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阿里最新资讯  > 正文

阿里本地生活“掉队” 菜鸟、淘特成增长 新动力

2021-08-06 22:29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经历过具有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后,在2021年,阿里巴巴继续试探以及拓展边界。从阿里最新发布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以往,阿里弱化了一些数据的展示,但新业务的快速成长,也让阿里有了更多可以展现的亮点。

不过,考虑到今年二季度有618购物节的加成,阿里整体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在战略“亏损”投入的当下,阿里正在蓄力,但还要跑得再快一些。

电商依旧顶梁柱 菜鸟上升本地生活“向下”

电商起家,20多年逐渐成长为现在的阿里数字经济体,从云计算、大文娱再到本地生活,阿里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电商平台。不过,从财报数据来看,当下,核心电商业务依旧是整个阿里的顶梁柱。

财报数据显示,第一财季,阿里巴巴核心商业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增长35%,占总收入比例为87%。而今年的618,阿里巴巴也是加大投入,无论是在营销造势上,还是在玩法上,都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今年618,大约25万商家和品牌参与,对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共推出超过100万款商品。

不过,正是因为有618的加成,导致阿里巴巴该季度的营收看起来并不怎么亮眼。第一财季,阿里巴巴第一财季营收为2057.40亿元(约合3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34%。若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收入同比增长22%。

对于阿里营收增长上的表现,其实早在4月份就已经可以预料到。此前,阿里巴巴曾宣布推出一系列降低门槛减免费用的举措,包括生意参谋免费、降低运费险等,为商家创造更好的平台经营环境,降低创新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而从财报中公开的数据还能够看出,相对比较本地生活业务,菜鸟的表现更为突出,营收占比分别为4%和6%。对比之下,去年两者的收入占比还处于持平的状态。

数据显示,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交易收入后,菜鸟本季度外部收入116.01亿元,同比增长50%,菜鸟裹裹订单量同比增长63%。本地生活的营收则为87.57亿元,增速仅为23%,在各项业务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另外,在阿里的主业务中,阿里云本季度表现也可圈可点,收入同比增长至160.51亿元人民币,并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经调整EBITA为3.4亿元人民币。只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阿里云,在以后也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在财报中,阿里透露,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某头部客户的收入减少。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高管也表示了对与云业务未来的担忧,称云业务受到在线教育行业整改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坎坷。

战略投资亏损上百亿 阿里换来了什么

有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意?目前来看有,但绝对不属于互联网公司。对于阿里来说,电商业务是102年的主发动机,但是还需要更多新鲜动力,才能跑得更快更稳,从而不会掉队。

上季度,因为罚款的原因,阿里录得亏损,本季度阿里扭亏,但是利润却迎来了下滑。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一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451.41亿元,同比减少了5%。同时,经营利润为308.47亿元,同比下降11%。经调整EBITDA为486.28亿元,同比下降5%。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利润下滑都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考虑到阿里的战略投入,以及当前的转型寻找新增长点,利润下滑似乎也只会是暂时的。此前,在2021财年结束时,阿里巴巴集团曾宣布,“计划将2022财年所有增量利润及额外资本用于支持平台商家,以及投资于新业务和关键战略领域。”

本季度,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亏损139亿元,主要用于淘宝特价版、社区团购等业务。而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来自下沉市场以及年轻用户的增长,或许是当前阿里最大的收获。

数据显示,淘特通过与原产地制造商直接合作,设计和生产拥有更高品质与性价比的产品,在下沉市场更受欢迎,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至超1.9亿。对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消费者1亿。同时,闲鱼作为年轻用户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闲置、租赁、复古产品,本季度移动月活跃用户也超过了1亿的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此次在用户数上并没有像以往那么公开,更多的是强调全球市场以及所有业务线。在财报中,阿里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季度,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了11.8亿,较上一季度增加4500万,其中有9.12亿消费者来自中国市场。在这之中,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8.28亿。但是,这一数字则被“隐藏”在了注释中。

开放互联 很快就可以在微信里逛淘宝了

此前,关于阿里和腾讯合作开放互联的消息引发了业内的热议。不过,直到现在,双方的开放合作都没有具体的落地。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看似确定的开放合作中,阿里的主动性更强一些。

早在今年三月份,阿里巴巴副总裁、C2M事业部总经理汪海就表示,帮助商家更好成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习惯一直是淘宝特价版的初心和使命。淘宝特价版希望和能够和腾讯合作,也寻求最好的合作方式。申请流程已经向腾讯相关部门发起,目前还没有通过审核。

之后,在4月份,闲鱼也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请。通过后,平台将支持用户在小程序内购买闲置物品、在用户间分享链接,提升购物分享体验。

在此次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CEO张勇再次谈到了开放互联。他认为互联网顾名思义就应该互联,这是互联网的初心,而且开放也是互联网公司和数字生态的共同建设基础。相信平台之间大的循环,无论是用户之间的循环还是信息数据的循环,一定能带来社会价值,相信互联互通能够更大程度上释放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对于阿里来说,在与拼多多、京东的竞争之下,进一步的开放互联只会是利大于弊,并且有利于推动整个零售生态圈的循环。未来,财报上才会有更为亮眼的数据,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中规中矩,很难引起投资者的兴奋点。所以,阿里给外界的感觉也是很急切,也更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相关的话题。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如果开放合作,解除对外链的屏蔽,势必可以降低流量费用以及经营成本。多了微信这样一个渠道,拓展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都将十分明显。而在消费端同样如此,降低了时间和转换成本,多样化支付工具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现在,阿里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但腾讯似乎还是在考量。总的来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虽然获益不均,但在大局下,还是要放下“前嫌”。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AI全面落地双11,淘宝走出一条和OpenAI不同的路

    ​今年的双11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消费者和商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AI的浓度真的很高,并且AI的全面落地应用,真的在改变传统用户购物、商家经营的链路。 消费者能感受到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个是AI导购开始走进真实的购物场景。淘宝为双11投入了六款AI导购类产品,其公布的数据显示,AI万能搜已经帮助消费者解决了5000万个消费需求。 另一个则是平台推荐的商品越

  • 腾讯智慧出行助力朗逸Pro升级智能座舱体验 推动微信等腾讯生态产品上车

    上汽大众11月17日发布朗逸Pro,起售价8.88万元。作为亮点,该车型率先搭载车载微信,支持语音播报消息、接听电话,确保驾驶安全;集成腾讯地图车机版,提供实时精准导航,并实现手机车机信息无缝流转。腾讯智慧出行基于云、AI及生态优势,推动微信等产品上车,助力打造差异化智能座舱体验。未来双方将持续合作,拓展更多服务场景,结合AI能力优化用户出行。

  • 阿里巴巴回应千问崩了:状态良好 欢迎来问

    11月17日,阿里巴巴AI应用“千问”公测首日因用户涌入量过大,导致服务拥堵和中断,引发“千问崩了”话题登上热搜。官方迅速以轻松幽默语气回应“我好着呢”,并透露应用尚处初级版本,但已展现快速生成报告和PPT等“办事”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 独家对话腾讯:为什么不赚医药电商的快钱

    2017年腾讯发布AI医学影像产品“觅影”,马化腾称其为“一小步,有希望”。在国家四大AI平台中,腾讯主攻医疗影像,秉持务实低调风格,与医疗严肃保守气质相符。2019年任命医生背景的吴文达负责健康业务,推动AI定位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医生,聚焦B端提供云、算法支持,探索罕见病等长尾需求。吴文达强调医学本质是“人学”,AI需与医疗系统结合,通过工具解放医护,并倡导公众健康管理。腾讯健康在公益与商业间寻求平衡,致力于构建医疗生态基础设施。

  •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超级入口也终于来了。

    阿里“千问”APP昨日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界面从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为简洁单色设计,功能大幅增强,支持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此次品牌整合将阿里分散的AI触点统一为“千问”品牌,实现模型与产品名称对齐,让普通用户首次能在官方APP使用最强Qwen3-Max模型。APP默认开启联网搜索,集成图像编辑、视频通话等场景功能,通过智能意图识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标志着阿里开始认真打技术+品牌两张牌,推动AI技术以更清晰方式触达用户。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 从双11首秀,看淘宝闪购以何锚定增长

    淘宝闪购的入局,让这个天猫双11,变得更有看头了。 从传统电商平台,到囊括吃喝玩乐购全场景的大消费平台,淘宝提升消费者体验、助力商家做大增长的野望,根植于平台的一系列动作中。在这一过程中,淘宝闪购的接入,实现了电商和即时零售之间的业态破壁,弥补了传统电商在用户即时性消费需求方面的短板,也为线上线下商家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 而淘宝天猫作�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