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猪链球菌感染最新资讯  > 正文

男子吃猪肉刺身30多年确诊脑膜炎 感染猪链球菌高烧不退

2025-07-25 22:20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7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61岁的吴师傅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吃七八分熟”的猪肉,原因是这样的猪肉吃起来口感最鲜嫩,这饮食习惯已经持续了30多年。

吴师傅近日突发高烧至40℃,并伴随颈部僵硬。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猪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所幸救治及时,目前病情已稳定。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皮肤伤口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传播。

该病菌可侵袭大脑,导致脑膜炎,甚至感染耳部、呼吸道等。医生提醒,养猪户、屠宰工人、兽医及喜食生或半熟猪肉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

此外,医生强调,生食不仅存在细菌感染风险,还可能携带寄生虫,建议避免食用生猪肉、生牛羊肉及鱼生等,确保食物充分煮熟,以降低健康风险。

举报

  • 相关推荐
  • 女子网购未杀菌现挤鲜奶直接喝 感染布病:反复发烧咳嗽

    没有经过杀菌的生奶可万万不可直接入口,否则可能招致疾病。 据央视报道,近日,江苏连云港的唐女士在某平台网购了一款新鲜现挤的羊初乳,商家宣传其产品为巴氏杀菌羊奶。 唐女士便没有多想,喝完一瓶后才知道,这些羊初乳其实并未杀菌,需要将其煮开后再饮用。 即便喝的并不多,但她随后出现反复发烧、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住院检查4天后查出来感染了布病�

  • 一岁娃因一碗鸡蛋羹确诊败血症 因未煮熟导致

    近日,江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年仅一岁的患儿,该患儿因食用未煮熟的鸡蛋羹而出现39.7℃高热及四肢抽搐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败血症。 据患儿家长回忆,为了让鸡蛋羹口感更细腻,特意缩短了蒸煮时间,导致蛋黄呈现半流质状态,未完全熟透。孩子食用后不久,便开始哭闹不安,傍晚时分体温骤升,夜间更是突然出现抽搐,家长见状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

  • 男子雨天穿洞洞鞋蹚水感染丹毒:高烧39℃

    据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在雨天穿洞洞鞋蹚水后感染丹毒,整条小腿红肿,伴随39℃高烧。 据医生介绍,如果脚部有伤口,蹚水就会容易感染丹毒,所以皮肤有伤口时要远离脏水。 资料显示,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疾病。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接近。 所以尽量不要光脚蹚水,蹚水后要及时用肥皂清洗腿和脚并擦干,再换

  • 女子吃隔夜冰西瓜竟致颅内感染 医生:夏季慎食隔夜冷藏食品

    近日,某医院神经外科接诊一例特殊病例:一名 32 岁女性因持续高热、剧烈头痛伴呕吐症状入院,经检查确诊为颅内感染,源头竟与她食用的隔夜冰西瓜有关。据患者自述,发病前两日她将切开后未吃完的西瓜用保鲜膜包裹,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次日取出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 "患者送医时体温高达39.5℃,颈部僵硬明显,脑膜刺激征呈阳性。"主治医生介绍,通过腰椎�

  • 奥特曼:AI三大风险让我夜不能寐 或因社会失衡致严重风险

    ​当地时间周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WGS)上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警告人工智能(AI)发展可能因“社会失衡”引发严重风险,并呼吁建立类似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全球性监管框架。他坦言,这一潜在威胁令其“彻夜难眠”。 奥特曼指出,AI的破坏性未必源于系统本身的恶意,而可能源于社会层面的微妙失衡。他解释称,当个体态度与�

  • 一岁娃因一碗鸡蛋羹确诊败血症 医生强调:肉、蛋必须彻底煮熟

    江苏盐城一名1岁婴儿突发高烧(39.7℃)且面色苍白,经检查确诊为沙门菌感染引发的败血症。追溯原因,竟是前一天家长喂食的一碗未彻底煮熟的嫩滑”鸡蛋羹。 经过一周的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患儿住院6天后康复出院。家长心有余悸地表示:再也不敢给孩子吃没煮熟的鸡蛋了!” 医生指出,沙门菌生命力顽强,尤其在夏季高温下更易滋生。未充分加热的肉、蛋、奶是其�

  • 网友住酒店光脚洗澡感染HPV 医生回应:需注意防护

    ​近日,“酒店光脚洗澡可能感染HPV”这一话题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据媒体报道以及医学专家分析,在酒店等公共浴室光脚洗澡,确实存在感染跖疣病毒的风险,而该病毒正是一种低危型HPV病毒。 跖疣,这一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足部良性增生物,其感染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医学专家指出,当足部皮

  • 女孩囤积大量吧唧深夜中毒紧急送医 专家提醒警惕玩具安全风险

    ​近日,一则关于女孩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二次元文化中徽章的俗称)而在深夜中毒送医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该女孩在半夜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呼吸急促,紧急拨打120后被送往医院急救。经医生诊断,此次中毒事件可能与家中囤积的“吧唧”有关,这些徽章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其胶水、塑料包装等材料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长期堆积引发了健康隐患。 这一事件

  • 为什么建议每天最少走7000步 研究发现能降低死亡风险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新研究表明,每天步行7000步能显著降低健康和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7%,而且对心脏病、癌症和痴呆症等均有额外保护。 据了解,长期坚持走路健身可以提高身体心肺耐力水平,从而促进慢性病防治和降低死亡风险,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度走路来缓解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的走路姿势会造成损伤,我们在走路过程

  • 共探AI视频新纪元:讯飞“绘镜开放麦”全回顾

    7月12日,科大讯飞与WaytoAGI联合主办的"绘镜开放麦"活动在杭州举行,汇聚全国百余位AI视频创作者探讨AI视频创作潜力。活动发布了"讯飞绘镜共创者计划",邀请视频爱好者参与AI创作。多位创作者分享了AI赋能视频创作的经验,讯飞工程师详解了AI视频生成技术原理,强调精准提示词的重要性。讯飞绘镜平台通过精细化提示词优化、角色DNA赋予等技术,提升视频生成质量。活动还展示了AI视频挑战赛优秀作品,6位获奖者获颁荣誉。WaytoAGI作为最大AI开源社区,将持续推动AI创作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