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科技强国最新资讯  > 正文

AI电视多见,真正的AI电视少有

2024-10-10 14:3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我们正身处一个比较罕见的历史性交汇期。在建设科技强国路上,中国已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形成了统一步频,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旋律。

可如何才算真正的科技强国?答案是:既利发展、又惠民生。像我们不仅拥有北斗、天眼等天工开物般的大国重器,更将前沿科技用之于民,如北斗已广泛应用于导航、生物科技持续赋能制药等。

AI亦是如此。ChatGPT问世后,全球只花了 3 个月就形成共识:它将掀起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今中国已步入AI发展高速道,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千行百业,也在积极探索全新想象空间——尤其是电视。

然而,现状如何?

1、用户要的是AI,还是电视?

过去十年,围绕“做薄、做大”展开的硬件升级大潮席卷电视领域;下一个十年,行业亟待新的技术力量来接续变革。而AI技术的发展让行业看到了可能。去年的AI大爆发以来,许多企业乘势推新,以“AI电视”“人工智能电视”来命名的产品不在少数。

但纵观这些产品的核心卖点,多是围绕交互、功能等方向展开。

在某知名电视品牌线下店看过一款标注“AI语音投屏”字样的电视。销售人员说,这款产品支持手机NFC和遥控器NFC感应实现“碰撞投屏”,而语音交互可以唤醒智能助手,帮你完成搜索、点击和设置等操作。

他直言:“这和智能音箱一个意思。”而这,也是现阶段大多消费者的认知。对普通用户而言,人工智能依然是抽象概念,他们眼中的AI电视、或者说AI的意义,无外乎是给电视内置了一个比Siri更聪明的语音助手。

但问题来了:用户需要的到底是一个AI工具,还是一台电视?

答案毋庸置疑。不管它叫AI电视还是人工智能电视,主体依然是“电视”。而电视的基本能力、本职工作,一定是带给用户好的视觉效果,画质永远是首先位。如果AI仅仅用来赋能交互,无疑是本末倒置。

AI要改变电视,首要任务是提升画质,然后再通过交互升级、功能拓宽来“锦上添花”。

这也是海信电视一直在走的路。

并且,在探索AI画质的过程中,海信电视率先取得突破,用AI打破了画质上限——在以前,决定电视画质的是“资源品质”和“硬件参数”中的较低值,比如720p的资源在4K电视上只能呈现普通清晰度。

但AI的加入,改变了这个现状。它可以智能修复画质,就像AI技术助力敦煌古壁画修复那样,让720p的资源呈现出1080p的跃级画质;同时,当下电视越做越大、分区越来越多,对于算法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AI还可以赋能芯片、调校等等,让硬件也实现进化。

也就是说,相比于现阶段AI在交互方面的应用,它能给画质带来的提升空间更加巨大、更加全面且更具开创性。

2、AI画质突破,有着很高门槛

那既然头部企业已经有了可行的方向和实践,为什么多数AI电视新品仍以智能交互当做主打?

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可以语音控制、远程视频的智能电视已经不算稀奇。而近年AI和大模型饱受追捧,许多电视企业为了搭便车,把已有的智能包装成AI乃至大模型,实际产品和体验没有明显变化,很大程度上是营销噱头而已。

诚然,相较于给电视增加一个智能语音模块,AI画质的探索难度则要大得多。首先,AI画质修复能力要背靠大模型来进行巨量训练,而训练大模型需要强大的AI芯片来支撑;另外,优质的硬件也需要优质的调校,毕竟一把好牌也得会打才行。而调校又依赖积淀和底蕴,不是朝夕就能突破的。

这是普通企业探索AI画质的掣肘,但也是海信电视引领AI画质的缘由。

海信电视不仅是中国仅有一家拥有自研高端画质芯片的品牌,更拥有 50 余年影像调校经验、巨量影像数据库和百亿级星海画质大模型。而这些,共同汇聚在ULED AI画质技术平台之上。结果就是,拥有AI超画质的海信电视不是一台、也不是几台,而是一整个系列。

今年,海信电视再推全新一代AI超画质阵容。除了有“AI画质专家”海信电视U8N,还有海信电视E8N Ultra、海信电视E7N等多款新品。而它们的优势是共通的——芯片、控光和屏幕。

其一,是较好的高端画质芯片。海信ULED超画质系列电视搭载的信芯®AI画质芯片,可以理解为电视的独立显卡。作为国内新款8K AI画质芯片,它能基于AI深度学习实现全链路AI画质调校:例如能“看懂”正在播放的老港片,智能渲染牛仔裤的蓝白色、智能补偿武打场景的丢帧画面,实现AI画质修复;还能根据汽车、街道、建筑的景深关系,自动优化主体画质、虚化背景,以及根据外部光线变化自动调整明亮、对比度等参数,保证画质始终处于理想状态。

其二,是较好的智能控光技术。海信电视是背光分区控制技术的开创者,掌握着 1000 多项专利ULED技术,曾一举打破中国与日韩电视企业的技术“代际差”。而今,海信电视以AI技术赋能Hi-Light光学系统,光效、发光面积均大幅提升,且实现了1: 1 逐点控光,意味着成千上万颗灯珠中“每一颗”的亮度、色彩都能独立控制。这带来了画质细腻度的指数级提升:坐远了看,画面中是漫天大雪,靠近了看,每片飘雪亦清晰可见。

其三,是较好的专属定制屏幕。海信ULED超画质电视配备了专属的“黑曜屏Pro”,由海信电视联合京东方定制而来。这款屏幕比较大的优势,即用户在白天强光干扰、聚会围坐侧看等场景下也能享受无损画质。因为黑曜屏Pro采用了低反射补偿层,能做到1.5%的超低反射率和更高对比度,还有178°超广观看视角,无惧光线和位置,怎么看都好看。

当然,其他企业在做的,海信电视也同样做到了“全优”。

海信ULED超画质系列电视同样实现了AI音质和AI场景(交互)的“全面进化”。音质方面,IFA现场亮相的海信电视E8N系列配备了2.1. 2 影院级环绕音响,而U8N系列更是采用4.1. 2 多声道空间声场和109W大功率(195W峰值功率)。在此之上,AI芯片可通过强大算力让音质更上一层楼;在交互上,海信ULED超画质系列可借助大模型实现“模糊搜索”,如告诉电视模糊的剧情或主演,即可找到想看的内容,它还能为你生成生活服务建议、旅行攻略,扫码即可下载到手机。

3、全球电视看中国,中国电视看海信

这边,AI技术的应用让电视换了天;另一边,中国电视也正在让全球影像行业“换新天”。

海信ULED超画质电视的引领性和突破性,不仅仅在国内,也同样在全球舞台大放异彩——今年德国柏林IFA展现场,海信电视基于ULED超画质电视搭建了《黑神话:悟空》体验区,用较好的国产游戏、较好的国产电视,向全球展示最厚重的中国文化和最较好的的影游体验,以及AI画质的可能和未来。

这个见证了全球电视时代启幕的百年展会,也同样见证着全球影像技术的进化和换代。从 2009 年海信初次亮相IFA算起,短短 15 年,海信电视便完成了从追逐到并行、直至引领的华丽转身:

2013 年,海信电视4K阵营惊艳亮相,包括了全球比较大的 110 吋超大屏幕电视;

2016 年,海信电视携自主研发的国内新款LED液晶电视登台,在关键技术上已达到国际领先。同年,海信成为欧洲杯历史上头个中国内地优质赞助商,并“首开先河”打出中文广告;

2022 年,海信电视成为世界杯官方电视,“中国首先,世界第二”标语从卡塔尔响遍全球。那一年,海信电视也正式坐上全球出货量“第二把”交椅;

远近十五年,技术立企的海信电视,带头掀起中国电视入主世界舞台的创新风暴。 2024 年,IFA展上依然国潮翻涌,中国电视企业照样“火力全开”。而那抹独属于海信的绿色,仍是其中最为鲜亮的旗帜。

据统计, 2023 年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再次蝉联全球第二、中国首先; 2024 上半年,全球 100 吋及以上电视市场,海信电视份额高达58.5%,稳居世界首先。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两台百吋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电视。

从欧美到日韩、从日韩到中国。今时今日,全球影像行业正大踏步迈入中国时代。而这份成绩单,不独属于海信电视,亦是中国企业在全球逆流而上、破局突围的缩影,更是关于“建设科技强国,科技造福民生”成果的一隅外显。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爱诗科技下注的AI视频,正在比它预期的更「快」落地

    「我们决定全力投入视频生成领域,因为我们坚信视频生成一旦能够落地,其产品化和商业化的潜力可能不亚于大语言模型。」爱诗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长虎在2025年6月的一场演讲中,这样解释为什么要在2023年就坚定地选择AI视频生成这个非共识赛道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短短两年后,视频大模型的产品化和商业化潜力已经如王长虎判断的那样,在快速落地,形成自己的创作生�

  • 科技赋能,信用向善:金蝶征信以AI解锁小微金融困局

    金蝶征信作为持牌企业征信机构,秉持“用科技激活信用价值,以责任助力实体经济”的初心,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通过“AI+信用数据”构建智能信用评估模型,覆盖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触达的轻资产、高成长型企业。在医疗器械、药品流通等垂直领域推出定制化信用服务方案,如“金蝶信用付”“药店白条”等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目前累计帮助超400万家小微企业构建数字信用资产,与近200家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公司严格遵循合规经营与数据安全规范,持续推动信用价值普惠化,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 AI浪潮下的产业变革与三星实践

    2025年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从实验室技术发展为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引擎。我国生成式AI用户达5.15亿,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搜索、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三星等科技企业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构建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AI在智能家居等场景落地。行业同时面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挑战。随着第八届进博会临近,更多AI创新成果将推动技术向更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 脑花科技完成 Pre-A 轮融资,获顶尖资本与产业龙头青睐

    脑花科技(端脑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燧融HEROAD领投。公司专注构建分布式AI算力网络,已部署超1万台自研节点设备,覆盖全国多省市。其Cephalon.AI平台任务分发效率提升50%,节点利用率超98%,注册用户达220万,算力交易额突破1500万元。未来将推动“云-边协同”方案,拓展智能医疗、电商等行业应用,并启动全球化布局,致力于让算力如电力般触手可及。

  • 科杰科技入选赛迪AI Infra平台市场研究报告,引领Data&AI数据基础设施新范式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中国AI基础设施平台市场格局、技术趋势与竞争态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规模达345亿元,预计2025年将飙升至673亿元,同比增长95.1%。企业AI应用正从单点验证迈向嵌入核心业务流的深度阶段,对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科杰科技凭借Data&AI融合架构、湖仓一体引擎及企业级AI落地能力强势入选,位列“挑战者”象限,彰显其在Data&AI领域的领先地位。

  • 慧辰股份的AI应用破圈 发布机器人智脑“X”平台赋能让硬件更智能

    慧辰股份发布AI战略,聚焦垂直领域打造“专才”而非“通才”AI产品。其四大智能体包括:Data Agent重塑数据分析交互,让业务人员用自然语言分析内外数据;垂直行业数据洞见智能体,专攻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挖掘;市场需求研判智能体,辅助销售团队把握商机;数字员工管理平台,规模化部署AI应用。通过将AI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该公司推动AI从“炫技”走向“赋能”,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 科技铸魂,民企担当——丁世忠接受新华社采访谈“十五五”体育强国新蓝图

    安踏集团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官方体育装备合作伙伴,为赛事各类人员提供全方位装备支持,累计保障超7万人、装备超60万件。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接受采访时强调,安踏深耕行业35年,以科技铸魂、创新为本、社会责任为使命,助力中国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他指出,科技创新是体育产业国际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民营企业应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安踏同时积极践行公益,累计捐赠超32亿元,展现企业担当。

  • 三星连续8年亮相进博会,看科技巨头如何引领行业发展

    2025年上海进博会上,三星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科技巨头,展示了其在显示技术、智能家居及手机领域的领先实力。通过超大尺寸Micro-LED显示屏、全球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等产品,突显面板技术优势;推出AI Home智能家居生态,整合家电、显示与手机服务,构建“硬件+软件+服务”闭环;折叠屏手机持续巩固高端市场地位。三星以多维度布局彰显行业引领者姿态,未来将在AI、Io

  • 进博会有哪些“AI好物”?三星展台藏着许多黑科技

    三星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从参展商转型为深度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投资伙伴。本届展会重点展示AI技术创新成果:AI Home智能家居方案实现全场景互联;Bespoke系列家电搭载AI节能技术;Galaxy AI手机及智能戒指推动移动终端智能化。同时,三星通过Micro LED等尖端显示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并向中国供应链开放核心能力。八年来,三星在华累计投资近550亿美元,带动3000家本土供应商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中国高质量增长。

  • 九昆仑低碳科技:以科技构建全球碳中和新生态

    九昆仑低碳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绿色转型,通过全球化布局(香港、纳闽岛、新加坡、伦敦)构建亚欧业务网络。公司深耕低碳技术研发与生态资源管理,在多地拥有大规模碳汇林地,形成完整产业链。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提供精准碳足迹测算与智能交易服务,助力政企科学减排。同时重视生态保护,在碳汇项目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低碳科技企业,为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