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芯片最新资讯  > 正文

AI机器人赛道竞速,英伟达/微美全息GPU+AI全栈布局双轮驱动产业化浪潮!

2025-05-26 13: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日前消息,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NVDA.US)CEO黄仁勋在亚洲比较大的电子科技展会之一Computex2025 电脑展进行首场主题演讲,重新定位为AI基础设施建设公司。

据悉,此次Computex2025 电脑展上,黄仁勋依然主要围绕四个方向展开演讲:消费级RTX、B300 服务器数据中心芯片、英伟达Omniverse等软件产品,以及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技术。

黄仁勋表示,公司一直在开发一种新型计算机,为了满足对更大计算能力的需求,英伟达推出全新GB300 Blackwell Ultra AI 平台增强了训练和测试时间扩展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应用更多计算以提高准确性的艺术——使世界各地的组织能够加速 AI 推理、Agentic AI 和物理 AI 等应用。

机器人技术将引爆万亿级产业

更重要的是,在黄仁勋看来,AI工厂时代来临,从Agentic AI到物理 AI,是AGI路程的关键一步,而通用机器人将开启下一个万亿美元产业。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与汽车行业并行推进我们的机器人系统,使用Isaac Groot平台,Isaac Groot平台由一种名为Jetson Thor的新处理器驱动,专为机器人应用而设计,适用于从自主车辆到人机系统。

同时,英伟达推出NVIDIA Isaac GR00T N1.5,这是英伟达开放、通用、完全可定制的人形机器人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的初次更新,以及生成合成运动数据的蓝图NVIDIA Isaac GR00T-Dreams、新型Cosmos Predict世界基础模型(WFM) NVIDIA Cosmos Reason等,加速人形机器人开发的NVIDIA Blackwell 系统。

黄仁勋表示:“物理 AI 和机器人技术将引领下一场工业革命。从机器人的 AI 大脑到可供实践的模拟世界,再到用于训练基础模型的 AI 比较优秀计算机,NVIDIA 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每个阶段提供构建模块。”

目前,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开发商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Fourier、Foxlink、Galbot、Mentee Robotics、NEURA Robotics、General Robotics、Skild AI和小鹏的机器人正在采用NVIDIA Isaac平台技术来推进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和部署。

产业升迁开启征途

不可否认,AI时代呼啸而至,机器人灵巧手市场广阔,产业资本竞相布局,随着AI技术迭代与成本下探,灵巧手的“手”到之处,有望助推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加速。被誉为“资本市场先知”的摩根士丹利在今年一季度发布了相关报告《人形机器人100》。

在摩根士丹利看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比较大主题之一,人形机器人潜在的市场总规模可达 60 万亿美元,与全球经济规模相当。其中,预计到 2050 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6 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 5900 万台。

微美全息立足产业基础发展机器人

近来,人形机器人如春潮般不断涌现,公开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企业,数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积极布局,依托其技术积累和产业协同能力,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这也意味着其技术本身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当前,伴随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复杂场景应用,自然少不了技术的迭代,而微美全息结合AI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交互等技术,提升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通过大模型赋能,其机器人可支持个性化互动与实时学习优化,例如,在打造面向工业生产的机器人,自主优化运动控制算法以提高操作精度,使得机器人关节灵活、擅长抓取、行走稳健。

结语

今年以来,英伟达正在引领全球AI产业向深水区前行,在此次黄仁勋近两个小时演讲中,反复提及三类词:Agent/Agentic(智能体)、Token/Model(模型)以及Robot(机器人)。因此意味着,在新的竞争格局下,这将成为未来英伟达发展的关键要素,争取“机器人化”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这是关于下个十年技术话语权的先进争夺。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与量子科技融合浪潮来袭,英伟达/微美全息竞速抢抓量子计算战略机遇期

    湖南湘江新区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量子产业初具规模。湖南长期深耕量子技术研发,推动量子科技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跨越。量子计算作为前沿技术,已在金融、医药等领域进入应用探索阶段。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量子计算将迎来拐点,未来几年可解决现实问题。微美全息等企业正构建量子计算生态,开发基于FPGA的数字量子协处理器,突破现有硬件局限。量子计算商用仍需10-20年发展,但已成为大国核心技术竞争领域,各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量子科技发展将增强技术自主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 微软以Maia 280开启新局对垒英伟达,Meta/微美全息开源联动引领AI创新

    微软自研AI芯片Braga因设计问题延期至2026年,将推出过渡产品Maia280,性能或提升30%。微软原计划2025年量产Braga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但延期导致后续产品线同步推迟。面对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市占率超80%,年销售额增长10倍),微软正调整战略转向更务实的迭代路线。与此同时,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加速AI研发,微美全息押注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英伟达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年增长32%),多数企业自研芯片计划可能最终难以抗衡其市场领导地位。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商用落地,微美全息以“算力+开源”领航AI科技新程

    英伟达与CoreWeave合作推出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 Ultra,该芯片已实现商业部署,采用液冷技术,包含72个GPU和36个CPU。Blackwell Ultra的AI内容生成能力是前代产品的50倍,预计今年批量出货。英伟达凭借高性能AI芯片近乎垄断市场,年利润超5000亿元,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微软推迟自研AI芯片发布,转向过渡性设计方案。微美全息专注AI芯片技术布局,构建多元化技术生态,推动产业协同,成为全球AI芯片竞赛重要参与者。当前AI产业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关键阶段,算力需求持续高涨,推动企业向算力数智化迁移。消费电子领域,AI赋能传统智能终端,新型智能硬件结合AI创造增量需求,关注算力产业链技术创新配套机遇。

  • Meta 抢占AI霸权争夺加剧,微美全息(WIMI.US)布局产业生态应对市场竞争

    Meta斥资数十亿美元争夺AI领域主导权,包括从OpenAI挖走三名研究员,甚至开出1亿美元签约费。同时,Meta同意以148亿美元收购AI初创公司Scale AI 49%股份,这是其史上最大外部投资。中国AI领域也快速发展,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专家指出,开源模式推动了大模型创新生态,形成"技术-数据-场景"循环迭代。微美全息(WIMI.US)通过搭建高性能AI算力基地,集成国际先进�

  •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全面加速,Meta/微美全息产业生态协同撬动万亿市场

    苹果计划2025年推出搭载M5处理器的Vision Pro智能眼镜,2027年将发布主打拍摄和AI功能的Vision Air,以及更轻便的头显设备。彭博社透露苹果还在探索有线版Vision Pro。Meta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取得市场成功,即将推出高端版Hypernova眼镜,配备神经腕带控制器。微美全息积极布局智能眼镜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AR眼镜发展。随着AI技术进步,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硬件厂商纷纷入局,推动办公、影视、游戏等场景应用升级。

  • 马斯克xAI推出Grok - 4 大模型将至,Meta/微美全息深耕开源AI融合加速

    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即将发布Grok-4大模型,该模型将在语言、数学和推理方面超越OpenAI和谷歌最新AI产品。同时苹果低调收购两家AI公司TrueMeeting和WhyLabs,加速布局Vision Pro头显和Apple Intelligence领域。Meta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扩建AI基础设施,扎克伯格亲自招募顶尖AI人才。微美全息聚焦高性能算力与多模态模型,推动AI产业升级。当前AI赛道竞争激烈,大模型正向通用多模态演进,商业化落地成为关键。

  • 普渡机器人发布AI扫吸推机器人PUDU MT1 Vac,重新定义智能吸尘新标准

    普渡科技7月15日发布AI扫吸推机器人PUDU MT1Vac,专为大面积吸尘场景设计。产品采用双独立风道系统,吸尘效率提升200%,配备20L超大容量尘污分离系统,单次作业可覆盖1000㎡酒店地毯清洁需求。机器人具备55cm超宽吸尘宽度,集成HEPA级过滤系统,能识别不同地面材质自动调节吸力。搭载激光SLAM+视觉VSLAM融合定位系统,适应酒店、商超等复杂场景。该产品填补了大容量高效吸尘机器人市场空白,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 聚焦AI新赛道,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设 AI 机器人专区

    2025年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ELEXCON)将于8月26-28日举办,聚焦"All for AI, All for GREEN"主题。展会特设AI机器人专区,汇聚越疆、大疆等400+产业链企业,展示从芯片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技术。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嵌入式技术大会,探讨具身机器人嵌入式系统等前沿议题。预计吸引600+机器人领域决策者参与,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等热点领域。依托深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展会启幕,微美全息(WIMI.US)AI+具身智能产业跃迁新范式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在浙江举办,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为期3天,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及专家,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特斯拉、阿里云等领军企业参展,分享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总量5900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展会将成为行业风向标,促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7月4日,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发布"晓秒"产业大模型。该模型由傲林科技投资支持,采用"1+1+N"架构,融合数据、机理和业务模型,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实时闭环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该模型已在水泥板块试点应用,吨水泥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2%以上。会议指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建立数字化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实现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钢铁等十余个行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