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一场特殊的灭蚊行动引发社会关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学系副教授张东京带领的师生团队,通过释放华丽巨蚊幼虫捕食伊蚊幼虫的方式,为阻断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开辟了科技防控新路径。这一创新举措被网友称为“广东灭蚊next level”,标志着蚊虫防控进入生态治理新阶段。
7月30日,科研团队在南山镇积水区域按比例投放了大量一龄至三龄的华丽巨蚊幼虫。据张东京介绍,华丽巨蚊作为伊蚊的天敌,其幼虫专以白纹伊蚊幼虫为食,且成蚊不吸血、不传播疾病,对人畜无害。此次实验选择在蚊虫孳生地集中释放,旨在通过生物链控制伊蚊数量,从而降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广东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期,传统化学灭蚊手段面临环境压力与抗药性挑战。而“以蚊治蚊”的生态防治法不仅避免了药物残留问题,还能实现长效防控。科研团队透露,华丽巨蚊幼虫每日可捕食数百条伊蚊幼虫,单次投放效果可持续数周,显著优于化学喷洒的短期效应。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