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擎朗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共推全球人才培养与机器人技术创新 擎朗智能与韩国国立釜庆大学签约

2025-02-19 16:4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 月 18 日,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国立釜庆大学(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的合作签约仪式在韩国举行。

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全球人才培养、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国际教育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韩国电子通信协会会长、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卫星信息融合工学教授、共同实验实习馆馆长尹洪周,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共同实验实习馆主任李荣卨,韩国国立釜庆大学电气电子工学学科长权成列,釜山职业能力教育院长兼CEO宋道敏,擎朗解决方案总监张竞宇、区域经理龚健、擎朗韩国国家经理夔梓峰、擎朗韩国高档销售经理曹希等人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全球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激增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1800 亿美元。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全球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专业人才的缺口也在持续增大,尤其是在教育与实践结合的领域,亟需校企合作来填补这一缺口。

 擎朗智能作为国内首批出海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业务覆盖全球80%国家,是全球机器人企业产品覆盖最广、海外出货量位居行业头部的企业。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则是韩国先进的国立大学之一,以其在工程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实力闻名。此次双方强强联合,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机器人行业进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结合擎朗智能的产业优势与韩国国立釜庆大学的学术资源,共同推动全球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聚焦全球人才培养与机器人技术研发

 双方将在全球人才培养、联合研发与技术创新与教育内容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全球人才培养方面,擎朗智能将为韩国国立釜庆大学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项目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擎朗智能还将通过其全球网络为学生提供海外就业机会,助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在联合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双方将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系统领域展开联合研究,共享研究设备与技术资源。擎朗智能将为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提供先进的机器人设备和技术支持,推动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有望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革新,为市场带来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在教育内容创新方面,双方将共同开发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教材和课程,结合比较新的行业趋势,为学生提供前沿的教育内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报告,到 2025 年,全球将有50%的员工需要重新培训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本次合作将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提供重要支持。

推动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此次合作不仅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也是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教育合作已成为培养全球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ICEF Monitor的数据, 2022 年全球国际学生人数已超过 600 万,预计到 2030 年将突破 800 万。擎朗机器人与国立釜庆大学的合作,将为全球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推动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享。

校企双方合影

 此次合作标志着擎朗智能在国际化教育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双方将在未来持续推进各项合作内容,不断加强交流互动,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专业实习与产业实践的高度对接,共同参与企业海外业务的机会和渠道拓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系统支撑,助力全球科技创新的未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联合国向善机器人青少年挑战 首次登陆中国

    国际电信联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起的“2025-2026国际电联机器人向善青少年挑战赛”在中国启动。这是联合国官方支持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活动首次在华举办,标志着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赛事以“粮食安全”为主题,邀请全球10-18岁青少年设计机器人应对农业挑战,探索AI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区活动由复旦大学等承办,将于2026年3月在上海举行总决赛,优胜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峰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向善理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视野。

  • 慧辰股份的AI应用破圈 发布机器人智脑“X”平台赋能让硬件更智能

    慧辰股份发布AI战略,聚焦垂直领域打造“专才”而非“通才”AI产品。其四大智能体包括:Data Agent重塑数据分析交互,让业务人员用自然语言分析内外数据;垂直行业数据洞见智能体,专攻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挖掘;市场需求研判智能体,辅助销售团队把握商机;数字员工管理平台,规模化部署AI应用。通过将AI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该公司推动AI从“炫技”走向“赋能”,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 智元×火花机器人攻克复杂环境集群控制,机器狗方阵演绎精准协同闪耀广州灯光节

    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上,智元机器狗D1+EDU方阵完成行业首次大型文旅活动机器狗集群协同展演。通过精准步态控制实现方阵变换、同步舞蹈等高难度动作,智能灯带与光影实时联动形成"光河""星空"等视觉效果。该方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多机协同控制技术瓶颈,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机器狗在开业典礼、主题展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路径,有效破解集群协同难、环境适应性差等行业痛点。

  • 从“主动预防”切入,首款家庭具身机器人开启一场大规模社会实验

    星动力公司推出首款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星动力H1,通过“千台臻享计划”招募1000个体验家庭,开展大规模用户共创活动。该产品定位“主动预防”健康管理,集自主移动、精细操作、环境感知与人机协同于一体,致力于成为家庭智能伙伴而非单一功能设备。此举旨在探索具身智能在非标准化家庭场景中的可行性,通过真实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为人机协同模式提供实践样本。

  • 人形机器人让小鹏走上了神坛

    这场由机器人引爆的重估,效果或许超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预料。 IRON登场那几天,全网都在找拉链,还有批评声指出,何小鹏在演戏。这种不信任,恰恰是市场对小鹏,乃至所有中国车企的刻板印象:会堆料、会营销,但搞不定具身智能这种真科技。 市场越是质疑里面藏人,那把最终亮出的剪刀就越有分量。何小鹏要的,本就不是一句“信了”,而是一个迫使资�

  • 马斯克:数字“永生”有望20年内实现 人类意识上传至机器人

    在上周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再次抛出震撼性预言:人类有望在20年内,通过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结合,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根据他的构想,这一过程将分两步实现:首先由Neuralink捕捉并创建人类心智的数字快照”,涵盖记忆、思维模式甚至个性特征。 Optimus是一款双足机器人,设计目标是在真实世界中导航、与人类互动并执

  • 打破乐器边界:AeroBand空气吉他助力机器人高交会开唱

    2025年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全球智能乐器品牌AeroBand空气乐队携智能乐器亮相,重点展示其明星产品AeroBand空气吉他。该产品是全球首款手自一体智能吉他,曾获2023年红点设计奖,具备手自一体、律动伴唱、APP互动学习及无痛硅胶弦等功能。展会现场,机器人化身演奏家与音乐人同台献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AeroBand通过科技重塑音乐全链路体验,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乐器生态系统,让音乐学习更自由、创作更高效、表演更具突破性。

  • 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未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人形机器人

    2025年11月3日,星际动力科技公司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启航,由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目标让机器人走出科幻、走进现实。现场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星际1号”,其具备三大突破:灵巧双手实现精细操作、具身智能大脑支持自主交互、硬件抽象层实现标准化量产。星际动力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协作伙伴,开启产业新篇章。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