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关键词  > 正文

月之暗面 Moonshot AI 开放平台启动公开测试

2024-02-06 08:49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2月6日 消息:月之暗面 Moonshot AI 开放平台正式启动了公开测试,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所有开发者都能够开始利用这一平台。

此前,该平台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测阶段。现在,开发者们只需访问 platform.moonshot.cn,便能创建自己的 API Key,进而将 Kimi 智能助手背后的同款 moonshot 模型能力,如长文本处理和出色的指令遵循等,集成至自己的产品中。这不仅增强了现有产品的功能,更为开发者们提供了打造全新、富有创意的产品的机会。

为了方便 AI 开发者的接入,平台的 API 设计与 OpenAI 保持了兼容性。这意味着开发者们在迁移过程中无需对代码进行额外的修改,即可轻松体验 moonshot 模型的强大功能。

微信截图_20240206084800.png

此外,Moonshot AI 开放平台的 API 还与多个开源仓库兼容,包括 Huggingface Space、OpenAI Translator、LlamaIndex、LangChain、Koishi 和 Nonebot2等。这些兼容性为开发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开发和部署 AI 应用。

除了核心的对话问答功能外,Moonshot AI 开放平台还提供了“文件内容提取”能力接口。这一功能使得开发者们能够结合文件上传功能,开发出针对文档和知识库场景的多样化应用。

在定价方面,Moonshot AI 开放平台提供了三个基础模型:moonshot-v1-8k、32k 和128k。这些模型的定价分别为每千个 token0.012元、0.024元和0.06元。为了让开发者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平台的功能,注册后的开发者将获得价值15元的体验包,这相当于125万 tokens(8k模型)或62.5万 tokens(32k模型)的使用量。同时,个人自助充值功能也即将上线,为开发者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举报

  • 相关推荐
  • 从“五位一体”到AI开放平台,盈米基金是如何布局AI生态的?

    盈米基金在2025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展示AI战略布局,推出"五位一体"数字化投顾体系。副总裁刘永指出,AI可弥补互联网金融服务在深度交互上的短板,实现"广度"与"深度"结合。盈米已构建三大AI应用场景:1)"且慢AI小顾"智能投顾助手,覆盖75%投顾场景,积累超100万有效用户提问;2)"AI编辑部"人机协同系统,每周产出600篇高质量金融�

  •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盈米基金AI开放平台赋能金融业智能升级

    近日,盈米基金在广州举办"AI势能+Tech Day·财富管理专场"闭门研讨会,30家国内顶尖金融机构的大模型专家参会。盈米基金高级技术总监梁仲智提出"AI协同转型"概念,强调企业需将能力"再资产化",通过数据治理和接口改造实现AI友好化。盈米推出AI开放平台,将投研、投顾等核心能力封装成API供AI调用,并上线MCP Server提供30多个金融工具。实践显示,AI协同使财务报告生成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分钟,投顾服务"AI小顾"累计服务超10万用户。梁仲智认为,AI协同不仅是技术引入,更是涉及组织架构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未来职场角色将向"服务AI"和"业务交付"两端集中。这场"智力革命"正在重塑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

  • 水滴信用开放平台开放支持企业大数据MCP企业信息查询场景

    水滴信用企业大数据平台拥有覆盖全国3.7亿市场主体的企业信用图谱,提供1000+维度的企业数据查询服务。其核心功能包括:工商注册、股东出资、司法诉讼、经营异常等基础信息实时更新;深度风险扫描涵盖行政处罚、股权冻结等全面监控;商业能力洞察包含知识产权、招投标等实力评估;关系网络透视可穿透至最终自然人。平台已上线火山引擎COZE插件,调用量超8000万次,支持金融风控、供应链管理、政府监管等多场景应用,通过MCP技术实现数据智能融合与深度挖掘,推动企业信息查询从静态检索升级为动态智能洞察。

  • 「AI伴侣」开测,「AI好友」融资,边缘化的陪伴赛道迎来转机?

    海外市场,年度 AI 陪伴黑马「Tolan」宣布完成了由 Khosla Ventures 领投的2000万美元 A 轮融资,此时据他们完成上一轮融资过去刚刚不到5个月,并且产品年化收入已经快速增长到1200万美元。 视线转向国内,颇受关注的3D AI 陪伴产品「EVE」也在近日开启内测——这款在 B 站首曝 PV 就突破百万播放的 AI 陪伴产品,终于揭开了第一层面纱。 「Tolan」定位在人类的“外星好友”,「EVE�

  • HDC2025丨华为推出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全面赋能鸿蒙智能体开发

    6月20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2025上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及白皮书,标志着鸿蒙系统全面进入Agent时代。该框架定义了操作系统、应用与智能体的交互模式,支持自主决策与群体协作的AI生态。小艺智能体作为系统级中枢,可拆解复杂任务并调度多智能体协同完成。同时推出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提供全链路开发方案,支持50+系统插件和自然语言创建工作流。目前已有50+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覆盖天气、音乐、资讯等场景。华为表示,鸿蒙智能体将带来更高效、自主的人机交互新模式,未来将持续开放AI能力,与开发者共建智能生态。

  • 告别传统测试困局:测试总监如何用过AI测试重塑银行质量防线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银行测试面临技术变革挑战。传统人工测试模式难以应对分布式架构、微服务化等新技术要求。Testin云测推出的XAgent智能测试系统,通过AGI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颠覆传统测试模式:1)需求分析环节自动提取业务规则生成风险矩阵;2)测试用例生成环节基于检索增强技术自动生成差异化用例;3)执行环节整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精准定位缺陷。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应用后,测试效率显著提升,缺陷复发率大幅下降。AI测试正从效率工具升级为构建金融信任体系的重要基石,未来将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解析业务规则,实现测试逻辑与业务逻辑的深度融合。拥抱智能化测试变革,既是破解质量难题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 AI日报:月之暗面首款自主智能体Kimi-Researcher;MiniMax推音色设计功能;Jaaz发布Lovart AI本地化替代品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月之暗面发布Kimi-Researcher智能体,多轮搜索推理能力超越谷歌和OpenAI同类产品;2)MiniMax推出Voice Design功能,支持多语言/音色组合;3)火山引擎上线AI智能域名推荐功能;4)Anthropic强化VSCode集成;5)Google推出Gemini2.5Flash-Lite模型,可实时生成交互界面;6)苹果拟300亿美元收购AI公司Perplexity;7)月之暗面开源Kimi-2506多模态模型;8)Firecrawl将推出开源问答引擎Fireplexity;9)银河通用机器人获宁德时代10亿元融资;10)字节跳动发布DreamActor-H1视频生成系统;11)Google推出开源实时音乐生成模型Magenta RealTime;12)开源AI设计工具Jaaz发布。

  • AI日报:美团No Code平台免费开放;豆包App升级“一句话P图”功能;苹果Xcode 26内置ChatGPT等AI功能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重要进展:1)美团推出No Code平台和1680个AI应用;2)豆包App升级"一句话P图"功能;3)苹果发布内置ChatGPT的Xcode26开发工具;4)iOS26新增视觉智能功能;5)讯飞星火X1升级版即将发布;6)比亚迪接入阿里通义大模型;7)DeepSeek支持本地工具调用;8)开源框架Rowboat支持快速构建智能助手;9)X平台整合Grok AI优化内容推荐;10)港科大开发进化搜索技术提升小模型图像生成能力;11)硅基流动完成数亿元融资;12)港大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新型视觉注意力机制。这些创新展示了AI技术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突破。

  • 性能超OpenAI、Gemini!月之暗面发布首个自主强化学习Agent

    月之暗面(Moonshot AI)正式推出其首款Agent产品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并已启动小范围灰度测试。 该产品基于端到端自主强化学习(end-to-end agentic RL)技术打造,在HLE测试中表现优异,性能超越Claude 4 Opus、Gemini 2.5 Pro及OpenAI Deep Research,并与Gemini-Pro的Deep Research Agent持平。 Kimi-Researcher 是一款高度自主的智能研究助手,能够独立规划任务流程并交付完整结果。与其他Agent不�

  • 为何头部企业都选 Testin云测?揭秘 AI 测试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探讨了软件定义时代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质量新命题。在金融、汽车、人工智能三大领域,软件已成为企业战略核心载体: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重构竞争格局,AI与传统软件融合催生新范式。同时指出软件质量缺陷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强调软件测试已突破传统质控范畴,成为企业数字化竞争的基础设施。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技术,在大模型应用、金融行业、智能座舱三大场景实现突破:构建全机型覆盖矩阵、创新无码化脚本开发、优化自动化分层策略,显著提升测试效率与资产复用率。未来趋势将向智能化、场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演进,AI技术从辅助测试向自主决策升级,推动测试环节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