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CO-2最新资讯  > 正文

NASA发现因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2022-04-03 12:19 · 稿源: cnbeta

研究人员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由于人类活动的排放而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的短期、区域性波动。通过结合NASA的卫星和大气模型,科学家们对人类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进行了首次检测。这项新研究使用了来自NASA轨道碳观测站-2(OCO-2)的数据--从太空测量COVID-19大流行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

随着每日和每月的数据产品现在可以向公众提供,这为近乎实时地跟踪人类活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集体影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以往的研究调查了大流行初期封锁的影响,研究人员们发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略有下降。然而通过将OCO-2的高分辨率数据跟NASA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GOES)的建模和数据分析工具相结合,该团队得以缩小哪些月度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哪些是由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原因引起的。这证实了之前基于经济和人类活动数据的估计。

该小组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北半球,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从2020年2月到5月发生下降但在夏季反弹,这跟该年全球排放量减少3%到13%相一致。

该团队表示,这些结果代表了研究人员在研究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和跟踪缓解战略的结果方面的一个飞跃。这种方法可以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后的一两个月内检测到它们的变化并提供关于人类和自然排放如何演变的快速、可操作的信息。

辨别地球大气的微妙变化

二氧化碳是存在于大气中的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浓度由于自然过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世界海洋的交换和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砍伐森林而发生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近49%,2013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超过了百万分之400。

当政府要求公民在COVID-19大流行中提前待在家里时,路上的汽车减少意味着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数量陡然下降。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的研究气象学家Lesley Ott指出,但对于二氧化碳,“急剧下降”需要放在背景中。这种气体在释放后可以在大气中持续一个世纪,这就是为什么短期变化可能会在整个全球碳循环中消失--这是一个吸收和释放的序列,它涉及自然过程和人类过程。2020年初的锁定只是这一年二氧化碳总量的一个小部分。

“2020年初,我们看到澳大利亚的火灾释放了二氧化碳,我们看到印度上空的植物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我们看到所有这些不同的影响混在一起。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试图分解这一点并了解所有不同的组成部分是什么,”Ott说道。

直到最近,用卫星技术测量这类变化是不可能的。NASA的OCO-2号卫星拥有高精度的光谱仪,旨在收集更小的二氧化碳波动并跟全面的GEOS地球系统模型相结合,这是发现跟大流行病有关的变化的完美选择。

“OCO-2并不是为监测排放而设计的,但它的设计可以看到比我们用COVID看到的更小的信号,”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Brad Weir表示,“我们希望这个测量系统能够检测到像COVID这样的巨大破坏。”

据悉,Weir是戈达德和摩根州立大学的研究科学家。他解释称,OCO-2任务的研究目标之一是跟踪人类的排放是如何响应气候政策而转变的,这些政策预计将产生小的、渐进的二氧化碳变化。

研究小组将测量到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化跟独立估计的锁定导致的排放变化进行了比较。除了证实那些其他的估计之外,排放模型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测量之间的一致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们证明这些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GEOS贡献了关于风的模式和其他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和运输的自然天气波动的重要信息。Ott表示:“这项研究真的是把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在一起来解决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仔细观察温室气体

研究小组的结果显示,从2020年2月到5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下降(对应于全球排放量减少3%和13%),这跟计算机模拟的活动限制和自然影响应该如何影响大气的情况一致。

南半球的信号并不明显,这要归功于另一个破纪录的气候异常现象:印度洋偶极(IOD)。IOD是一种东南亚海洋比正常温度低、东印度洋海洋比正常温度高或相反的周期性模式。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IOD经历了一个强烈的正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产生了一个丰收的季节并促成了澳大利亚创纪录的火灾季节。该团队表示,这两个事件都强烈地影响了碳循环,这使得检测COVID锁定的信号变得困难--但也证明了GEOS/OCO-2在未来跟踪自然二氧化碳波动的潜力。

GEOS/OCO-2的数据为NASA、ESA和JAXA合作的COVID-19 Earth Observing Dashboard的指标之一提供了动力。据悉,Dashboard汇编了全球数据和指标,以跟踪封锁、大幅减少运输和其他跟COVID有关的行动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

GEOS-OCO-2的同化产品可供免费下载,这使得想要进一步调查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可以使用它。

Ott表示:“科学家们可以到这个dashboard上说,‘我在二氧化碳信号中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那可能是什么?’在这些数据集中,有各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我认为它帮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探索。”

该团队表示,在未来,新的同化和分析方法也可以用来帮助监测气候减缓计划和政策的结果,尤其是在社区或区域层面。

Ott称:“有能力监测我们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知道这项技术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事情。”

举报

  • 相关推荐
  • AI日报:Lovart AI上线“元素拆分”功能;Xcode 26.1.1发布;阿里云通义模型首次大规模赋能双11

    本期AI日报涵盖八大热点:Lovart AI推出"元素拆分"功能,实现海报智能分层编辑;苹果Xcode 26.1.1优化AI编码性能;阿里云通义模型双11单日翻译调用量突破14亿次;Gemini 3在历史手稿破译中展现专家级能力;德国法院裁定OpenAI使用歌词训练构成侵权;开源语音模型Maya1实现富有表现力的实时文本转语音;Meta首席AI科学家LeCun计划离职创办世界模型公司;AI专家罗福莉加入小米,将致力于构建物理世界智能。

  • 以数字引擎驱动未来——太平洋电信数字化平台E-com正式上线

    太平洋电信推出数字化服务平台E-com,通过模块化架构将复杂云网安方案拆解为标准化组件,实现可视化配置管理。该平台提供方案设计、在线采购、售后服务全流程支持,内置模板降低技术门槛,让企业用户可自主搭建专属方案。同时整合e-Go在线商城实现快速下单,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价值竞争,构建开放服务生态。

  • 航天员同款耳机出圈!能抗住太空噪音的声阔(soundcore)耳机,背后究竟有哪些硬科技?

    11月3日,央视新闻发布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佩戴声阔耳机享受烧烤的视频,展现中国航天科技的成熟与自信。声阔耳机通过严苛太空环境测试,代表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准,其卓越降噪与音质技术为航天员创造宁静空间。作为安克创新旗下品牌,声阔产品已覆盖全球超56个市场,2024年实现中国音频品牌无线耳机全球出货量第一,彰显"中国智造"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转型。

  • 端侧AI驱动产业链变革,elexcon2026聚焦芯片/存储/嵌入式核心器件创新

    近期华为、三星、追觅、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密集发布智能穿戴新品,推动设备从“手机配件”向“独立智能终端”转型。这一趋势正深刻影响上游技术路径与产业格局,在AI芯片、存储与嵌入式领域引发新一轮技术升级与价值重构。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引擎,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12.3%,中国市场增速达33.8%,占据全球近半份额。端侧AI驱动技术升级,供应�

  • 佳能R50V双十一钜惠:漫展COS/汉服Vlog/直播带货一机搞定!

    佳能R50V微单相机以6000元内惊喜价格亮相双十一,配备全像素双核CMOS与智能对焦系统,支持人物/动物/车辆追踪。轻巧机身仅323克,优化握持设计便于外拍。具备6K超采4K录制、14种滤镜及美肤模式,竖拍界面完美适配短视频平台。USB直连实现4K60P直播供电,特写模式自动切换焦点,适合带货与教学。多档套餐覆盖从三脚架到专业滤镜,满足动漫COS、国风Vlog等多场景创作需求,是降低门槛提升品质的优选工具。

  • OPPO ColorOS 16正式版推送:首批适配11款机型

    ColorOS 16正式版于10月30日启动推送,首批覆盖11款OPPO和一加热门机型。该系统引入极光引擎、潮汐引擎与繁星编译器三大流畅技术,实现感官、性能与底层的全方位提升。极光引擎打造业内首个“无缝隙架构”,确保全场景丝滑交互;潮汐引擎首发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系统重载流畅度提升37%,功耗降低13%;繁星编译器首创安卓跨级融合编译技术,大幅提升低算力芯片性能。此次升级将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使用体验。

  • OPPO ColorOS 16正式版11月升级机型公布:支持23款机型

    ColorOS 16正式版11月升级计划公布,涵盖OPPO Find X7/N3系列、一加Ace 5系列等23款机型。系统引入极光引擎、潮汐引擎及自研繁星编译器,显著提升流畅度并降低功耗。新增一键闪记功能,支持复杂图文与超长视频录制。生态互联实现突破,全面打通Apple Watch生态,支持打车、外卖等信息跨设备显示。通过软硬协同优化,为用户打造更流畅持久的操作体验。

  • 创业者“奥斯卡”!卓世科技荣膺 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二等奖

    10月16日,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京开幕。卓世科技的“璇玑玉衡大模型+MaaS训练平台+零代码Agent平台”三位一体AI全栈方案,从全球万余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该方案在模型性能、易用性及商业化闭环方面展现世界级水准,为大模型产业化落地提供标杆路径。五年来,HICOOL累计吸引167国3.4万项目参赛,孵化16家独角兽,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赛事之一。

  • CEIC2025首场主论坛成功召开,消费电子创新趋势发布

    2025年11月6日,CEIC在深圳举办“智能生活”主论坛,吸引全球500余位消费电子行业专家参与。论坛聚焦AI浪潮下产业创新,探讨通过技术革新、生态共建与全球协作重塑智慧生活。嘉宾强调AI、大数据等技术正深度融合,推动消费电子向“泛在AI、生态协同、服务创新”三大方向演进,并发布《行业鸿蒙终端蓝皮书》,为产业融合提供参考,加速构建智能化未来。

  • 快手进军AI Coding,开发工具、模型和Maas平台齐登场

    10月23日,快手StreamLake发布全新AI编程产品矩阵,以“工具+模型+平台”三位一体战略布局AI Coding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开发助手CodeFlicker、自研高性能编码模型KAT-Coder系列及企业级服务平台快手万擎。CodeFlicker提供全流程开发支持,KAT-Coder在权威测试中性能超越GPT-5,平台保障99.95%服务可用性。该生态旨在通过技术普惠,为企业与开发者提供颠覆性研发体验,推动AI编程普及。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