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长安储能研究院: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材料研究获突破

2023-12-19 17:4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长安储能研究院为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打造的研究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国家储能研究平台的多位教授科学家联合共建,专注于新能源储能技术的尖 端研究以及市场的深度洞察。我们不仅追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致力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长安储能研究院始终密切关注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研究,尤其是对电池技术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范红金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的王欢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们运用了独树一帜的二氧化碳刻蚀策略,成功突破了硬碳在储能容量和充放电效率上的限制,为钠离子电池技术迭代提供了新的思路。

钠离子电池以其丰富的资源、卓越的低温性能、以及快速充电的能力正渐渐显现出作为锂离子电池低成本替代品的强大潜力,并且被认为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但传统硬碳材料在储能容量上的瓶颈限制了商业化进程。

解决这一难题,传统方法是在硬碳的前驱体中添加活化剂或模板剂(如MnCl2、ZnO、MgO、Zn(Ac)2、KOH等)以扩大闭孔容积,但这些办法成本高昂,部分还具有腐蚀性,不仅环境污染严重,还会增加费时的酸溶步骤,导致结构破坏和效率下降。

对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王欢文教授团队另辟途径,在基于淀粉衍生的硬碳材料中引入了二氧化碳刻蚀工艺,既放大了封闭孔隙的尺度,又提高了容量,且保持了微球的形态。这项技术使得硬碳材料的储钠容量得以大幅提升至487.6 mAh·g-1,并达到了90.56%的优异初次库伦效率。使用该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更是实现了高达281 Wh/kg的能量密度,展示了硬碳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巨大潜力,为其商业化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

长安储能研究院认为创新与突破是储能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全球储能技术仍处在快速成长阶段,我们将持续跟进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应用的最 新进展,并以长安绿电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不断探索储能技术的新边界,为行业进步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欲知更多新能源及储能行业技术科研资讯,欢迎关注“长安储能研究院”公众号,了解前沿科技成果。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固态电池新突破!冠宇与真我手机联合发布15000mAh电池,全硅碳负极引领芯突破

    2025年8月27日,真我realme与冠宇联合宣布成功研发15000mAh超大容量电池,应用于全新概念机型。该电池采用多项创新技术,包括100%硅碳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大尺寸叠片工艺,实现超高能量密度与轻薄设计,并通过多重防护确保安全。此次合作标志着高容量电池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突破,为移动设备续航体验带来新可能,双方将持续探索高性能电池技术创新。

  • 绿盟科技《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发布

    绿盟科技发布《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汽车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报告梳理近年典型安全事件,分析攻击手法,提出覆盖车端、路端与云端的防护体系。中国年销2000万辆汽车,车联网安全成产业关键挑战,需整车厂、供应链及行业管理者共同应对。

  • 50岁阿姨考上研究生 曾因意外致残:不畏艰难 勇敢追梦

    近日,一位50岁的阿姨杨艳考上研究生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来自山东济宁的阿姨,曾因一场意外导致严重烧伤并致残,但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学考入西南林业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成为该校班级中最年长的学生。 据了解,杨艳在2013年遭遇了一场意外,脸部和手部严重烧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右手手指缺损无法弯曲,留下了难以消除的疤痕。这场意外不仅让她的

  •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海辰储能迎来新里程碑

    2025年8月22日,海辰储能在重庆基地举办100GWh出货量纪念仪式。自2021年底出货以来,凭借创新引领、卓越服务和安全可靠三大优势及全球化布局,海辰储能快速构建核心竞争力,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全球行业排名从2023年第五跃升至2024年第三,2025年上半年跻身全球第二。公司专注储能领域,通过全链条创新实现技术突破,推出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等领先产品,并依托智能制造和精细化运营,确保项目高质量交付。未来,海辰储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驱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天翼云TeleDB通过信通院“可信数据库”安全专项测试

    中国信通院公布2025上半年“可信数据库”评估结果,天翼云TeleDB高可用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安全专项测试,产品性能与安全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TeleDB具备高性能、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易扩展、易管理等优势,已在政务、物联网、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此次评测进一步验证了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实力,推动我国数据库产业快速发展。

  • 全球权威榜单发布:海辰储能2025上半年储能出货量位列全球Top 2

    海辰储能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全球化交付能力,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跃居第二,电力储能出货量同样位列全球第二。其产品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参与国内外大型储能项目。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发布多款长时储能电池系统,完善不同场景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专注储能赛道,以技术驱动全球布局,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 远东电缆石墨烯材料技术赋能新能源转型

    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被誉为能源革命的“梦幻材料”。凭借超强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直击新能源效率与寿命痛点。国内企业远东电缆率先突破分子级焊接技术,开发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大幅提升导电与散热性能。该材料已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车电控系统等高功率场景,重塑能源存储与传输规则。

  • 高温红警下的安全卫士:骆驼铠甲电池全面升级

    立秋后多地高温风险持续,专家提醒运输车辆需注意用电安全,特别是驻车空调长时间使用时需保障电源稳定。驻车电池选择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容量不足或兼容性差易导致故障甚至过热风险。骆驼集团升级驻车空调专用电池,采用铅硅合金配方提升循环寿命50%,加厚板栅工艺增强耐热性,配合超导电解液技术提升充电效率20%,满足高温下多设备持续用电需求。该系列适配主流商用车,依托全国联保网点提供高效售后支持,确保用户“用得起、修得快、跑得稳”。

  • 甘肃高院判定出借人与玖富非民间借贷关系 出借人系信息中介平台

    甘肃高院审理一起网贷纠纷再审案,出借人周某因不服一审判决,委托其子申请再审。法院认定出借人与平台之间不存在民间借贷关系,仅为中介服务关系,平台不承担还款责任。最终驳回再审申请,强调实际借款人才是还款义务方,建议出借人向实际借款人追讨欠款。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