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ChatGPT最新资讯  > 正文

ChatGPT 在意大利恢复上线 但 OpenAI 在欧盟的监管麻烦才刚刚开始

2023-05-08 11:03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5月8日消息:OpenAI 此前成功安抚了意大利数据机构,解除了该国对 ChatGPT 的禁令,但其在与欧洲监管机构的斗争仍远未结束。

OpenAI,ChatGPT,人工智能,AI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备受争议的 ChatGPT 聊天机器人遭遇了一个重大的法律障碍:在意大利被禁止。意大利数据保护机构(GPDP)指控 OpenAI 违反了欧盟的数据保护规定,该公司同意限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限制该服务在意大利的访问。4 月 28 日,ChatGPT 重回该国,OpenAI 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GPDP 的担忧,而未对其服务进行重大改变,这是一场明显的胜利。

GPDP 表示欢迎 ChatGPT 所做出的变化。然而,该公司的法律问题——以及那些构建类似聊天机器人的公司的问题——可能仅仅是开始。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这些 AI 工具如何收集和生成信息,引用的关注点从公司收集未授权的训练数据到聊天机器人倾向于散布误导信息。在欧盟,他们适用的是《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是全球最强的法律隐私框架之一,其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欧洲。同时,欧盟的立法者正在制定一项专门针对 AI 的法律,很可能引领 ChatGPT 等系统的新时代法规。

ChatGPT 在误导信息,版权和数据保护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其成为了众矢之的。ChatGPT 是生成 AI 的最流行的例子之一,它是一个涵盖根据用户提示生成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工具的笼统总称。据报道,在 2022 年 11 月推出后仅两个月内达到每月 1 亿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之一(OpenAI 从未确认这些数字)。人们使用它来将文本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写文章和生成代码。但批评者——包括监管机构——已经强调了 ChatGPT 不可靠的输出,令人困惑的版权问题和不透明的数据保护做法。

意大利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国家。3 月 31 日,它指出了四种 OpenAI 违反 GDPR 的方式:允许 ChatGPT 提供不准确或误导性信息,未通知用户其数据收集做法,未满足六种可能的个人数据处理法律正当理由,以及未适当地防止 13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该服务。GPDP 下令 OpenAI 立即停止使用在 ChatGPT 的训练数据中收集的个人信息。

其他国家尚未采取任何行动。但是自 3 月以来,至少有三个欧盟国家(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对 ChatGPT 发起了自己的调查。与此同时,加拿大正在根据其《个人信息保护和电子文件法案》(PIPEDA)评估隐私问题。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甚至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任务组,帮助协调调查。如果这些机构要求 OpenAI 进行更改,它们可能会影响该服务对全球用户的运行。

监管机构的关注点可以被广泛分为两类:ChatGPT 的训练数据来自何处以及 OpenAI 如何向其用户提供信息。

ChatGPT 使用的是 OpenAI 的 GPT-3.5 和 GPT-4 大型语言模型(LLM),这些模型基于大量的人类产生的文本进行训练。OpenAI 对使用的具体训练文本持保密态度,但表示其依靠「各种许可,创造和公开可用的数据来源,其中可能包括公开可用的个人信息。」

这可能会在 GDPR 下带来巨大的问题。该法律于 2018 年颁布,覆盖从欧盟公民那里收集或处理数据的所有服务,无论负责该服务的组织所在何处。GDPR 规定,公司在收集个人数据之前必须取得明确同意,并为收集数据提供法律合理性,并透明地说明如何使用和存储数据。

欧洲监管机构声称,围绕 OpenAI 训练数据的保密性意味着无法确认进入其中的个人信息是否最初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提供的,GPDP 特别指出,OpenAI 一开始就「没有法律依据」收集这些信息。到目前为止,OpenAI 和其他公司几乎没有受到审查,但这一说法给未来的数据抓取工作增加了一个大问题。

此外,GDPR 的「被遗忘权」允许用户要求公司纠正其个人信息或完全删除它。OpenAI 预先更新了其隐私政策以促进这些要求,但在将特定数据分离成这些大型语言模型后,处理它们可能非常复杂,这引发了争议。OpenAI 还直接从用户处收集信息。与任何互联网平台一样,它收集各种标准用户数据(例如姓名,联系信息,银行卡详细信息等)。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记录用户与 ChatGPT 的交互。正如 FAQ 中所述,该数据可以由 OpenAI 的员工进行审核,并用于训练其模型的未来版本。考虑到人们使用 ChatGPT 提问的亲密问题——将机器人当作治疗师或医生使用——这意味着该公司正在收集各种敏感数据。

至少有一些数据可能是从未成年人那里收集的,因为 OpenAI 的政策规定「不会故意从 13 岁以下的儿童那里收集个人信息」,但没有严格的年龄确认门槛。对于不允许从 13 岁以下的人那里收集数据,并且(在某些国家)要求 16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获得父母同意的欧盟规定来说,这并不是好的政策。在担忧 ChatGPT 的未成年人筛选问题方面,GPDP 声称,ChatGPT 缺乏年龄过滤,会暴露未成年人接触「完全不适合其成长和自我意识水平」的回答。OpenAI 在使用这些数据方面拥有广泛的自由度,这让一些监管机构感到担忧,存储数据也存在安全风险。像三星和 JPMorgan 这样的公司已经禁止员工使用生成 AI 工具,因为他们担心员工会上传敏感数据。实际上,在 ChatGPT 遭受严重数据泄露,暴露用户的聊天记录和电子邮件地址后,意大利宣布禁用该应用。

ChatGPT 提供错误信息的倾向也可能会带来问题。GDPR 法规规定所有个人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这一点在 GPDP 的声明中得到强调。这可能会对大多数 AI 文本生成器造成困扰,因为它们容易出现「幻觉」:即对问题作出事实不正确或不相关的回答。在其他地方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带来一些真实的后果,澳大利亚一个地区的市长因 ChatGPT 错误地声称他因贪污入狱而威胁起诉 OpenAI 诽谤他。ChatGPT 的广泛应用和目前在 AI 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目标,但它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如拥有 Bard 的谷歌或 OpenAI 的 Azure AI,也可能面临审查。在 ChatGPT 之前,意大利还禁止了聊天机器人平台 Replika 收集未成年人信息,至今仍然被禁用。虽然 GDPR 是一套强大的法律,但它并不是为解决 AI 特定问题而制定的。然而,一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定可能已经在视野范围内。

2021 年,欧盟提交了第一份《人工智能法》(AIA)的草案,这部立法将与 GDPR 一起制定。该法案根据人们对 AI 工具的风险评估对其进行管理,从「最小」(例如垃圾邮件过滤器)到「高」(用于执法或教育的 AI 工具)或「不可接受」,并因此被禁用(如社会信用体系)。在去年出现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激增之后,立法者现在正在赶快增加「基础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系统(GPAIs)」的规则——这是指包括 LLMs 在内的大规模 AI 系统——并有可能把它们归为「高风险」服务。

AIA 的规定不仅超出了数据保护的范畴。最近提出的一项修正案将强制公司披露用于开发生成 AI 工具的任何版权材料。这可能会暴露曾经的机密数据集,使更多的公司容易受到侵权诉讼的攻击,而这已经打击了一些服务。

专门制定 AI 法规的法律可能要等到 2024 年才会在欧洲生效,但达成该法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欧盟立法者于 4 月 27 日就 AI 法案达成了临时协议。委员会将在 5 月 11 日对草案进行投票,最终提案预计在 6 月中旬公布。然后,欧洲理事会、议会和委员会将不得不解决任何悬而未决的争议,然后才能实施该法律。如果一切顺利,它可能会在 2024 年下半年被采纳。

目前,意大利和 OpenAI 的争议提供了一个早期的案例,展示了监管机构和 AI 公司如何进行谈判。如果 OpenAI 在 9 月 30 日之前无法创建一个更严格的年龄门槛以防止 13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并要求年龄在 13 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获得父母的同意,那么它可能会再次被封锁。但这提供了一个示范,说明欧洲认为什么是一个合适的 AI 公司行为——至少在新法规发布之前是这样。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AI日报:快手推出AI视频制作助手Kwali;字节跳动推出USO模型;OpenAI推出ChatGPT开发者模式

    本文介绍了AI日报栏目,聚焦AI领域最新动态。快手推出Kwali视频助手,简化视频制作流程;字节跳动发布USO模型,解决图像生成中风格与主题的矛盾;微软推出Copilot Audio音频模式,提供个性化语音交互;Stability AI升级Stable Audio 2.5,支持高质量音频生成;阿联酋推出开源大模型K2 Think,拥有320亿参数;微信上线智能回复功能,提升公众号运营效率;OpenAI推出ChatGPT开发者模式,支持AI控制外部工具;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AgentGym-RL框架,提升语言模型决策能力;月之暗面开源Checkpoint Engine中间件,优化LLM推理效率;B站开源IndexTTS-2.0文本转语音系统,支持情感与时长控制;Replit推出Agent 3编程助手,自主性提升10倍。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AI日报:苹果明年推出SiriAI搜索;OpenAI放开ChatGPT Projects功能;Kimi K2-0905 上线 Discord

    本文汇总了AI领域最新动态:苹果与谷歌合作,计划在Siri中引入Gemini AI技术;OpenAI向免费用户开放Projects功能,提升任务管理效率;谷歌推出免费Gemini CLI工具,集成GitHub提升开发效率;OpenAI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二级股票售出103亿美元;苹果自研AI搜索引擎“世界知识问答”计划2026年上线;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0905模型,提升编程与创意写作能力;Raycast推出Cursor Agent插件优化代码编辑;谷歌发布nano banana官方Prompt模板,助力创意设计。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 OPPO Watch S官宣:轻薄表皇

    OPPO宣布将于10月16日推出OPPO Watch S智能手表,主打“轻薄表皇”设计,厚度不足9mm,号称目前市面上最薄的智能圆表。搭载全新智能手表系统,操作体验媲美手机,健康配置亦有惊喜。同时具备“健身教练”功能,可自动识别运动并提供超100种运动模式,专业记录数据。此外,发布会还将推出OPPO Find X9和X9 Pro旗舰手机,首批搭载联发科天玑9500平台,出厂预装全新ColorOS 16系统。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