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大模型最新资讯  > 正文

大模型创业“生死局”:融资困难、造血乏力、卖身离场

2024-12-08 10:59 · 稿源: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任雪芸,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ChatGPT诞生两年,创业淘汰赛加速

AI大模型的淘汰赛,在今年5月按下加速键。

今年5月,为了吸引用户,云厂商大模型掀起了一场推理算力价格战。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科大讯飞先后加入降价行列,把大模型推理算力价格下降了90%。

大模型

大厂巨头们掀起的价格战,最先冲击到的是行业中的创业企业,它们原本就变现困难、利润微薄,随着行业毛利下降,自我造血的节奏也被打乱,快速商业化的难题被摆到了台面上。

一位行业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大厂先天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规模优势,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大厂当下给出的低价策略已经远低于创业企业的成本线,无法跟进。

此前搜狗创始人、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也给出判断称,随着今年5月国内大模型价格战降至免费,To B模型市场会繁荣的更快,但尾部公司会退出这个赛道。

被收购是不少AI大模型创业者们心中的理想结局。一位创业人士告诉Tech星球,AI行业的增长,并未带来相应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许多企业已经无法维持运营,“相比注销或停业,被收购起码意味着活下去了。”

今年10月底,AI垂直领域大模型公司波形智能被智能手机厂商OPPO收购。从2023年成立到被收购,波形智能拿到过两轮融资,投资方有蓝驰创投、西湖科创投等。被收购之后,波形智能在后续声明中表示,“产品和公司仍在正常运营,均不受影响。”

波形智能并非个例,放眼全球市场,美国的科技巨头同样在收购AI初创公司的核心人才和技术。今年8月,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haracter.AI按照25亿美元价格估值,被谷歌收购。6月,亚马逊宣布与Adept达成技术授权协议,并且其联合创始人及部分团队成员加入了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早在3月,微软也以6.5亿美元买下了Inflection AI。

伴随着AI创业进入动荡期,一批中高技术、产品人才也在发生流动。今年下半年,波形智能创始团队打包进了OPPO负责交互产品,而序智科技创始人秦禹嘉、零一万物模型预训练负责人黄文灏先后加入字节跳动......

一位资深猎头告诉Tech星球,“目前一些大厂还会特地找创业公司对应业务的某个高管,直接重金挖人。”

这些动作都表明,经历了2022年末至今两年热潮后,大模型市场进入整合期。如同过往其他行业的创业走势一般,曾经围绕于创业公司资源最终还是回流到了大厂。

明星创业公司与投资人反目

让AI大模型创业,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融资放缓。

根据桔子IT数据,今年以来(1月1日~12月5日),国内AI领域发生439起融资案例,总融资金额超564亿元,大概是去年的80%。粗估来看,今年以来AI领域月均融资金额不到50亿元。

一方面,机构缩减投资是普遍现象。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对外投资活动的早期投资、VC、PE机构数量同比分別减少23.9%、19.2%、25.2%。

另一方面,则是不少投资人的耐心逐正在逐渐被消耗,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今年11月,大模型明星创业公司“月之暗面”与前投资人“反目”,走到仲裁的事件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一位一级市场从业者表示,像月之暗面这种走到仲裁阶段的案例并不多。他表示,在风险投资集中度高的行业,投资人与创始团队存在争端并不罕见,常规采用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协商重新推进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月之暗面的走向,可以被称为行业的特例。

但上述从业者同时认为,随着AI大模型创业市场环境的恶化、退出周期的延长,原本和谐的关系正逐渐走向紧张,这折射出的是投资机构与企业之间信任崩塌的趋势。

一位AI创业团队的成员则告诉Tech星球,今年的确感受到了来自投资人的压力,“我们和投资人、创始团队产生过几次意见不和,但最终还好达成了一致。”

一位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人士则告诉Tech星球,核心原因在于,募资和退出都越来越难了,之前投资的项目无法正常退出的比例正在拉高,投资机构承接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具体看向当前的投资环境,他表示一些优质项目因价格过高难以推动投资进程,便宜项目又会让内部产生犹豫,投与不投都是一个困境。

AI四小龙时期的AI投资人们,充满耐心等待产品的成熟、落地,大部分公司都能拿到源源不断的资金,而这一轮AI大模型创业投资潮结束的似乎更快,创业者们已经很难找到过去那些一掷千金的风险投资机构。

一位参与过大模型企业融资的投资人向Tech星球透露,比起过去投资看好技术、前景、团队就入手的逻辑,不少机构的内部决策周期越来越长,还会反复计算、评估新钱投出去的回报率,“根据今年的趋势,我们明年大概率会进一步缩减投资的项目金额。”

越来越难的游戏

AI大模型行业热闹两年多后,很多人发现大模型“烧钱”似乎是个无底洞,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人,他们都难以在有限时间内收到投资回报。

得益于 ChatGPT 的爆火,OpenAI的年收入已攀升约40亿美元,但 AI 模型开发就像一个无底洞,有着全球1.8亿个人用户和100万企业订阅用户的OpenAI同样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据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透露,OpenAI预计今年亏损约50亿美元。

从商业化的角度衡量,基础大模型的希望已经被打碎,它的确不是一门能带来利润的好生意。可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对融资的极度依赖,让AI大模型企业对商业化的渴求越来越迫切。

今年下半年,从巨头到初创公司,一同将目光转向了AI应用领域,其中,AI搜索、AI陪伴、AI视频、AI生产力工具等赛道的竞争尤为激烈。

一位大模型行业从业者认为,所谓的AI应用就是降低使用门槛,能够实现商业化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用户。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也曾公开表示,“大模型套壳是可以的,只要有用户就能赚钱。”

无论是B端用户还是C端用户,AI大模型企业都在探索更佳的落地方式。比如国内大模型“六小虎”,智谱AI和百川智能主要面向To B市场,专注于企业级应用;零一万物则是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AI写作、编程、医疗等多个领域,场景相对多元化;月之暗面则主要做To C市场,聚焦在娱乐和社交领域。

尽管AI应用市场规模很大,但上述一个创业者表示,当下在应用层创业也无法与大厂做出明确的差异化竞争,巨头们的触角正在延伸到每一个业务场景之中,加剧创业的难度。

就像今年字节跳动副总裁朱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提到“豆包”名字的含义,他表示豆包就是“都包了”,意为工作生活学习的需求都包了,寓意正是通用助手的产品愿景。据QuestMobile的数据,从2023年8月上线,到2024年5月,豆包的月活用户规模超2600万,到了9月,月活已经接近4200万。

如果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准进行衡量,豆包等背靠巨头的大模型产品尚且还不能算是时代的超级应用,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在未来寻找机会的每一战中,可能都要与巨头展开一场交锋。

举报

  • 相关推荐
  • 预测大模型的工业生存法则,华为博士告诉你什么才是B端最需要的大模型!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期间,AI专家李良基与华为团队围绕预测大模型展开深度对话。华为提出"数据原子级表征体系"理念,旨在通过统一数据编码解决跨场景迁移难题。预测大模型已在钢铁行业成功应用,温度预测准确率远超传统方案。专家指出,AGI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知识迁移能力,未来将聚焦To B场景落地,通过统一架构实现跨领域泛化应用。华为云首创Triplet Transformer

  • 深耕垂直物联场景,萤石蓝海大模型2.0 升级引领行业再跃迁

    萤石网络发布蓝海大模型2.0,聚焦智能家居垂直领域。该模型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升级:1)感知能力实现1200种目标识别,支持动物种类精细分类;2)理解能力支持多模态分析,包括视频、听觉及混合理解;3)记忆能力构建目标/设备/用户三维画像体系。作为行业首个家居专用大模型,已落地65款产品,服务调用量半年增长400%。同时推出EZVIZ HomePlay OS系统,开放软硬件能力,构建混合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智能家居场景创新。在开发者大会上,萤石还展示了养老看护等碎片化场景解决方案,通过垂直领域深度优化实现低成本高效应用。

  • 智能体时代,还得看豆包大模型

    火山引擎,又有大动作了。 2025年6月11日,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发布豆包大模型1.6、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1.0pro等重磅新模型,以及迭代了一站式AI云原生全栈服务。 对此,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做好火山引擎对字节跳动成为一家优秀的科技公司、保持技术竞争力很重要。未来,字节跳动会坚定长期投入,追求智能突破,服务产业应用。通过火山引擎,持续把新模型、新�

  • 水滴信用惊艳亮相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展示企业大数据大模型成果

    6月11日,2025火山引擎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聚焦大模型与AI云原生等前沿技术,汇聚行业精英探讨AI转型机遇与创新产品落地路径。水滴信用作为合作伙伴惊艳亮相,展示其企业大数据MCP成果。火山引擎智能算法负责人吴迪发表主题演讲,介绍其MCP服务通过搭建三座桥梁连接开发者生态、大模型工具和云服务,助力构建复杂Agent系统。水滴信用凭借多年企业数据服务积累,整合全国超3.7亿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推出企业大数据MCP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一站式智能分析。此次合作不仅展示技术实力,更为企业信用信息服务行业智能化升级树立新标杆,推动行业迈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新时代。

  • 玄武云出席崔牛会AI活动,聊聊AI大模型如何掌握终端信息

    6月20日,崔牛会主办的AI发现者计划之AI+OPEN DAY在广州举办,玄武云与百度云等企业围绕AI大模型应用展开探讨。玄武云分享了快消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出SKU超级模型和价签识别模型,帮助品牌商提升终端管理效率。其中SKU模型覆盖6000+商品,识别准确率达90%;价签模型准确率85%,已应用于知名薯片品牌。通过AI技术实现商品陈列优化、价格监控和渠道布局分析,助力快消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在存量市场中创造增量价值。

  • 思必驰RTOS大模型解决方案丨当玩具遇上AI,陪伴更有温度

    文章介绍了多款AI陪伴机器人产品,如LOVOT、Moflin、FoloToy等,它们通过创新交互方式引领消费新潮流。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思必驰推出RTOS大模型解决方案,融合智能对话技术与DFM-2大模型,整合第三方内容资源,赋予产品情感陪伴与寓教于乐功能。该方案具备智能打断、上下文记忆、多轮对话等能力,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在儿童教育领域,AI玩具可成为智慧伙伴,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未来,AI赋能玩具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 大模型都能冲清北了?首个AI高考总分评测结果出炉

    7家国产大模型参加2025年辽宁高考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腾讯元宝在文科考试中以667.5分夺冠,接近清北录取线;豆包、讯飞星火分别以655分和652分紧随其后,均达985高校水平。理科方面,豆包以635分领先,元宝和Kimi分别获得632.5分和629分。测试发现大模型在文科表现优于理科,尤其在语文作文和数学解题能力突出,元宝数学获得149分高分。但在理科综合科目存在短板,物理化学的解题过程和知识点推导不够完整,图像符号理解不足。相比去年,今年大模型整体能力显著提升,已从"文科一本、理科二本"水平进步到冲击顶尖高校的水平,展现了国产AI的快速发展。

  • 有道14B低成本轻量模型“子曰3”开源,数学推理性能超越大模型

    网易有道6月23日开源国内首个专注数学教育的"子诳3"大模型系列数学模型(Confucius3-Math)。该模型在单块消费级GPU上高效运行,在多项数学推理任务中性能超越更大规模的通用模型,高考数学题测试得分达98.5分。其训练成本仅2.6万美元,推理性能是DeepSeek+R1的15倍,服务成本低至每百万token0.15美元,大幅降低教育AI应用门槛。该开源模型为教育公平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AI�

  • 科技成果转化好消息!“稻米造血”有望成为现实

    武汉某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的Ⅰ类生物制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已完成国家药监局全部业务审评,进入最后审批阶段。该药基于药用水稻技术平台研发,历经20年科研攻关,开创性地将水稻种子转化为"天然生物反应器",通过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人血清白蛋白,最终获得高纯度医药级产品。目前该平台已实现每公斤糙米30克蛋白表达量,量产后有望降低白蛋白成本,惠及患者。中国白蛋白市场需求约1000吨/年,进口产品长期占据60%份额,奥福民®量产后有望替代约四分之一进口产品。该技术平台还有多个涉及儿童腹泻、心脑血管疾病的水稻系新药在研。

  • 宜人智科“智语大模型”备案完成,旗下宜享花开启AI+多元场景

    宜人智科自主研发的"智语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备案,标志着公司在AI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大模型具备文本生成、智能解析、合同审核及多语言翻译等核心功能,已应用于金融科技、智能客服等业务场景。公司将通过该技术升级核心产品"宜享花"的智能化服务,优化风控评估和智能决策支持,提升数字化服务体验。未来还将深化智能风控、自动化审批等金融场景应用,打造行业标杆级智能服务平台。公司将持续加大AI研发投入,推动"AI+金融"深度融合,加速向AI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