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DeepSeek最新资讯  > 正文

人均DeepSeek,自上而下进行时

2025-02-28 16:31 · 稿源: 新莓daybreak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作者:何聆筝,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席卷全球的「DeepSeek风暴」还在对各行各业进行无差别扫射,打工人的焦虑指数已然爆表。

春节假期刚复工,黎阳看到律所的群里接连发来几条有关「AI培训」的信息。有成都律师协会主办的《科技赋能律师业务发展新实践-DeepSeek应用专题讲座》,也有由某某行业网站发起的《DeepSeek法律人实操》直播邀约。

律师和律所之间大多非传统雇佣关系,所以律所往往不会强制要求参与培训,但黎阳不愿错过,出于时间考虑,他选择了后者,并在当晚19:00进入了直播间。一个半小时的直播里,观看人数一直维持在13万左右。假设全是执业律师,便占到全国17%(2024年9月全国执业律师75万)。

黎阳对这个数字有些感慨,「说实话,假如不是因为培训,我从业这么多年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网站。」他所知道的是,几个律所最近都在推与DeepSeek有关的培训。黎阳曾利用DeepSeek拟写了一份辩护意见。

近一个月,DeepSeek带来的颠覆式创新,也让打工人笼罩在「被AI替代」的阴影中。每个行业都在思考如何提升业务流程中「AI率」。

不仅普通人感到焦虑,就连地方管理者也为错过而无法释怀。前不久,江苏官媒连续两天发布了三篇专稿文章:《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而几天前深圳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引发热议。

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AI改造运动,正在轰然展开。

一夜之间,从鸡肋到必备

不过一个春节而已,三线城市国企员工越洋就觉得,AI从「可有可无」变成了「必须习得」的技术。

开工第一周,越洋收到公司群发的《DeepSeek培训通知》。这次培训由集团总部发起,邀请第三方培训企业,分公司报名轮流参加。主要内容包含了AI基础知识普及、各类AI工具特点分析、DeepSeek+各类效率工具如何辅助办公等。

和律师可以选择性参加培训不同,越洋的公司要求每个人必须参加。

对于DeepSeek,越洋在春节期间有所耳闻。尝试之后,有点小惊喜和小震撼。只是没想到,复工第一时间,她就被这股浪潮瞬间吞没,焦虑感爆表。而春节前,大家提起AI都还感到有些鸡肋。

AI掀动的暗涌,常佳也深有感触。

作为成都一家报社的记者,最近,她感觉领导变得像「班主任」一样,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学习用DeepSeek,还会检查学习成果。

常佳是该报社此前唯一一位跑AI条线的。本地AI企业堪忧的盈利能力,未能给她带来更多商业合作。春节前,领导曾想过放弃这条线,结果年后形势陡转。

常佳认为,领导对AI态度的转变并不来自AI,而仅仅是因为DeepSeek本身,他甚至要求「每一个记者每周都要出一篇与DeepSeek有关的落地稿件。」报社的编辑也开始使用DeepSeek撰写标题。

因为对AI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常佳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学习「豁免」。但她无形中多了一项任务:教大家使用AI。

就像一排多诺米骨牌被推倒,学习DeepSeek一夜间成为了全国各地的潮流。许多地方开工后的第一课就是培训DeepSeek,濮阳、武汉、宁波……有的由政府机关组织,有的由企业协会主办。

AI入侵千行百业像病毒传染一样快速。尤其人本身就是生产资源的行业,比如房产经纪。

链家员工刘进最近接到了一份从「上峰」层层传下来的口头通知:学习使用DeepSeek。尽管没有正式的培训,但据刘进观察,他所在门店的同事全部都主动拥抱DeepSeek。原因也很简单:链家内部的系统,搜索房源效果不如DeepSeek。

「客户提的要求大多很模糊,假如用我们的系统,可能翻很久也搜不出来隐藏信息,现在只要对DeepSeek说出预算、需求等信息,找出的小区往往适配度更高。」

焦虑推手

普通人也许不是最早感受到冲击波的。DeepSeek V2开源模型发布之后,就成为大模型「价格屠夫」,迅速引发大模型行业价格战。字节、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厂纷纷跟进。

创始人梁文锋的想法是,「AI应该是普惠的、人人可以用得起的东西。」

但就在源头努力降低AI使用成本的时候,一种新的创收却在无形中蔓延。

随着DeepSeek热度飙升,企业的焦虑也随之升温,从大厂高层到中小企业主,都开始思考如何提升业务流程中「DeepSeek率」,甚至尝试与KPI进行挂钩。

对于熟谙各种生产力工具类的一线城市白领,也许使用DeepSeek没有什么门槛。即便有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资源。此前网络疯传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正是由清华大学出品的。

但因为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FOMO情绪」,加之一些有影响力的商业人物无形中推波助澜。开始有人嗅到其中的商机。

各路流量博主粉墨登场,借着技术创新和民族情绪赚取到大波流量,一直把DeepSeek普及到农村。

期间,各类卖课账号和培训机构利用煽动性的标题,比如《如AI即将淘汰XXX职业/行业,再不用就落后了》《XXX用了AI,一个月时间赚取了XXX万》,博得流量同时卖课。

目前市面上的DeepSeek课程售价几十元到千元不等,有的月售已经超过8000+。但内容参差不齐。有些机构把前两年ChatGPT的提示词换成DeepSeek,有人在学完之后甚至评价「问DeepSeek都比买这个课强」。

企业级培训的含金量也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企业培训,还是以「DeepSeek+各类工具」为主,这类内容在各视频网站上都有讲解,培训机构仅仅只是做了一个整合。比如前文提到的法律人直播课便是如此,甚至对方给到的上课资料都是直接采用清华大学的PDF。

好在法律人直播并没有收费。律师想要参加只需转发海报到朋友圈,并且附上一句「已转发」,再将截图反馈给工作人员即可。

不过培训只是由头,最终是为了卖货。

据黎阳回忆,整场直播推销味浓重,每隔一阵子女主播就会跳出来推销该网站的年度大会员,3.3年/2700元。假设当晚有10%(接近1.3万人)的观看者下单,那便是千万级的销售额了。

DeepSeek引爆AI焦虑

在DeepSeek横空出世前,众多AI工具已进入公众视野。

两年前ChatGPT-3的出现,仿佛把世界从科幻作品里拽了出来。此后便是两年的大模型军备竞赛。Kimi、豆包、通义千问……这些先后诞生的大模型,都曾在下载排行榜上竞逐,但没有一款能掀起如此巨浪。

艾媒咨询202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近六成的用户表示不会直接使用AI大模型的生成内容,会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

对大部分工作而言,离不开人工纠偏,替代也就无从说起。澎湃新闻在《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中显示,认为人工智能对自己消极影响更多或只有消极影响的人,只占到了8.0%。

人类特有的情感表达和对复杂事物的推理能力,一度是许多人心中的「安全屏障」,直到DeepSeek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这道屏障的有效期。

DeepSeek R1模型的推理速度和行文方面的表现令人称奇。再加上极致的性价比将算力成本打成了「地板价」,震动硅谷。上线18天,DeepSeek日活便达到1500万。与之相比ChatGPT达到日活1500万花了244天。

没有主动投流,没有刻意宣传,这是生成式AI第一次以如此速度占领C端。作为对比,字节去年为了推动豆包,在C端砸了10亿元的投流费用,比Kimi的预计总投放金额还多出1亿元。但是进入2月,豆包和kimi的日活先后下跌。

当大部分普通人还在为这项科技创新喝彩时,大厂已经按捺不住了。

2月1日,大年初四,还未收假,华为云便官宣上线了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接着是阿里、腾讯、百度、字节,在不同程度上接入DeepSeek。

其中,腾讯的拥抱最彻底。除了微信、腾讯文档、QQ 浏览器等业务侧产品,腾讯自研的 AI 助手「腾讯元宝」也正式接入。

大厂的焦虑溢于言表。以字节为例,虽然只通过火山引擎接入DeepSeek,豆包迟迟未动。但梁汝波在2月13日的全员会上直言公司「对AI技术重大变化的敏感度不足」,承认在长链思考模型跟进速度上落后于DeepSeek。

大厂的态度也像一块巨石,砸向了原本只有几颗小水花的湖面。不到1个月时间,超过200家企业接入DeepSeek。企业层面的快速反应,又像涟漪一般逐渐传导至个体,AI的使用门槛迅速瓦解。

「大模型辅助撰写论文」、「智能体批量撰写文案」、「DeepSeek辅助中医开方」,越来越多使用方法由个体开发出来。小红书上,越来越多2010年后出生的「AI原住民」出现,教大家使用AI。

与此同时,一种来不及深思熟虑的危机感也蔓延开来。打开社交媒体,许多行业的从业者都在表达着「被替代」的焦虑。包括曾经处于「安全区」的职业,比如心理咨询师、中医。

前不久,一张疯传的聊天记录截图将这种危机感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截图中,上美股份CEO吕义雄在内部群中表示,要用AI代替大部分岗位的人。其中,客服裁掉95%,只留下5%;内容创新部门裁掉80%;新品创新中心裁掉70%;法务部门裁掉50%。

图片

尽管吕义雄事后澄清「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减人」,但截图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那句「一个团队要做以前20个团队的活」,让网友感叹,裁员和未被裁员的员工都成为了「DeepSeek受害者」。

上美股份并不是第一个因AI提出裁员的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对经营者而言,裁员是为了降本增效,同时也将构建起新的组织逻辑。

AI时代,这可能仅仅是开始。每个人都要做好迎接冲击波的准备。

举报

  • 相关推荐
  • 寻找DeepSeek梁文锋

    AI大模型DeepSeek凭借好用、开源、免费三大特点火爆全球,成为史上最快突破3000万日活跃用户的APP,如今当下各行各业都在被DeepSeek化。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在爆火之前,外界知之甚少,它极少出现在媒体报道、猎头招聘、同行调研之中,也从未像“AI六小龙”那样激起过市场的水花。但无论如何,DeepSeek打破巨头了在AI领域的叙事,现在投资人们迫切希望在下一个DeepSeek出现之�

  • 广告盯上DeepSeek

    AI搜索加广告,是必然吗?定焦One原创作者|王璐编辑|魏佳DeepSeek们最近因为答案中疑似“夹带”广告被骂了。起因是科普博主“三个老爸实验室”称在腾讯元宝接入的DeepSeek里发现,生成答案中有“建议通过58到家等正规平台比价预约”“建议通过快回收平台或本地正规回收商询价”等广告倾向性内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便有没有广告,AI的回答也不是绝对客观中立。

  • DeepSeek们的成本,是怎么计算的?

    DeepSeek彻底让全球都坐不住了。马斯克携“地球上最聪明的AI”——Gork3在直播中亮相,自称其“推理能力超越目前所有已知模型”,在推理-测试时间得分上,也好于DeepSeekR1、OpenAIo1。大模型的降本速度还会越来越快。

  • 我已确诊为“DeepSeek人格”:勿扰

    可能是AGI迟迟不来、等待“AI更像人/超越人”太辛苦。也或许是“AI代替人类劳动力”的预言太惊悚,吓到了人类。”说到底,AGI还没达到,终究是人被异化了。

  • 第一本关于DeepSeek的书出现了…

    三言Pro消息DeepSeek在春节期间火爆全网后,三言Pro此前在《第一波利用DeepSeek搞钱的人出现了》中写道,最先用DeepSeek赚到钱的依然是卖课的。一大波草根导师开始售卖DeepSeek课程。若需系统学习,推荐从官方文档和开源社区起步,逐步深入复杂场景非依赖商业化教程。

  • DeepSeek让腾讯阿里重新上桌了

    “领导都认真了”春节复工之后,在深圳一家传统企业担任行政岗位的棘棘,被通知她多了一项工作内容:“用DeepSeek完成部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部门领导要求每周梳理上报AI工具使用成果。”这让她感到惊讶,“我们是传统行业,虽然之前有使用一些AI技术,但是仅限于研发同事,没有涉及到我们行政部。当DeepSeek指出一条更经济的道路,下场玩家们还要不要继续沉湎于这场有关算力资源的“无限战争”?接下来或许有人会给出更保守的答案。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1):10分钟用DeepSeek搭建私有化知识库

    DeepSeek的持续火热,吸引了大量个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他们期望借助DeepSeek大模型的强大能力,融合私有知识库,训练出契合自身需求的专属大模型,因此纷纷选择通过云端或本地部署的方式来独立部署DeepSeek。优刻得就为大家带来第一期超实用干货:仅需10分钟,利用UCloud云主机UHostDeepSeekOpen-WebUI快速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私有化知识库,轻松开启大模型个性化应用的大门。我们将为您提供基于优刻得模型服务平台DeepSeek-R1,0成本构建智能本地知识库的内容,敬请期待!

  • DeepSeek第三弹:开源DeepGEMM!

    今天上午9点,DeepSeek继续履行开源周承诺,发布了开源DeepGEMM。该帖子一经转发,立即引来了2.1万阅读量,足以见其在国内外受到追捧的热度。本次开源属于DeepSeek开源周”的第三项项目,此前已发布FlashMLA和DeepEP。

  • 小红书“如接”DeepSeek

    字母榜发现,小红书此前在App中内测的AI搜索“问点点”,已悄然下线。去年8月,小红书推出AI搜索助手“点点”,12月,点点内测接入小红书App,被内测到的用户可在小红书搜索框使用AI搜索新功能——“问点点”。互联网大厂们都在AItoC的赛道上竞争,内容平台们显然已经占据了toC的先天优势,先天原因使得在AI赛道,内容平台们没有和大厂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科技风暴到来时,他们显然需要更进一步。

  • 暂时不敢用deepseek写作了

    DeepSeek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把我惊到了。严密的推理,天马行空的想象,近乎无限的知识面,让我已经开始收拾铺盖准备给AI老爷腾地方。但ai都是别人,没有自己。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