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penAI最新资讯  > 正文

OpenAI 就其 DALL-E 3 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检测工具发表犹豫立场

2023-10-20 08:54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0月20日消息:OpenAI 一直在就何时发布一款工具,用于确定一张图像是否由 DALL-E 3 生成,OpenAI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模型,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但这家初创公司并不打算在短期内做出决定。

OpenAI,ChatGPT,人工智能,AI

这是根据本周在电话采访中与 TechCrunch 交谈的 OpenAI 研究员 Sandhini Agarwal 的说法。她负责安全和政策,她表示,尽管分类器工具的准确性「非常好」——至少根据她的估计——但尚未达到 OpenAI 的质量门槛

Agarwal 表示:「考虑到它做出的决定可能会严重影响照片,比如一件作品是否被视为由艺术家绘制,或者是否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因此推出一个有点不可靠的工具是一个问题。」

OpenAI 对该工具的目标准确性似乎非常高。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在 WSJ 的 Tech Live 会议上表示,这款分类器在确定未经修改的照片是否是由 DALL-E 3 生成的方面是「99%」可靠的也许目标是 100%;Agarwal 没有明确表示。

与 TechCrunch 分享的 OpenAI 博客草稿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分类器] 在图像经历了常见类型的修改,如裁剪、调整大小、JPEG 压缩,或者在生成的图像的小部分上叠加文本或真实图像的剪贴时,仍然保持超过 95% 的准确性。

OpenAI 的犹豫可能与围绕其先前的公共分类器工具的争议有关,该工具旨在检测不仅来自 OpenAI 模型,还来自第三方供应商发布的生成文本。OpenAI 撤回了 AI 编写的文本检测器,因为其「低准确率」受到广泛批评

Agarwal 暗示 OpenAI 还关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到底由什么构成的哲学问题。显然,由 DALL-E 3 从头生成的艺术作品是符合条件的。但是,对于经过多轮编辑、与其他图像合并,然后经过几轮后处理滤镜的 DALL-E 3 生成的图像,应该如何划分就不太清楚了。

Agarwal 表示:「在那一点上,这个图像应该被视为 AI 生成的东西还是不是?现在,我们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真的希望听到那些将受到这种分类器工具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和其他人的意见。」

不仅 OpenAI,许多组织正在研究为生成媒体水印和检测技术,因为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不断增加。

DeepMind 最近提出了一种规范,SynthID,用于标记以人眼看不见的方式生成的 AI 图像,但可以被专门的检测器发现。法国初创公司 Imatag,于 2020 年推出了一款声称不受调整大小、裁剪、编辑或压缩图像影响的水印工具,类似于 SynthID。另一家公司 Steg.AI 使用 AI 模型应用可以经受调整大小和其他编辑的水印。

问题在于,该行业尚未就单一的水印或检测标准达成共识。即使达成共识,也不能保证水印——以及检测器——不会被打败。

Agarwal 被问及 OpenAI 的图像分类器是否支持检测使用其他非 OpenAI 生成工具创建的图像。她不承诺这一点,但确实说过——这取决于目前存在的图像分类器工具的接受程度——这是 OpenAI 会考虑探索的一条途径。

Agarwal 表示:「目前 [分类器] 仅适用于 DALL-E 3,因为从技术上讲,这是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她说:「[通用检测器] 并不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但根据 [分类器工具] 的发展,我不是说我们永远不会这样做。」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XAI,增强区块链网络威胁检测的决策能力

    微算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技术应用于区块链网络安全领域,开发出智能威胁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攻击模式,并利用可解释性模块清晰展示决策依据,显著提升了检测准确率和可信度。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异常交易识别、恶意节点检测和智能合约审计等多个场景,帮助区块链网络实现更高效、透明的安全防护。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威胁检测能力,也为后续模型优化提供了依据,未来将在更广泛领域推动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空间。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极光旗下AI开发平台GPTBots.ai近日在广东省网信部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成为合规经营的AI服务提供商。该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标志着其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获得关键合规认可。此次登记体现了极光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和对安全责任的高度重视,为区域AI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极光将继续优化技术与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推动生成式AI技术的健康规范发展。

  • “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发布,“教育普惠+标准共建”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腾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包含AI教育普惠和强化学习标准共建两大板块。该计划将面向全球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人工智能强化学习专业课》教学资源,助力构建高质量AI教学体系。同时,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颁奖典礼作为"学赛研产"联动的重要环节,吸引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高校队伍参赛。2025年赛事将首次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围绕AI前沿产业真实场景设置赛题。腾讯还通过"青云计划"为全球顶尖AI人才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等机构牵头制定了强化学习系统系列技术标准,填补了领域内标准空白。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将人工智能驱动的任务调度策略与边缘计算区块链集成,增强物联网系统稳定性

    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边缘计算成为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方案。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创新性地将AI驱动的CO-ETS任务调度策略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构建了智能、安全、高效的物联网任务调度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棕熊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动态调整任务分配,最小化能耗并最大化执行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任务调度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为物联网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

  • 专业AI工具导航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AIbase.cn 连接现在与AI未来的智能桥梁

    AI技术正重塑各行各业,从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已从科幻变为现实。面对AI快速发展,许多人感到迷茫:如何跟上技术前沿?如何在AI浪潮中找到机遇?AIbase.cn应运而生,致力于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智能桥梁。平台汇聚全球最新AI资讯、实用技术资源和前沿行业洞察,为新手、开发者和企业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服务体系包括:前沿资讯精选、精品AI工具库、系统化教程、商业化指南和开发者生态支持。通过专业内容与活跃社区,帮助用户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保持敏锐洞察力,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跨越。AIbase.cn已成为数万AI从业者的首选平台,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 寒武纪荣获2025人工智能领域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名单揭晓,寒武纪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人工智能领域金牛奖。该奖项由中国证券报打造,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提供云边端一体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其通用型智能芯片产品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72亿元,新增专利授权314项。此次获奖既是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推动AI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认可。未来寒武纪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评审阶段,前沿AI项目角逐决赛席位

    "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阶段。经过全球征集筛选,50个代表AI前沿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慧物流四大"AI+"赛道。赛事聚焦技术突破性、模式创新性和产业落地潜力,旨在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杭州拱墅区通过大赛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7月6日决赛将展现顶尖项�

  • 国内有哪些AI新闻网站?2025年最全人工智能资讯平台推荐

    本文介绍了国内优质AI新闻网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重点推荐了AIbase.cn、机器之心、量子位和AI工具集四个平台,分别从资讯全面性、技术深度、行业洞察和工具导航等角度分析其特色。文章指出,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专业AI新闻网站能提供更及时、深入的行业资讯,建议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平台,建立日常阅读习惯,多元化获取信息,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以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度。

  • vivo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让人工智能赋能全民福祉

    6月6日至7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vivo副总裁周围出席"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分论坛,探讨AI智能化变革趋势。周围指出,AI将成为世界级基础设施,手机作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是连接技术与普通人的桥梁。vivo将持续深耕手机智能领域,构建大语言模型等核心能力,并推动AI在影像、办公等场景的应用落地。同时vivo将联合汽车、医疗等行业构建智能生态,特别关注无障碍领域的技术普惠。作为论坛战略合作伙伴,vivo将持续分享创新成果,展现中国科技实力与人文温度。

  • GAITC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 | 每日互动方毅:开源大模型+闭源小数据是AI时代的重要路径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更应称为"人造智能",对应"神造智能"的概念。作者指出AI模拟了神造智慧过程中的规律,人类可从AI身上重新学习"神"的智慧。通过三种棋类游戏分析AI发展:五子棋代表专注规则,深蓝代表深度思考,AlphaGo代表强化学习。数据是AI的重要命脉,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转化使用。AI已在交通安全、医疗健康、反诈宣传等领域带来改变,如高速视觉AI检测、脑卒中早筛模型等。未来最重要的是个人知识库和提问能力,人类需学会驾驭AI而非被其取代,2%的人将成为定义问题的深度思考者,98%则是幸福生活者。技术应成为托举大众的方舟而非割裂世界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