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LiquidAI最新资讯  > 正文

​MIT新创公司Liquid AI融资近4千万美元,希望构建新型液态神经网络人工智能

2023-12-07 09:46 · 稿源:站长之家

**划重点:**

- 💡 **创新技术:** MIT孵化的Liquid AI计划以液态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该技术相较传统模型更小巧、可解释,且具有动态适应性。

- 💸 **融资动向:** 通过两阶段种子轮融资,Liquid AI成功筹得近4千万美元,由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和知名天使投资人参与,估值达到3.03亿美元。

- 🌐 **应用前景:** 公司计划商业化该技术,为客户提供私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平台,涵盖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气象预测、医疗数据分析等,展望液态神经网络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7日 消息:Liquid AI,一家由MIT孵化的新兴公司,近日成功完成了一轮接近4千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其目标是构建一种全新类型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液态神经网络。这一创新性的技术基于液态神经网络架构,旨在提供更为精简、可解释且动态适应的人工智能系统。

Liquid AI的团队由Daniela Rus等创始人组成,其中包括Ramin Hasani担任首席执行官,Mathias Lechner担任首席技术官,Alexander Amini担任首席科学官。Liquid AI的液态神经网络来源于他们在MIT的研究中,特点在于其相对较小的规模和简单的架构,使得在训练和运行模型时需要更少的计算资源。

image.png

与传统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相比,液态神经网络的小规模和简单架构带来了更强的可解释性。这种网络在处理序列数据时表现出色,能够动态地调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交换,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和情境的变化,即使未经过专门训练也能够有效应对。

液态神经网络在多个领域的测试中都表现出色,从大气化学到车辆交通的数据集中,它在预测未来数值方面超越了其他先进算法。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无人机的自主导航方面的成就。Liquid AI团队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专业人类无人机飞行员收集的数据对液态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并在一系列户外环境中测试了该算法。结果显示,液态神经网络超越了其他导航模型,能够在以前未探索的空间中做出决策,甚至在嘈杂和其他挑战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泛化到未经过微调的场景。

image.png

Liquid AI团队表示,液态神经网络不仅适用于无人机的搜救、野生动物监测和配送等明显应用场景,还可用于分析任何随时间波动的现象,包括电力网络、医学数据、金融交易和严重天气模式等。

Liquid AI的计划不仅包括设计和训练新模型,还包括为客户提供私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平台,使客户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构建自己的模型。Hasani强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责任和安全性至关重要,Liquid AI为领域特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更具资本效率、可靠、可解释和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

Liquid AI总部位于波士顿和帕洛阿尔托,目前拥有12人的团队,预计在明年初将增加到20人。该公司希望通过商业化液态神经网络技术,竞争构建GPT(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基础模型公司,致力于打造超越传统GPT的最佳新型Liquid基础模型。

举报

  • 相关推荐
  • 校园出行新宠!绿源Moda60:大学生的百变智能坐骑,颜值能打还耐用

    绿源电动车推出专为大学生设计的Moda60电动摩托车,主打个性化与实用性。产品支持DIY透明车窗和面板更换,提供多种配色选择,满足审美需求。配备液冷电机、TCS防侧滑系统等核心部件,续航达70公里,安全耐用。智能系统支持远程操控、实时定位等功能,并配备15L储物空间和USB接口。以中等价位提供高端配置,成为校园出行新宠,重新定义校园交通方式。

  • 玩家齐赴技嘉AORUS DAY山城之约,RTX 50“嘉”速营奏响电竞狂想曲

    技嘉AORUS DAY玩家体验会在重庆千极演艺中心举办,聚焦RTX50系列显卡性能展示。英伟达与技嘉代表分享了Blackwell架构、第四代RT Core与第五代Tensor Core的技术突破,支持DLSS4多帧生成与全光线追踪,显著提升游戏画质与流畅度。现场通过《黑神话:悟空》《三角洲行动》等热门游戏演示,展现高帧率与AI渲染优势。动捕体验区结合RTX5090显卡实时生成角色动画,凸显AI算力与图形融合能力。活动还涵盖NVIDIA App功能升级与玩家互动环节,通过集章抽奖、Cosplay表演营造电竞狂欢氛围,彰显硬件性能与玩家社区的热情结合。

  • 2025NIO Day启幕,蔚来携手天猫共探全生态合作新篇章

    蔚来NIO Day 2025于9月20日在杭州举行,以“生长之光”为主题。活动发布全新高端大六座纯电SUV ES8,凝聚十年技术积累,引领纯电时代。同时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生态合作,入驻天猫汽车,共同探索以用户为核心的汽车服务新模式,推动行业从出行工具向生活方式载体转型。

  • 通勤路上的“颜值担当”?绿源Moda60:职场新人的第一辆智能电摩

    绿源Moda60电动摩托车于2025年9月上市,专为职场新人设计。它兼具高颜值与实用性,续航达70公里,支持智能操控与个性化定制。配备4G模块实现远程控制,安全系统包括双碟刹和防侧滑功能。舒适座垫与减震系统提升骑行体验,超大储物空间满足通勤需求。完美融合效率与时尚,成为都市通勤的理想选择。

  • 腾讯云联合IDC发布AI Infra报告:定义Gen Al时代智算新范式

    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9月16-17日在深圳召开。在Infra+Agent专场,腾讯云与IDC联合发布《AI+Infra:加速智能体落地的基础架构、发展趋势与产业实践》报告。报告指出,随着AI应用规模化落地,AI云基础设施正向核心智算设施演进,涵盖分布式底座、异构硬件、高性能软件和场景化方案四大维度。报告还提出六大演进趋势:架构重构、行业垂直化、算力智能化、安全能力提升、研发范式创新和服务化转型,并解析了腾讯云在交通、制造、医疗等领域的落地案例,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南。

  • 腾讯云大数据升级Data+AI能力体系,构建AI-Ready的数据智能平台

    9月17日,腾讯云在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升级大数据产品矩阵Data+AI能力体系,覆盖底层架构、数据平台、数据应用全流程,助力企业应对数据治理、多模态融合与智能化应用等挑战。通过云原生架构、Data+AI一体化和Agent增强,推出TCLake智能数据湖、流湖引擎和企业级搜索ES,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WeData平台升级为端到端一体化Data+AI平台,打通数据接入、治理、建模、训练到推理全链路。引入AI+Agent能力,通过Data Agent和ChatBI等创新实践,将智能能力融入数据使用各环节,助力企业释放数据价值,形成差异化AI竞争力。

  • 恒创科技15 载笃行,构建企业出海全链路 IDC 解决方案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变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愈发关键。一方面凭借庞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国际企业加大布局;另一方面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增长空间收窄,叠加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化驱动,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不可逆趋势。出海企业普遍面临海外服务商筛选、复杂网络难题破解等核心挑战。恒创科技依托香港及亚太地区数据中心优势,启动全球化战略布局,为个人开发者及企业提供有力支撑,携手推进全球化发展。

  • Data+AI协同创新,华为云稳居中国大数据平台市场榜首

    IDC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数据平台市场全面向AI转型,华为云以26.9%的份额连续五年位居第一。报告指出,企业正推动数据与AI统一管理,华为云通过DataArts智能底座实现四层架构转型,加速数据到知识的转化。金融行业成为重点应用场景,华为云在金融云市场持续领先。9月将举办全球混合云数智融合高峰论坛,深入探讨数据与AI融合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基于阿基米德优化算法(AOA)的区块链存储优化方案

    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在金融、政务、供应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随着数据上链规模指数级增长,传统区块链存储模式逐渐暴露出数据冗余度高、节点负载不均、存储成本飙升等问题。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聚焦区块链存储效率瓶颈,引入阿基米德优化算法(AOA)重构分布式存储架构,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数据存储与节点协作机制,为区块链规模化应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动态分片策略、节点负载均衡与共识效率优化,显著降低数据冗余、提升存储性能,推动区块链存储系统向智能化动态调节演进。未来,AOA技术将持续演进,引入量子计算加速与跨链协议融合,构建更高效的分布式存储生态。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推动数字立体安全认证技术,为个人隐私筑牢防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正迈向“万物互通”时代。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逐步拓展至应用领域,其价值日益凸显。信息传递方式从传统模式转变为通过连接用户节点实现全网广播,形成共识与信任机制,并能进行价值创造与传递。数字技术已渗透至政府、金融监管、物联网、征信及溯源防伪等领域,与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然而,哈希算法虽能提供安全数据管理,但在信息隐私和机密性方面仍存不足。微云全息提出数字实体安全认证技术,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体系,结合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隐私保护与数据管理,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打造安全匿名系统,助力开启新时代技术革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