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双11最新资讯  > 正文

AI表格纷争,钉钉率先卷出千万热行

2025-11-12 15:31 · 稿源: 硅星人Pro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硅星人Pro,作者:玄宁,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又是一年双11

人们总是习惯把双11当成消费现象来讨论,GMV、主播战报、尾款人段子,总能被讨论许久,但这场已经持续十余年的全民购物,其实还有一个总被忽视的关键角色:它是诸多对今天商业世界和人们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技术的试炼场。

2009年第一个双11,支付宝核心数据库差点被巨量交易额击垮,催生了后来的自主数据库以及影响了整个云计算进程的去IOE运动,2013年移动端爆发,CDN和弹性架构被双11的高并发不停倒逼着快速成熟,后来直播电商兴起,实时音视频技术被推上战场。这每一次,都是业务需求撕开口子,技术在裂缝中诞生。

而今天,AI显然是那个最需要被双11洗礼一下的技术。

今天被大模型推动的AI进步,正在处于一个诡异的阶段,技术在疯狂迭代和进步,但进入应用场景后,有时会有很大的落差,在看起来巨大的需求面前,评分再高的模型似乎也无法懂得需求方真实的想法。

用AI行业最熟悉的方式来对比,就是它缺少一个诞生于真实需求的benchmark,而双11正是技术演进最苛刻的裁判,它是AI应用们最该比的那个benchmark——它不打分、不排名,评判标准简单粗暴:扛不住就崩溃,慢一点就丢单,哪里漏水哪里就会血流成河。

接受双11检验的,轮到AI表格

今年,率先被双十一洗礼的,是AI表格。

当这些年双11的大促周期从24小时拉长到一个月,当商家要同时盯着淘宝、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几十个渠道,一场直播就能涉及60多家商场、十几个品牌、80多款卡券的实时协同的时候,过去表格只能处理百万行的上限就成了商家们最大的挑战。

他们要的不再是"一张更大的表",而是一个能同时承载数据、流程和智能决策的轻量化系统,一个AI系统。

万龙在客服领域摸爬滚打了近十年,他太清楚大促最怕什么:不是投诉多,而是投诉来了你不知道该找谁。他在森马负责电商的客服,过去用的,是Excel,几十万条客户反馈靠人工录入,等分析完做成报表,爆款可能已经断货,用户体验已经受到影响。

今年双11前,钉钉AI表格替换了过去的方式,他自己搭了一套智能客服系统。RPA工具自动爬取淘宝、京东等电商的消费者评价,以及小红书博主对森马的评价,AI字段实时判断情感倾向,标签化统计把商品、物流、活动问题分门别类。最关键是,这张表的处理能力突破后,他能用它分析更加长周期里的数据,而这也是AI模型进步的根本技术能力变化,于是这些更多的数据和更强的AI终于匹配,可以帮助他更好推送和获得转化。

一张表,处理端到端的商业信息。从用户发声到运营决策,从48小时变成最短压缩到10分钟。

这种效率提升,对中小商家来说更加重要。

埃罗赫AlmondRocks是个只有几十人的原创设计师品牌,一年要合作6000多个达人,商务团队却只有4-6人。过去,他们花很多时间在蒲公英、千帆、星图、罗盘等平台间手动跳转,把数据复制到Excel里清洗。商务同学60%的时间都在导数据、做表格,几乎没有精力拓展新达人。

创始人张琪在今年双11决定把这一切都解决,他们选择的工具也是钉钉AI表格。这些表格通过RPA插件自动抓取各平台数据,商务同学只需录入物流单号,AI字段就能自动查询签收状态;输入笔记链接,点评赞数据自动更新。

最关键的是,系统能实时监测爆款笔记,一旦某条内容数据异常,立即推送给对应商务,于是,这家本就应更灵活的公司,有一半人现在的工作都在这张表上完成,自动化流程高频运行,系统则保持了流畅。

支撑这些系统稳定运行的是钉钉的AI表格,而其中最关键的突破,是对表格行数的处理能力。

钉钉默默干出千万行,表格战争的分水岭

双十一前,钉钉宣布和阿里云技术团队的合作实现了技术突破——单表容量首次达到1000万热行的量级。这意味着哪怕双十一这样的业务洪峰也可以不再需要“人工分表”,让所有数据跑在一张表格上,可以应对高频变动、跨多表关联、让千人同时编辑,实时协同。

技术突破往往发生在没人注意的细节里。钉钉AI表格能撑过双11,核心就在于"热行"这个技术细节。

传统表格架构下,数据是静态的,公式计算是单线程的,跨表关联是脆弱的。而热行让每一行数据都具备动态计算能力,能实时触发公式、跨表联动、启动自动化流程。

比如,线上店铺或者线下门店订单系统如果在一张表里同时处理大量数据时,传统表格会卡死,因为每次数据更新都要重算整张表。热行架构下,只有变动的行触发局部计算,其他数据保持静默。这种存算一体的设计,让AI表格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而双11的实战证明了它在千万级数据量下依然保持稳定。这其实是架构范式的转变——表格从"数据仓库"变成了"计算引擎"。

这个"热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在双十一开始前的几个月,钉钉AI表格等产品调用产生的用量曲线陡然上。在更早前,钉钉团队发现A电商客户在双11前的测试数据异常,单表行数普遍突破几十万。传统数据库架构下,每增加10万行,查询响应时间就增加几秒,更重要的是一旦涉及到实时计算时系统基本不可用,直接崩溃。

客户的需求很迫切,这已有的技术必须被改变了——这是个最典型的“双11”风格的商业对技术的反向推动。

图片

实际上,在今年7月份,钉钉决定战略投入 AI 表格后,就与阿里云数据库团队协商,决定联手攻坚,以解决 AI 时代暴增的数据需求,更希望探索一种新的应用形式,将表格、软件这些过去主要内部协同的工具,能够更直接的进入商业环境里,服务于订单、交易。在此前的一次对话里,钉钉创始人兼CEO无招这样形容这些合作:这是阿里内部对技术和理想有追求的人们的联合。

不过,当时他们的目标还是百万行,也没人想到能做到千万行。这之后,阿里云ADB-PG 数据库团队就直接驻场钉钉办公,每天与AI表格工程师结对编程。

研发中,客户的需求也是最重要导向。客户提出的要求非常具体:要能看到前10分钟某款差评商品的库存预警,同时触发自动补货流程,还要推送给商品总监。而这个需求涉及跨表查询、AI分析、自动化推送三个环节,在旧架构下需要数十秒,新架构做到了秒级响应。

也就是说,钉钉的AI表格,基本就是由电商行业本能地拖上了双11的战场,然后催生出了最重要的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钉钉AI表格的价值,不在于它发明了什么新功能,而在于它恰好站在了"数据+AI"与"规模化协作"的交汇点,并且扛住了千万级数据量的考验,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 AI 表格,可以承接猛烈的商业需求了。

而这样一个被双11“逼”出来的技术突破,很可能就成为今天toB领域更大的竞争的一个分水岭。从2024年开始,多维表格、智能表格、AI 表格、数据表,各家toB公司都在纷纷押注“表格”,这已是toB领域最核心的叙事。当处理的行数突破千万量级,它注定会带来连锁反应。

在此之前,表格更多是内部管理工具;在此之后,表格第一次有能力承载电商订单、供应链台账、海量营销线索等核心业务流。从此它可能将市场划分为两类玩家:一类还在优化“内部协同”,另一类已经开始支撑“核心商业”,竞争就此分野。

真正关键的AI突破,必须来自真实的商业需求

站在“表格战争”的今天回顾过去几年的协同办公战场,其实会发现一条脉络。2020年到2021年,是“音视频战争”,各家巨头鏖战于此,当时钉钉的解法是迅速通过技术收购补齐能力梯队。2022年,战局开始转向“文档战争”。

这两个阶段,竞争更多来自技术和产品本身,比拼的是技术基础设施和产品的设计。但今天钉钉给出对“文档战争”的破局思路则是“让文档成为过去式”。

在钉钉8.0发布会,无招曾提出一个判断,AI时代的工作方式,是让AI理解物理世界,操控工具,做出决策。

也就是说,你就不能再走回写文档、做流程的老路。

而表格恰好成为这个理念的最佳载体:它足够简单,人人都会用;又足够强大,能承载完整的业务流程。当AI助理能用一句话生成自动化工作流时,它实际上是在降低企业创新的门槛。

业务人员不再需要"适应机器的规则",而是让机器理解业务逻辑。这种"技术平权",让一线员工从数据录入员变成了AI应用的创造者。

这个阶段的竞争从产品和技术本身,进入到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如何与真实的商业需求结合的阶段。

千万行的突破发生在双11,就是一个信号:AI产品的胜负手,永远不在实验室的benchmark分数,而在真实业务的灰度里。钉钉AI表格能率先突破千万行,不是因为它的算法更先进,而是因为它更早、更深地扎进了电商这个"数字原生"行业。

身处阿里的环境里,会让钉钉更加理解当大促周期变成一个月,数据分析的精度必须提升到小时级。钉钉与淘天和阿里云的互动,能让它知道这些商家的需求是当全域运营成为常态,数据抓取必须跨越平台壁垒,在直播电商爆发后,协作必须实时同步到每一个主播、每一家商场的。这些电商的经验、基础设施的经验和企业级服务的经验,导致这事注定是钉钉先做了出来。

而且,当你能非常具体和直接感受到这些需求,你的产品节奏也会更准确。钉钉几乎在保持着每3周一个版本更新的恐怖节奏,从钉钉多维表功能最初全面免费开放,到AI 字段模板上线、直接针对电商行业上新,露出一张表管经营、管公司模式的雏形,再到钉钉 AI 表格发布。最终,100天时间技术攻坚后单表容量提升至1000万热行,实现了后发先至。

接下来,这种被双11试炼过的首先做到千万行的技术能力,有可能从单点的优势,长成网络效应。

今天真正要带来实际价值的AI应用,都应该接受双11这样的洗礼,去理解真实的业务,用技术突破来解决这些需求,然后在最极端的场景里扛住业务压力,变成下一个改变商业世界也改变人类使用AI方式的关键变量。

举报

  • 相关推荐
  • 双11鸿蒙应用持续升级,小艺、应用市场等App让购物更省心

    双十一期间,华为应用市场推出"11.11好物集"专题,提供购物指南与达人穿搭参考,帮助用户高效筛选商品。鸿蒙系统的小艺助手支持商品比价、智能下单及多任务语音操作,简化购物流程。出境游用户可使用天际通流量服务,无需实体卡,按天计费;配合云空间自动释放本地存储,保障旅行照片视频安全同步。通过智慧功能与便捷服务,为用户打造更流畅、安全的消费与出行体验。

  • 这个双11,为什么AI成了下单的主要催化剂?

    今年双11已经走到第17个年头,消费者依旧熬夜比价,商家照样通宵盯盘,但后台的「发动机」已经换了芯。 当AI从大模型论文里走出来,第一站就上了电商——这个离钱最近、数据最肥的试验田。 淘宝把大模型塞进搜索框,一句「清理下水道小飞虫的东西」这样口语化的表达,也能打捞数十亿SKU;豆包把商城藏进对话框,边闲聊边下单,让购物像发朋友圈一样随手;飞书则远�

  • 双11优秀案例揭秘!智能优惠券新升级,跟着头部商家抄增长作业

    2025年双11期间,85%头部商家借助“智能优惠券”突破跑量难、价格战及售后问题,实现生意爆发。该工具通过结算优化、补贴加码、批量开启三大升级,助力精准发券、高效操作,并展示实战案例与四步操作指南,帮助商家零成本增收获高转化流量,推动GMV暴涨。

  • 前行者双11全面爆发,以“文化科技”重塑外设行业价值范式

    2025年双11期间,国产外设品牌前行者表现亮眼,多款产品霸榜各大平台。明星产品X87机械键盘、X23鼠标、S9鼠标、V80静音键盘等持续热销,在细分赛道斩获头部排名。全渠道销售额同比飙升160%,销量突破120万件。品牌通过“技术内化+场景化设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并借助BOSS直播等创新互动强化用户情感连接,实现从“工具”到“情绪伙伴”的战略升级,展现出成熟的爆款孵化与多品类运营能力。

  • 增速151%!猛玛探境2双11爆发:让专业直播触手可及

    2025年双11期间,猛玛直播相机探境2成为中小商家新宠,其天猫销量同比激增151%。文章指出直播电商行业面临设备调试复杂、画质不稳等痛点,而探境2通过AI自动调参、弱光增强、混合对焦等技术实现一键开播,降低操作门槛。该设备支持4K直播、智能绿幕及精准调色,帮助用户以亲民预算打造专业级直播间,折射出直播硬件在内容创作经济中的巨大潜力。

  • 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有什么不一样?

    2025年双11来到了它的17岁,以人来类比,过了蛇年就告别了青少年,进入它的青年时代。大多数人认为今年双11会在平淡中度过,但星图数据显示,仅截至10月31日,双11大促全网累计销售额就达到10026亿元人民币。 天猫仍居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京东紧随其后,抖音位列第三。以这个快速上扬的曲线推演,今年双11大促对消费的拉动,将远超其他时间节点。 它在步入青年时�

  • 抄作业!今年双11买电视,盯住“RGB”就赢了

    双11选购电视,别再被复杂参数困扰。今年认准“RGB+MiniLED”技术,它比传统旗舰电视画质更优,色彩更纯、控光更精。选购三步走:锁定RGB+MiniLED品类,避免被“量子点MiniLED”等名词混淆;选择技术开创者海信,品质有保障;根据客厅尺寸选大屏,百寸巨幕体验更佳。海信还配备自研AI画质芯片,智能优化片源。双11是升级家庭影院的好时机,选对技术,一步到位享受顶级画质。

  • 今年双11,京东找来刘宇宁真是“赢麻了”

    这个双11,身处上海的我好像被刘宇宁包围了。 11月初,双11的氛围升温,黄浦江上就“飘”来了巨型刘宇宁飞艇,飞艇上印着“京东11.11惊喜之夜·与「宁」开唱”,就像是给全城发了一张空中请柬,连飞三天,排面拉满;随后亚洲最大LED大屏“68w”的西湖天幕、上海美罗城等上海、杭州双城的标志性大屏不断联动出现刘宇宁京东11.11吸睛物料……还有印有刘宇宁形象的“惊喜�

  • 双11囤点“精神食粮”!鸿蒙双11解锁N种放松姿势

    双11期间,华为视频、音乐、阅读等鸿蒙应用推出“快乐补给包”,覆盖观影、听歌、阅读多场景。华为视频聚合主流平台内容,支持AI搜索和AiMax影院级体验;华为音乐提供空间音频与超高清晰音质;华为阅读具备AI眼动翻页和听书功能。会员优惠包括视频年卡4折、音乐超钻会员加赠、阅读年卡买一得二等。Petal One会员套餐整合六大权益,月费最低29元,满足全场景智慧生活需求。

  • 无线麦克风品类爆发:猛玛双11全平台领跑

    2025年双11期间,猛玛在无线麦克风赛道表现亮眼:天猫、京东、抖音三大平台全面突破,蝉联品类冠军。LARK M2与A1成爆款单品,前者以轻量化设计成为专业团队标配,后者凭借即插即用体验受年轻创作者青睐;LARK MAX2则通过无线监听功能获专业用户认可。同时,猛玛凭借技术优势入选“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TOP100”,印证其全球市场竞争力。未来品牌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化,构建更完整的无线音视频创作生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