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青腾读书日最新资讯  > 正文

腾讯青腾联合复旦、阅文集团启动2025未来商业学堂 新增三大校委共探全球化、AI新机遇

2025-04-24 15:17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4月23日,青腾读书日跨界思享会暨青腾十周年启动活动在深圳举办腾讯青腾宣布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阅文集团联合发起“复旦-青腾2025未来商业学堂”,并新增三位校委成员。活动现场,腾讯集团高管、阅文集团高管、和青腾校友一起探讨了“AI×IP×消费”的商业新融合

一群人站在室内

描述已自动生成

AI×IP×消费:未来商业新范式

在活动上,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教务长杨国安教授围绕“技术创新时代的敏捷管理”展开深度分享。他指出,不管是企业、组织,面对高度不确定环境的时候,反应的速度敏不敏捷是很关键的。企业的敏捷度有赖于战略敏捷、组织敏捷和员工敏捷三方面,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

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拿着手机

描述已自动生成

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教务长杨国安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作为青腾重要合作伙伴出席了活动,并分享了“文化新消费时代的IP生态进化”议题。

“在文化自信与商业成功的共振下,立足中国文化的好内容不断突破天花板。流量结构的变化,加剧了精品内容的马太效应。越是精品IP,带动消费的机会越大。我们正进入情绪价值消费时代,这里有非常大的空间。”

男人拿着手机

描述已自动生成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

作为腾讯在AI研究方向上的代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做了题为“AI的‘最后一公里’: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的分享。他指出,伴随着大模型能力快速提升、AI原生应用兴起、端云混合架构的应用,AI正在从遥不可及进化到触手可及。企业将自身知识库和大模型结合,可以在大模型时代建立起竞争壁垒。

人的照片上写着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

会上,腾讯青腾负责人刘玉龙表示,为了在技术、文化、商业三者中找到可持续创新路径,青腾文创学堂及商业班合并为青腾未来商业学堂。侯晓楠和杨国安分别作为阅文和青腾代表,宣布将携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三方共同推出2025未来商业学堂。

一群人站在人的照片上写着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左起:侯晓楠、杨国安、刘玉龙

全新启动的复旦-青腾2025未来商业学堂聚焦“AI、IP、消费”三大核心赛道,定向招募AI应用、文创内容、新质品牌等领域的60位领军创业家。学堂依托复旦大学的前沿学术研究、阅文集团的IP生态资源以及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实践,构建“交叉课+实战课”的创新课程体系。学制2年,设立12个课程模块,现已启动全球招生。

活动期间,青腾历届校友来到读书日,分享新知的同时也互赠书籍。作为校友代表,姚记科技董事长,青腾产业二期、三期校友姚朔斌共享姚记科技借助IP赋能消费的经验:“IP是品牌的进阶形态,是把品牌从理性符号升级为情感内容、灵魂共鸣的必经之路。”另一位校友代表,迪阿股份CEO、创始人,青腾文创三期、全球化创新营三期校友卢依雯提到其创业理念时强调:“企业的存在本质是解决社会问题而非追逐利润,任何企业的核心价值都应基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新增三位校委 强化全球化、AI技术和社会价值探索

2025年,全球商业环境加速变化,商业教育体系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技术迭代、跨界竞争与可持续发展需求,青腾校委会迎来三位新校委加入: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AI实验室主任蒋杰、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负责人陈菊红,三位校委将持续助力青腾及校友创业家们,在全球化布局、前沿AI技术和社会价值探索命题上,带来更具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认知迭代和实践感悟。

一群人站在人的照片上写着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杨国安教授授予三位新校委成员证书(左起:蒋杰、杨国安、马晓轶、陈菊红)

青腾教务长杨国安强调:“校委扩容不仅是资源加持,更是要构建‘战略敏捷度’——当技术周期从5年压缩至3个月时,企业决策必须像中国企业拥抱国运级AI般敏捷迭代。”

腾讯青腾创办于2015年。作为腾讯旗下的创新学习平台,青腾秉承校企联动,联合国内外顶级高校,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等,设立商业、科技、产业三大学堂,目前已有806位创业者共创学习。

举报

  • 相关推荐
  • 拆解英皇商业生态:从珠宝、地产到文化产业,杨受成的跨界方法论

    英皇集团在杨受成、杨政龙父子带领下,以钟表珠宝起家,逐步构建横跨娱乐、金融、地产的跨界生态。其核心在于业务互嵌与价值共生:娱乐产业注入品牌活力,地产提供稳定现金流,金融实现风险对冲。这种"反脆弱"结构使集团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平稳过渡。两代人传承中,杨政龙更注入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厚的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成为生态体系的精神支柱,印证真正跨界需长期主义——业务互相滋养、风险分散平衡、文化凝聚人心,方为可持续发展之道。

  • 未来AI内容竞争的本质是GEO竞争

    AI搜索崛起正改变流量格局:Google搜索零点击率升至58.5%,AI Overview导致传统结果点击率下降34.5%。未来竞争核心从SEO转向GEO(生成引擎优化),需关注三大战场:品牌在AI回答中的曝光率、推荐排名位置(首位点击率达40%)、细分场景覆盖。优化策略包括持续更新内容、增强权威背书、结构化呈现。数据显示AI推荐转化率是传统搜索的4.4倍,预计2030年AI搜索将占总量62.2%。建议立

  • 星环科技与国泰海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探AI重构数据应用新未来

    10月24日,国泰海通金融科技文化节主题论坛暨上海苏河湾大会成功举办。星环科技创始人孙元浩受邀出席,与国泰海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据平台建设、AI应用创新、智能风控与投研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星环科技作为企业AI基础设施服务商,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服务;国泰海通拥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双方将发挥各自在AI、大数据及金融场景优势,共同探索AI大模型在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 以AI算力赋能湾区智算未来,博大数据副总裁高辉受邀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

    2025年10月29日,第四届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AI驱动+算赋未来”主题,推动人工智能与算力设施深度融合。博大数据作为核心企业参与启动“AI算力+”行动倡议,联合政产学研共建算力生态。其前海智算中心以20亿元投资、5万平米规模,支持4万P算力,成为辐射华南及港澳的算力高地,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 当品牌成为叙事者:九号用微电影重塑“未来出行”的行业想象力

    九号公司科幻微电影《记忆奇旅2》探讨未来出行哲学:当科技能瞬间抵达目的地,旅途风景是否还值得留恋?影片通过意识上传的科幻设定,展现科技与情感的平衡。这标志着九号从产品叙事转向价值叙事,以内容为桥构建品牌精神世界。在效率至上的出行行业,九号用人文视角传递科技温度,提出未来出行应是多元共生的过程——科技不应只是工具,更是重新理解生活的桥梁。

  • “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港股上市临近,商业化进程加速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式进入港股上市冲刺阶段,将构建“美股+港股”双资本平台。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标杆企业,其产品已在7个国家获自动驾驶牌照,在11国30城开展测试运营,安全运营超2200天。技术层面,预测算法误差控制在0.2米内,感知模型延迟小于10毫秒,系统检测精度达99%。成本大幅下降,单车成本降至几十万元,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8%,自动驾驶网约车业务猛增836.7%。近期获准在北京开展夜间道路测试,向全天候服务网络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技术成熟与商业模式验证,万亿级自动驾驶市场正迎来规模化运营拐点。

  • YOUMAGIC舒立缇发布《中国射频类医美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

    10月17日,YOUMAGIC舒立绯联合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中国射频类医美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非手术医美市场2024年份额达65%,射频类项目因恢复期短等优势成为增长最快细分赛道,预计2030年院线端射频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90.5亿元。报告系统分析了行业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及合规化趋势,并以舒立绯国产创新设备为例,展现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合规先行"打破进口垄断的路径,推动行业向"高能、舒适、有效"方向发展。

  • 华为陈浩:AI UBB三重跃迁,激发商业新增长

    在2025年UBBF全球超宽带高峰论坛上,华为运营商业务总裁陈浩发表演讲,提出AI与超宽带融合的“三重跃迁”战略:深度上,从带宽销售转向体验保障,通过AI精准优化云游戏、4K直播等应用;广度上,业务从连接延伸至家庭智能、中小企业数智化服务及企业感知应用,提升ARPU;高度上,推动网络从工单驱动迈向L4级自动驾驶,实现智能运维。华为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助力运营商抓住AI机遇,激发新增增长。

  • 脑机接口商业化资本涌动,Neuralink/微美全息强化系统规划谋发展全局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展示渐冻症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进食,这是其获批临床研究项目的重要进展。脑机接口技术正推动医疗设备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神经替代系统,吸引全球上万患者参与试验。该技术绕开传统神经肌肉交互路径,在思维与机器间建立直接通信,不仅应用于医疗康复,还延伸至教育、工业等领域。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融合,脑机接口产业加速壮大,预计2028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614亿元,未来十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 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的存储升级之路

    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正经历AI算力爆发与周期性复苏的双重变革。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技术创新,率先推出LPCAMM2和SOCAMM2内存模块,实现容量密度提升50%、功耗降低30%,切入超薄笔记本和AI服务器市场。其产品适配国产CPU,构建“自研主控+封测制造+全球品牌”生态壁垒,并进军智能汽车等边缘计算领域,以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存储产业从消费级向企业级跨越,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