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周鸿祎最新资讯  > 正文

周鸿祎分享2024年大模型发展趋势的十大预测:将出现杀手级应用

2024-01-06 10:01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1. 🌐 大模型将成为数字系统标配,无处不在,开创全新的产业格局。

2. 🚀 开源大模型将爆发,催生“小模型”涌现,覆盖更多终端应用。

3. 💡 大模型助力产业升级,企业级市场崛起,Agent智能体成为超级生产力工具。

站长之家(ChinaZ.com)1月6日 消息:日前,三六零(360)创始人周鸿祎在“2023年风马牛年终秀”上分享了对2024年大模型发展趋势的十大预测,呼吁企业全面投入AI,树立“AI信仰”。

AI,人工智能,机器人,2024

周鸿祎认为,未来的创新机会将主要集中在大模型领域,因此提出了对大模型发展趋势的十大预测。

周鸿祎对大模型的十大预测包括:

  • 大模型成为数字系统标配,无处不在;

  • 开源大模型迎来爆发;

  • “小模型”涌现,运行在更多终端;产业层面;

  • 大模型企业级市场将崛起,向深度化、产业化、垂直化方向发展;

  • 技术发展和应用层面,Agent智能体将激发大模型潜能,成为超级生产力工具;

  • 同时,2024年将成为大模型应用场景之年,“杀手级”应用出现;

  • 多模态成为大模型标配;

  • 文生图、文生视频等AIGC功能突破性增长;

  • 具身智能赋能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 大模型将推动基础科学取得突破。

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心得中,周鸿祎分享了美国产业界已经All in AI的现状,强调通过AI创新寻找增量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是坚定的发展派,认为大模型已经开启新一轮工业革命,不发展将是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周鸿祎呼吁更多企业建立“AI信仰”,全面投入AI创新。他强调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东西,也包括用新方法重塑“老业务”,并以微软等公司为例,成功地通过大模型重塑产品和业务流程。因此,他建议企业将“含AI量”纳入业务考核指标,以更全面的视角评估业务部门在AI上的资源投入、人才浓度、产品转化效率以及员工对AI开源项目和产品的熟悉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这一举措有望推动企业更好地适应未来的AI发展趋势。

举报

  • 相关推荐
  • 遇到平板电池问题,试试联想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的AI智修功能

    联想推出“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通过AI智修功能解决手机/平板常见故障。用户只需在APP中输入问题,AI即可自动检测电池耗电快、断触、游戏卡顿等异常,结合知识库智能诊断并执行修复。系统具备主动预警、自动修复能力,严重故障时可协助预约售后。该服务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提供快速定位、即时处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用户告别手动排查烦恼。

  • 蚂蚁也正式加入AI超级入口战场,他的名字,叫灵光。

    蚂蚁集团推出全新AI助手“灵光”,以极致用户体验为核心突破传统AI工具。其亮点包括:结构化排版回答、交互式图表生成、3D模型渲染(如越王勾践剑动态演示),并支持闪应应用——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快速生成定制化小程序(如人生计时器、财报分析工具)。结合支付宝生态潜力,未来或实现真实账单管理与订阅优化。产品通过优雅设计唤醒用户探索欲,重新定义�

  • 让AI为你打工有多爽?企业如何选对AI员工?尘锋AI员工,帮您真正复刻优秀员工!

    本文探讨2025年AI员工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强调其核心价值在于替代人工处理重复性、流程固定的工作,如客服、销售等,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文章指出,企业选择AI员工需关注四个关键维度:技术专业度、系统开放性、安全合规性及服务可靠性,并以尘锋AI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智能协作、数据整合推动业务增长。最终总结,雇佣AI员工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需选择匹配需求的可靠产品以构建竞争优势。

  • 银泰百货AI数智化升级案例入选“AI100应用标杆榜”

    11月16日,银泰百货AI数智化升级案例入选“AI100应用标杆榜”。该案例深度融合AI技术与零售场景,将运营对象从楼层、品类细化至单品,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实现线上线下经营闭环。AI驱动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17%且持续增长。银泰强调企业数智化需聚焦“如何升级”,核心是数字基建与数据治理,通过“模拟与数字世界联动”体系为顾客创造价值。该榜单旨在发掘行业标杆案例,推动AI技术落地与产业生态发展。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这个双11,为什么AI成了下单的主要催化剂?

    今年双11已经走到第17个年头,消费者依旧熬夜比价,商家照样通宵盯盘,但后台的「发动机」已经换了芯。 当AI从大模型论文里走出来,第一站就上了电商——这个离钱最近、数据最肥的试验田。 淘宝把大模型塞进搜索框,一句「清理下水道小飞虫的东西」这样口语化的表达,也能打捞数十亿SKU;豆包把商城藏进对话框,边闲聊边下单,让购物像发朋友圈一样随手;飞书则远�

  • 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有什么不一样?

    2025年双11来到了它的17岁,以人来类比,过了蛇年就告别了青少年,进入它的青年时代。大多数人认为今年双11会在平淡中度过,但星图数据显示,仅截至10月31日,双11大促全网累计销售额就达到10026亿元人民币。 天猫仍居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京东紧随其后,抖音位列第三。以这个快速上扬的曲线推演,今年双11大促对消费的拉动,将远超其他时间节点。 它在步入青年时�

  • TME们的黄金时代,迎来AI终结者

    过去十年,中国与全球的音乐流媒体平台都在同一套逻辑下运行:依赖庞大的版权曲库、依赖订阅制、依赖“以版权为护城河”的内容供给方式,稳稳地坐在产业链的中心位置。 无论是 TME,还是网易云,平台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都不是产品之争,而是版权之争——谁拥有更完整的曲库、谁能锁定更多独家资源,谁就拥有更牢固的用户粘性。 然而,随着AI音乐过去一年里爆发式

  • AI表格纷争,钉钉率先卷出千万热行

    ​又是一年双11。 人们总是习惯把双11当成消费现象来讨论,GMV、主播战报、尾款人段子,总能被讨论许久,但这场已经持续十余年的全民购物,其实还有一个总被忽视的关键角色:它是诸多对今天商业世界和人们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技术的试炼场。 2009年第一个双11,支付宝核心数据库差点被巨量交易额击垮,催生了后来的自主数据库以及影响了整个云计算进程的去IOE运动,2013�

  • 内化AI时代,每个人都是主角

    当乡村教师用AI把孩子的想象变成动画,当97年的村官靠它搭建反诈课堂,当深夜加班的打工人向AI索要一个安慰,当60岁画家用百度网盘开画展,当大学生使用AI养猪......这些看似细微的瞬间,都表明AI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他们正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变革:人类与AI的关系,已从“提问-回答”的工具阶段,迈入“共生-协作”的伙伴时代。AI不再只是提供标准答案的“百科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