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在欺诈检测中的作用:保卫金融安全的强有力工具

2023-10-30 11:10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0 月 30 日消息:随着数字化世界的不断发展,金融交易和商业运营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金融欺诈的复杂程度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许多组织开始转向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人工智能AI)被证明是他们武器库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在欺诈检测领域,AI 正在革新我们识别和预防金融犯罪的方式。

投资 金融 钱

人工智能是一个多面手领域,它使机器能够模仿人类的智慧并从数据中学习。在欺诈检测的背景下,AI 利用其分析大量数据集和识别复杂模式的能力。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在处理现代金融交易中产生的庞大和多样化数据时能力有限。相比之下,AI 擅长于处理和理解数据。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欺诈策略,并识别出人类或基于规则的系统难以检测的异常

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机器学习,作为 AI 的一个子集,在欺诈检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使用从历史数据中学习来检测不规则性的算法。常用的算法包括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

AI 擅长处理大数据集,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处理大量交易数据时,这种能力至关重要,使得能够检测到微妙的模式。AI 专注于识别数据集中的异常或离群值。在欺诈检测的背景下,这意味着找出偏离既定规范的交易。这就像在干草堆中找针,但 AI 可以高效地完成。

AI 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创建用户配置文件,并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用户的行为。偏离正常的行为会被标记为可能的欺诈活动。AI 的一个最重要的优点是其实时监控交易的能力。这确保了欺诈活动可以在发生时被检测和停止,减少了财务损失和对组织声誉的可能损害。

AI 通过减少误报——错误地将合法交易标记为欺诈交易,不断提高欺诈检测的准确性。AI 模型可以进行微调,以在捕获欺诈和提供顺畅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

AI 在欺诈检测中的应用将继续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 模型将变得更为复杂。值得关注的几个趋势之一是深度学习,它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正在欺诈检测领域掀起波澜。它涉及具有多层次的神经网络,能够处理极为复杂的数据。

另一个趋势是区块链。区块链所提供的安全和透明度正在被利用来加强欺诈检测和预防。它为金融交易提供了一个防篡改的账本。量子计算是另一个趋势。量子计算的出现可能会破解现有的加密方法,这将需要更先进的基于 AI 的安全系统。

AI 已经证明自己是打击金融欺诈的关键工具。它能处理大量数据、识别异常、分析用户行为和减少误报,使其成为任何希望保护其金融交易并维持与客户信任关系的组织的宝贵资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欺诈检测中的 AI 将变得更为强大,始终领先于网络犯罪分子不断变化的策略。很明显,AI 不仅是欺诈检测的现在,更是它的未来。

举报

  • 相关推荐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 Razer(雷蛇)在新加坡设立AI CENTER OF EXCELLENCE,加速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雷蛇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全球AI卓越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类似机构,推动游戏与开发者工具领域的创新。新加坡中心将招聘150名AI工程师,专注于下一代AI游戏技术研发。雷蛇还推出AI工具套件,包括Game Co-AI和QA Co-AI,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质量和开发效率。该战略布局正值全球游戏市场快速增长期,预计2033年AI游戏市场规模将达280亿美元。新加坡数字产业发展局表示,此举将巩固该国作为区域AI创新中心的地位。

  • 润和软件携丰富金融行业实践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润和软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展示了JettoAI+智能助手平台等系列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测试智能助手、消保助手、研报助手等创新产品。作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润和软件深耕AI与金融业务融合,已服务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80家中小金融机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将以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28年科技投入或突破6500亿元。润和软件�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7月26日在上海开幕。加佳智云的"曦源一号"项目入选浦东新区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并签约合作协议。加佳科技首次发布"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创新技术平台,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加佳科技通过"曦源一号"训练场基础底座平台,为行业提供"硬件+软件+产业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推动AI与产业深度融合。大会期间,加佳科技展示其核心成果"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平台,该平台依托国产替代算力,提供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服务,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加佳科技还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加速构建开放共生的AI产业生态。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7月27日,TeleAI科技前沿论坛在上海模速空间举办,主题为"星辰聚智·才启未来"。论坛汇聚全球行业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家,探讨AI创新趋势。中国电信发布多项AI成果:1)TeleAI研究院凭借大模型创新获2025SAIL之星奖;2)提出"智传网"三大定律(信容律、同源律、集成律)及生成式智能传输等创新技术;3)发布"星小辰"智能终端,整合高德地图、航旅纵横等服务;4)推出首款智能眼镜"天翼AI智镜",具备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5)启动"青年智算计划",投入超600P算力支持AI创新。论坛展示AI在终端、机器人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体现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布局。

  • 零门槛数字IP上线,邦彦Nuwaai掀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互动体验热潮​

    邦彦技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Nuwaai数字人平台,主打"3分钟创建AI数字IP"概念。该平台通过三大核心模块(形象塑造、才艺赋能、个性养成)实现数字人全流程创作,支持古风、职业装等多种风格定制,并能加载营销、直播等专业技能。相比传统方案,Nuwaai将开发成本降至8元起,交付周期缩短至3分钟,支持按需加载功能。平台定位"数字人生产力工具",覆盖营销、社交、娱乐等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数字人技术从概念探索迈向实用化。目前官网已开放注册,面向个人创作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低成本数字IP解决方案。

  • Checkout.com项尧受邀参与 WAIC2025 共话人工智能时代跨境支付新机遇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全球领先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Checkout.com受邀参与"无界人工智能:深化中英合作"主题论坛。其大中华区总经理项尧与行业专家探讨AI赋能跨境商业生态的创新实践,重点分享公司在代理电商平台(Agentic Commerce)领域的支付技术创新,包括与Mastercard、Visa合作构建支持AI代理交易的技术框架。作为支付行业领军者,Checkout.com通过智能支付网络帮助电商平台优化交易管理,支持多币种支付,每年为客户解锁数亿美元收入潜力。本届WAIC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涵盖40余款大模型及60余款智能机器人。

  • 智慧养老预告| 让养老更有AI!作为科技邀您共赴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将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本届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8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12位诺贝尔奖与图灵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30余国1200位重磅嘉宾将齐聚申城,围绕大模型革命、算力新基建等十大方向展开对话。大会首次将"AI+医疗"列为核心议题,中国主导制定的全球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将在会上发布。面对中国3亿老年人口(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500万)的养老需求痛点,大会将探讨AI赋能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推动"全域数据贯通→精准需求洞察→资源动态调度"闭环,重塑养老产业生态。

  • 日照一赶海园被曝撒人工饲养蛤蜊: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

    8月12日,在山东日照某旅游度假区内,出现了一幕别样的场景:工作人员手提水桶,在海滩上抛撒蛤蜊,为游客们打造一场特别的赶海体验。 据当地居民介绍,游客们可以跟在工作人员身后捡拾这些被抛撒的蛤蜊。由于赶海园游客众多,若仅依靠自然存在的野生蛤蜊,游客们可能难以有所收获,进而影响赶海体验。为此,赶海园采取了“人工投喂”的方式,确保每位游客都能�

  • 智能体迎来“DeepSeek时刻”,为何主角是纳米AI?

    大模型重塑了人工智能的产业格局,但却没有彻底颠覆人类的生产模式。 在这背后,并非其技术力量不足,而是当前的应用形态仍停留在“工具赋能”的初级阶段,大模型的潜力被束缚在碎片化场景中,未能转化为重构生产逻辑的核心动能。 正如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所言,大模型的能力其实已经相当强大,甚至超越了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其潜力尚未被挖掘。 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