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社会治理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人寿赋能治理现代化:从“山西实践”到“中国方案”的创新启示

2025-07-30 16:2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保险机制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变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承载着社会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更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立足金融保险“两器三网”的功能定位,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与业务协同效应,积极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环境治理、社会管理和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大有可为”,以“金融保险之力”嵌入“社会之治”,连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在“一个国寿一生守护”的铿锵承诺里,中国人寿以金融保险为钥,正在打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

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一场以保险为支点的社会治理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三晋大地之上: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生死时速”,林业保险“五个一”行动的生态守护,综合金融服务站的便民温度……这些鲜活场景,勾勒出中国人寿作为保险“头雁”为民筑盾、为农赋能、为企护航,有效赋能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累计提供风险保障9.23万亿元,赔付支出44.97亿元,惠及省内120万农户、8700名护林员,其运营管理的道交救助基金五年多以来累计救助2.3万个交通事故家庭。

根植保险主业,推进社会治理,强化使命担当,中国人寿作为保险“头雁”在深入践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之中,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将保险机制深度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在服务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孕育和发展之间,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重要成员,中国人寿财险的企业实力也赢得了进一步跃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营业收入首 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继总资产、保费规模后第三个迈上千亿的关键核心指标,站在了“三个千亿”新的起点,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已稳步成长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财产保险市场主体;2024年全球TOP50财险公司第36位。

山西实践:保险赋能社会治理的微观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为金融保险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山西这片红色热土上,将保险机制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链条,形成了从民生痛点到生态守护、从县域服务到风险减量的立体化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破题民生痛点——从“救命钱”到“快车道”的治理突围。

交通事故的黄金救援时间,往往决定着生命的存续。在山西临汾,一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遭遇车祸陷入昏迷,交警部门启动“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道交救助基金机制,24小时内完成审核垫付,伤者最终转危为安。这并非孤例,而是“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全省集中管理、统一政策运作”模式的深度实践。

自2019年受托管理山西省道交基金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通过全省集中管理、统一政策运作,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服务网络:144名专职人员、173家绿色通道医院、20项标准化制度,形成“申请—审核—垫付—追偿”全流程闭环。截至目前,已累计救助交通事故困难群众23596人次,救助金额超7.16亿元,让“无钱急救”的阴霾逐渐消散。

而且,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将垫付范围由机动车交通事故扩展到所有交通事故,将非机动车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交通事故伤员“无差别”救助,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交通参与者。

临汾市尧都区交警李仁智的感慨颇具代表性:“现在事故处理效率提升近一倍,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守护绿水青山——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发展”的金融智慧。

在中条山深处的国有林场,护林员高忠博的日常工作曾充满风险:暴雨突袭、野兽袭击、火灾隐患……如今,他的背后有了坚实保障——中国人寿财险开发的“绿色卫士”专属保险,涵盖意外伤害、中暑急救、家庭财产损失等风险,为全省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138亿元风险保障。而这只是林业保险“五个一”行动的缩影。

从晋北的苍头河到晋南的历山,2024年以来,中国人寿财险为4028万亩生态林木提供441亿元风险保障,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责任险、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产品。此外,使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卫星遥感宏观预警、铁塔监控实时追踪、无人机巡检精准定位,将火灾预警响应速度缩短至60秒内。山西省林草局局长的评价精准到位:“保险机制让生态保护从人防转向技防,真正实现了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深耕县域沃土——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服务进化。

在太原清徐县的徐沟镇,一座集保险服务、爱心驿站、政务咨询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站,成为当地百姓的“暖心港湾”。环卫工人在此歇脚充电,农户现场了解惠农保险,创业者获得“乡村振兴保”政策解读……这个覆盖全省68个县域、100个乡镇的“百区百镇”项目,是中国人寿打通金融服务“毛细血管”的关键一步。

数据最有说服力:仅清徐徐沟镇一个服务网点,年均服务农户就达9000人次,长治牡丹苑社区网点日服务客户20人以上。“百区百镇”不仅是便民服务站,更是乡村治理的赋能引擎,推荐符合条件的村民担任寿险营销员、农险协保员,为村民提供灵活就业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创造1021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家庭妇女等群体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这种“保险+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真正浸润乡村治理的每一寸土壤。中国人寿正在做的,是把金融保险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家门口”,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金融的温度。锻造韧性之基——从“风险补偿”到“风险减量”的治理升级。在太原某企业,中国人寿财险与该企业联合推广“燃气综合险”,通过物联网监测与大数据风控,专家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风险减量方案,在风险萌芽之初就能够敏锐感知“安全生产隐患”。与此同时,还建立了“30分钟接案、2小时查勘、24小时赔付”的极速服务链。这种“防赔结合”的模式,正是中国人寿风险减量管理的生动注脚。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财险已累计为各类企业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超150万件,形成了多元联动、共建共享的新型服务格局。2025年上半年,其已累计发送灾害预警信息超1000万条,覆盖100%灾害类型,完成160次大灾应急演练。

正如保险人士所揭示的本质:“保险的价值不仅在于事后补偿,更在于事前预防,这是对社会治理最深刻的赋能。”

从交通事故的“生死时速”到护林员的“绿色守护”,从田间地头的便民服务到企业车间的风险防控,中国人寿的山西实践,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微观投射。在这里,财政、公安、卫健、农业等部门拧成一股绳,保险、投资、银行三方形成协同力,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建治理网,构建起“多元共治、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的治理新格局。

中国方案:从区域探索到全国推广的治理启示

山西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一省一地的治理难题。中国人寿的探索已超越地域限制,勾勒出“金融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它既是经济减震器,又是社会稳定器;既是民生安全 网,更是治理推进器。

中国人寿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全集团累计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赔付支出2372亿元,同比增长14.7%;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服务大局积极有为。集团旗下财险公司进一步精准赋能特定客户群体,截至2025年6月,累计参与“惠民保”项目数量超过350个(包含续保项目),提供超过69万亿元风险保障;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的“惠军保”项目,通过“防 癌抗 癌医疗保险卡”“全年医疗费用保险卡”两款产品,已累计为1784万人次退役军人及其亲属提供风险保障57万亿元;创新推出“惠工保”项目,已为全国近百万职工及其亲属提供了风险保障超3万亿元。此外,其还为121万农民工提供605亿元工资保障,为建筑企业缓释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60.5亿元,为新市民新业态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超1300亿元。

同时,中国人寿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为万千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财险服务中小微企业84.98万家,提供风险保障59.1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支持1427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金额46.41亿元,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90家。已累计为各类企业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超150万件,累计发送灾害预警信息超1000万条,覆盖100%灾害类型,完成超160次大灾应急演练,形成了多元联动、共建共享的新型服务格局。

从“山西样本”到“中国方案”,金融保险赋能社会治理已形成可复制的服务逻辑。中国人寿在山西的实践价值和影响不止于三晋大地,更揭示了“保险赋能治理”的普适性逻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破解痛点,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以风险减量实现源头治理,以多元协同构建共治格局。这种逻辑在中国人寿在全国布局的服务网络中,已形成“一地创新、全国推广”的治理经验。

结语:以保险之力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站在汾河岸边远眺,中国人寿赋能治理现代化的企业实践既是经济血脉的守护者,又是社会肌理的缝合者;既构建着风险防护的物理网络,更编织着民生保障的情感网络。当保险深度融入“报国为民”的宏大叙事,当专业服务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温度,这或许正是新时代国有金融企业应有的模样——以笃行之力守护万家灯火,用创新之笔书写中国故事的三晋篇章。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金融保险则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变量”。从山西到全国,中国人寿的实践证明:保险不仅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更能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持续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征程中,金融保险必将以更深度的参与、更创新的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当保险机制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当风险减量与绿色发展有机统一,当民生温度与制度优势相互激荡,我们终将汇聚起“中国之治”的磅礴力量。这或许才是中国人寿“山西实践”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微信安全团队:将治理违规直播外部链接

    近日,微信安全团队针对部分微信群、企业微信及互通群中出现的违规直播链接展开专项整治,重点打击通过H5页面诱导用户跳转至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内容的直播间,切实维护用户财产与生命安全,持续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据微信安全中心通报,近期收到媒体与用户反馈,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群聊场景传播含违规内容的直播链接。这些直播间通过夸大宣传保健品、药品疗�

  • 微信视频号:开展直播团播低俗内容专项治理行动

    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开展针对微信视频号直播团播低俗内容的专项治理行动。 公告指出,平台在近期巡查中发现,部分团播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俗违规行为,具体表现为引人联想的低俗玩法、着装暴露、刻意做出不雅动作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平台规定,也损害了直播行业的健康形象。

  • 向社会传递保险温度 爱心人寿启动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动

    爱心人寿保险围绕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开展系列活动,以"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线上直播科普和线下"五进入"活动双轨推进。线上《爱心365》直播聚焦健康管理、防癌险等实用知识;线下组织急救培训、金融反诈宣传等社区活动,并开展"急救技能进社区"等特色服务。活动旨在提升公众保险意识,强化风险保障,践行"保险+医疗"战略,展现行业责任担当,助力构建全民健康防线。

  • 奥特曼:AI三大风险让我夜不能寐 或因社会失衡致严重风险

    ​当地时间周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WGS)上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警告人工智能(AI)发展可能因“社会失衡”引发严重风险,并呼吁建立类似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全球性监管框架。他坦言,这一潜在威胁令其“彻夜难眠”。 奥特曼指出,AI的破坏性未必源于系统本身的恶意,而可能源于社会层面的微妙失衡。他解释称,当个体态度与�

  • 亿信华辰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助力构建高质量数据集

    文章探讨了AI时代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及数据治理的关键作用。指出80%的AI项目因数据质量问题失败,低质、分散、标准不一的数据成为AI落地的主要障碍。提出数据治理应从"数据可用"到"数据好用"构建全链路能力,包括明确治理目标、搭建管理平台、持续改进质量三大核心动作。以亿信华辰为例,介绍其通过"标准-质量-资产-安全"四大模块的数据治理平台,帮助客户提升AI项目效率60%以上。强调数据治理已成为企业智能转型的必选项,需要建立专业组织和运营机制,持续挖掘高价值数据,为AI提供精准供给。

  • itc保伦股份无纸化会议、数字会议、视频会议等系统全面应用于湖北郧西县,赋能构建城市智慧治理新格局

    ITC保伦股份携手十堰市郧西县打造"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构建1725平方米指挥中心,配备4米×18米大屏显示系统。项目运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治理模式从"人防人治"向"智防智治"转变。系统包含专业扩声、数字会议、无纸化会议等智能设备,支持多部门协同决策和应急指挥,显著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该中心成为县域智慧治理标杆,标志着郧西县正式迈入"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新阶段。

  • 暑假带娃访亲,别忘了给肠道健康加道保险

    暑假期间,许多孩子被长辈过度投喂高油高糖食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腹泻、便秘等问题。数据显示,暑假儿童肠道疾病就诊量明显上升。建议家长:1.提前与长辈沟通孩子的饮食规律;2.准备儿童益生菌制剂应对突发状况;3.共同制定饮食计划,保留亲情互动的同时避免暴饮暴食。既要让孩子享受亲情温暖,也要守护肠道健康,才能让假期充满纯粹欢笑。(140字)

  • “生态+场景”破局低频困境,保险类APP突围呈两种解法

    文章分析了保险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的趋势,重点对比了中国人保和太平洋保险两款APP的运营策略。中国人保APP以"车险+健康+高频生活服务"构建生态闭环,通过加油、救援等高频场景提升用户活跃度;太平洋保险APP聚焦健康管理领域,打造专业医疗服务壁垒。两者分别面临功能冗余和场景单一的挑战,但共同验证了未来保险APP需平衡"广度连接"与"深度服务"的发展方向。

  • 小赢科技深耕“科技+金融+消费”协同生态

    金融科技正深度重塑经济肌理。在中国,移动支付重构了亿万消费者的日常体验;智能风控与征信体系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信贷的地域与群体壁垒。小赢科技等企业通过"科技+金融+消费"协同模式,精准匹配需求:前端以移动化服务降低门槛,中台以智能风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后端连接消费场景,让金融支持转化为切实生活改善。其自主研发的风控体系不追求"零风险",而是精准识别需求与能力匹配度,为小微经营者、新市民等群体建立可信信用画像。金融不止于借贷,更是赋能成长的伙伴。小赢科技以技术为钥,持续开启普惠金融更广阔未来。

  • 九四智能×保险业:大模型联络中心的创新应用与价值体现

    保险业竞争白热化下,传统人工触达模式面临"效率低、成本高、体验差、合规难"四重挑战。九四智能基于领先的大模型语音技术和行业实践,打造"保险业大模型联络中心",通过AI电话、智能短信、APP推送等工具,帮助险企提升客户沟通效率与转化率,降低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大型保险公司,实现客户接听率提升15-20%,续保转化率提升40%以上,新人培训周期缩短60%,同时显著提升合规预警准确率。未来将持续深化AI在核保辅助、理赔勘查等场景的应用,助力保险机构构建智慧化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