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产融结合最新资讯  > 正文

金融壹账通沈崇锋:业务需求与技术融合匹配,助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2022-06-14 10:2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中小银行推进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正成为助推中小银行转型的重要“外力”来源,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作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认为,当前的数字化转型不再满足于基础的线上化与信息化,而是将数字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日前,金融壹账通对外发布了一份题为《弯道超车——银行数字化转型破局之道》的解析报告,从战略、业务、能力支撑三大层面勾勒出与之对应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架构,提出洞见与挑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推荐。



战略层面,银行机构需要科学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条线协同推进,同时注重对组织、流程的改造,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重视对数字化人才的引入与培养。


从转型目标与实施路径到顶层规划,再到组织机制配合,都是中小银行机构在勾勒自身转型蓝图时所面临的挑战,中小银行需尽快吸收同业优秀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部门间协同,同时从组织上完善保障机制,为顶层设计保驾护航。金融壹账通通过把脉银行机构具体需求,给出了一整套数字化转型咨询解决方案,并将赋能转型过程分为诊断阶段、规划阶段与实施阶段。


在顶层设计方面,协助银行由行内业务现状、科技能力、支撑体系进行全面诊断评估、分析市场趋势,明确数字化转型的资源禀赋与机遇挑战;规划与实施方面做到了“一横N纵”的合作框架,专项落地、分步实施,“横”包含了客户、业务、营销、销售、渠道与管理,“纵”则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专题深化,以陪伴式合作伙伴身份助力银行“弯道超车”。同时协助银行设计完整的支撑体系,将数字化转型业务经验与科技支撑有机结合,倡导银行按照分阶段实施目标,长期投入,逐步推进。

银行机构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金融壹账通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建议:深入业务场景,将技术应用到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升级上。产业金融领域,金融壹账通提倡以产融结合、对接直联、产品工厂及数据沉淀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按场景构建产业数字化金融平台,覆盖多元化产品,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产融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金融壹账通产业金融一体化平台具备了从数据平台到系统管理及智能后台的一体化服务功能,助力银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产品多元组合,满足不同场景客户的金融需求。


在金融壹账通的赋能案例中,这一解决方案已在多家银行落地,例如联合某省级城商行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打造的产业融资服务平台,让金融业务与地方产业融合,是技术深入业务场景并助力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从战略走向业务,金融壹账通做到了不但是技术专家,还是业务专家,正如金融壹账通CEO沈崇锋曾说的那样:市场需要有这样一家既懂业务又懂技术,能够将业务需求和技术很好融合匹配的公司,帮助银行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金融壹账通认为,作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支撑,数据能力、科技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金融壹账通在报告中也多次主张价值创造、自主可控与数据安全,在能力支撑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聚焦的是长期价值。


金融壹账通数据资产解决方案通过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咨询及管理服务系统双向建设,助力中小银行完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以数据分析驱动及数据产品化支撑数据价值提升,另外,金融壹账通还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并在多家银行落地,助力银行提升数据能力建设,传递业务价值。


具体到科技能力上,加大科技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机构支撑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及关键技术应用的自主可控是银行机构当前的“基建”重点。金融壹账通以微服务架构及中台战略对外赋能,解决银行机构系统烟囱多,运维发展难及技术人才受限等挑战。其分布式极致解耦设计,通过组件化业务中台实现高复用、可延展、易拼接、快上线及热插拔,高度适应业务规则的变化与扩张,且实时上线。当前,这些科技能力已全面输出应用到业务、风险、运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


从战略规划,到业务场景的融合,再到能力支撑,金融壹账通给出了全套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宝典”。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嘉立创拟IPO观察:高端技术融合生态协同,构建增长新范式

    嘉立创通过技术突破与全链条整合,在AI硬件需求增长背景下实现价值闭环。其34-64层超高PCB板厚径比达20:1,交付周期缩短至10-15天,价格降低50%。自研EDA软件用户超710万,打破海外垄断。2024年三大核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81%-55.43%,净利润增长35.19%。通过数字化工厂与元器件商城实现全链条垂直整合,为5G、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 小鹅通扮演“技术合伙人”,助力创业者跨越数字化鸿沟

    当前众多拥有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创业者在数字化转型中遭遇瓶颈,面临技术门槛高、运营经验缺、数据分散等共性难题。小鹅通以稳定灵活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创业者突破地域限制、零技术基础搭建平台,并支持功能随业务同步升级。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如何助力教育、非遗、三农等领域实现线上转型,未来将持续迭代技术,陪伴创业者将创意转化为可持续的线上业务。

  •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Xiaomi HAD增强版”将于11月12日发布

    小米汽车将于11月21日广州车展发布“Xiaomi HAD增强版”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覆盖SU7与YU7车型。YU7因算力更高表现更优,SU7低配版未搭载激光雷达,功能略有差异。小米在辅助驾驶领域投入巨大,首期投资57.9亿元,研发团队超1800人,并与清华、港大等高校合作。同时提醒用户,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需保持对车辆的控制。

  • 破局传统服务模式丨绿岛风AI战略瞄准产业数字化未来

    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公司与中山大学签署AI智能设计系统合作协议,将整合企业数十年项目经验与高校科研实力,共同研发行业领先的"设计大脑"。该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通风行业设计环节效率低、沟通成本高等痛点,实现"沟通即设计"服务模式,大幅缩短方案确认时间。此次合作是绿岛风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联动推动技术革新,为行业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 华为MatePad Edge首次实现平板、电脑深度融合:四指横滑无缝切换

    华为MatePad Edge二合一平板电脑今天正式公布,依托于鸿蒙系统在平板和电脑的全方位布局,在底层架构上让平板生态和电脑生态完美融合。 在鸿蒙电脑系统诞生之后,华为消除了平板与电脑之间的生态壁垒,用户既能畅享完整的移动娱乐与创作生态,也能无缝进入PC级的专业办公环境。

  • 健合集团亮相特殊食品大会,以全家营养创新论坛助力产业精准发展

    第十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于10月23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聚焦“精准健康”主题。健合集团同期主办全家营养创新论坛,汇聚监管、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围绕精准健康进行深度交流,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回顾产业十年发展历程,明确从“规范发展”到“科学升级”的关键转变,并探讨全家精准营养新业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与企业创新协同,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科学化与个性化发展新阶段。

  • “AI+文旅”释放赋能效应,数字王国推动综合型体验落地上海

    全球顶级视觉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计划联合多家国际企业,在上海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融合多个国际知名IP的综合性文旅项目。该公司拥有30年虚拟人、视觉特效技术积累,曾获奥斯卡奖项,并开发虚拟人邓丽君等经典IP。项目将结合VR/AR/MR技术,推出沉浸式体验,并计划引入好莱坞电影IP及中国原创文化内容,构建全球化沉浸体验空间。此举旨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助力上海静安、杨浦两区打造城市新地标与文旅新生态。

  • 寒武纪引领智能芯片产业发展新路径:技术筑基 生态破局

    寒武纪作为全球知名智能芯片新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双轮驱动,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及统一基础软件平台。其产品覆盖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AI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公司掌握智能处理器架构等核心技术,并打造统一软件平台降低开发门槛,构建开放开发者生态,推动AI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 哥瑞利荣获“全球(中国)半导体市场年度最佳技术奖”,以全栈智造引领泛半导体产业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上海哥瑞利软件凭借其自主研发的LOFA黑灯工厂解决方案及海外拓展能力,在“2025全球半导体市场峰会”上荣获“全球(中国)半导体市场年度最佳技术奖”。该方案通过AI+制造深度融合,实现远程集控、流程自动化与AI视觉分析,打造无人化自主运行的智能工厂。目前LOFA已覆盖半导体、面板、PCB等核心场景,并在马来西亚、墨西哥、印度等海外市场成功落地,助力全球客户提

  • TTi OS行业首发“四图融合”车道级导航

    2025年10月30日,TTi+OS车道级导航正式量产,成为行业首个“四图融合”产品。它基于自研多模态融合引擎,实现高精度导航信息直观呈现与便捷交互,提升出行安全与个性化体验。系统集成SR渲染、环境重构等四大功能,实时识别车道位置,通过直觉式交互引导路径,帮助复杂路况操作。依托高算力平台,可视化呈现动态风险与辅助驾驶信息,增强行车安全。产品融入解压游戏、地标建筑等娱乐化设计,兼具趣味性。目前该导航已搭载于深蓝L06车型,标志量产落地,未来将持续优化AI座舱体验,引领智能汽车科技进化。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