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最新资讯  > 正文

GPT-4V都考不过?基于大学水平考试的多模态AI测试基准MMMUs发布

2023-12-01 14:11 · 稿源:站长之家

要点:

  • 最新基准数据集MMMUs针对大学水平多学科问题提供了全面的多模态AI测试,挑战了当前最强大的GPT-4V等模型,展现了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性能。

  • MMMU包含六个学科的30个科目,涉及艺术与设计、商科、科学、健康与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共有1.15万个多模态问题,考察了感知、知识和推理等基本技能,为评估专家级AGI提供了全面而复杂的任务。

  • MMMU在问题设计上注重深度,包含专业领域知识和高级推理,通过涵盖多种图像格式和混合文本图像输入,要求AI模型在理解、记忆、推理等方面具备高级能力,挑战了当前多模态基准的局限性。

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1日 消息:近日,一项基于大学水平考试的多模态AI测试基准MMMUs发布,旨在评估机器在广泛多样的任务上的专家级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这一基准对当前最先进的GPT-4V等模型提出挑战,通过涵盖艺术与设计、商科、科学、健康与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等六个学科的30个科目,共有1.15万个问题,考察了感知、知识和推理等基本技能。

image.png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11.16502

项目网站:https://mmmu-benchmark.github.io/

数据集: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MMMU/MMMU

代码:https://github.com/MMMU-Benchmark/MMMU

MMMUs的问题涵盖了大学考试、测验和教科书,由5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收集,涉及了多种图像格式,从照片和绘画到图表和表格。这使得该基准不仅考察了常识和日常知识,还注重专业领域知识和高级推理。此外,MMMUs具有文本和图像混合的输入,要求AI模型在处理这种混合信息时展现深度学科知识和执行复杂推理的能力。

在实验评估中,MMMUs展现出极大的难度,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GPT-4V也仅在55.7%的问题上取得准确答案,表明AI技术在这一领域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通过这一基准的构建和评估,研究团队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参考。

总体而言,MMMUs作为一项全面、具有挑战性的多模态AI测试基准,为评估专家级AGI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标准。这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引领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在多学科、多模态任务上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举报

  • 相关推荐
  • Meta拟百亿美元投资Scale AI,微美全息(WIMI.US)端侧多模态AI加速开启科技新局

    Meta正与AI初创企业Scale AI洽谈数十亿美元投资,估值或超100亿美元,有望创下私营企业融资纪录。Scale AI为微软、OpenAI等提供数据标注服务,是生成式AI热潮主要受益者。这将是Meta史上最大规模外部AI投资,标志其战略转向。Meta CEO扎克伯格宣布将AI确立为战略重心,2024年将投入650亿美元推进相关项目,重点打造Llama模型成为行业标准。同时,谷歌推出Gemini助手"计划操作"新功能,支持任务自动化管理。科技巨头纷纷重金布局AI,微软向OpenAI注资逾130亿美元,亚马逊投资Anthropic数十亿美元。行业观察认为AI技术普及将推动效率革命,微美全息等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新动态。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发展格局。

  • AI触控云台浩瀚V3 Ultra发布,首发AI多模态追踪模块,定义手机云台轻旗舰标准!

    6月6日,浩翰V3 Ultra智能影像稳定器正式发布。作为旗舰级产品,它搭载行业首创AI多模态万物原生跟拍技术,支持10米远程触控彩屏、AI可视化构图、360°无死角跟拍及三轴稳拍等功能。新品采用第九代iSteady增稳系统,折叠后体积小巧便携。配备22英寸触控彩屏,支持5米手势控制和隔空补光功能。售价999元起,同步推出含无线麦克风的创作者套装。浩翰深耕稳定器行业11年,产�

  • 慧科讯业AI赋能数据标签化,破局多模态数据治理难题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浪潮下数据标签化的重要性及其商业应用。数据标签化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基础,能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决策。然而,多模态数据处理复杂、人工标注成本高、业务理解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数据价值的释放。文章提出数据标签化在构建用户画像、舆情监控、市场趋势预测等场景中的核心价值,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传统NLP算法不精准、大语言模型成本高且不稳定等。慧科讯业通过TDaaS服务模式,结合行业领先的数据源、NLP技术和垂直知识图谱,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数据标注解决方案,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未来,随着AI技术发展,知识图谱驱动的TDaaS模式将重新定义数据价值变现方式。

  • 告别传统测试困局:测试总监如何用过AI测试重塑银行质量防线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银行测试面临技术变革挑战。传统人工测试模式难以应对分布式架构、微服务化等新技术要求。Testin云测推出的XAgent智能测试系统,通过AGI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颠覆传统测试模式:1)需求分析环节自动提取业务规则生成风险矩阵;2)测试用例生成环节基于检索增强技术自动生成差异化用例;3)执行环节整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精准定位缺陷。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应用后,测试效率显著提升,缺陷复发率大幅下降。AI测试正从效率工具升级为构建金融信任体系的重要基石,未来将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解析业务规则,实现测试逻辑与业务逻辑的深度融合。拥抱智能化测试变革,既是破解质量难题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 AI测试如何成为数智化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

    2025年全球AI应用将突破5亿大关,金融、汽车、医疗等关键领域对软件质量要求剧增。Testin云测作为唯一入选"2025 AI科技小巨人TOP50"的测试服务商,通过AI测试技术推动行业变革:测试周期从天级压缩至小时级,效率提升1.5倍;其XAgent系统实现从错误记录到智能根因分析的质控突破,在金融APP交互检测、汽车CAN总线验证等领域表现卓越。AI测试正从技术选项进化为数字时代基础设施,预计2026年超80%企业测试将实现AI自动化。Testin云测CEO徐琨表示,AI重构的质量保障体系让每次软件迭代都成为可信进化。随着AI测试技术突破,其不仅筑牢数字世界质量防线,更重新定义"可靠"的技术维度。

  • 破局多模态数据治理难点,数据标注重构企业营销新基建

    文章探讨了AI数据标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主要内容包括:1)AI数据标注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92.9%数据为非结构化形态;2)营销领域多模态数据融合正在重塑商业决策模式;3)慧科讯业等企业通过TDaaS服务帮助客户构建数据资产;4)数据标注服务商分为国际头部、自有生态型、垂直领域型和综合营销数字化型四类;5)未来趋势包括AI驱动的自动化标注、数据合规升级和人机协同模式创新。文章强调,高质量数据标注服务将助力企业实现从"可用"到"可信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 AI日报:昆仑万维天工超级智能体APP上线;谷歌重磅发布三大Gemma模型变体;字节推出开源多模态模型BAGE

    本文介绍了AI领域最新动态:1)昆仑万维推出全球首款AI+Agent架构的Office智能体应用;2)研究显示ChatGPT能提升K12学生成绩近87%;3)谷歌视频生成工具Veo3扩展至更多地区;4)谷歌发布三款Gemma模型变体,覆盖医疗、手语翻译和海豚语言研究;5)VideoTutor实现一句话生成定制教学视频;6)字节跳动开源多模态模型BAGEL;7)Rork支持无代码开发iOS/Android应用;8)AingDesk降低AI助手开发门槛;9)Claude4登陆亚马逊Bedrock平台;10)Youware通过MCP协议提升网页生成能力。这些创新展示了AI技术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力。

  • 手机满意度跌至 10 年来的最低水平,AI人工智能只是部分原因

    手机用户的整体满意度从去年的 82% 降至 78%。乍一看似乎只是小幅下降,但这其实是 近十年来的最低分,而去年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 OpenAI 提升o3多模态模型推理实力,微美全息(WIMI.US)加速引领产业新变革征程

    OpenAI推出突破性的o3推理模型,首次实现图像直接融入推理过程,在多模态基准测试V* Bench上准确率达95.7%。DeepSeek完成R1模型升级,上下文窗口从12K扩展至23K,幻觉率降低45%-50%。行业呈现开源趋势,DeepSeek开源策略促使多家企业跟进,OpenAI也考虑开源。微美全息加速布局多模态大模型,计划提供实时多模态AI体验。专家指出AI发展重心正从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开源技术显著降低训练门槛,提升泛化能力,为多模态智能探索开辟新路径。企业需紧跟趋势把握机遇,在大模型驱动的新时代找准定位。

  • 多模态2025:技术路线“神仙打架”,视频生成冲上云霄

    一场大会,聚集了中国多模态大模型的“半壁江山”。 智源大会2025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汇集了学界、创业公司和大厂等三方的热门选手,关于多模态的集中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其中,创业公司就有爱诗科技、生数科技、Sand.ai、智象未来、Luma AI、智谱等六家公司创始人、CEO分享心得;隶属大厂队的字节、腾讯、百度的多模态技术负责人,以及学术界的人大和MIT(麻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