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机器人先进技术装备亮相济宁,推动智能制造再上新台阶

2023-12-10 17:3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2月7日,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实融合全国行(济宁站)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靖士宽,济宁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张胜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以“构筑智造新高地 加速新型工业化”为主题,设置一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三场专题活动,一场“机器人+”智能制造暨数字经济发展先进成果展和四场主题会议。

赵奉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社会共发展结构,机器人产业与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对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坚持自主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器人+”应用、行业自律,按照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工作部署,扎实推动集群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发展。

靖士宽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山东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工业机器人、先进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方面形成一批高价值的成果和经验。济宁市制造业基础雄厚,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效明显,近年来,济宁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制造业链条式增长、集聚化壮大,呈现高端化聚合、智能化提升、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的的新态势。

张胜明在致辞中强调,济宁制造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具备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近年来,济宁市深入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他表示,新型工业化是数字智能的工业化,济宁将倾力打造知名营商环境,集中特出资源要素,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秦海林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抢抓机遇,积极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大会开幕式上,济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签署了《关于深入推进济宁市新型工业化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立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姚磊,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子元,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雷等6位嘉宾,在主旨会议上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发表演讲。

刘洪海指出,机器人在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安全应急机器人正与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即将迎来迭代优化和规模应用,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国应急管理数智化水平。

张立人表示,商业成功是检验科技创新的仅有标准。他认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药物研制资源勘探、交通运行等重点行业发展效率,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构建从技术研发走向产品应用的产业闭环。

张建伟认为,在算力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机器人正处于从信息通信到具身智能的转变过程中,逐渐向语义化、3D化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迈进。要重视培养跨学科的卓越工程师,以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共创和谐世界、美好生活。

朱子元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面临供应链稳定性和信息安全挑战,应尽可能提升自主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有效应对供应链稳定性挑战。同时,要采用有效的“内置安全技术”和“软硬件安全评估方法”,应对复杂系统的软硬件网络攻击风险。

张雷表示,制造业竞争加剧、终端用户需求提升,促使企业积极寻求更柔性、更智能的生产解决方案。珞石机器人研发的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具有稳定安全、灵敏易用等特性,能够满足企业柔性化生产需求,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大会期间,十五个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完成签约,覆盖特种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工业智能机器人、高端精密机械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诸多细分领域,为济宁市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提质增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作为大会的亮点,在机器人+”智能制造暨数字经济发展先进成果展上,集中展出了矿用喷浆机器人、防冲钻孔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无人机、AGV等一批重点产品,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球形机器人等众多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济宁市打造工程机械智慧集群和智能装备研制高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对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济宁市将以大会为契机,持续加大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亮相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10月24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北京华文小弈机器人公司推出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专为中小学AI教育设计,覆盖课程、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核心内容,具备语音交互、运动控制等功能。该机器人以大语言模型驱动,支持图形化编程与RAG知识底座,通过云端协同实现“大小脑”双系统智能模式,配套互动式AI课程,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助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

  • 华文众合携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亮相第86届中国教装展

    10月24-26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青岛成功举办,聚焦“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华文众合展出智慧书法教室、智慧粉笔教室等创新产品,并发布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教育智能机器人“华文小弈”。该机器人融合AI语音交互、智能运动控制等功能,旨在通过寓教于乐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展会现场还通过经典古文背诵、AI书法教学等互动环节,展现科技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新达“入职”海尔工厂,机器人真的开始进厂打工了?

    人形机器人新达在重庆海尔冰箱互联工厂成功落地,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阶段迈向场景实训。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新达具备更高场景适应性和工序协同能力,能完成涂润滑油、物料搬运、智能巡检等复杂任务。其核心技术“大脑-小脑-本体”深度协同,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自主决策,全栈自研运动控制系统确保精准操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验证了工业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 累活、脏活让机器人干!海尔智家一工厂用上“人形机器人”

    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新达”,标志着制造业智能化进入新阶段。该机器人具备人类外形与智能内核,承担涂油、巡检、搬运等高强度作业,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高效精准操作: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超强大脑”实现任务理解规划;自主研发的“灵活小脑”保障毫秒级实时响应;仿人形双臂与多模块感知系统构成“全能身体”。工厂通过机器人解放人力,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与可持续发展迈进。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在2025年IROS大会上,中国AI企业一目科技凭借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焦点。公司展示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厚度大幅缩减,实现0.005N三维力分辨率和120fps输出帧率。CEO李智强提出"视觉-触觉-语言-行动"新范式,指出触觉能捕捉物理世界的隐秘维度。通过创新仿真平台和生成式AI技术,突破传统数据收集限制,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技能训练效率。现场机械臂成功演示易碎品抓取等复杂任务,验证了触觉感知在精细操控中的核心价值,为"操控即服务"产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 法大夫AI法律智能体首次亮相法博会引关注!“法小助”斩获卓越技术奖!

    2025年10月25-26日,深圳法律服务博览会(法博会)在福田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聚焦“法律服务创新保障科技与产业创新”,汇聚众多法律科技企业。法大夫推出的AI法律智能体矩阵备受关注,其与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联合研发的“法小助”AI律师智能体成为亮点,荣获法博会法律科技产品大赛“卓越技术奖”。该智能体集成九大核心功能,覆盖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文书生成等场景,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通过“Web端+小程序+智能终端”实现多端覆盖,已落地多地法院及企业园区,有效提升法律服务效率与普惠性。

  • 行业变局下的SMT技术突围,三重革新赋能电子制造升级

    SEMI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同比激增24%,达330.7亿美元,电子制造业复苏正驱动SMT技术加速迭代。微型化工艺突破、智能化产线升级与绿色制造转型已成为行业核心增长极。202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汇聚近千家参展企业,集中呈现微米级贴装、无铅工艺革新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头部企业通过硬件升级与算法优化推出针对性方案,推动产业向微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三重变革重塑边界。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

    宇树科技10月20日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形态更接近真人。该机器人具备流畅完成舞蹈、武术等复杂动作的能力,新增仿生人脸模块提升交互体验。相比前代H1,H2在运动性能和人机交互维度实现突破,结合优化算法可执行更具表现力的指令。行业分析指出,H2延续了宇树在机械设计、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推动仿生机器人向消费级与行业场景加速渗透。

  • 宇树机器人与舞蹈家“斗舞” 网友:动作丝滑到像人类!

    近日,舞剧作品《天工开物》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次上演。 在舞剧迎来国内巡演的第100场演出的同时,正式宣布启动海外巡演。 而在演出结束后的谢幕环节,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作为彩蛋登场,惊艳全场。

  • 重塑话语权:新时达硬核技术为中国半导体制造打通自主可控关键链路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核心。中国半导体制造曾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近年通过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新时达旗下众为兴半导体机器人系列实现Class1级洁净室量产,其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化技术突破真空驱动壁垒,产品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场景,已在多家晶圆厂实现批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