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汽车工业最新资讯  > 正文

一汽联手新紫光,共组车规芯片“高端局”

2025-06-16 10:2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联手半导体产业的“集团军”,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5月16日,中国一汽与新紫光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官方信息,双方将在国产芯片应用、供应链资源建设、联合技术攻关、芯片产业生态建设等维度展开战略合作,并聚焦车规芯片的关键技术、设计制造等领域,力图强强联手实现突破。

近年来,中国一汽加速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以应对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趋势,其目标包括构建先进高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供应链。2024年,一汽在商用车领域加大新能源产能布局,打造了国内最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体系,旗下红旗EH7、红旗天工08等新能源车型的发布,也使一 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阵容和生态日益强大。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一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售33.9万辆,同比增长41%,增速优于行业。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一汽集团表示,将紧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合作模式,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加快推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产业化成果。此次与新紫光集团的战略合作,或许将成为其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一环。

新紫光集团则有望通过合作,进一步推动其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增长。作为国内汽车芯片领域布局最完善的企业集团之一,新紫光旗下有紫光展锐(智能座舱SoC)、紫光同芯(车规级MCU与安全芯片)、紫光国芯(车规存储)、国芯晶源(晶振)以及统筹协调集团内外部资源的紫光智行,并联合睿感(传感器)、瑞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等生态体系伙伴,实现了对车载计算、控制、存储、传感、功率等环节的全覆盖,多款产品已在头部车企量产应用。

此次两大集团的战略携手,被业内视为汽车央企攻克车规芯片薄弱环节、完善技术生态布局的关键里程碑,也为中国半导体企业加速国产高端车规芯片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

全车规芯片厂商,新紫光的高端产品多点突破

相比消费类芯片,车规级芯片的要求更为严苛,产品需经受振动、冲击、极端温湿度及粉尘等苛刻环境外,还需具备抗干扰、防黑客攻击等特性,更要稳定运行15年以上。

这些要求构筑了车规芯片较高的技术壁垒,也使得其产业生态相对集中。在国际市场,英飞凌、博世、意法半导体等集团企业成为了汽车芯片的主要玩家,而在国内市场,同样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新紫光集团则被寄以厚望。

今年上海车展上,新紫光旗下紫光展锐发布了其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CPU性能提升3倍,AI算力提升高达8倍。而在域控领域,紫光同芯的THA6系列产品也在车展亮相引发关注。作为国产车规 MCU 阵营中的高端产品,THA6Gen1系列已在多款主流车企实现量产应用,而THA6Gen2作为中国首款创新性采用Arm Cortex-R52+ 内核打造的车规级实时MCU,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已广泛应用于量产项目。

根据协议,本次合作双方的首要目标是车规芯片的“联合技术攻关”。新紫光集团联席总裁陈杰表示,新紫光集团与中国一汽将开展芯片联合研制,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克新一代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关键难题,针对关键汽车芯片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本土芯片的市场竞争力。

车规级芯片测试验证则是本次合作的另一重要领域。新紫光旗下产业公司,正与中国一汽展开系统性的车规级芯片联合验证工程。新紫光旗下产业公司现有的近百种车规级芯片产品,为联合验证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载体。

 “总对总”合作,从朋友圈到生态圈

作为各自行业的巨头,产业生态营造和标准制定也是双方合作的焦点。公开报道中称,双方将以“全链条自主可控、全要素协同创新"为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链全国产化模式。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趋势演进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独立、嵌入式的电子控制装置向“域集中式”“中央集中式”转变,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及整车的“大脑”,也正经历关键转变。近年来,建立各方认可的汽车芯片标准,培育不断发展壮大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成为发展中国本土汽车芯片产业的关键任务。

新紫光提出,将通过“链主企业牵头+生态伙伴协同+区域集群联动"的立体化布局,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闭环生态体系。

在过往,出于安全和供应链稳定考虑,整车厂将新的汽车芯片供应商纳入供应链体系往往十分谨慎,而基于中国一汽和新紫光在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双方形成互信互利机制,新紫光集团旗下的控制类、计算类、通信类、存储类、驱动类、传感类等汽车芯片,都有望纳入中国一汽的供应链体系。

据新紫光集团方面透露,传统供应链模式层级多,信息传递慢,决策流程复杂。而在紫光与一汽“总对总”模式下,可以更好利用集团的力量,从产品导入,到标准制定,再到生态培育方面,双方高层的直接对话能快速沟通需求、解决问题,加速合作项目推进。毋庸置疑,无论是新紫光还是一汽,双方都希望建立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生态,这也有助于本土车规芯片生态圈的快速成长壮大。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国能销售集团能源产业供应链大会即将召开

    国家能源集团销售集团将在武汉举办“能源产业供应链大会”,聚焦煤炭“产、运、销、储、用”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发布并推广“国能e检”煤炭数智管控平台等三大平台。大会旨在推动煤炭产业供应链协同与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供应链透明度与应急保障能力,响应国家煤电升级专项行动,为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 东风汽车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智能化和国际化落地

    9月28日,东风汽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高质量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平台,加速东风汽车智能化进程。合作聚焦AI大模型应用、智能座舱创新及全球化战略,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用户体验,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此前双方已在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取得进展,此次合作标志着行业开放协作的新标杆。

  • 建发致新引领医疗器械流通创新,构建全产业链服务生态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作为全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商,通过完善供应链体系与创新服务模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直接服务超3300家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产品及配套服务。公司依托高效仓储物流与精细化库存管理,简化采购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稳定合作,构建覆盖广泛、响应迅速的分销网络,助力优质产品快速渗透市场。此外,公司推出SPD智慧管理服务,实现耗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供应链智能化升级。未来,建发致新将持续深化创新,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医疗器械行业注入活力。

  • 央视三度对话君乐宝,解码中国乳业的全产业链革命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中国行》栏目播出君乐宝乳业专题,展现其全产业链创新模式。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零距离一体化布局,君乐宝实现从源头牧草种植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升级。节目重点呈现企业如何以技术创新提升品质,打造鲜奶密闭输送系统等专利技术,并通过多元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君乐宝模式成为乳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助力国产奶粉市占率逆袭至70%,彰显民族品牌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提升。

  • 伊顿电气与常州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筑产业数智化新生态

    2025年9月16日,伊顿电气集团旗下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绿色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数智化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创新业务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合作将依托伊顿在数据中心、配电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经验,结合常州移动在5G、AI、无人机等技术优势,共同发展能源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及储能微电网市场,探索新业态,赋能千行百业能源转型,共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长城汽车与中汽中心协同创新,紧跟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年9月4日,长城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标准、技术、国际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中汽中心将整合全价值链资源赋能长城汽车,助力其实现“造好车、造高质量车”的目标。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此次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聚焦“视觉+机器人”!思看科技与艾利特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 明月镜片再度荣获“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打造高科技镜片

    明月镜片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续约,成为唯一获“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认证的镜片品牌。双方将深化航天科技与光学镜片融合,推动视觉健康服务升级。合作期间,明月镜片以航天标准研发多款创新产品,并启动“中国航天人视觉健康保障计划”,为超50万人次提供高水平验配服务。品牌还积极开展航天科普活动,助力国民视力健康与航天知识普及。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推动尖端技术民用转化,守护国民视觉健康。

  • 聚铭网络与安徽通服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区域网络安全服务新生态

    2025年9月23日,聚铭网络与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徽通服)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转型领域深化合作,整合各自技术、资源与市场优势,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安徽通服凭借全省渠道网络与客户场景理解,精准把握用户安全运营需求;聚铭网络依托AISOC平台与MSS托管服务模式,提供全链条智能化安全运营支撑。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快项目落地,为区域客户提供更集约、可靠的安全产品与服务,共同助力网络安全生态持续进化。

  • 攀智资本与西北资管达成战略合作 共推亚洲智能化资产管理新局面

    西北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与攀智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亚洲市场的丰富经验和AI量化投资技术,共同开拓亚洲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创新高效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标志着亚洲资管行业进入智能化、定制化新阶段,将推动市场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