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浙江宁波发生一起因接触未清洗水果引发过敏的意外事件。一名3岁女童在玩耍时触摸了没洗的桃子,随后其皮肤与桃子表皮绒毛直接接触,不久便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皮肤泛红发痒,并迅速出现大面积疹块。家长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医治疗,经诊断为过敏性荨麻疹。
据接诊医生介绍,桃子表皮的绒毛中含有特定蛋白质成分,这类物质可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接触后更易引发症状。医生特别提醒,夏季是水果过敏高发期,桃、猕猴桃等带毛水果的表皮绒毛可能成为过敏原,家长需特别注意清洁方式。
针对此类情况,医生给出具体防护建议:处理带皮或带毛水果时,应先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必要时可用软毛刷轻刷表面;对过敏体质儿童,可直接削皮后再食用,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果毛。若不慎接触后出现轻微过敏症状,可用干净冷毛巾湿敷缓解瘙痒,或涂抹医用炉甘石洗剂;若皮疹范围扩大、伴随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送医救治。
目前,涉事女童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已明显缓解。此事件也为家长敲响警钟,夏季照料儿童需格外注意食物清洁方式,对易致敏食物应采取预防性处理措施,降低过敏风险。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