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破解人形机器人“最后一厘米”成本困局
当人形机器人突破双足行走、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后,末端执行器的成本与性能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国外灵巧手动辄 10 万元级的定价,国内价格也是从 2 万多到大几万不等,高昂的价格成为制约工业灵巧手产业化的核心瓶颈。慧灵科技发布的eHand- 6 工业灵巧手,以 2999 元的价格率先实现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与突破,凭借微型电动推杆、驱动器及软件算法的全栈自研优势,初次将工业级灵巧手带入千元时代。
技术解析:eHand-6 灵巧手性能与构造剖析
eHand- 6 实现了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与突破,高度集成了空心杯电机、微型推杆及驱动器等标准化核心单元,凭借微妙紧凑的结构设计模拟人类手部肌肉发力模式,为灵巧手实现仿生运动提供稳定强劲的动力支持。eHand-6 搭载具备快速响应与多通道处理能力的高性能控制器,可协调各关节电机实现准确力控。
-自由度: 5 个手指均为三指节构造,前四指的指节弯曲角度分别达 60°、110° 与 170°,大拇指的指节弯曲角度依次为 32°、44°、44°。这种角度设计结合多自由度协同控制,使灵巧手能够准确复现人类的抓取、握持及推压动作。
-负载能力:抓握力比较大可达 10N,提拉载荷能力高达 5kg,无论是精细物件的稳定抓取还是重型工件的有效搬运均能轻松胜任,充分满足多样化场景的需求。
-智能感知:可选配 5 通道触觉反馈传感器,构建全方位感知系统,实现 3N-10N 的动态力控。
-开发兼容性:提供Python/ROS双API接口,支持CAN FD/EtherCAT协议。
硬核支撑:eHand- 6 成本与性能背后的哲学
“真正的技术普惠,是对冗余设计链路的准确解构” 慧灵科技CTO阐释,eHand- 6 能以颠覆性价格实现性能突破,核心依托以下三点
1.全栈自研体系:eHand- 6 的核心部件从微型电动推杆的设计、到高性能驱动器的集成、及软件算法的开发均为慧灵自研,打破了关键技术的外部依赖,大幅降低了灵巧手的部件成本。
2.标准化、模块化:慧灵凭借多年在行星减速机、驱动器等核心部件上的标准化、模块化积累,让eHand- 6 以有效的研发投入,快速达到量产状态,推动工业灵巧手的普惠进程。
3.产业链布局:慧灵在微型减速器、机加工等领域的布局,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为工业灵巧手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颠覆者:慧灵科技的技术普惠之路
自 2016 年成为国内电动夹爪首先品牌以来,慧灵科技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利刃,不断重构自动化部件的价值标准:
- 2016 年:定义新款国产一体化电动夹爪,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10,推动了一场“电动替代气动”的革命;
- 2017 年:全球优先发布直驱SCARA机械臂,通过无减速器直驱技术将四轴机械臂成本降低40%,开辟了轻量化产线新赛道;
- 2019 年:推出一体式智能电缸,开创了集丝杆、导轨、电机、驱动于一体的直线运动单元新品类;
- 2021 年:发布 2999 元旋转电爪,引领同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调,加速了旋转抓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
- 2023 年:推出新款电动吸盘,以产生分布式气源的设计,解决无气场景的吸附难题,引领行业创新新高地;
- 2025 年:eHand- 6 以 2999 元强势闯入工业灵巧手赛道,重塑行业价值体系,创造高性价比新可能。
结语:自动化执行部件的价值回归
从电动夹爪到灵巧手,慧灵持续通过技术革新打破成本壁垒,依托全栈自研生态协同,降低下游应用门槛。eHand- 6 的问世不仅是产品层面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自动化执行部件通过 “标准化、模块化、普惠化”回归到合理价格。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