和等目标。公司产品覆盖全球,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0.1%跃升至2024年28.6%,并针对能源贫困地区推出适配产品。海辰以167%的出货量增速领跑行业,其长时储能和钠离子电池技术正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痛点,为全球碳中和提供可行路径。

  • 山石网科叶海强解码“双A战略”:ASIC 解放算力、AI 解放人力

    山石网科通过自主研发ASIC安全专用芯片实现战略变革,构建"双A战略"(ASIC+AI)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其ASIC芯片将高频调用代码固化,释放CPU算力,显著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同时通过AI优化研发流程和服务效率,实现人力成本降低。公司规划2023-2025年完成全产品线向ASIC平台切换,2026-2028年进入规模跃升期,目标收入突破20亿元。山石网科强调不盲目追逐AI风口,而是聚焦"流程优化",通过AI提升编码效率30%,运维问题解决效率提升25%。这种"技术筑基、效率突围"的策略,正在帮助公司在行业洗牌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 颠覆“能耗高、波动大”行业顽症!海尔热泵获唯一“双认证”

    海尔水暖通推出骄阳Plus热泵冷暖机,突破传统热泵在极端天气下的使用局限。该产品获得行业首个"大环境温差(100℃)产品特性认证"和"四一级能效认证",可在-40℃至60℃稳定运行,解决东北严寒和南方酷暑的使用痛点。通过双擎喷气增焓技术和智慧能源联控系统,实现冷热、热水、净水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海尔凭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优势,连续六年全球销量第一,此次认证标志着我国热泵行业标准迈向新高度,有望加速高耗能产品淘汰,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 卢伟冰回应格力能否接入米家App:技术上没问题

    今日,小米米家App宣布,西门子家电正式接入米家App,支持小米澎湃智联、超级小爱控制等功能。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欢迎更多的家电品牌接入米家,一起加速传统家电的智能化,让更多用户更早地体验到智能科技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有网友向卢伟冰提问:格力能接吗”,卢伟冰回复称技术上没问题”。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