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理想最新资讯  > 正文

模拟发现何技术都无法阻挡小行星撞击地球 专家:时间太短

2021-05-13 23:47 · 稿源: 快科技

此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的航天组织模拟了一场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预防演习。演习中模拟了一个3500万英里(约5600万公里)外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飞来,并有可能在6个月内撞击地球。

结果演习小组最终认定,在小行星不断接近地球的六个月内,地球现有的任何技术都无法阻挡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而能做的仅仅是驱散撞击地区的居民。

针对该演习结果,参与该演习的NASA近地物体研究中心主任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表示,这是一种短时预警方案,虽然从设计来上来讲十分具有挑战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想要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而同样参与演习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理查德宾泽尔(Richard Binzel)则表示,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去避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宾泽尔表示,目前我们只发现了一小部分的近地小行星,这也意味着我们还极大处在随时被撞的危险当中,而对于那些未发现并且不了解的近地小行星来说,甚至5到10年的时间进行预警都不够。

据悉,2005年,美国国会要求NASA发现并跟踪90%以上的,规模在140米(460英尺)或更大的近地天体。而如此规模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将能够轻松毁灭一座纽约大小的城市,但是目前NASA仅仅发现了其中40%的近地天体。

宾泽尔指出,想要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就需要尽可能的了解它,包括大小、轨道等。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家评估出最有效的预防撞击的方法,因此,这也意味着对小行星的观测是最重要的

理想情况下,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科学家是能够发现潜在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因为它往往会在绕太阳飞行时飞过地球数次。不过,观测这样的小行星则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

目前,NASA的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在即将到来的小行星附近引爆一个爆炸装置,将它分解成更小、更不危险的碎块。

第二种是发射激光,这种激光可以加热并蒸发太空岩石,从而使其改变运行轨道。

第三种则是派遣一艘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轨道。而NASA也即将测试该方法,其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将于2022年秋天开始,向小行星发射探测器,并有目的地撞击它。

而乔达斯表示,这三种方法的任何一种都需要数年的准备时间,因为三种方法都需要使用运载火箭搭载相关的航天器材,这个过程需要多年的准备时间。

此外,即使在所有工作都准备完毕并且成功干预了小行星,而小行星绕太阳飞行的轨道仍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会真正改变。

科学家们一致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仍是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地天体目录,这样才能在更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法做出预警。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专访中国时空AI领域技术创新专家路新江

    当数字浪潮席卷产业变革,时空AI便成为了指引方向的关键力量。 2024 年某公司智能云在"中国MaaS市场"与"中国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成绩突出,分别以32.4%和17%的市场份额划展现出在AI领域的显著优势。基于城市大数据的时空AI技术建成的AI原生地图,用户规模已突破一亿大关,日均对话量超千万次,成功跻身国内破亿大模型产品行列;与山东省港口携手打造的“智慧运营助手”

  • 时空AI专家路新江:用创新时间序列编织智慧未来

    文章介绍了时空AI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AI能提前15分钟预测主干道拥堵节点,并与智能信号灯协同优化通行效率;在地质监测站,毫米级土壤位移数据被转化为时间序列,AI模型能提前40分钟预警滑坡灾害;在城市规划方面,AI结合人口迁徙和卫星数据,可模拟20年后城区扩展形态。中国学者路新江提出创新性D3VAE框架,结合能量模型和变分自编码器,首创"生成式时序预测"模式,显著提升预测性能。他还开发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Table-to-Text方法,推动结构化数据处理。这些技术已应用于雄安新区规划、风力发电预测等多个领域,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 司机发现一米多长眼镜王蛇盘踞路边:后者被发现后迅速逃离

    或许是受到了惊扰,这条眼镜王蛇随后迅速逃离现场。眼镜王蛇属于剧毒蛇类,攻击性强,此次它在路边出现,让当事人惊出一身冷汗。所幸并未发生人员被咬伤的情况。

  • 马斯克称地球会被太阳焚化,网友:有科学依据,但…

    虽然这一警告不是“空穴来风”,但现在看起来确实有点杞人忧天了……

  • 旅行的戒断反应怎么这么大 专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

    专家指出,旅行戒断反应之所以如此强烈,主要源于旅行本身带来的极大快乐与满足感。心理研究显示,与海洋、森林等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让人获得显著的身心益处,这种幸福感甚至从旅行计划阶段就已开始累积。因此,当旅行突然结束,人们的多巴胺分泌减少,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

  • “AI体育主播”上岗 将模拟已故解说员报道NBA赛事

    快科技5月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NBC电视台将在NBA赛事中使用已故体育解说员Jim Fagan的AI生成声音。据悉,Jim Fagan在2017年去世,他的声音曾在1990至2002年期间为NBC的NBA报道增添不少风采。在此期间,他为许多篮球巨星的宣传片,如迈克尔?乔丹、沙奎尔?奥尼尔和哈基姆?奥拉朱旺等,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旁白。据介绍,NBC计划在10月份重新播出NBA比赛时,将Fagan的AI声音运用于选定的片头序列、节目开场及宣传片中。此外,Fagan的家族成员也对此表示认可,他们也希望使用AI技术重现他的声音。实际上,NBC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使用了

  • 践行“珠峰守护计划”:太阳雨空气能“垃圾换咖啡”点亮地球

    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太阳雨集团联合珠峰大本营管理站在珠峰核心保护区发起"垃圾换咖啡"环保公益活动。活动以"珍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创新形式吸引游客参与。作为《珠峰守护计划》的实践成果,该活动体现了太阳雨集团在清洁能源技术应用与环保行动方面的努力。自2024年启动该计划以来,集团通过安装空气能采暖系统等项目�

  • 124光年之外 首次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

    快科技4月18日消息,根据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的观测,在距离地球124光年的系外行星K2-18b上,首次发现了二甲基硫(DMS)、二甲基二硫(DMDS)存在的迹象,这两种物质被认为是生命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地球上,它们几乎只能由海洋浮游植物产生,一种微小但却极其重要的生命。这就让它们成了一种生物签名”,发现它们就意味着极有可能存在生命。事实上,早在2023年,詹姆斯韦

  • 落在身上的隐翅虫千万不要拍打 专家:应该吹走或拨开

    当前正值隐翅虫活跃季节,多地医疗机构接诊因接触隐翅虫引发皮肤炎症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这种体长约1厘米的黑黄相间昆虫体内含强酸性毒液,拍打或压碎后接触皮肤会导致红肿、水疱等皮炎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皮肤溃烂。专家提醒发现隐翅虫时应轻轻吹走或用物品拨开,切忌直接拍打。若接触毒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建议夜间关好纱窗,减少与隐翅虫接触机会。近期南方地区降雨频繁,适宜隐翅虫繁殖,相关病例有所增加。医生建议出现症状时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并及时就医。

  • 凯度傅平,践行用心哲学,打造“中国高端新厨电专家

    2023年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提出"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凯度品牌日活动中,董事长傅平表示凯度将聚焦AI技术创新,推出搭载"AI心动曲线"技术的微蒸烤炸炒焗一体机TR Pro等新品。凯度以"用心哲学"为核心理念,通过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实现产品创新,如五面喷淋洗碗机G200和净水器C1200。未来3年,凯度将持续投入AI、品质和创新,目标是从专业品牌迈向大众品牌,打造媲美3C行业的先进制造工艺。凯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及用户参与内测等机制,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同时坚守厨电行业边界,致力于突破产品创新边界。