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15名前沿科学家 带你看未来科技的星辰大海

2023-09-25 14:02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科学已经成为世界前行的路标,让大家看清趋势,洞见未来。各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们如何在茫茫宇宙前行,将人类世界的各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近日,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教务长杨国安撰写的《问道前沿:科技如何构筑我们的未来》新书发布,用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揭秘上述问题。

杨国安曾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飞利浦教席教授并获得终身教学荣誉“中欧名师奖”。他长期专注和擅长研究科技创新时代的管理模式进化、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全球化。近两年来,他将目光聚焦于前沿科技领域,深挖科技的前景与可能性。

QQ截图20230925140308.jpg

杨国安教授在《问道前沿:科技如何构筑我们的未来》一书中访谈了15名科学家。

《问道前沿:科技如何构筑我们的未来》一书聚焦生命科学、能源环境、数智科技三大议题,虽然写的是基础科研的前沿探索,却都与我们生活的未来息息相关。书中以科学家的视角进行讲述,通过记录15名优秀青年科学家的故事,让读者在探寻未来的同时,也看到科学思考和行动的轨迹。

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对细胞、蛋白、基因等微小生物单元进行深入研究。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长期关注细胞对能量和营养物质信息的感应机制,揭示了它们对衰老和癌症等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

在能源环境领域,科学家们聚焦“如何通过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解决清洁能源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马丁教授,正深耕于氢气领域,致力于解决氢气的储运问题。

数智科技领域的科学家们,正利用人工智能、自旋芯片、类脑计算、量子信息科学等前沿技术改造着世界。比如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他从传统的人脸识别发展到了“读心术”,比如通过让摄像头捕捉孩子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然后由AI基于这些信息筛查儿童孤独症和儿童罕见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为此书做序。他讲到,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否涌现出更多优秀青年科学家。自己在推荐此书的同时,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科学事业,以科技之力铸造强国之基。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3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杨国安教授分享了自己跨界访谈的初心:这主要源于好奇,“我不是理工科出身的,但我对于科技改变世界这个信念坚定不移,对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科技会带我们去向哪里,我想知道答案。”

“腾讯多年来资助的‘科学探索奖’获奖者中,有一批顶尖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我何不跟他们交流?”于是,杨国安教授用时一年多,与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度探讨。

QQ截图20230925140326.jpg

9月24日举行的2023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杨国安教授和科学家们分享了自己跨界访谈的初心。

本书记录的这些科学家,都是“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为鼓励科学家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技“无人区”,“科学探索奖”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资金。五年来,“科学探索奖”评选了248位获奖人。

对一个国家而言,基础科学的投入和发展,影响其未来中长期的竞争力。杨国安表示,“龙头企业是需要有使命感去支持基础科研的。除了自身要加大科研投入,企业也可以利用资金灵活等优势,做一些基础科研的创新资助。今年是科学探索奖五周年,五年来,腾讯探索了一套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的创新机制,希望成为国家的有益补充。”

QQ截图20230925140344.jpg

9月24日,杨国安教授在2023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

他也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看到科学家们对真理的探寻——怎样深一脚浅一脚地推进,在这些问题的深处,可以窥见国家命运的影响因子和人类奥秘的自我求索。

《问道前沿:科技如何构筑我们的未来》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为该书作序。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推荐。

举报

  • 相关推荐
  • 首次发现!中国科学家破解细胞死亡之谜

    大家知道,核辐射等高剂量辐射会击碎人体细胞内的DNA,一般是通过物理屏蔽、抗氧化剂进行防护,但却无法阻止辐射引发的正常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电离辐射造成的DNA损伤,会导致肠道细胞大规模凋亡,进出现严重胃肠道综合症,导致肠黏膜脱落、出血甚至多器官衰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研究通过多维度实验揭示了PARP1-PAR-STING信号通路在辐射诱导凋亡中的关键作用,为科学家理解STING蛋白在DNA损伤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为辐射损伤防护和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潜在干预靶点。

  • 中国科学家破解细菌与肿瘤的“对话”:治疗癌症不再以毒攻毒

    快科技3月4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破解了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精准治疗恶性实体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陈立研究员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研究员团队完成。据介绍,细菌作为活体,能成功生存在肿瘤中,说明它能逃避免疫系统攻击,但同时又能抑制肿瘤生长,表明细菌也能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因此,弄清楚细菌与肿瘤之间的对话”机制,对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很重要。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种特殊的

  • 全球首个!我国科学家取得脑机接口新突破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7日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电子》上,彰显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与影响力。该系统或将应用于更多的便携式或可穿戴脑机接口设备中,服务于消费级、医疗级等各类智能人机交互实用场景。

  • NASA宣布:将取消首席科学家职位 同时裁员23名员工

    快科技3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取消首席科学家职位,并关闭一个研究太空和技术政策事务的办公室,此轮裁员将涉及23名员工。据报道,当天,美国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珍妮特佩特罗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员工,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等部门将关闭。NASA发言人证实了裁员的消息,并表示将有23名员工受到影响。报道称,此次裁员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包括美国宇航局现任首席科学家凯瑟琳卡尔文博士将离职。据了解,作为首席科学家,凯瑟琳卡尔文主要就美国?

  • 超仿生技术——雷霆仿生如何重塑未来科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雷霆仿生技术有限公司以其独创的超仿生技术,正在重塑未来科技的格局。这种技术通过模拟生命体最核心的生理功能,实现了生物与机械的高度融合,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雷霆仿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超仿生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安吉尔再次亮相荷兰水展,前沿净水科技引领行业发展

    3月11日至14日,2025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水处理展览会在阿姆斯特丹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水处理行业展会,荷兰水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处理设备、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展示平台,已成为全球水处理领域的风向标。安吉尔将继续深化全球化战略,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并提升服务体系,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净水科技和产品。

  • 政策东风引领科学减重:VTN 平台用科技赋能国民健康

    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提出通过设立体重门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举措,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我国超重及肥胖人群已超3亿,由此引发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愈发严峻。当"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照进现实,每个人都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科技赋能中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 北京漫星科技:多元领航,创变未来

    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企业如璀璨星辰,凭借卓越的实力与独特的魅力,照亮行业前行的道路。北京漫星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样一颗在科技与商业天空中闪耀的新星。自 2018 年 12 月 20 日创立以来,它以迅猛之势崛起,成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司扎根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郎家园 10 号 19 幢平房 A2 - 01,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核心,更是商业资源与创新思维的汇�

  • Fusion Fund宣布四期基金超募1.9亿美元,深化AI及前沿科技投资布局

    2025年3月12日消息,FusionFund宣布1.9亿美元的第四期基金募资,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5亿美元。FusionSuperFounderNetwork由多位成功退出的连续创业者组成,成为基金获取前沿创新项目的重要来源。在全球科技变革加速的背景下,,FusionFund将继续以前瞻视角深化AI基础设施、智能制造、边缘计算、太空科技等核心领域的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一个能支撑未来数十年科技发展的长远投资平台,为全球科技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 雷军:小米15 Ultra搭载小米全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小米15Ultra已经官宣2月27日晚7点发布,同时还公布了外观,硕大的后摄展示了新机的影像实力。雷军发文表示:小米15Ultra巅峰影像科技旗舰,搭载小米全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学影像实力,强大、优雅、专业、智能集于一身”。雷军此前在直播中表示上一代的小米14Ultra定价6499元,这一年来研发成本,器件成本越来越高,从盈亏角度上来说,小米15Ultra一定需要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