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视觉导航最新资讯  > 正文

性价比陷阱?视觉导航如何破解“降本即降效”难题

2025-07-04 11:3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不可否认,即便视觉方案在智驾领域里风头正劲,但在机器人领域仍不受待见。

视觉导航的“宿命”

可以想象,一款售价不菲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却只能做到婴孩般的“步履蹒跚”,那所谓的智能移动本身也就成了笑话。

在深刻认识到视觉导航这一“深坑”之后,行业内的玩家们迅速调转了方向。而事实也证明,坚持激光导航技术路线无疑是他们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在2020年前后,扫地机器人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年年激增、网络热度节节攀升,扫地机器人一跃成为了过去几年最亮眼的智能家居产品。而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除了疫情催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扫地机器人的导航技术进步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从2010年第一台搭载激光导航技术(LDS SLAM)的扫地机器人Neato问世以来,十几年间,硬件、算法不断迭代,激光导航技术早已是行业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案。它精度高、反应快、稳定性高的技术优势,让它成为了中高端产品的标配。

而与之相比,视觉导航虽然成本更低,却只用于低端产品,以至于人们只通过导航方案的类型来判断产品的优劣。如果深究这一“刻板”印象的产生,就会发现,这似乎本就是它的“宿命”。

潜力虽大,却难以兑现

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视觉导航技术在扫地机器人上的应用并不比激光导航晚多久。扫地机器人较早应用视觉导航技术可追溯到2012年,当时美国出现了以 VSLAM 视觉导航技术的扫地机产品,其后iRobot、戴森以及国内厂商科沃斯等厂商陆续发布了相关产品。

然而从市场反馈来看,这类产品基本表现平平,甚至是“翻车”。这类产品平庸的功能表现,视觉导航成为了直接原因。环境光线依赖性强、 算力要求高,硬件负担重、精度与鲁棒性不足,难以解决的三大缺陷,让视觉导航技术始终难当大任。因此,市场一直缺乏相对成功的案例,不断加深人们的刻板印象。

既然视觉方案能在智驾领域“风生水起”,那么,在机器人领域就没有潜力吗?

由于激光雷达受限于自身属性,点云无法区别纹理信息,不具备场景辨识能力,在智能决策和智能交互方面存在天然缺陷。而与激光雷达相比,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取丰富的纹理信息,拥有强大的场景辨识能力,能够真正像人一样感知环境、认知环境。而这对于机器人的意义显然无需多言。

只是技术潜力虽大,却难以兑现。

视觉方案的优势也造就了难以解决的缺陷。视觉技术可以获取更多丰富的信息,但数据处理量也巨大,因此,对算力要求很高。其次由于视觉算法的开发难度极高,投入很大短时间却很难看到回报。同时,摄像头虽然能够模仿人眼,但显然达不到人眼对光线的适应能力,当环境光线出现变化,便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多种因素之下,导致现有的视觉导航方案基本有着精度低、稳定性不足的缺点。

只有解决这些难题,视觉方案才能真正释放潜力。

技术研发没有捷径,需要回归底层创新

技术研发从来没有捷径,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升级,往往都需要底层技术创新。

用时多年,INDEMIND从0到1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作为视觉技术起家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从早期的视觉模组产品,到如今的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INDEMIND一直坚信着视觉技术的潜力。经过多年的努力,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互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均有了丰富的积累,并推出市面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纯视觉导航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

「家用机器人AI Kit」以INDEMIND自研的INDEMIND OS Lite家用机器人AGI系统为核心,搭配面向家用小型机器人专门研发的一体化立体视觉模组,可实现家用机器人导航定位、智能避障、路径规划、决策交互等核心功能,是包含软硬件的ALL IN ONE解决方案。

想要摆脱低端标签,就需要降本不降效,让视觉方案真正适配扫地机器人平台,为此,INDEMIND针对性研发了多种轻量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现有的视觉导航方案在算力上大多需要TX2及以上,甚至PC级算力需求,对CPU、GPU或NPU、内存均有较高要求。而基于INDEMIND多种轻量化技术,轻量化VSLAM、轻量化Depth、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同时还在硬件上,还采用NEON加速等方式,显著降低了算力要求。目前,INDEMIND视觉导航技术搭载4核A53/A55级别芯片即可满足需求,能够适配如RK3566(全解决方案情况下,双目视觉多传感器融合SLAM、双目Depth、物体识别及整机完整SDK)。

在实际表现上,INDEMIND视觉方案不仅能够媲美激光雷达的精度,也有着极高的稳定性。

对于光线影响问题,INDEMIND开发了一套系统化环境补光策略,包含主动式环境补光配置和光照变化条件下的建图策略,在实际表现中,面对强光直射、无光源、昏暗等特殊光照环境均能无差异工作,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在有效解决这些天生短板之后,还有一个无论是视觉方案还是激光雷达方案都亟需解决的问题,智能化。为此,INDEMIND进一步自研智能决策引擎、三维语义地图、智能避障、脏污识别、智能作业等核心技术,全面迭代机器人的智能化能力。

基于拥有空间感的三维语义地图和脏污识别能力,配合专门开发的决策交互引擎,机器人能在语义层次上理解环境信息,模仿人类大脑对环境理解的方式,进行策略处理,实现多种智能化的业务逻辑,如策略化智能避障、“按需清洁”脏污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INDEMIND脏污识别技术不仅能够稳定识别多种家庭常见脏污,脏污检出率也达99%以上,是业内少有的成熟化方案。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INDEMIND三目AI避障-脏污检测模组,扫地机器人的“全能副手”

    文章介绍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最新发展。传统避障方案(ToF、线激光、视觉)各有优劣,而"激光雷达+视觉"组合成为高端机型标配,因其能精准识别拖鞋、线缆等复杂障碍物。随着智能化需求升级,INDEMIND创新推出三目AI避障-污渍检测模块,融合立体视觉避障、AI物体识别、高精度污渍检测及彩色视频传输功能。该模块具备1.5米避障距离、40+类物体识别能力,污渍检测准确率超95%,且计算资源占用极低,可无缝替代现有方案,为扫地机器人提供"智慧之眼"和"敏锐嗅觉",推动清洁设备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小米最强扫地机!米家扫拖机器人5 Pro开售:国补3399.15元起

    小米米家扫拖机器人5Pro 正式上市,定位 米家最强” AI 清洁主机,带来全方位智能清洁体验。 其经典水箱版售价3999元,券后3849元,叠加国补后3399.15元起;薄嵌上下水版4699元,券后4549元,国补后3994.15元起,性价比突出。

  • 小学生不想扫地2小时造扫地机 用废纸箱制作而成

    近日,一位来自天津的 10 岁男孩凭借其亲手制作的自动扫地机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据相关视频显示,这位充满创意的小男孩因不愿扫地,竟萌生出自己动手制作一台自动扫地机的想法,并且仅用两小时就大功告成。不仅如此,他还有着诸多奇思妙想,想放松时便设计出一台自动捶背机,想要科学养植物时又造出了自动浇水机。 据孩子家长透露,小男孩平时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京东宣布百亿大计划:这次是智能机器人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京东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宇树科技、智元等全球顶尖机器人品牌亮相。 京东现场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投入超百亿资源,计划三年内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成交额破10亿,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当前智能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预计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千亿美元规模,但存在商业化缓

  • 周鸿祎和机器人擂台打拳:红衣教主一拳、一脚放倒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宇树一款拳击机器人上演了一场趣味对决。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周鸿祎直接零帧起手,上去就抱着机器人,右腿一个反向绊,直接一脚将机器人放倒。 等待几秒后,拳击机器人一个腰马合一成功起身,并摆出了拳击动作,周鸿祎和它碰手后,机器人快速使出了一套连环招,动作铿锵有力,周鸿祎有些吃不准它的实力,选择

  • 普渡机器人闪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震撼首秀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8月8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深圳普渡科技携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参展,重点展示包括全球首款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匣Arm"、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PUDU D9、猫形机器人贝拉Pro及新款机器狗PUDU D5-W等创新产品。"闪电匣Arm"突破电梯控制难题,实现自主乘梯;D5-W机器狗具备超强运动性能,适应复杂地形。普渡通过"一脑多形"技术架构,构建了业界领先的具身智能体系,产品覆盖专用、类人形、人形及机器狗等多元形态,彰显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目前公司业务已扩展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10万台。

  • ​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 以全链条布局加速具身智能商用落地

    2025年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与智同行 共启新元”。大会展示了“一体三智”全栈技术架构与全系列产品矩阵,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覆盖多元场景。CEO邓泰华强调2025年是具身智能商用拐点,目标三年内实现十万台级机器人部署。通过开源集成、资本赋能、生态共建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并启动“智元A计划”孵化早期项目。大会明确未来将加速技术普及与产业落地,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