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自动驾驶车辆pk虚拟超人司机:Waymo让人们看看哪个更安全

2022-09-30 11:15 · 稿源: cnbeta

据悉,Waymo为了证明其自动驾驶汽车比人类驾驶的汽车更加安全,于近日创建了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司机的虚拟代表然后在一系列模拟测试中让这个假人跟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对决以此来看看哪个更善于避免碰撞。

提高安全性一直是自动驾驶汽车(AV)行业的主要预测之一。由于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车祸,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越来越倚重这一安全案例以刺激监管机构通过立法,从而允许更多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然而虽然这个论点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说服力--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像人类一样喝醉或分心也不会超速或违法--但没有什么数据能证明全自动驾驶汽车比人类司机更安全。

为了给其论点提供更多的统计支持,Waymo制作了两篇新的科学论文,其将自动驾驶车辆的性能跟人类驾驶进行了比较。据悉,第一篇文章分析并模拟了车祸即将发生时的反应时间,而另一篇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自动驾驶系统避免车祸的程度。

这种新颖的方法包括建立一个人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规避行动的模型,该驾驶员不会受到影响,眼睛总是看着冲突。换言之,跟会经历疲劳和分心的正常人类司机不同,这种虚拟的超人司机总是全神贯注、永远不会疲劳或分心并随时准备作出反应。Waymo称这种类型的分析是第一次。

然后,Waymo模拟了一些即将发生的不同碰撞场景,从而将NIEON司机跟自己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比较。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超人司机在防止碰撞方面非常出色,其避免了62.5%的模拟碰撞并在84%的情况下降低了严重受伤的风险。

结果显示,Waymo车辆做得更好,其避免了75%的碰撞并将严重伤害的风险降低了高达93%。

Waymo的安全研究主管Trent Victor告诉The Verge:“我们的表现一直超过了人类的这一高标准。”

预测人类司机在车祸即将发生时的反应一直是几代交通安全研究人员的挑战。响应时间通常是在受控实验中测量的,受试者被指示对声音或刹车灯等刺激物做出反应。

反应时间研究的关键问题是何时“开始计时”:你从哪一点开始计算反应时间?这在自然环境中变得更加关键,因为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并不总是以可预测的方式行事。许多确定反应时间的传统方法并没有考虑到紧迫感。他们倾向于高估司机的反应时间,假设他们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反应较慢或在缓慢移动的情况下反应较快。

但Waymo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个问题。在其研究中,它决定在司机感到惊讶或他们的预期被打破的时候开始计时。

“在紧急事件中,司机的反应尽可能快,而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非常惊讶,”Victor介绍道。

Waymo表示,通过利用来自更多自然驾驶研究的数据,它创建了一个超过典型驾驶员的避免碰撞的内部基准。这给了它一个新方法来评估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它称之为Waymo Driver。

此前,该公司曾试图通过模拟近十年来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几十起真实世界的致命车祸来衡量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Google的分拆公司发现,在两车相撞的情况下,用其机器人引导的车辆取代任何一辆车几乎可以消除所有死亡。

不过Waymo决定更进一步。由于它不知道在这些真实世界的车祸中有多少涉及醉酒、受损或过度疲劳的驾驶,该公司决定创建一个超人司机的模型,他们永远不会疲惫或醉酒并且总能全神贯注地看着道路。通过利用其在反应时间测量方面的新基准,Waymo重新模拟了之前研究中的车祸以看看这个司机会如何反应。

超人司机的表现确实很好,但Waymo司机做得更好--有时只要比最好的人类司机更好就能完全避免碰撞。

目前还没有评估AV安全的标准方法。RAND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在没有框架的情况下,客户最有可能相信政府--尽管美国监管机构似乎满足于让私营部门来决定什么是安全的。在这种真空状态下,Waymo希望通过公开这些数据,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甚至其他公司可能开始承担起制定一个普遍框架的任务。

Victor表示,这两项研究都经过了同行评议并将提交给一家期刊发表。“们正在遵循科学过程的运作方式,“他说道,“因此,然后由其他人来评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举报

  • 相关推荐
  • 从法网接驳到高铁站服务,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辆驶入法国市场

    文远知行与欧洲自动驾驶运营商Beti合作,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5月与雷诺集团合作开通法网公开赛场馆接驳服务后,在欧洲市场的又一突破。7月31日,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福希炜体验了文远Robotaxi和Robobus,对其技术进步印象深刻。2月27日,文远知行与雷诺集团、Beti及Macif保险集团在法国德龙省推出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是其在欧洲首个公开道路Robobus商业化部署。目前已在10国30城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运营,产品落地法国、西班牙等多国。

  • 拿辅助当全自动驾驶!有司机驾车双手离方向盘 都不在座位上:网友称应重罚

    快科技4月4日消息,近日有博主又晒出了一段视频,有车主驾驶车辆时拿辅助驾驶当全自动驾驶。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司机拿辅助驾驶当全自动驾驶,不仅双手离开方向盘,司机都不在座位上。这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人直言,如果这样,这个技术就先撤下来。或者可以通过技术锁死。”还有博主直言,建议这种可以直接吊销驾照。 加上以危险方法威胁公众安全罪指控。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开表示,目前市售智驾车辆最多只属于L2级,所以大家千万别过于相信和神话自动驾驶。依据我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驾驶技术根据自?

  • 文远知行 App 焕新升级,解锁球便捷自动驾驶出行

    文远知行宣布旗下出行App"文远出行"正式上线,原WeRide Go更名升级。新App简化了操作流程,用户只需4步即可呼叫Robotaxi无人驾驶服务:选择上下车点、选择车型、解锁车门、完成支付。该平台还提供Robobus实时运营信息,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目前服务网络已覆盖南京、鄂尔多斯、苏州、阿布扎比等全球多地,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官网查询各地运营动态。此次App升级标志着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布局,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体验。

  • 马斯克称明年特斯拉可完全自动驾驶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公司计划年底前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全自动驾驶功能,并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数百万辆汽车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已实现从生产线到停车场的全程自主驾驶,展示其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同时,特斯拉正扩展业务模式,包括为客户和工厂提供基于AI技术的自主机器人Optimus。预计年底前数千台Optimus将投入工厂工作,助力生产自动化。公司计划到2029或2030年实现Optimus年产量达100万台,开启机器人技术新纪元。

  • 文远知行推 “文远出行” App自动驾驶出行便捷再升级

    近日,“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宣布,正式将旗下移动出行 App「WeRide Go」更名为「文远出行」。此次更名不仅简化了 App 的名称,还上线了备受期待的 “预约专车接送” 功能,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自动驾驶出行体验。用户可在各大软件商店轻松搜索并下载「文远出行」App。通过这款 App,用户能够一键呼叫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无人出行服务,还能实时查看文远知行�

  • 周鸿祎直言: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自动驾驶

    文章主要讲述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影响。AI被用于诊断、治疗、研究和预测,提高了医疗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AI能够快速分析大量数据,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同时在药物开发、病理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指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虽然面临隐私和伦理挑战,但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治疗方案。整体而言,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然受到传统医疗体系的制约,但其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大量复杂信息,促进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快科技4月13日消息,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这款合作车型将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与广汽埃安的安全冗余平台相结合,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交付。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通过多传感器异构探测与前融合的方式,能够实现360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这种多维度的感知能力,使得车辆在复杂路况下也能精准识别周围环境。此外,滴滴自动驾驶还全栈自研了行业首个可量产的、三域融

  •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底层逻辑:无论路上发生什么都不碰撞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分享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底层逻辑的观点:首要指令是"不能撞车",这一原则绝对优先于其他考量。马斯克强调,无论道路标线如何错误,甚至出现UFO挡路,车辆都必须确保安全。特斯拉坚持视觉架构+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路线,正是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避免碰撞。自动驾驶的核心追求只有一个: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特斯拉都不会发生碰撞。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始终是技术路径选择中的最优先考量。

  • 马斯克:将出现新方案实现自动驾驶 仅需摄像头和AI芯片

    站长之家(ChinaZ.com) 4月15日 消息:当地时间4月14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透露,公司即将推出基于纯AI技术的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该方案完全依赖摄像头与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并由其AI软件驱动,与特斯拉长期坚持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一致。特斯拉近期通过官方X账号发布视频,展示其德克萨斯工厂内FSD无监督技术的应用场景。视频�

  • 球首次!我国三大运营商实现GSMA OpenGateway三网能力对接

    近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于GSMAOpenGateway国际统一接口标准,成功实现5GQoD三网能力的技术对接与平台互通。这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首次以统一国际标准实现跨运营商网络能力的深度协同,共同攻克跨网能力互通的行业难题,成为5G网络开放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球通信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完成技术互通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将携手加速推进5GQoD能力商业落地进程,针对智能驾驶、远程医疗、VR/AR等场景,通过调用三网统一的QoD接口,企业可实时获取跨运营商网络的时延、可靠性等参数,自动选择最优路径保障产线控制指令的精准传输,为企业客户提供可定制、可量化的QoS差异化网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