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云原生技术最新资讯  > 正文

观测云全面兼容 Prometheus 生态

2024-08-02 16:3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前言

云原生技术,如 Kubernetes 和容器化,已经成为现代应用部署和管理的标准。Prometheus 作为云原生生态中的核心监控工具,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与这些技术无缝集成。许多云原生工具和平台,如 Kubernetes、Istio 和 Envoy,已经内置了对 Prometheus 的支持。而且原生应用通常是动态和弹性的,Prometheus 的监控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动态性,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这对于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Prometheus 拥有一个活跃的开源社区,不断有新的 Exporter 和集成被开发和贡献。这种广泛的社区支持使得 Prometheus 能够监控几乎任何类型的服务和应用,并且由于 Prometheus 的开源特性,企业可以利用 Prometheus 及其生态系统中的免费工具来构建监控解决方案,从而降低成本。此外,Prometheus 的社区支持和广泛的文档资源也有助于降低学习成本。

观测云是一个强大的监控和观测平台,它通过深度集成 Prometheus 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灵活的监控解决方案。观测云通过全面支持 Prometheus 生态的关键组件,如 Exporter、Pushgateway、Remote Write、Prometheus CRD 和 PromQL,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监控平台。这种支持不仅确保了与 Prometheus 生态的兼容性,还扩展了观测云的监控能力和灵活性,使其成为企业和开发者在监控和观测方面的理想选择。

Prometheus Exporter 支持

Prometheus Exporter 是一种工具,用于将各种服务的指标数据暴露给 Prometheus,从而实现监控。支持 Prometheus Exporter 对于兼容 Prometheus 生态至关重要,它能够允许观测云直接接入 Prometheus 社区广泛使用的监控工具和指标,极大地扩展了观测云的监控能力。对于 Prometheus Exporter,观测云支持如下特性:

•指标采集:观测云 DataKit 可以配置 Prometheus Exporter 的 URL,自动采集指标数据。

•自定义配置:用户可以通过修改 DataKit 的配置文件,来指定 Exporter 的采集间隔、标签过滤等。

•指标集管理:观测云将 Prometheus 的指标名称转换为指标集和字段,方便管理和查询。

Prometheus Pushgateway 支持

Pushgateway 是 Prometheus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件,主要用于解决 Prometheus 默认的 pull(拉取)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获取数据的问题,监控源通过主动发送监控数据到 Pushgateway,再由 Prometheus 定时拉取指标。观测云通过 DataKit 支持 Pushgateway,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接收和处理这些指标数据,支持如下特性:

•配置灵活: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环境变量来开启 Pushgateway 采集器,并指定路由前缀、指标集名称等。

•数据解码:支持解码 gzip 数据,并处理 Prometheus 文本数据和 Protobuf 数据。

•标签处理:在 Pushgateway URL 上可以指定 labels 和 base64labels,也可以指定指标集名称。

•完全 push 模式:解决了原生 Prometheus Pushgateway 单点故障,数据清理以及监控状态不准确的问题。

Prometheus Remote Write 支持

在云原生生态中,Prometheus 的 Remote Write 功能是一个关键特性,它允许 Prometheus 将数据异步地写入到其他存储系统中。观测云 DataKit 支持 Prometheus 通过 Remote Write 的方式将数据写入,提供全面的指标管理能力,主要支持特性如下:

•配置灵活:观测云对 Prometheus Remote Write 写入配置提供了全面的兼容,包括上传协议的支持,以及对 snappy 压缩协议的支持等。

•标签处理:观测云提供了灵活的标签管理功能,包括忽略特定标签、使用正则表达式忽略标签、标签白名单以及标签重命名,使用户能够比较准确控制数据的标签信息。

•指标管理:观测云提供对指标过滤的能力,可以通过指定指标集和指标名来选择性上传所需要的指标。

Prometheus CRD 支持

Prometheus-Operator 提供了一种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管理 Prometheus 实例的方法。观测云通过 DataKit 支持 Prometheus-Operator 的 CRD(自定义资源定义),如 PodMonitor 和 ServiceMonitor,进一步扩展了其在 Kubernetes 环境中的监控能力。观测云支持特性如下:

•CRD 资源支持:DataKit 支持 Prometheus-Operator 的 PodMonitor 和 ServiceMonitor CRD。

•自动发现:根据 CRD 实例的配置,DataKit 可以自动发现并采集指标。

•指标集管理:支持将指标名称转换为指标集和字段,方便管理和查询,并可以自定义指标集。

PromQL 查询支持

PromQL 是 Prometheus 的查询语言,用于查询和分析监控数据。观测云查询语言支持 PromQL,允许用户使用这种强大的查询语言来检索和处理监控数据。对于 PromQL 的支持,观测云主要提供以下的能力:

•指标分析:观测云指标分析模式支持用户输入 PromQL 语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仪表板支持:观测云仪表支持 PromQL 语法拉取数据,支持25+图表组件,能力媲美 Grafana。

•监控告警支持:观测云监控器支持 PromQL 语法创建告警,相对于 AlertManager,配置更加直观,支持能力更加丰富。

Grafana 面板导入支持

在 Prometheus 生态中,Grafana 已成为展示和分析监控数据的黄金标准。观测云对 Grafana 导入的全面支持,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迁移工具,更在监控生态系统中架起了一座桥梁。

Guance CLI 工具是观测云提供的 Grafana 仪表板导入工具,主要支持以下能力:

•支持 Grafana 实例搜索并导入:通过 Grafana 实例的 URL 和 API 密钥,执行特定命令来搜索并导入仪表板到观测云。

•支持从 Grafana 模板导入:支持从 Grafana Dashboard Templates 下载仪表板并导入到观测云。

•支持从文件导入:将 Grafana 的仪表板 JSON 模型保存到本地文件, 执行命令从文件直接导入到观测云。

•支持导出 Terraform 文件:支持 Observability as Code 的理想实践,Guance CLI 可以将 Grafana 仪表板导出为 Terraform 文件,可使用 Terraform 来管理观测云仪表板。

结语

观测云对 Prometheus 生态的全面兼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灵活且可扩展的监控平台。这种深度集成不仅简化了 Prometheus 的使用,也使得用户能够充分利用 Prometheus 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随着云原生技术的不断发展,观测云将继续致力于提供与 Prometheus 生态系统兼容的先进监控解决方案。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全面加速,Meta/微美全息产业生态协同撬动万亿市场

    苹果计划2025年推出搭载M5处理器的Vision Pro智能眼镜,2027年将发布主打拍摄和AI功能的Vision Air,以及更轻便的头显设备。彭博社透露苹果还在探索有线版Vision Pro。Meta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取得市场成功,即将推出高端版Hypernova眼镜,配备神经腕带控制器。微美全息积极布局智能眼镜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AR眼镜发展。随着AI技术进步,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硬件厂商纷纷入局,推动办公、影视、游戏等场景应用升级。

  • 马斯克xAI推出Grok - 4 大模型将至,Meta/微美全息深耕开源AI融合加速

    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即将发布Grok-4大模型,该模型将在语言、数学和推理方面超越OpenAI和谷歌最新AI产品。同时苹果低调收购两家AI公司TrueMeeting和WhyLabs,加速布局Vision Pro头显和Apple Intelligence领域。Meta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扩建AI基础设施,扎克伯格亲自招募顶尖AI人才。微美全息聚焦高性能算力与多模态模型,推动AI产业升级。当前AI赛道竞争激烈,大模型正向通用多模态演进,商业化落地成为关键。

  • Meta 抢占AI霸权争夺加剧,微美全息(WIMI.US)布局产业生态应对市场竞争

    Meta斥资数十亿美元争夺AI领域主导权,包括从OpenAI挖走三名研究员,甚至开出1亿美元签约费。同时,Meta同意以148亿美元收购AI初创公司Scale AI 49%股份,这是其史上最大外部投资。中国AI领域也快速发展,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专家指出,开源模式推动了大模型创新生态,形成"技术-数据-场景"循环迭代。微美全息(WIMI.US)通过搭建高性能AI算力基地,集成国际先进�

  • 微软以Maia 280开启新局对垒英伟达,Meta/微美全息开源联动引领AI创新

    微软自研AI芯片Braga因设计问题延期至2026年,将推出过渡产品Maia280,性能或提升30%。微软原计划2025年量产Braga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但延期导致后续产品线同步推迟。面对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市占率超80%,年销售额增长10倍),微软正调整战略转向更务实的迭代路线。与此同时,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加速AI研发,微美全息押注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英伟达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年增长32%),多数企业自研芯片计划可能最终难以抗衡其市场领导地位。

  • Meta高薪挖人!苹果AI大牛跳槽了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正以高薪挖角竞争对手的AI人才,苹果一名核心工程经理已决定跳槽加入。 据悉,负责苹果基础模型团队的Ruoming Pang从苹果跳槽至Meta,他曾在苹果管理着约100名员工的团队,该团队致力于苹果大型语言模型的研发。 Ruoming Pang团队开发的模型已经应用到iPhone中,比如邮件摘要、生成式表情(Genmoji)等等。 Meta以每年数千万美元的待遇成功吸引了Ruoming Pan

  • Perplexity推出AI浏览器Comet:想用得开1400元/月的订阅

    由英伟达支持的Perplexity AI推出了一款名为Comet的AI驱动网络浏览器。 Comet浏览器的核心卖点是其AI驱动的交互体验,公司表示它将整个浏览会话转变为单一、无缝的交互,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化为流畅的对话。

  • Lamett乐迈石晶发布2025新品,中国全屋整装迎来“石晶时代”

    乐迈石晶在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推出"全屋石晶整装解决方案",以"要健康·要安全·要石晶"为主题,通过零醛添加、防水防潮、防蛀防霉等八大性能优势重新定义整装标准。该方案采用天然石灰岩和树脂晶体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工艺实现零甲醛释放,适用于全屋空间。乐迈石晶已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创新不仅推动建材升级,更引领健康人居新趋势,为消费者打造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 安卓迎来大变化:ChromeOS将跟安卓合并

    谷歌安卓生态系统总裁Sameer Samat确认,谷歌将会把ChromeOS与安卓系统整合为一个平台,不过Sameer Samat并未透露该计划的更多细节,消息称谷歌的计划是将ChromeOS迁移至安卓系统。 目前安卓系统已经支持大屏设备,提供完善的桌面模式、桌面窗口,还支持外接显示器,同时优化了应用适配,让应用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都能得到较好的适配和体验。 资料显示,ChromeOS是谷歌开

  • 未来云启承办“2025年全球RWA&AGI生态峰会”圆满举行

    2025年7月13日,"数实共频·数智万亿"全球RWA&AGI生态峰会在杭州举行,汇聚政府、企业、资本等千余位嘉宾。大会聚焦现实资产数字化(RWA)与通用人工智能(AGI)融合,探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多位专家强调RWA将重塑资产确权与流通逻辑,AGI则为RWA提供智能支持。现场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包括数秦科技、未来云启等企业的RWA创新实践签约。会议指出,中国正加速构建数�

  • A日报:月之暗面开源大模型Kimi K2;智源全面开源RoboBrain2.0;通义千问发布Qwen Chat桌面客户端

    本期AI日报重点报道了多项AI领域突破性进展:1.月之暗面推出万亿参数开源大模型Kimi K2,展现强大智能能力;2.智源研究院开源RoboBrain2.0和RoboOS2.0机器人系统;3.通义千问发布桌面客户端Qwen Chat;4.IndexTTS2实现影视级语音合成;5.HuggingFace开源机器人Reachy Mini热销;6.Meta推出实时视频生成模型StreamDiT;7.PixVerse新增多关键帧视频生成功能;8.特斯拉推出仅支持AMD处理器的Grok AI助手;9.OpenAI推迟开源大模型发布以加强安全测试;10.Liquid AI开源边缘AI模型LFM2;11.AI"时间穿越"特效在社交媒体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