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国视谷最新资讯  > 正文

跑在新质生产力的“春天里”,杭州提速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2024-03-29 14:5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文/“中国视谷融媒体中心 苏会会

沿着杭州时代大道一路往南,穿过冠山隧道,“中国视谷”四个大字异常醒目,在“新质生产力”的明媚春光下绽放出“视谷蓝”的科技活力。

作为杭州城市产业名片、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中国视谷”承载着“国家队”视觉智能产业集群向世界 级数字产业新集群壮大的建设重任。在这里,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飞跃,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成果增量,“人工智能+”聚焦到了“视觉+”与制造实体深度融合。“中国视谷”释放出“新”与“实”交融的澎湃动力,成为了杭州站在“后亚运”“后两万亿”新起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案例。

聚“视”成谷 因地制宜强地标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杭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视谷”作为部省市区共建项目不仅要“有所为”,而且更应该“敢为”“快为”。

走入“中国视谷”窗口园区,来到紫光未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无人工厂”内,机械臂挥舞翻转、智能运输小车灵活穿梭……新一代ICT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模式有了生动直观的视觉呈现。

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座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和自主可控实验室及数字化产品研发生产基地,5G、AI、边缘计算等先进数字化技术融入了生产与管理实践中,打造出了国内领先的工业4.0样本的“高端智能制造基地”。

“中国视谷”是杭州视觉智能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集群式生态。以本土产业为坚实基础向上谋“新”,“中国视谷”已然成为杭州产业新地标的“代名词”,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

这些年来,杭州不仅拥有全球排名前三的超大规模云提供商,还集聚了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部署海外研发中心、营销渠道、生产基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为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AI 视频技术服务,为150多个国家提供热成像设备等“中国智造”服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国视谷”进一步吸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主攻基础技术的“高精尖”企业汇聚杭州,不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矩阵。

2023年,以萧山、滨江为双核引领的“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217亿元。从全市来看,视觉智能产业实现营收7763亿元,同比增长7.1%,展现出“中国视谷”无限澎湃的“向新力”。

杭州市副市长孙旭东谈到,杭州将从国家战略层面谋划“中国视谷”建设,将其上升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等战略层面,牢牢立住“中国视谷”这面旗帜,持续高举高打、持续准确发力、持续塑造标志性成果。

向“新”出击 “视觉+”大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体系之新、技术之新、场景之新。落在“中国视谷”上,杭州为其产业体系构筑出“现代化”属性,在科技与场景创新上做好“深化”文章,为视觉智能产业集群蓄势谋“新”构筑了强劲支点。

今年2月,杭州市发布了《“中国视谷”产业发展规划》,显示“中国视谷”视觉智能产业体系由“三层七端”升级为“三层七端多元”,即突出做深基础层、做强技术层、做大应用层,重点发展七大产业端,积极拓展多元未来产业领域。特别是在场景应用上,“中国视谷”从“人工智能+”聚焦到“视觉+”,致力于塑造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丰富的“视觉+”“+视觉”创新应用。

顶层设计升级之下,“中国视谷”的“高精尖”企业得以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先临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效果图

譬如,3D视觉企业先临三维近期推出了一项创新性齿科临床产品3D打印技术。操作人员表示,“实时可控准直光固化技术是通过比较准确控制作为打印光源的点阵UV光,集成了多种针对曝光图像实时运算处理的强大算力系统,以达到光敏树脂可以被快速、比较准确固化的面成型3D打印技术。”

无独有偶,易加三维的工业级金属3D打印机设备(SLM)、工业级非金属3D打印机设备(SLS)正在加速运转,专为航空航天(军工)、高性能工业制造、模具制造、准确医疗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增材制造应用解决方案。

再看吉利旗下的杭州极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开工,仅11个月就顺利投产,去年实现产值17.2亿元。如今它已成为萧山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链“链主”,与上下游企业鄂达精密、拂晓科技、康诚汽车,以及相关开发者、厂商、高校院所推动新能源汽车、视觉智能产业链协作共建,加快建设视谷智造产业集聚地。

在“中国视谷”具体的场景开拓上,杭州还将聚焦城市治理、交通、工业、物流、医疗、金融、文娱、养老、家居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创建国家 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区域,并支持在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建设集测试展示、路演、体验为一体的视觉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展示体验空间。

同向发力 科技成果竞奔涌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形成“政界组织、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率,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从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今年3月,浙江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捷在调研“中国视谷”窗口园区时指出,要以“四链融合”的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区域协作,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做大做强视觉智能产业集群,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擦亮“中国视谷”产业地标。

落在实处,杭州“上新了”“中国视谷”的产业承载空间,为企业家队伍、科研工作者量身打造多个了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推进视觉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竞相涌现“保驾护航”,按下了新质生产力“快进键”。

以此为导向,萧山区、滨江区加强了共建“默契”,对标世界知名科技园区,着力提升窗口园区的创新承载能力。

“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效果图

当前“中国视谷”已启用视谷创新中心,引进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杭州市视觉智能概念验证中心,特别是今年2月,集研发、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空间为一体的“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正式动工。

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负责人章菲表示,我们打造了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产业空间,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加快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科学家+企业家”立足高能级科创平台同向发力,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先发优势转化。

3D视觉产业园效果图

据介绍,3D视觉产业园、义桥智能设备产业园等主题产业园也将加快建设,为高端要素集聚做好基础配套。矽力杰产业化基地项目、先临三维高精度视觉智能项目、太能光电项目、力德电子创智中心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2024-2025年相继投产,向核心技术升级研发、规模化生产以及产业链下游延伸。

矽力杰运营副总倪克惠介绍说,“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矽力杰正全力打造高端模拟芯片IDM模式,主要承担车规级芯片的测试业务。自2022年9月落户湘湖未来产业社区以来项目全速推进,预计部分楼宇今年9月将提前投入试运营。”

宇视科技CEO张鹏国在“中国视谷”的“新春第 一会”上也宣布宇视科技全球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即将启动建设。该项目将承载产品生产制造和全球物流中心的职能,并逐步建设逆变器生产线、电池Pack生产线、充电桩生产线、配套的钣金加工车间、配套储能产品可靠性测试实验室,以及仓储物流中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中国视谷”正向“新”而跃,向“质”图强,推动世界 级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支撑中国视觉智能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春潮中跑赢全球产业体系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卡位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林氏家居入选新质生产力榜单,为家居行树立典范

    近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广州大学联合举办的 2024 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暨“南方致敬”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林氏家居凭借其在家居行业中的数智化创新,成功入选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展示了林氏木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旨在表彰各行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杰出成就。林氏家居作为传统产业中的佼佼者,其入选不仅彰显了企业�

  • 夯实新质生产力强基!小熊电器以高质量发展“智”变实

    谈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佛山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数十年来,这座簇拥完善、丰富制造产业链集群的“岭南最高枝”,不仅以“有家就有佛山造”而闻名遐迩,更成为全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观察窗口。 在今天,围绕“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全新愿景,一家家前仆后继、躬身实践的企业,正释放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升级的全新信号。在“智改数转”浪潮之下,作为扎

  • 九号电动2024年再创佳绩:以新质生产力领跑智能出行新时代

    2024年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营收142亿元(+39%),净利润10.8亿元(+81%),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销量达259万台(+77%),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智能电动车销量冠军,高端车型市占率持续领先。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8.3亿元,+34%),累计申请专利超7400项,构建起覆盖智能控制、三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壁垒。通过"产品智能化+渠道多元化+品牌年轻化"战略,九号重新定义两轮出行标准,其"让出行更便捷有趣"的品牌理念正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短交通智造标杆。

  • 佳能EOS VR系统:软硬件协同创新驱动VR内容生产力升级

    文章介绍了佳能EOS虚拟现实系统在VR内容创作中的应用,以《超梦重庆》项目为例,展示了其如何通过3D+VR180°影像技术呈现立体城市景观。该系统整合了佳能EOS R5C相机与双鱼眼镜头,提供8K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和立体沉浸感,并通过EOS VR Utility软件简化后期流程。项目团队克服了夜间拍摄等技术难题,验证了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适应性。佳能还通过创作者大会等活动推动VR生态建设,为文旅、教育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强调佳能通过软硬件协同,为创作者提供从拍摄到展示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高质量VR内容制作。

  • 实力诠释办公生产力“新担当”!Hi MateBook D 16/14新品来袭!

    4月26日,WIKO推出全新轻薄笔记本Hi MateBook D 16 2025和D 14 2025,主打全连接、智慧化和高性能三大优势。新品采用16:10黄金比例全面屏,屏占比高达90%,支持100% sRGB色域,通过德国莱茵低蓝光认证。搭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支持多屏协同功能,可同时开启3个手机应用窗口。AI慧眼支持背景替换和人脸追踪,AI音效提供三种降噪模式。配备70Wh/56Wh大电池,支持65W快充。5月1日正式开售,起售价3899元。

  • 销售易做客腾讯沈阳“产研荟”,共探东北制造业的AI变革趋势

    4月22日,腾讯旗下CRM销售易受邀出席腾讯云"AI"沈阳大模型产品技术分享会,聚焦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活动探讨了如何利用AI技术赋能制造业升级,吸引了百余家东北制造企业参与。销售易副总裁杨坤分享了《人工智能重塑CRM》主题演讲,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销售易发布的AI CRM产品NeoAgent通过六大智能体协同运作,已助力多家制造企业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目前销售易已服务中化信息、海康威视、柳工国际等众多500强企业,在大中型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未来,销售易将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助力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转型。

  • 容联云洞察代理DeepSeek满血版:全量释放「金融会话数据生产力

    在金融行业,客户会话数据是挖掘潜在需求、优化服务、防范风险的核心资产,但传统分析面临多重挑战:人力瓶颈:人工抽检录音覆盖率不足30%,且主观性强,难以实现全量客观分析。洞察浅层化:传统NLP依赖预设标签与规则,对多轮对话、隐喻表达束手无策。风险前置管理:识别潜在的客户投诉点和风险点,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降低客户流失和投诉率。

  • 爱采购战略合作河北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数智化赋能助力产升级

    3 月 31 日,由河北省商务厅指导、百度爱采购战略合作举办的第 21 届河北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河北国际五金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 700 余家企业参展。作为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贸促会联合评选的优秀品牌展会,本届展会依托双方资源整合优势,搭建专业商贸平�

  • AI大模型+全渠道整合:容联七陌智能客服赋能制造业升级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以来,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行业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供应链不透明、客户需求碎片化等挑战。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降本增效,而智能化客户服务成为关键突破口。与此同时,客服行业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传统客服依赖人工响应,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割裂等痛点。随着AI大模型技术成熟,全渠道整合、智能客服机器人�

  • 销售易亮相腾讯云城市峰会成都站,CRM智慧赋能制造业突破增长边界

    4月18日,腾讯云城市峰会在成都圆满收官。销售易再度亮相峰会,展示AI CRM技术应用及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以"乘云起势,为增长提速"为主题致辞,指出当前全球格局处于大变局时代,腾讯依托"智能驱动、全球布局、自主创新"三大战略引擎,助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销售易与腾讯云深度协同,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DeepSeek开源模型打造中国首款AI CRM——NeoAgent,覆盖客户旅程管理、智能办公协同等关键场景,已服务施耐德电气、伊顿公司等500强企业。双方通过技术互补与价值共创,持续输出可复制的数字化增长路径,推动CRM系统向智能决策中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