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维信金科提醒:诈骗也玩高科技,如何才能精准识别?

2024-04-15 17:1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AI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AI诈骗”犯罪提供了土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深度伪造等新工具,实施电信诈骗、散布虚假信息,其陌生的”新面孔“,让很多人因不了解而对其放下戒备之心,更让人“防不胜防”。因此,维信金科要说的是,只有了解AI诈骗的实施过程和常用手法,才能更有针对性对其进行防范和处置。

作为一种利用智能AI技术实施诈骗的新型诈骗手段,AI诈骗正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复杂。骗子们所瞄准的,往往也不只是大型企业。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金融安全总局等相关部门曾多次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换脸、拟声、定制剧本,AI诈骗花样百出

近期,AI诈骗案件在国内频频发生。2023年4月,内蒙古包头市曾发生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30万的AI诈骗案。当事人郭先生收到好友的求助,在经过视频电话确认身份后将钱转出。所幸因其及时报警,有300余万的资金被冻结。

去年年底,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北城派出所民警接到陈女士的报案,称自己的女儿被绑架,绑匪索要赎金80万元。经民警调查,陈女士遭遇的是“AI拟声”诈骗。更多案件甚至一度冲上热搜,引发全国上下广泛关注。

综合来看,此类案件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换脸”。通常来说,人脸效果更容易获取信任。骗子通过截取或收集某人的面部视频画面,利用AI技术换脸,制造视频聊天的假象,骗取受害者的信任和钱财。

与之相对应的诈骗手段“拟声”,主要是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后进行声音合成及伪造。除此之外,诈骗分子还会AI 技术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生产定制化诈骗脚本,从而实施准确诈骗。

记住这几点,AI诈骗可预防、可识别

针对“AI换脸”“拟声”两大诈骗手段,民警提示,两种诈骗方式都受限于样本数量,大家可以通过延长通话时间、多次进行提问的方式让对方多说话,露出破绽。

此外,还可采用“脸部遮挡”这一方式进行分辨。目前,“AI换脸”技术主要采取脸部正面图像进行技术解析,视频通话过程中,用手部短暂遮挡面部位或有物体在面前晃动,脸部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可要求对方用手在面前晃动,以此进行辨别。

面对更加多样的AI诈骗手段,消费者需牢记以下两点:一是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还可将转账到账时间设定为“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二是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

最后,维信金科再次提醒大家,虽然“AI诈骗”相比于传统诈骗更加具有迷惑性,但只要牢记,不轻信、不惦记、不透露、多核实,“AI诈骗”自然就不难防。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维信金科豆豆钱用户注意!新型诈 骗手段曝光,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断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豆豆钱"客服实施诈骗,主要手段包括:1.以"提升账户额度"为由收取手续费;2.假借"协商还款"名义要求转账;3.谎称"提前结清优惠活动"诱导转账。警方提醒:切勿轻信陌生来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正规平台不会收取认证金等费用;转账前再三确认收款方。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官方客服40

  • “0 元投资” 美梦背后竟是陷阱?维信金科豆豆钱教你识破骗局

    近年来"0元投资理财骗局"频发,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广告等渠道,以"高回报""零风险"为诱饵吸引投资者。骗局通常分四步:虚假宣传诱导注册、初期给予小额收益获取信任、诱导加大投入、最后卷款跑路。这类骗局往往承诺远超市场水平的收益率,使用伪造的投资平台,并设置提现障碍。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核实平台资质,不轻信高收益承诺,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理财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警惕"天上掉馅饼"的诱惑,选择正规渠道投资。

  • 热射病上热搜!医生提醒高温天别舍不得开空调

    近日,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多地进入“烧烤模式”,热射病这一“高温杀手”也悄然来袭。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一旦发病,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医生介绍,热射病患者的身体会发出明显“警报”。当出现身体烫得像火炉、体温急剧升高且不受控制、意识混乱甚至昏迷等症状时,极有可能已经患上热射病。此时,情况十分危急

  • 微信可以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上线

    近日,微信针对朋友圈社交场景推出新一轮功能优化,其中“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选项引发用户广泛关注。 ​据测试用户反馈,该功能启用后,用户将仅接收自己发布内容下的点赞、评论等互动提醒,而此前与他人朋友圈的互动所产生的后续通知(如共同好友评论)将不再弹出提醒,但相关消息仍可通过消息中心完整查看。这一调整被视为微信在社交信息过载背景下,对

  • 微信更新朋友圈提醒功能:新增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

    微信最新功能更新聚焦朋友圈互动优化,推出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选项。 该功能启用后,用户将只接收自己发布内容下的互动提醒,而不再收到曾互动过的他人朋友圈新增互动通知,这部分内容仍可在消息中心查看。

  • 男子胳膊上长刺猴自己用钳子拔掉 医生提醒切勿效仿

    6月8日,一则安徽男子自行处理胳膊上“刺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该男子胳膊上长了一个小“刺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直接拿起钳子,硬生生地将“刺猴”拔掉,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疼痛。 “刺猴”在医学上称为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良性赘生物。很多人在发现身上长了“刺猴”后,可能会像这位男子一样,试图自行处理�

  • 吃完山竹记得要漱口 医生提醒防龋齿风险

    ​近日,有网络话题提及“吃完山竹记得要漱口”,引发公众对食用山竹后口腔护理的关注。据了解,山竹作为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在食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口腔问题却鲜为人知。 山竹果肉含有较高的糖分,食用后若不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的糖分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可能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有牙科医生指出,近年来因食用高糖水果后未做

  • 慎穿!医生提醒:长期穿碳板跑鞋或致关节损伤

    在全民健身热潮下,碳板跑鞋凭借其出色的性能表现成为众多跑者的新宠,尤其受到青少年跑者的追捧。这类跑鞋通过在鞋底嵌入碳纤维板,能够有效稳定足部结构,防止跑步时鞋底过度扭曲变形,从而优化力量传导效率。 专业测试表明,碳板跑鞋确实能为跑者带来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减少约5%的能量消耗,帮助提升跑步成绩,还具备出色的缓冲性能,可降低关节受到的冲击�

  • 27岁程序员敲代码时视网膜脱离 眼科医生提醒高危人群

    ​近日, 27 岁的合肥程序员小李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凌晨 2 点,连续加班数小时的他突然发现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扭曲变形,视野上方浮现固定黑影,紧急就医后被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病变已累及视觉中枢黄斑区。经眼科专家连夜实施视网膜复位手术,其右眼视力虽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已保住基本视觉功能。 "这类疾病就像'眼球内的地震'�

  • 1500米!男子高空无安全措施玩单杠大回环

    俄罗斯极限运动员谢尔盖博伊佐夫于6月19日完成了一项疯狂的挑战”,同时创造出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博伊佐夫先是通过热气球升上了1500米的高空,在没有降落伞和四周保护的情况下,表演高空单杠大回环。 视频显示,虽然热气球下方吊的运动平台较为平稳,但由于是在上千米高空,整个过程看上去惊心动魄。并且,狭小的单杠场地吊在热气球下,稍有不慎便可能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