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生成式AI最新资讯  > 正文

借助DeepSeek,看忆联PCIe 5.0 SSD UH812a/UH832a如何实现存力飞跃

2025-02-25 11:2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生成式AI和各种大模型不断迭代,已成为驱动各种应用的核心,随着模型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存储设备也提出了更大挑战。

我们借助DeepSeek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能力将“大模型快速迭代,对PCIe 5.0 SSD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输入给DeepSeek后,它给出如下回复:“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PCIe 5.0 SSD作为关键数据载体,需在读写性能、延迟、容量、可靠性等多维度全面突破,才能支撑大模型训练/推理的实时性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向深入分析忆联PCIe Gen5 ESSD UH812a/UH832a的卓越性能。

面对海量数据,忆联UH812a/UH832a如何实现高速读写,助力大模型训练加速

大模型建设进程中,数据采集-清洗-训练-存档-推理场景具有典型的读多写少、顺序业务多、随机业务少等特征。如果说数据是核心燃料,那么企业级高性能SSD堪称“燃料传送智慧枢纽”。当前,代际演进至PCIe 5.0的忆联UH812a/UH832a,采用PCIe 5. 0 接口,具备超高带宽与低延迟,可提供1.6TB~15.36TB多种单盘容量选择,有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企业级PCIe 5. 0 接口

忆联UH812a/UH832a采用企业级PCIe 5. 0 接口,数据吞吐效率是上一代(PCIe 4.0 SSD UH811a系列)的 2 倍,同时支持双端口,为数据中心模型训练、大数据应用、云计算服务、网络连接等场景的存储能力带来质的飞跃。同时,该接口向后兼容旧版本,在提升存力性能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服务器功耗,有助于企业在升级设备时保护原有投资并降低运营成本。

更快顺序读写,更高随机读写

在顺序读写方面,忆联UH812a/UH832a 128KB顺序读快达14900MB/s,位列友商TOP1;顺序写为10500MB/s,对比国际友商高69%,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随机读写方面同样表现出色,4KB随机读IOPS高达3500K,位列友商TOP1;随机写IOPS为1000K,对比国际友商高52%,可轻松应对电商平台的海量订单数据处理、社交平台的动态信息读写等场景,确保数据快速读写,有效保障平台流畅运行。

超低时延

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忆联UH812a/UH832a的超低时延特性突出。4K随机读QD1 时延大量数据频繁读写,忆联UH812a/UH832a通过高可靠设计保障盘片全生命周期稳定

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中,数据的存储量呈指数级增长,未来可达PB-EB级别,存储设备的可靠性显得尤为关键。

严苛测试:依托于JEDEC标准,忆联UH812a/UH832a可靠性测试覆盖更全面、指标更严格,也是行业内头个通过中子测试的PCIe Gen5 ESSD。在高温、高湿、中子辐照等恶劣环境下,忆联UH812a/UH832a的测试结果显示其在数据安全性和设备稳定性上更具优势。无论是数据中心日常运营,还是应对突发情况,都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有效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出色算法:基于业界领先的 LDPC 算法,忆联UH812a/UH832a具备超强的纠错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并修正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错误。同时,超低延迟的解码能力,极大提升了信息处理速率,确保SSD全生命周期性能稳定,整个周期内性能浮动小于10%,为数据中心混合业务、中心云/边缘云存储业务的稳定、有效运行夯实存力底座。

置信度更高的MTBF&AFR:通过全生命周期高频率采样,结合ORT机制保障,使得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与AFR(年化故障率)的置信度更高。经过严格测试与验证,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50W小时、年化故障率≤0.35%,这些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以卓越的数据表现有力支撑数据中心稳定、安全运行 。

未来智慧存储的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忆联UH812a/UH832a有哪些创新助力存力飞跃

算法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高精度电压检测与智能算法:忆联UH812a/UH832a采用高精度电压检测技术,定期对全盘 NAND cell工作状态后台采样。借助智能算法和扫描结果,能有效获取全盘 NAND cell特出开启电压。即使遭遇SSD掉电,也能在上电后首先时间估算掉电时间并补偿开启电压,确保SSD控制器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准确读取数据。

高性能LDPC算法:忆联的高性能LDPC算法,通过“列重、图、环和陷阱集“四重优化,赋予LDPC码超强纠错能力和小于1E- 18 的UBER(不可修复错误比特率)能力。高并行译码算法优化后,即使在出错数升高时也能保证译码成功率和带宽。结合精细电压管理和LDPC纠错技术,忆联UH812a/UH832a能确保SSD的初次读成功,无大幅带宽波动。

应对数据写入量的创新技术:企业级SSD的一个挑战在于巨大的数据写入量,随着高达3DWPD(每天写满 3 次全盘)的数据写入量,垃圾回收机制引发写放大,进一步增加NAND实际写入量,导致NAND cell劣化,进而影响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忆联UH812a/UH832a一方面通过NAND cell健康度识别增加整体数据写入量,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数据识别并降低写放大,提升盘片健康度。同时,通过健康监测技术,能更早识别易劣化的NAND cell,结合动态磨损均衡技术,让 “健壮” NAND 承受更多磨损,保护 “弱” NAND,提升SSD整体写入能力。

冷热数据智能识别与分类:在SSD实际使用中,写入数据有 “冷”、“热” 之分。忆联的智能识别和分类技术,能在无用户信息时识别写入数据热点,将冷热数据分位置写入。垃圾回收时,可显著降低有效数据回收量,减少盘片写放大,延长盘片寿命。

功耗创新,开启节能有效新模式

随着 SSD 主控芯片制程更加先进,服务器功耗和SSD散热成为影响服务器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的关键。为进一步降低服务器功耗,对BMC功耗的控制策略要求也日渐提高。

在常规BMC调速策略聚焦调节温度时,忆联通过创新SSD功耗检测功能,让服务器 BMC 同时监控温度与功耗,构建更有效的服务器风扇调速策略。

忆联在SSD内部增设功耗检测电路和专用电阻,在服务器运行时,12V电压经检测电阻产生微小压降,通过采集、计算、放大,可比较准确算出SSD功耗数据。经严格验证,忆联UH812a/UH832a功耗检测误差≤3%,且每秒刷新,具备实时检测能力。功耗检测结果则存储在忆联自定义smart信息内,用户通过服务器BMC可直接查询获取其中SSD的实时功耗,有助于服务器散热管理,降低能耗,进而提升数据中心整体节能效率。

借助DeepSeek的深度思考,我们看到,忆联PCIe Gen5 ESSD UH812a/UH832a从卓越性能、稳态可靠,到技术创新的存力飞跃路径。凭借在企业级SSD领域的强劲创新能力,忆联将持续推动存储技术演进,为企业在线核心业务、数据中心混合业务、云计算和大模型等各类场景提供有效存储解决方案,在PCIe 5. 0 时代,助力用户释放企业级智慧存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PCEVA权威评测:忆联UH812a登顶PCIe 5.0企业级SSD巅峰

    PCEVA对忆联PCIe 5.0企业级固态硬盘UH812a进行全面评测,该产品顺序读取速度达14.9GB/s,4K随机读取性能达3569K IOPS,延迟低至55μs,在Oracle数据库、虚拟化等企业级场景中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通过SNIA SSS PTS测试,其性能超出标称值,同时通过了英特尔BKC认证及中子辐照测试,展现出高可靠性与抗辐射能力。

  • 8TB登场 三星 9100 PRO PCIe 5.0 固态硬盘,性能规格上新

    三星电子于2025年8月20日推出9100PRO系列8TB固态硬盘,包括标准版和散热片版。新品采用PCIe 5.0接口,顺序读写速度分别高达14,800MB/s和13,400MB/s,相比前代990PRO性能提升99%。支持多设备兼容,包括笔记本电脑、游戏主机等,适用于游戏、内容创作等高性能场景。8TB版本将于9月2日发售,建议零售价分别为999.99美元和1019.99美元。

  • SSD Fans评测:忆联消费级SSD AM541|强性能 高可靠 长守护

    国内知名技术社区SSD Fans对忆联消费级SSD AM541进行了深度评测。这款PCIe4.0固态硬盘采用3D NAND闪存颗粒和最新主控芯片,1TB版本顺序读取速度达7143MB/s,写入6037MB/s,远超标称值。评测显示AM541在性能、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异,采用无缓存DRAM-Less设计配合智能SLC缓存机制,在CDM、SNIA标准测试中均展现业界领先水平。游戏实测《FF14》加载仅7.445秒,《黑神话:悟空》启动快40%,充分满足消费级用户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展现了忆联在存储领域的技术实力。

  • 如何快速精准计算AI大模型费用?试试这个三步完成的免费工具!

    文章讲述AI项目预算失控的普遍现象:李工团队因手动计算GPT-4等大模型调用成本复杂,最终预算比实际支出少25%。行业调查显示73%团队曾因模型成本失控被迫调整项目。AIbase推出三步极速成本计算器解决痛点:1)集成50+主流大模型参数库;2)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生成预算;3)10秒输出详细成本对比报告。该工具已帮助电商企业节省40%预算,其优势在于实时追踪官方定价、智能匹配场景规则、自动生成多模型对比报告,让晦涩的token计价变得直观透明。目前已有超12万开发者使用该工具优化AI项目成本。

  • AI日报:腾讯推音效生成工具AudioGenie;阿里推智能体WebWatcher;我国首个法律垂直大模型“小包公”发布

    本文介绍了AI领域最新动态:1)腾讯推出电影级音频生成工具AudioGenie,展现中国AI技术实力;2)阿里开源多模态智能体WebWatcher,突破现有系统局限;3)港大等高校联合推出3D建模技术OmniPart,实现模型组件独立性和清晰度;4)Meta发布无需标注数据的通用图像处理模型DINOv3;5)国内首个法律大模型"小包公"发布;6)ChatGPT移动端收入突破20亿美元;7)安卓厂商借鉴灵动岛设计,新芯片推动AI功能普及;8)欧洲AI公司推出仅94MB的超小模型;9)Claude Code新增编程教学模式;10)AI技术被滥用于电商恶意退款;11)IDC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

  • AI日报:DeepSeek V3.1正式发布;企业微信5.0推出全新AI能力;快手 Klear-Reasoner 模型成功登顶

    AI日报栏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DeepSeek V3.1发布,大幅增强长文档分析和代码理解能力;企业微信5.0集成智能搜索、总结和机器人功能;快手Klear-Reasoner模型数学推理准确率超90%;谷歌Docs新增AI语音朗读功能;Firecrawl完成1450万美元融资并推出V2版本API;Meta上线AI语音翻译功能;微软Excel集成Copilot实现一键数据分析;Claude桌面客户端推动AI编程可视化;苹果Xcode将原生集成Cl

  • 如何用3分钟精准计算AI大模型成本?避免生成一篇万字文章就超支?

    AI大模型成本控制指南:实测三步预算法+企业级避坑方案。文章揭露行业痛点:1)价格迷雾:各厂商计费规则差异大,长文本/多模态存在隐藏溢价;2)团队实测GPT-4生成20篇行业分析(50万字)实际账单超预算4倍。解决方案:通过AIbase计算器实现精准预测:①场景化选择自动加载计费规则;②输入需求实时生成动态成本矩阵;③智能规避四大隐性成本(长文本衰减补偿/区域差价预警等)。跨境电商案例显示,使用工具后成本降低60%。核心观点:在AI时代,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独家消息:天玑9500 AI算力翻倍,大模型响应速度更快了

    联发科天玑9500完成NPU架构升级,首次引入全新IP硬件。采用“存算一体”高效设计,AI策略从拼性能转向追求均衡能效比。终端AI落地能力增强,旗舰芯片算力提升让手机可运行更聪明的大模型,响应更迅速。日常AI功能如图像处理、视频生成、文本创作等响应更快效果更好。“存算一体”技术通过就地计算降低功耗,减少数据传输更节能。手机AI技术正从“实验室性能”向“用户体验”过渡,算力提升带来更广泛AI应用场景,能效优化保障日常使用稳定性,整体提升手机AI实用价值。

  • 昆仑万维UniPic 2.0“小钢炮”模型炸场,一个模型搞定理解+生成+编辑

    大模型又迎来新一波的迭代周期。 近日,从Open AI发布GPT-5,到国内的昆仑万维、商汤、百川智能、智谱等都陆续发布了自己的新模型。其中昆仑万维更是一口气开启了技术周,连续5天每天发布一个新模型,而8月13日发布的,正是其本周发布的第三款模型——多模态统一模型UniPic2.0。 UniPic2.0主打的是,在单一模型中深度融合图像理解、文本到图像生成、图像编辑三大核心能力

  • 不再喊“私域”,企业微信5.0真正的杀手锏是AI和办公!

    企业微信5.0终于来了。 不同于过去版本发布,几乎场场都把“私域”相关能力作为重点,这一次,企微选择把重心放在了AI能力与办公协同。 AI切中的是企业日常协作中最棘手的效率痛点,而办公场景的延伸,则让“连接内外”真正变为现实。 这背后释放了一个信号:企微并不是在弱化私域,而是回到它更底层的定位—— 一个既能打通微信外部客户连接,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