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科学探索奖最新资讯  > 正文

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 诞生首位“90后”获奖人

2022-09-15 11:09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9月15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首位“90后”获奖人诞生,并评出首批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本届获奖人的“多元化”面貌,折射出中国基础科研的蓬勃发展和科研布局的不断优化:50位获奖人来自18个城市和地区,澳门、大连、沈阳、济南首次出现获奖人;自由申报的获奖人占比30%(15位),也创下新高。

image.png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四年来共评选出200位获奖人。作为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奖项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无人区”,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医学科学领域首批获奖人脱颖而出

“降级”大肿瘤、探索多器官衰竭机理、预防蚊媒病毒传染病、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开展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研究……5位科学家脱颖而出,成为“科学探索奖”医学科学领域的首批获奖人,他们致力于探索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发临床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工作在科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前线。

在5位获奖人中,还包括2位既从事临床工作又从事科学研究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苏士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吕奔。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是探索医学奥秘的科学家,以自身做桥梁,联通着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生命科学解答‘为什么’,临床医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怎么办’。医师科学家从事以临床为导向和目标的科学研究,服务广大患者的现实需求。‘科学探索奖’正是激励我们,将最原创的、‘从0到1’的科学发现,以临床为出口不断为人民服务。”苏士成表示。

5位优秀医学科学领域获奖人的产生,充分体现出奖项的初衷。“科学探索奖”秘书处表示,新冠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人认识到,人类抗击疾病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医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奖项今年增设医学科学领域,正是为了鼓励青年学者针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培养真正具备研究能力,能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医学领军人才。

“‘科学探索奖’今年开始增设医学科学领域,是因为我们和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一样关注人类健康,也是因为我们坚信科学是未来人类健康改进的关键。希望支持一代又一代新的医学科学家,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表示。

“第一次”增添全新色彩——获奖人“多元化”体现基础研究勃勃生机

首位“90后”获奖人,首位澳门地区获奖人,大连、沈阳、济南等城市首次拥有获奖人……一个个“第一次”,为“科学探索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获奖人的“多元化”面貌,也印证着中国基础研究的勃勃生机,体现出科研布局的不断优化。

2022年获奖人“含金量”十足,展现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的过人实力。其中90%(45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另一方面,奖项评审“英雄不问出处”,获奖人中既有各项国家级重要奖项的获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没有获得过其他知名奖项。50名获奖人有15位通过自由申报渠道产生,创下历年新高。

“科学探索奖”特别关注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倾向年纪轻者和女性。今年最年轻的获奖人,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王光宇正是一名“90后”的女性科学家。她表示:“我正在科研起步阶段,‘科学探索奖’为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激励和认可,一方面让我更安心,为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容错空间,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更多责任,在未来一定要做出更不一样的原创工作。”

今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来自18个城市和地区的35家不同机构,地域和机构分布都更广泛,其中16家机构首次有人获奖,西部省份获奖人数量有所提升,这些都是中国科技创新布局不断优化的写照。

image.png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在得知获奖时刚熬过几个通宵,她从事强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制与预测研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后,她不断提供自己的灾害预测结果和受损房屋道路解译数据,服务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很高兴看到西部的获奖人不断增多,国家科研政策导向变化正在显出成效。西部的大发展,必然持续涌现出科学问题,我们身处第一线,就要不断解决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此外,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在不断“升温”。今年香港地区有两名科学家获奖,澳门地区也诞生了首位获奖人。获奖人澳门大学教授麦沛然从事芯片研究,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他表示:“澳门科学研究的起点不算高,但这几年得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支持,又有和大湾区的频繁互动,进步速度很快。我们会在‘小而精’的方向上不断努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谁“打招呼”谁“出局”——奖项评审务求风朗气清

作为目前中国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运行四年,得到科学界、教育界广泛关注。奖项始终秉承“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评审务求客观公正、风朗气清。

“今年‘科学探索奖’评审工作全过程严谨有序,对个别‘打招呼’的申请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钱颖一介绍说:“监督委员会再次提醒:申报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评审工作的独立、客观和公正,一经查实,即取消当年参评或获奖资格。”

多位奖项发起人表示:“‘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完全基于对学术成就和创新能力作出判断,所以从一开始就对‘打招呼’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谁‘打招呼’,谁就‘出局’。我们希望用这种一票否决机制,使学术研究回归其初心本质。” 他们也倡议科学界同仁携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伴随奖项影响力“更上一层楼”,“科学探索奖”也得到多方热忱参与和支持。“科学探索奖”秘书处介绍,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900位各国院士,3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2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

“科学探索奖”采取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是腾讯践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重要探索之一。“‘科学探索奖’鼓励青年科学家心无旁骛地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无人区’,是腾讯助力国家基础研究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马化腾表示,“腾讯未来将继续践行‘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聚焦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用户、产业和社会价值创造,担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

2022年获奖名单.jpg

举报

  • 相关推荐
  • 90后男子搬砖9年攒下200万 每天要扛2000块砖

    一位出生于1990年的何先生,凭借在工地上的辛勤付出,九年间实现了财富积累,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何先生自20岁起便投身于工地工作,从最基础的抗楼、搬砖、砌墙等活计干起。在工地这个充满汗水与艰辛的舞台上,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决心。当别人每天扛1000块砖时,他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每天要扛2000块砖。正是凭借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日

  • 90后小伙回应搬砖9年200万:平均年收入20余万是常态

    四川南充90后建筑工人何先生因"9年攒200万建别墅"视频走红网络。他公开2019-2025年流水账单显示累计收入100万元,平均年收入20余万元。作为包工头,他掌握砌砖、水电、木工等全套技能,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月收入约3万元。沿海地区较高工价和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使其年存20万元成为可能。视频展示了建筑工人凌晨四点起床、烈日下搬运建材、浑身水泥的工作日常,以及因此导致的腰肌劳损等职业病。这份用汗水浇灌的收入,支撑他34岁实现建房梦想,也引发网友对建筑行业收入真实性的讨论。

  • 22年酒龄男子为戒酒植入戒酒芯片:术后实测喝酒和白开水没啥两样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安徽一位22年酒龄的男子为了戒酒,最终决定植入戒酒芯片。安徽阜阳李先生每晚喝7-8两白酒引起了家人的担忧,因为他的饮酒量与日俱增,最后发展到随时随地想喝就喝,甚至早晨起床就找酒喝。按照医生的说法,戒酒芯片”的价格大概是18000元,它其实不是真的芯片是10颗缓释型药物,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植入患者体内,并持续稳定释放约150天。

  • 2025苹果学者名单正式公布:华人占了一半还多

    苹果机器学习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获得博士生奖学金的苹果学者名单。今年共有21位学者获得了苹果学者计划的资助,其中包括12位华人学者,分别为:密歇根大学Ruei-CheChang、麻省理工学院CathyMengyingFang、清华大学顾煜贤、剑桥大学TianchengHu、南洋理工大学黄子琪、北京大学吉嘉铭、新加坡国立大学孔令东。每位获得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都将获得资助,并能得到苹果实习机会会有苹果公司同领域的研究员提供指导。

  • 顺丰公布2024年财报:净利润突破100亿

    今晚,顺丰控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4.2亿元,同比增长10.07%,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2024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5.3亿元,同比增长10.86%。

  • 探索不止,共建智能体时代,超聚变探索者大会2025成功举办

    【中国·郑州, 2025 年 4 月1 6 日】以“共建智能体时代”为主题的超聚变探索者大会2025 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 2500 余名行业领袖、专家、媒体等伙伴及客户,提出并深入探讨智能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驱动要素与价值应用,重磅发布超聚变算力业务、城企数智业务、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领域的全新产品矩阵,共同聚焦技术创新的广阔应用,与全球生态伙伴积极拥

  • 2025买大屏电视,记住这7个信息差,你比90%的导购更懂行

    当大屏电视跌破万元门槛,百吋入户成为消费常态,朋友,你还在用"客厅视距"计算电视买多大尺寸么?都2025年了,过去那套买电视的“旧公式”真的该换一换了。趁着现在以旧换新优惠没停,赶紧给客厅换个超爽大屏——别人来你家串门,保准第一眼就喊"哇塞"!

  • 超聚变探索者大会2025 | 金华威荣获多项大奖

    4 月 15 日- 17 日,超聚变探索者大会 2025 在郑州成功举行。大会以“共建智能体时代”为主题,汇聚 2500 余名行业领袖、专家、媒体等客户及伙伴,围绕智能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开展生态共建与路径探索。作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超聚变)的全国总经销商,深圳市金华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华威)受邀出席了此次盛会。凭借在市场上的卓越表现以及优质

  • 超聚变探索者大会2025:算力焕新,开启智能新纪元

    4 月 15 日- 17 日,以“共建智能体时代”为主题的超聚变探索者大会 2025 在郑州成功举行。大会汇聚 2500 余名行业领袖、专家、媒体等伙伴及客户,提出并深入探讨智能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驱动要素与价值应用,重磅发布超聚变算力业务、城企数智业务、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领域的全新产品矩阵,共同聚焦技术创新的广阔应用,与全球生态伙伴积极拥抱战略机遇,携手共

  • 2025工业工程“诺贝尔”揭晓:顺丰系中国唯一获得全球决赛的企业

    4月8日,顺丰凭借“顺丰物流网络规划智能解决方案”项目,成为今年中国唯一获得弗兰兹·厄德曼全球决赛奖的企业。自2018年起七年内,该项目已为顺丰提升了超过十亿个包裹的时效,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美元,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百万吨。顺丰将持续强化龙头企业的生态引领力,驱动全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升级迭代,助力"中国智造"与"中国服务"在国际市场形成更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