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消息:近日,华为新机nova 10的相关信息被曝光,新机的真机图被提前泄露。从被曝光的真机图可以看出,华为nova 10采用后置三摄,其中主摄为5000万像素,nova LOGO在手机底部,背板有光闪闪的亮点。
此前华为P50系列5G手机壳正式上市,内置eSIM芯片,支持5G网络,重量52g,厚度3.2mm,售价为799元。套上手机壳后P50就能使用5G网络了,相信华为nova 10适配5G手机壳并不是一件难事。
(举报)
10月手机圈迎来新机潮,19款新机扎堆发布。骁龙8 Elite Gen5和天玑9500新旗舰芯片成为性能核心,红魔11Pro+凭借满血硬件和主动水冷散热以198万+分数登顶性能榜。流畅度方面,iQOO Neo11凭借OriginOS6系统优化逆袭夺冠,OPPO、vivo多款机型占据前列。AI榜单因新芯片跑分波动暂未收录,但骁龙8 Elite Gen5的NPU性能提升显著。总体呈现“旗舰芯片定基调,系统优化决胜负”的竞争格局。
华为Mate 80系列已经官宣11月25日发布,同时还揭晓这次的四款机型,分别是分别是Mate 80、Mate 80 Pro、Mate 80 Pro Max、Mate 80 RS非凡大师。 其中,Mate 80 Pro Max是全新版本,取代了以往的Pro 系列。 从官网信息来看,Mate 80和Mate 80 Pro应该差距较小,两款机型配备了完全一样的四款配色。
华为Mate80系列将于11月25日亮相,被称为史上最强Mate旗舰。设计延续经典星环造型,背部集成主摄、超广角、潜望长焦镜头及无线充电圈,辨识度高。核心搭载首发麒麟9030芯片,性能显著提升;全系配备鸿蒙OS6系统,优化交互体验。共推四款机型,均支持3D人脸识别与直屏设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目前华为商城已开启预约,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
华为于11月18日宣布FreeBuds Pro5悦享耳机开启预售,首发价1449元,11月25日正式开售。作为行业首款支持星闪音频的无线耳机,搭载麒麟A3芯片与星闪2.0技术,实现4.6Mbps高速传输和96kHz/24bit无损音质。采用双路独立驱动设计,配备双频灵犀天线,降噪效果提升220%,续航达6小时(降噪开启)或9小时(关闭)。支持HarmonyOS多设备连接、AI录音转写等实用功能,提供便捷体验。
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表彰仪式暨主题论坛在厦门举办,共揭晓13部获奖作品,累计征集6539部作品,数量较上届明显上升。活动汇聚行业领军人物与全民创作者,见证手机电影从“随手记录”发展为“专业表达”的历史进程。华为影像XMAGE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创作门槛,推动移动影像迈向更成熟、更具影响力的新阶段,为电影行业注入活力。
华为宣布将于11月25日举行Mate80系列、Mate X7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主题为“实力破圈,开启新篇”。官方预热视频首次展示Mate80 Pro+Max真机外观,后置摄像头延续圆形对称设计,新增“双环”ID,疑似磁吸充电模块,为系列首创。该系列将提供四款机型,首发麒麟9030处理器,预装鸿蒙OS6系统,性能与流畅度大幅提升,引发广泛关注。
华为Mate80系列今日开启预约,四款机型亮相官网。全系延续星环设计语言,采用直边直屏方案,配备3D人脸识别技术。核心搭载新一代麒麟9030处理器,性能强劲。配色与存储选择丰富:Mate80提供四色及三种存储组合;Mate80 Pro增加16GB+1TB选项;Mate80 Pro+Max以四款独特配色亮相;顶配Mate80 RS大师版则带来三款高端配色及独家20GB定制内存方案,彰显技术实力。
华为Mate 80系列将于11月25日发布,新机已在华为商城开启预订。 日前,数码博主定焦数码”晒出华为门店的备货情况称,华为Mate 80系列将主推Mate 80 Pro Max,而Mate 80标准版备货量很大,可以说是放开了买。 相比之下,Mate 80 Pro的备货量与Mate 80 RS非凡大师相近,不如Pro Max和标准版容易买到。
荣耀宣布即将发布荣耀500系列,该系列以越级配置带来双超体验,性能不妥协,续航再突破,重新定义档位标准。 博主定焦数码爆料,荣耀500系列发布时间应该是11月24日,跟华为Mate 80系列发布会很接近,后者预计会在11月25日亮相。 据悉,荣耀本次发布会将会推出荣耀500和荣耀500 Pro两款机型,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系旗舰平台,其中标准版搭载高通骁龙8s Gen4,Pro版搭载高通骁�
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届时将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动态。重点包括:智能座舱通过MoLA架构实现全感官体验、自然交互和主动服务,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感知;Harmony Space 5已搭载该架构,具备导航纠错、口语控车等能力。未来座舱将像人类助理持续进化,可能建立类似自动驾驶的等级标准,推动行业智能化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