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MCN行业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MCN生存现状调研:营收利润双增长仅占1成,下沉、减员、出海如何破局

2025-05-08 09:19 · 稿源: TopKlout克劳锐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存量时代,每一个决策都要更理性。相信这是过去一年,MCN从业者都深知的道理。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时代,各大MCN机构面临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整个行业陷入了焦灼的竞争。

这直接导致国内MCN机构数量增长进一步放缓过去一年净增绝对值不足千家,数字之少甚至比不上疫情年份。

图片

除此以外,「克劳锐」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

2024年,净利润实现上涨的MCN机构占比不足30%,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机构占比仅占1成,连续3年机构减员比例都在小幅增长……

数据的低迷,与流量红利放缓、内卷竞争严重、缺乏增长突破点等原因息息相关,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这也让广大机构希望从“节流”、“开源”两个维度来解决问题:

  • 节流,控制已有的资源,在环境不好时“苟住”,保存实力期待环境回暖

  • 开源,通过发力新赛道、新场景,找到新的增长点,拉开与同行间的差距

那它们具体是如何做的呢?一起看看吧!

第一,逃离北上广,走向三四线

年轻人可以逃离北上广,MCN机构当然也可以。

过去一年,相当一部分机构基于收入和利润考量,向三四线城市迈进。

他山文化创始人Luke就在调研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机构总部下沉三四线,降本增效是所有人的命题。”

而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地域限制不再那么明显,三四线城市的人员成本和办公场地租赁费用,远远低于一二线城市。

图片

这无疑为机构的地域流动和分散式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也让2024年更多MCN机构开始从成本较低的区域崛起,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特色。

像烟台的方片新媒体,无锡的白名单、美抖,唐山的芥末文化,怀化的美檬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第二,减员、砍业务

除了向三四线城市转移,直接减员、砍掉利润低的业务,则是节流更直接的举措。

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可以立竿见影。

「克劳锐」调研显示:过去一年30%的机构精简了组织规模,这一比例不仅比2023年高涨7个百分点,更是连续3年保持小幅增长,足见大环境的残酷。

图片

除了削减人力、精简团队,众多MCN机构有意识地减配重人力投入的业务。

它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以人的营销为核心”的其他服务上,比如提升电商转化、IP版权转化、私域转化等多业态交付能力,以此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图片

第三,关注投流性价比、直播转化

如今,随便投流就能疯涨的年代已经过去,精细化运营开始成为MCN机构必备的生存技能。

因此,众多机构不仅会主动降低商业流量的采买,还努力在自然流量和商业流量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甚至,流量成本会直接影响到机构的投入程度,流量“性价比”已经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与此同时,在广告营销层面,更多机构也倾向选择更容易量化、能够看到数据反馈的业务。

比如,在各大机构2025年的预计重点布局业务中,难以量化产出的传统广告和营销业务都开始降权,相较于2024年均出现了10个百分点以上的下降。

哪怕它们依旧占据重点业务TOP2,但谁都能看到,直播带货、内容电商、自有品牌正在快速崛起。

MCN机构更加注重交付效果和附加价值,并希望通过数据验证的方式,深度绑定客户保住基本盘。

图片

那除了节流措施,MCN机构又有哪些开源探索呢?

如何开源?

第一,发力小红书,拓荒视频号

2024年,小红书的高涨和视频号的发力,让更多MCN机构找到了可以比肩抖音的新战场。

调研显示:2024年MCN机构的运营平台比重,小红书以8.6%的涨幅排名第二,且进一步缩小了与抖音的差距。

与此同时,在各大MCN机构评估的平台未来发展潜力时,小红书和视频号更是高居前两位。

图片

竞争尚未饱和、高质量用户、电商高效结合等特点,吸引着机构持续尝试小红书直播电商。

视频号也凭借电商生态起步期、发展空间大,蓝海市场同类机构竞争少,平台高速发展等因素,成为MCN机构眼中的富矿。

过去一年视频号优质主播数量增长了110%+,优质开播场次增加了100%+,主播收入增加了110%+,视频号新入驻选择比例较2023年增长超过了20%。

「易车MCN」等都在「克劳锐」的调研中表达过“会继续深耕视频号平台, 扩大业务类型与收入规模”的观点

无疑,能否抢下小红书、视频号市场,已经成为MCN机构进一步增长的关键。

图片

第二,出海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2024年,跨境电商、海外直播带货等业务首次被高频提及。

在各大机构看来,当前海外平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蓝海市场同类机构竞争较少,再加上海外平台刚刚处于电商生态起步期、发展空间大,出海也成为各大机构的重要选择之一。

正因如此,在过去一年,海外平台的开拓选择比例首次超过10%。不仅有88.9%的机构会选择入驻TikTok等平台,还有Instagram、Youtube、Facebook、X等更多样化的平台,可供机构选择。

图片

深圳星图云光副总经理杨婧如曾在与「克劳锐」的沟通中说道:MCN天然具备打破文化壁垒的条件,好的内容现在不仅要能打动国人, 更要能打动世界。”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奇光」通过APP出海、短剧出海等,在美国落地转化业务;「无忧传媒」打造中东秀场;「御今文化」发力海外版权变现等探索等,都为中国MCN机构出海做出了表率。

第三,提升直播权重,新增直播部门

当品牌客户交付要求更高、结果导向更明显,MCN机构希望通过直播提升转化能力。

从整体调研数据来看,各大机构的的直播内容格式增幅超过10%,部分内容机构为了保持生意体量,还新增了直播部门。

图片

过去一年,直播电商也反超营销服务,成为更多机构的最新盈利点。很多电商型机构的营收贡献,进一步向电商关联业务集中,直播带货的同时,还能带来更多额外广告商单机会。

而对于一些非电商型机构而言,因为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也开始发展电商业务,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的营收贡献占比虽然不是重头,但也实现了连续2年增长。

甚至,电商业务已经成为众多机构拓宽盈利渠道的首选

第四,搭建自有品牌,提供收入保障

除了直播电商外,另一个让人惊喜的盈利点是MCN机构的自有品牌。

比如,「五月星河」孵化了洗护品牌混合故事,「发光星球」打造了生活美学品牌怪兽天使,「愿景未来」自营咖啡品牌ok no。

虽然各家发力自有品牌的时间不长,但很多机构的自有品牌,已经逐渐成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的保障。

图片

调研显示,目前的自有品牌突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 IP 驱动型:依托达人影响力打造新消费品牌,通过粉丝信任背书实现冷启动

  • 供应链深耕型: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出高性价比产品,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 跨界合作型:与制造业、文旅等行业联动,开发联名产品,拓展商业化边界

决策的十字路口

不难发现,中国MCN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迭代的关键时期,机构们迎来了运营过程中的 “大考”。

在这场 “大考” 中,如果做出的选择不当,就很可能面临洗牌、淘汰的命运。

站在决策的十字路口,机构的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它们必须懂得,要在擅长领域做透而非摊薄,要从纵向分层挖掘价值,横向扩展绑定多种需求。

挑战与困难对所有的机构而言都是一样的,困境下的比拼,不只是战略,更是各自的修为。

机构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依托核心能力向外延伸,精专深耕探索新业务路径;还可以在擅长领域进行业务挖掘,以内容和IP的迭代引领业务升级,进行锐进探索。

举报

  • 相关推荐
  • 超预期!海尔智家Q1营收增10%、利润增15%

    海尔智家2025年一季度业绩亮眼:营收791.2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增长15%。卡萨帝品牌收入增长超20%,冰箱、洗衣机等核心品类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加速AI技术应用,推出全球首套搭载"AI之眼"的艺术家电系列,并通过三翼鸟场景方案推进智慧生活落地。海外市场表现稳健,整体收入增长13%,北美高端品牌收入增长超10%,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速达20%-50%。数字化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优化0.1个百分点,用户满意度提升25%。

  • 美的集团2025年Q1业绩创新高:营收增长超20% 净利润突破百亿

    快科技5月1日消息,近日,美的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业总收入达到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高达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首次单季度突破百亿元大关,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美的集团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家居与高端品牌的出色表现,以及ToB业务的持续发力。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旗下高端品牌COLMO与东芝整体零售额同比增幅超55%。新品如DeepSeek智能空调和小天鹅多筒分区洗烘一体机等创新产品成为市场焦点。ToB业务方面,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板块收入111亿元,同比大增45%;智能建筑科技收入99亿元

  • 增长强劲!TCL科技显示业务2024年营收破千亿、净利润超62亿

    TCL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648亿元,归母净利15.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亿元(+0.4%),归母净利10.1亿元(+322%)。半导体显示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超62亿元;2025年Q1营收275亿元(+18%),净利23.3亿元(+329%)。大尺寸领域华星产能优势显著,电视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中尺寸T9产线快速爬坡,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小尺寸LTPO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全球第四。公司完成对乐金显示的收购,预计2025年二季度起并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21.6英寸印刷OLED医疗显示器量产,在Micro LED等领域取得突破。

  • 2025品牌出海必修课|AI/SaaS出海增长的关键点在哪里?(下)

    再往后去延伸,你会发现多语言也是能做的,大家在美国市场卷的很厉害,英语SEO卷的很厉害,很可能你去看一下日语的类似的搜索,发现它的KD(关键词难度)可能只有个位数。

  •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 78 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 2025 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 迈瑞医疗2024:国际业务“加速跑”,发展中国未来增长动力源

    2024年迈瑞医疗国际业务表现亮眼,营收达164.34亿元,同比增长21.28%,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5%。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贡献109.10亿元收入,占比达66.39%。公司在13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其中9个已投产,有效抵御地缘风险并加速市场拓展。监护仪、麻醉机等核心产品全球市占率保持前三。据预测,202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893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速更快。迈瑞当前在发展中国家收入仅占可及市场的8%,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计划以中国和新兴市场为主要增长动力,同时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全球影响力。

  • 同程商旅发布白皮书:中国商旅市场规模预计超4000亿美元,东南亚出海“破浪”核心区

    《2024-2025中国商旅管理白皮书》发布,全球商旅市场迎来全面复苏。2024年全球商旅支出预计恢复至1.48万亿美元,首次超过2019年水平,中国市场贡献近三成。亚太地区领跑全球,拉美增长36.3%,中东非洲因地缘冲突跌幅最深。报告提出"韧性、破浪、重构、AI+、跃迁"五大关键词:供应链韧性成为企业核心关注点;跨境差旅需求占比提升至3.3%,东南亚成战略跳板;Z世代推动"商务+休闲"混合办公模式普及,相关市场规模达6927.3亿美元;AI技术全面渗透差旅全链条,机票智能预订可节省58%成本;商旅管理公司正向生态协同者转型。白皮书指出,未来差旅管理将融合人文、智能与生态协同,成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战略资源。

  • 阿里国际要靠AI破局

    走过前两年的低价厮杀与托管模式混战后,在当前全球贸易大变局下,跨境电商行业风云变幻。要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寻找增长的确定性,作为阿里旗下聚焦海外电商的业务板块,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正在持续押注AI,希望助力商家走出“低价”竞争的漩涡,向“高附加值”转型。AI将带来一场外贸革命,在全球贸易局势的动荡中,马云口中的“AI电商”时代或许会加速到来,全球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再次被改写。

  • 晚期肺鳞癌创新药艾瑞卡取得进展,超1/4患者生存期突破五年

    中欧时间 3 月 26 日至 29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2025 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恒瑞医药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CameL-sq研究)的 5 年长期随访数据披露: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5 年OS率达27.8%(意味着超1/ 4 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